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农村家长对美术的认识比较偏面,认为美术就是画画,没有几个人能成为画家,孩子学这些东西只会耽误学习,没有用,学校美术师资薄弱,造成学生整体基本功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上,使学生们欣赏“美”,成为一个有品味的人,在将来的生活中不会比城市的孩子差多少,能有自己的审美倾向,能知道一些中外名家,能看懂什么是好的作品,能包容世界多元文化,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情趣的人。
关键词:基础薄弱;提高欣赏;培养兴趣;拓展思维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或称视觉艺术,在我们生活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中到处可以看到:绘画、雕塑、设计、建筑、书法、摄影、工艺。现在在一些大的城市里,人们已经看到了它的重要性,家庭的装修、家具的选择、生活品的选用、着装的搭配、等等。对美的欣赏能力直接体现着一个人的生活品味。
现在的农村虽然富了,但人们对美术的认识还很浮浅,认为美术就是画画,没有几个人能成为画家,孩子学这些东西只会耽误学习,没有用。因此,反映在学校里也是这样,我们从学校的师资就能很清晰的看到美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位置:小学的美术教学,80%的学校美术教师是兼职教师,没有专业知识基础,20%的学校就没有美术教师,更没有美术课。中学的美术教学相对好点:有美术教师的学校也不到50%,有美术教师但课上的也不及时,还有部分学校有老师,但不上美术课。这就是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
我很幸运的是,我所在的学校是全科学校,所有课程开设齐全,在我十多年的教学中,我经常反思自己的课,什么样的课更适合这些基础差的学生,通过短短的几十个课时想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是不可能的,但通过美术课的几十个课时提高学生们的欣赏能力还是很现实的。让学生们首先学会读懂什么是美的,是艺术中的精髓,这不难,虽然不能让他们在绘画技巧上有多大提高,但能让他们学会欣赏“美”,成为一个有品味的人,在将来的生活中不会比城市的孩子差多少,能有自己的审美倾向,能知道一些中外名家,能看懂什么是好的作品,能包容世界多元文化,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情趣的人。为了能让学生们把课上的有趣味性,有兴趣上,有信心上好,有收获。我把课的侧重点做了一些调整,试用多年,还是有效果的:
一、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型的课程上,把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放在第一位。
欣赏活动主要是一种个人的感知行为。欣赏者通过作品形式要素的感受产生感情共鸣。课本作品都是名家作品,学生们很容易被作品的内容所感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很快能从“画得象不像”“漂亮不漂亮”“说明什么意思”等,单个儿形象之间的情节性关联的浅层意蕴的理解,提高到对作品的整体感受,根据每个人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联想、想像,深入领悟作品的精神内涵。使学生能通过欣赏中外名家作品提升自身对美的认知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容,从而提升自己对艺术感知的品味。
二、学生们整体基本功较差。
在造型.表现课程中,为了不打击学生们的积极性,我讲给他们一些好用的,有效的技巧来完成自己的作品如:选择一些能表达自己想法的图片,用拼贴的方法来完成作业。还可以通过中国画中的吹墨、水破墨、水破色,色破墨、对印等简单有效的方法来完成作品,学生们不仅能从中体验到快乐还能体会到成就感,又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在美术课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不是没有想法,而是在平时的文化课学习中习惯了标准答案。
于是在设计.应用课中,放不开手脚,有想法但不敢做,怕和老师的想法不一样,有很多学生顾虑,因此我重点提倡学生们敢想敢做,抛开设计的实用性,看谁的设计更新颖,更出奇,学生们很快进入状态,思维打开了,设计的路子也就宽了。思维的拓展使学生做好设计的前题,好的作品自然多了起来。
在农村我把我的美术课定位在“游戏”中完成,是文化课教学中的休息,是一次思想的解放,在游戏中体会成功,感受生活中的美,也为生活创造美,发现自己的优势。正如罗丹所说的:“我们的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总之,发展农村美术教育,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学校美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美术不是简单的“画画”是审美教育的主体,除了传授美术基础知识技能外,还要在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审美境界,完善人的意志、品格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教育有助于发展人的全面思维,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陶冶高尚情操;更有助于加强德育工作。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其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不论是从学生个体的发展还是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认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都应该把学校美术教育工作纳入到教育的各项工作中去,真正确立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关键词:基础薄弱;提高欣赏;培养兴趣;拓展思维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或称视觉艺术,在我们生活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中到处可以看到:绘画、雕塑、设计、建筑、书法、摄影、工艺。现在在一些大的城市里,人们已经看到了它的重要性,家庭的装修、家具的选择、生活品的选用、着装的搭配、等等。对美的欣赏能力直接体现着一个人的生活品味。
