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应该注重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要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思维;个性心理
高中数学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展示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充分利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具备能深入自学数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即数学素质的培养。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通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知识的形成,培养创造意识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应克服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我们要把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思想、方法展示给学生,以此建立相关概念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教学上,可通过旧的数学概念的来龙去脉展现出新概念的形成过程,即对数学语言、符号的理解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数学概念,能识别概念的语言描述正确之处,对数学概念内在联系的理解,能理顺概念间的关系,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能把握概念产生的过程,揭示概念间的联系。在充分理解数学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足够的能动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激发学生为现代化而创造的动机。我在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基本解题技巧的同时,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时,就做好自己假期的研究性学习计划,并安排课时进行交流,论证计划的可实施性。要把知识能力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去创造财富,产生价值。
二、注重数学过程,培养创造观察能力
数学的学习过程是通过思考,采用比较、分析、综合、概括、联想,把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技能进行组合再组合,从而主动构建起新的认知结构。传统教学排斥学生的思考与个性发展,只需学生听讲和记忆套用公式就能掌握知识的程度。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我们数学课堂上强调过程,就是强调学生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得知识的体验。培养创造观察能力,在高中数学这门学科中显得尤为突出。由于数学解题中常常同时出现多种方法,有的可以另辟蹊径,因而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过程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上,用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广阔性,用逆向思维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利用选择题培养思维的敏捷,采用归纳猜想方法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在课堂上,我允许学生提出与我相反的想法和问题,鼓励学生超过我的思维轨道的有价值的思维活动。不管是书本上的或是我们所得出的结论,还是解题过程中所出现的步骤不统一,都要让学生敢于质疑。对于高中数学中的抽象内容,如高中数学中极限定义的叙述、闭区间连续函数的性质等内容的证明,要求教师形象解释,使得学生理解,要通过解释来理解这些内容,而不是把重点放在证明上。如用极限定义证明讲解过程中,通过解释让学生体会其中包含的数学思想,了解其背后的数学精神,让学生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受到智慧的启迪。
三、重视数学思维方式,培养扩散能力
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是对数学规律本质的认识。作为数学这门学科,应在建立数学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注意数学逻辑思维,注重知识的基本点、连接点、关键点和生长点,把数学基本知识和思想构成统一整体,来调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内动力。我在讲述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数学的发现过程和思维探求过程,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指导。让学生不断思考,不断对各种信息和观念进行加工转换,基于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综合和概括,解释有关公式,形成新的假设和推论,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数学教学不应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在讲知识内容的同时注意对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加以提炼总结。扩散思维能力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只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联想,解决了本人以前未能解决的问题,就是扩散思维能力的表现。我通常根据所授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使课堂上充满积极的创新气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充分在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多“思”,鼓励学生进行多方位发散、多因素分析、多角度论证,使学生的思维水平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四、加强数学应用性,培养实践意识
在授课过程中,我着重从学生今后的实际生活、工作需要出发,使学生能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因此,高中的数学教学应致力于使学生学能致用,学能致发展,在教学中将数学知识生活化。突出数学知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指导,加强范例教学,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重视培养实践意识,训练独立获取知识的技能、技巧。因此,我在备课时,首先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抓住特点,在考虑教法的同时,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学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次,上课时,教给学法。通过课堂上有目的地示范引导,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题的独特解法、定理的多种方法证明、问题的多角度理解,其中便蕴涵着创新的成分,而且可能会构成未来取得重大发现或发明的基础。总之,我们要正确处理教法与学法的辩证关系,努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我建议,应该从高一的学生抓起,加强数学应用性,让课堂教学走出有限的学校空间,融入生活。要让高中生在浓重的生活氛围中理解知识的价值与意义,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使他们的主体性得到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数学素质教育不应只是停留在传统观念上,而应该深入到我们教学工作的实际中,真正做到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使数学课堂上的素质教育逐步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李庆奎.着眼创新立足问题的数学教学方法探索[J].辽宁师范
大学学报,2000(2).
