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古人的抒怀连接着当今的时代气象。今年国庆前夕,一场“书写上海新高度——徐庆华巨幅狂草现场创作”活动在上海浦东滨江大道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徐庆华双手合抱巨型毛笔,在滚滚黄浦江畔写下了300平方米巨制的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此同时,钢琴家解静娴现场弹奏,书法与音乐伴着江水人潮倾泻而出,引来众人的围观与赞叹。
徐庆华,中国美术学院博士,担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2002年获中国文联“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2017年获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除了2008年作品被文化部选送载入神舟七号“和平颂——太空飞行艺术之旅”这件事听起来比较“前卫”,他身上的一系列头衔和荣誉都让人觉得这该是位传统稳健的学院派。可事实上,在巨大的白纸黑字上健步游走的徐庆华并不“传统稳健”,而是像明星一样光环夺目,身上也依然穿着那件堪称华丽的荧光绿、电光紫交杂着橘粉色块的鲜亮衬衣——这几乎是他这两年来每逢进行巨书创作就必穿的“战袍”了。问其原因,刚刚完成书写的徐庆华擦着额角的汗水笑眯眯地说:“书法是黑与白的艺术,所以我想给它添加点色彩。”
说者也许无意,但细究徐庆华这几年在“广场巨书”创作上的热衷与投入,就很有点一语双关的意思了。让书法走出书斋、走向广场和公众,是这些年来徐庆华艺术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书写面积也有逐渐增大的趋势——2015年,他在无锡半山一号露天创作了30平方米的狂草《半山赋》,算是个人巨书创作上的首次尝试。2016,他在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广场为交大120周年校庆书写了《交通大学赋》,面积近120平方米。2017年,他在美国芝加哥国际狮子会百年庆典现场创作巨幅草书,引起各国人士瞩目;2018年,他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霍英东体育中心现场创作巨幅草书,庆祝该校媒体与设计学院成立15周年……
与前两次现场创作单手持短杆笔不同的是,此次徐庆华两手合抱大型长杆毛笔,诗句写在12张丈二宣纸拼成的大幅宣纸上,面积近70平方米,正文单字面积平均超过2平方米,较以往更壮阔。尽管巨型毛笔运移不易,然而字间、字内皆多连缀,并有墨晕、飞白效果,体现出草书的流畅性和飞扬气韵。全部创作历时12分钟。今年4月,他在浦东高东樱花节上现场书写了巨幅草书《和乐天宴李周美中丞宅池上赏樱桃花》,面积略超过120平方米;5月,他在莫高窟创作巨幅书法“守望敦煌”,面积近200平方米。这次滨江大道创作面积达300平方米,再次突破个人的大字书写面积记录。
为何选择这条越来越“大”的創作之路,徐庆华有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中国书法历经上千年发展,形式内涵不断发生变化,由文字交流符号变为一种艺术种类,从文房书写走向厅堂展示,比起“墨守成规”,随时代的精神需要而“善变”更使它长久地保持了艺术生命力。“巨幅作品的创作,以鲜明的主题、厚重的纪念功能和强烈的互动性而拓展了书法在当代的表现样式,不仅带来尺幅巨大的作品,而且书写本身和在场观众反应形成互动的气场,成为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个创作过程对艺术家的书法功底、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和体力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我非常喜欢现场创作,特别是巨幅狂草,可以更加酣畅地抒发内在豪情,随着笔和墨的舞蹈而亲近艺术,拥抱时代。”
