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证明,许多影响人的一生行为或成熟的基本素质,都形成于幼年。因此,幼儿时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为人处事的正确态度,提高综合国力,促进其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最佳时期和关键时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现代教育的目标——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学习、学会办事、学会一技之长。我认为,这其中的“学会做人”应该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学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的地方,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培养出合格的公民。因此,“学会做人”教育应该成为德育工作的首要目标。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首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都有言传身教、陶冶习染的作用。要想让孩子成才,先要教会孩子怎样做人。做人的道理,不只是靠简单的说教,更多的是靠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体验和实践。更要看父母是怎样起到表率作用的。父母在正人先正己的前提下,体察孩子的喜怒哀乐,从行为修养入手,循序渐进,潜移默化,逐渐内化为自身素质,从而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拥有一颗正直、善良、诚恳、感恩的心,会使其终身受益。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也走入了误区,不少“恨铁不成钢”的教师和“望子成龙”的父母心目中“好学生”、“好孩子”的衡量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只注重了智育,而忽视了思想品德、道德素质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了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塑造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部分学生中存在着种种不良的表现:遇事只求自己合适,很少考虑到他人和集体,对父母长辈没有礼貌、对同学没有热情、对班集体漠不关心。没有远大的理想或目标,易满足,只求得过且过,平安无事。攻击性强,逢事以自我为中心。勤劳节俭方面差,互相攀比。责任感差,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种种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这样的素质,能够担当起祖国的建设和接班人的重担吗?很难想象,一个自私、没有责任感、没有爱心、没有创新知识的人会爱人民、爱祖国以及报效祖国。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强化做人教育。
现在的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要求有高素质的人才来适应,不仅要求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更要求具备较高的思想品德、心理等综合素质。我国现有未成年人4亿多,他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要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把做人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德育和智育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
人,虽说只是简单的一撇一捺,但是要让这个“人”站得顶天立地,确实是很难。做人难,育人更难。让学生“学会做人”这是教育工作者们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首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都有言传身教、陶冶习染的作用。要想让孩子成才,先要教会孩子怎样做人。做人的道理,不只是靠简单的说教,更多的是靠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体验和实践。更要看父母是怎样起到表率作用的。父母在正人先正己的前提下,体察孩子的喜怒哀乐,从行为修养入手,循序渐进,潜移默化,逐渐内化为自身素质,从而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拥有一颗正直、善良、诚恳、感恩的心,会使其终身受益。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也走入了误区,不少“恨铁不成钢”的教师和“望子成龙”的父母心目中“好学生”、“好孩子”的衡量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只注重了智育,而忽视了思想品德、道德素质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了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塑造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部分学生中存在着种种不良的表现:遇事只求自己合适,很少考虑到他人和集体,对父母长辈没有礼貌、对同学没有热情、对班集体漠不关心。没有远大的理想或目标,易满足,只求得过且过,平安无事。攻击性强,逢事以自我为中心。勤劳节俭方面差,互相攀比。责任感差,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种种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这样的素质,能够担当起祖国的建设和接班人的重担吗?很难想象,一个自私、没有责任感、没有爱心、没有创新知识的人会爱人民、爱祖国以及报效祖国。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强化做人教育。
现在的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要求有高素质的人才来适应,不仅要求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更要求具备较高的思想品德、心理等综合素质。我国现有未成年人4亿多,他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要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把做人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德育和智育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
人,虽说只是简单的一撇一捺,但是要让这个“人”站得顶天立地,确实是很难。做人难,育人更难。让学生“学会做人”这是教育工作者们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