[2]郭思乐.数学素质教育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
(睢宁高级中学)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思维;个性心理
高中数学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展示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充分利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具备能深入自学数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即数学素质的培养。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通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知识的形成,培养创造意识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应克服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我们要把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思想、方法展示给学生,以此建立相关概念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教学上,可通过旧的数学概念的来龙去脉展现出新概念的形成过程,即对数学语言、符号的理解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数学概念,能识别概念的语言描述正确之处,对数学概念内在联系的理解,能理顺概念间的关系,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能把握概念产生的过程,揭示概念间的联系。在充分理解数学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足够的能动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激发学生为现代化而创造的动机。我在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基本解题技巧的同时,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时,就做好自己假期的研究性学习计划,并安排课时进行交流,论证计划的可实施性。要把知识能力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去创造财富,产生价值。
二、注重数学过程,培养创造观察能力
数学的学习过程是通过思考,采用比较、分析、综合、概括、联想,把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技能进行组合再组合,从而主动构建起新的认知结构。传统教学排斥学生的思考与个性发展,只需学生听讲和记忆套用公式就能掌握知识的程度。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我们数学课堂上强调过程,就是强调学生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得知识的体验。培养创造观察能力,在高中数学这门学科中显得尤为突出。由于数学解题中常常同时出现多种方法,有的可以另辟蹊径,因而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过程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上,用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广阔性,用逆向思维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利用选择题培养思维的敏捷,采用归纳猜想方法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在课堂上,我允许学生提出与我相反的想法和问题,鼓励学生超过我的思维轨道的有价值的思维活动。不管是书本上的或是我们所得出的结论,还是解题过程中所出现的步骤不统一,都要让学生敢于质疑。对于高中数学中的抽象内容,如高中数学中极限定义的叙述、闭区间连续函数的性质等内容的证明,要求教师形象解释,使得学生理解,要通过解释来理解这些内容,而不是把重点放在证明上。如用极限定义证明讲解过程中,通过解释让学生体会其中包含的数学思想,了解其背后的数学精神,让学生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受到智慧的启迪。
三、重视数学思维方式,培养扩散能力
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是对数学规律本质的认识。作为数学这门学科,应在建立数学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注意数学逻辑思维,注重知识的基本点、连接点、关键点和生长点,把数学基本知识和思想构成统一整体,来调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内动力。我在讲述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数学的发现过程和思维探求过程,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指导。让学生不断思考,不断对各种信息和观念进行加工转换,基于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综合和概括,解释有关公式,形成新的假设和推论,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数学教学不应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在讲知识内容的同时注意对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加以提炼总结。扩散思维能力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只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联想,解决了本人以前未能解决的问题,就是扩散思维能力的表现。我通常根据所授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使课堂上充满积极的创新气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充分在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多“思”,鼓励学生进行多方位发散、多因素分析、多角度论证,使学生的思维水平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四、加强数学应用性,培养实践意识
在授课过程中,我着重从学生今后的实际生活、工作需要出发,使学生能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因此,高中的数学教学应致力于使学生学能致用,学能致发展,在教学中将数学知识生活化。突出数学知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指导,加强范例教学,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重视培养实践意识,训练独立获取知识的技能、技巧。因此,我在备课时,首先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抓住特点,在考虑教法的同时,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学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次,上课时,教给学法。通过课堂上有目的地示范引导,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题的独特解法、定理的多种方法证明、问题的多角度理解,其中便蕴涵着创新的成分,而且可能会构成未来取得重大发现或发明的基础。总之,我们要正确处理教法与学法的辩证关系,努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我建议,应该从高一的学生抓起,加强数学应用性,让课堂教学走出有限的学校空间,融入生活。要让高中生在浓重的生活氛围中理解知识的价值与意义,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使他们的主体性得到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数学素质教育不应只是停留在传统观念上,而应该深入到我们教学工作的实际中,真正做到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使数学课堂上的素质教育逐步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李庆奎.着眼创新立足问题的数学教学方法探索[J].辽宁师范
大学学报,2000(2).
[2]郭思乐.数学素质教育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
(睢宁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