在这么多次的巨书创作中,徐庆华自己印象最深的要数在敦煌的那次书写。那天,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前游人如织,西部的蓝天高远辽阔,近在眼前的莫高窟九层塔经历千年风云却依旧尽显风华。徐庆华两手握住如椽巨笔,蘸足墨汁,写下“守望敦煌”四个隶书大字。草书跋语写道:“敦煌莫高窟是一座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世界最长的画廊’‘墙壁上的博物馆’和‘世界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守望敦煌,传承文明。”整场写作历时21分钟,作为“纸”的专用布长20.8米宽9.4米,总面积近200平方米;定制的毛笔采用鄂尔多斯马尾,笔头直径18厘米,笔毫长60厘米;墨汁也是特别调制,需要专门有人拎着桶装的墨水跟随他的书写而移动。尽管“笔墨纸砚”都完全不是传统的书法标配,但作品依然呈现近于笔墨宣纸的书写效果,流淌着传统的因子。这一次书写因为其得天独厚的环境而令徐庆华难忘,“一代代人扎根西北荒漠,保护敦煌、研究敦煌、推广敦煌,汇聚成一股宏大的守望敦煌的力量,不仅守护了千年传承的遗产,而且揭示文字与绘画中蕴藏的奥秘,让这些无声的图像符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元素。守望敦煌,是一种亲力亲为的实践,也是一种融入血脉的信仰。今天我在九层楼前书写‘守望敦煌’四个字,希望用书法来呈现众人的信念与誓言。”
书法从书斋走向广场,与观众发生现场互动,传统艺术样式带来全新的文化辐射效应。不可避免的,也会有质疑的声音。在广场上写巨书,被众人围观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形成的“表演”氛围,让有些人觉得徐庆华这个师从著名书画篆刻家韩天衡的交大教授在“误入歧途”,把书法搞成了作秀。
对于这样的声音,徐庆华不急不躁,徐徐“举了个栗子”:喜爱书法的人都知道“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春光明媚之时,一群文人在兰亭雅聚,王羲之乘兴写下此篇,在当时受到关注的是文章价值,随后书法价值逐渐显现出来。从古至今,更多时候书法是一项书斋里的私人创作活动,可以从容地查资料、打草稿、丢弃重写,最后把成品拿出去交流展示。哪怕在笔会雅聚中,书写者与旁观者关注的焦点也往往在于书写得到的成果。而广场巨书这一创作形式,为书写的“过程”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创作者在宣纸上挥毫疾书,展现个人才华与激情,幕天席地,完全开放,区别于书斋里的自娱自乐;观众的情绪与书写者的情绪互相调动,形成一个特殊的‘场’,不可言说,不可复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些巨书作品都是徐庆华与观众共同完成的。”
虽然自己师出名门且一路科班地读到博士,但徐庆华的作品和思想上却几乎看不到“传统包袱”:“现在很多年轻人提到书法就认为是很迂腐的东西——为什么要那么辛苦把毛笔字写好看?我们这个时代甚至都不用笔了。但其实把字写得好、写得端正并不是书法,我认为书法艺术的这一面应该在现代生活中更为凸显。”他举例说,去年同时有一个现代书法和传统书法的展览,不少观众对于传统的东西已经没有兴奋点,而现代书法则非常有活力、观念开放、融合创新、其表现手法和材质充满想象力和艺术的感召力、震撼力。徐庆华认为,传统的东西在当今应该有一个形态的转换,若一味墨守陈规,会慢慢失去很多发展空间,“毕竟你是生活在当下,与当下总得有一种呼吸交流,书法不仅要继承,更要拓展。我一直在想书法怎样和当代人的生活结合起来,巨书无疑就是这样一座桥,从书斋到广场,书法可以也应该成为当代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徐庆华在国庆假期里po在朋友圈的一张照片,滨江的巨书完成之后在原地继续放置着,撤走了长臂摄像机,没了围观群众,这巨大的白底黑字与滨江的绿树游人更显融洽,假日里的孩子们脱了鞋在徐庆华的作品上蹦跳奔跑,一个个彩色的身影点缀在古朴的狂草笔画间,那真是一道雅而美的风景线。