现在的农村虽然富了,但人们对美术的认识还很浮浅,认为美术就是画画,没有几个人能成为画家,孩子学这些东西只会耽误学习,没有用。因此,反映在学校里也是这样,我们从学校的师资就能很清晰的看到美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位置:小学的美术教学,80%的学校美术教师是兼职教师,没有专业知识基础,20%的学校就没有美术教师,更没有美术课。中学的美术教学相对好点:有美术教师的学校也不到50%,有美术教师但课上的也不及时,还有部分学校有老师,但不上美术课。这就是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
我很幸运的是,我所在的学校是全科学校,所有课程开设齐全,在我十多年的教学中,我经常反思自己的课,什么样的课更适合这些基础差的学生,通过短短的几十个课时想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是不可能的,但通过美术课的几十个课时提高学生们的欣赏能力还是很现实的。让学生们首先学会读懂什么是美的,是艺术中的精髓,这不难,虽然不能让他们在绘画技巧上有多大提高,但能让他们学会欣赏“美”,成为一个有品味的人,在将来的生活中不会比城市的孩子差多少,能有自己的审美倾向,能知道一些中外名家,能看懂什么是好的作品,能包容世界多元文化,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情趣的人。为了能让学生们把课上的有趣味性,有兴趣上,有信心上好,有收获。我把课的侧重点做了一些调整,试用多年,还是有效果的:
一、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型的课程上,把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放在第一位。
欣赏活动主要是一种个人的感知行为。欣赏者通过作品形式要素的感受产生感情共鸣。课本作品都是名家作品,学生们很容易被作品的内容所感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很快能从“画得象不像”“漂亮不漂亮”“说明什么意思”等,单个儿形象之间的情节性关联的浅层意蕴的理解,提高到对作品的整体感受,根据每个人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联想、想像,深入领悟作品的精神内涵。使学生能通过欣赏中外名家作品提升自身对美的认知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容,从而提升自己对艺术感知的品味。
二、学生们整体基本功较差。
在造型.表现课程中,为了不打击学生们的积极性,我讲给他们一些好用的,有效的技巧来完成自己的作品如:选择一些能表达自己想法的图片,用拼贴的方法来完成作业。还可以通过中国画中的吹墨、水破墨、水破色,色破墨、对印等简单有效的方法来完成作品,学生们不仅能从中体验到快乐还能体会到成就感,又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在美术课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不是没有想法,而是在平时的文化课学习中习惯了标准答案。
于是在设计.应用课中,放不开手脚,有想法但不敢做,怕和老师的想法不一样,有很多学生顾虑,因此我重点提倡学生们敢想敢做,抛开设计的实用性,看谁的设计更新颖,更出奇,学生们很快进入状态,思维打开了,设计的路子也就宽了。思维的拓展使学生做好设计的前题,好的作品自然多了起来。
在农村我把我的美术课定位在“游戏”中完成,是文化课教学中的休息,是一次思想的解放,在游戏中体会成功,感受生活中的美,也为生活创造美,发现自己的优势。正如罗丹所说的:“我们的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总之,发展农村美术教育,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学校美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美术不是简单的“画画”是审美教育的主体,除了传授美术基础知识技能外,还要在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审美境界,完善人的意志、品格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教育有助于发展人的全面思维,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陶冶高尚情操;更有助于加强德育工作。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其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不论是从学生个体的发展还是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认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都应该把学校美术教育工作纳入到教育的各项工作中去,真正确立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