书法的底线在哪里,书法的内涵、书法的精神又在哪里?这样的问题至今都没有结论,也无需一个结论。正是没有一个定论,才使得千年的书法至今还是那么生机勃发。对于艺术而言,才有可能更好地拓展它的表现疆域。“对我而言,书法非常简单,无非技、情两字,还有那永不改变的初心。”徐庆华如是说。
徐庆华,中国美术学院博士,担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2002年获中国文联“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2017年获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除了2008年作品被文化部选送载入神舟七号“和平颂——太空飞行艺术之旅”这件事听起来比较“前卫”,他身上的一系列头衔和荣誉都让人觉得这该是位传统稳健的学院派。可事实上,在巨大的白纸黑字上健步游走的徐庆华并不“传统稳健”,而是像明星一样光环夺目,身上也依然穿着那件堪称华丽的荧光绿、电光紫交杂着橘粉色块的鲜亮衬衣——这几乎是他这两年来每逢进行巨书创作就必穿的“战袍”了。问其原因,刚刚完成书写的徐庆华擦着额角的汗水笑眯眯地说:“书法是黑与白的艺术,所以我想给它添加点色彩。”
说者也许无意,但细究徐庆华这几年在“广场巨书”创作上的热衷与投入,就很有点一语双关的意思了。让书法走出书斋、走向广场和公众,是这些年来徐庆华艺术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书写面积也有逐渐增大的趋势——2015年,他在无锡半山一号露天创作了30平方米的狂草《半山赋》,算是个人巨书创作上的首次尝试。2016,他在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广场为交大120周年校庆书写了《交通大学赋》,面积近120平方米。2017年,他在美国芝加哥国际狮子会百年庆典现场创作巨幅草书,引起各国人士瞩目;2018年,他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霍英东体育中心现场创作巨幅草书,庆祝该校媒体与设计学院成立15周年……
与前两次现场创作单手持短杆笔不同的是,此次徐庆华两手合抱大型长杆毛笔,诗句写在12张丈二宣纸拼成的大幅宣纸上,面积近70平方米,正文单字面积平均超过2平方米,较以往更壮阔。尽管巨型毛笔运移不易,然而字间、字内皆多连缀,并有墨晕、飞白效果,体现出草书的流畅性和飞扬气韵。全部创作历时12分钟。今年4月,他在浦东高东樱花节上现场书写了巨幅草书《和乐天宴李周美中丞宅池上赏樱桃花》,面积略超过120平方米;5月,他在莫高窟创作巨幅书法“守望敦煌”,面积近200平方米。这次滨江大道创作面积达300平方米,再次突破个人的大字书写面积记录。
为何选择这条越来越“大”的創作之路,徐庆华有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中国书法历经上千年发展,形式内涵不断发生变化,由文字交流符号变为一种艺术种类,从文房书写走向厅堂展示,比起“墨守成规”,随时代的精神需要而“善变”更使它长久地保持了艺术生命力。“巨幅作品的创作,以鲜明的主题、厚重的纪念功能和强烈的互动性而拓展了书法在当代的表现样式,不仅带来尺幅巨大的作品,而且书写本身和在场观众反应形成互动的气场,成为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个创作过程对艺术家的书法功底、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和体力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我非常喜欢现场创作,特别是巨幅狂草,可以更加酣畅地抒发内在豪情,随着笔和墨的舞蹈而亲近艺术,拥抱时代。”
在这么多次的巨书创作中,徐庆华自己印象最深的要数在敦煌的那次书写。那天,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前游人如织,西部的蓝天高远辽阔,近在眼前的莫高窟九层塔经历千年风云却依旧尽显风华。徐庆华两手握住如椽巨笔,蘸足墨汁,写下“守望敦煌”四个隶书大字。草书跋语写道:“敦煌莫高窟是一座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世界最长的画廊’‘墙壁上的博物馆’和‘世界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守望敦煌,传承文明。”整场写作历时21分钟,作为“纸”的专用布长20.8米宽9.4米,总面积近200平方米;定制的毛笔采用鄂尔多斯马尾,笔头直径18厘米,笔毫长60厘米;墨汁也是特别调制,需要专门有人拎着桶装的墨水跟随他的书写而移动。尽管“笔墨纸砚”都完全不是传统的书法标配,但作品依然呈现近于笔墨宣纸的书写效果,流淌着传统的因子。这一次书写因为其得天独厚的环境而令徐庆华难忘,“一代代人扎根西北荒漠,保护敦煌、研究敦煌、推广敦煌,汇聚成一股宏大的守望敦煌的力量,不仅守护了千年传承的遗产,而且揭示文字与绘画中蕴藏的奥秘,让这些无声的图像符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元素。守望敦煌,是一种亲力亲为的实践,也是一种融入血脉的信仰。今天我在九层楼前书写‘守望敦煌’四个字,希望用书法来呈现众人的信念与誓言。”
书法从书斋走向广场,与观众发生现场互动,传统艺术样式带来全新的文化辐射效应。不可避免的,也会有质疑的声音。在广场上写巨书,被众人围观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形成的“表演”氛围,让有些人觉得徐庆华这个师从著名书画篆刻家韩天衡的交大教授在“误入歧途”,把书法搞成了作秀。
对于这样的声音,徐庆华不急不躁,徐徐“举了个栗子”:喜爱书法的人都知道“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春光明媚之时,一群文人在兰亭雅聚,王羲之乘兴写下此篇,在当时受到关注的是文章价值,随后书法价值逐渐显现出来。从古至今,更多时候书法是一项书斋里的私人创作活动,可以从容地查资料、打草稿、丢弃重写,最后把成品拿出去交流展示。哪怕在笔会雅聚中,书写者与旁观者关注的焦点也往往在于书写得到的成果。而广场巨书这一创作形式,为书写的“过程”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创作者在宣纸上挥毫疾书,展现个人才华与激情,幕天席地,完全开放,区别于书斋里的自娱自乐;观众的情绪与书写者的情绪互相调动,形成一个特殊的‘场’,不可言说,不可复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些巨书作品都是徐庆华与观众共同完成的。”
虽然自己师出名门且一路科班地读到博士,但徐庆华的作品和思想上却几乎看不到“传统包袱”:“现在很多年轻人提到书法就认为是很迂腐的东西——为什么要那么辛苦把毛笔字写好看?我们这个时代甚至都不用笔了。但其实把字写得好、写得端正并不是书法,我认为书法艺术的这一面应该在现代生活中更为凸显。”他举例说,去年同时有一个现代书法和传统书法的展览,不少观众对于传统的东西已经没有兴奋点,而现代书法则非常有活力、观念开放、融合创新、其表现手法和材质充满想象力和艺术的感召力、震撼力。徐庆华认为,传统的东西在当今应该有一个形态的转换,若一味墨守陈规,会慢慢失去很多发展空间,“毕竟你是生活在当下,与当下总得有一种呼吸交流,书法不仅要继承,更要拓展。我一直在想书法怎样和当代人的生活结合起来,巨书无疑就是这样一座桥,从书斋到广场,书法可以也应该成为当代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徐庆华在国庆假期里po在朋友圈的一张照片,滨江的巨书完成之后在原地继续放置着,撤走了长臂摄像机,没了围观群众,这巨大的白底黑字与滨江的绿树游人更显融洽,假日里的孩子们脱了鞋在徐庆华的作品上蹦跳奔跑,一个个彩色的身影点缀在古朴的狂草笔画间,那真是一道雅而美的风景线。
书法的底线在哪里,书法的内涵、书法的精神又在哪里?这样的问题至今都没有结论,也无需一个结论。正是没有一个定论,才使得千年的书法至今还是那么生机勃发。对于艺术而言,才有可能更好地拓展它的表现疆域。“对我而言,书法非常简单,无非技、情两字,还有那永不改变的初心。”徐庆华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