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中央统计机构5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今年3月底的2006财政年度,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1.01万亿美元。印度报业托拉斯因此报道说,印度已成为全球第12个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国家。
统计数据显示,由于制造业和服务业增长强劲,在2006年,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创纪录的9.4%,高于上一财年的9%。另外,卢比对美元大幅升值也推升了印度国内生产总值。据瑞士信贷集团公布的数据,目前全球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同家还包括美国、日本、德国、中同、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巴西和俄罗斯。
自1947年独立以来,印度在历届政府的领导下,不但政治上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而且经济上也不断取得发展,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印度国家制造业竞争力委员会近日发布了“制造业国家战略”白皮书,其中明确提到印度“欲与中国竞争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印度制造业近几年的成就举世瞩目,虽然还没有人认为在这一领域印度已经走在中国的前面,但也没人怀疑印度在世界制造业重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进程中的“后发之势”。
信息产业仍然是经济腾飞龙头
一直以来,尽管印度的工程师大军拥有一流的技术,但他们大多都被用作廉价合同工,为通用电气、美国捷运这样的外国大公司编制软件。还有成千上万的人移民到英国,在美国粹家试验室里为英特尔、太阳微系统和思科等公司开发、生产最尖端的产品。印度国内的公司往往很少开发出属于自己的专利权的技术。
但是现在,因特例的发展使大量精通英语的印度技术人才有力用武之地,尤其在信息技术市场令印度受益匪浅。就在上世纪末困扰全球的电脑千年虫问题上,印度的许多设计和工程公司通过成功帮助外国公司及时解决问题.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和价值,它们现在人多已成为各种信息产品的供应商。例如新德里的软件服务商维普罗技术公司和信息系统技术公司通过向外同公司提供各种与特网有关的产品已获利数十亿关元。另外,由于从美国硅谷归来的利技人员的努力,印度在计算机芯片、电脑设备和电话方面的成功范例也比比皆是。
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已经开始腾飞。据统计,近10年来,印度的信息技术知识产权出口以年均35%的高速度增长,用户遍布世界各国。据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统计,到2015年,印度信息技术产品的年出口总额可以达到500亿美元,并且将占印度出口总额的33%。这将创造250万个就业机会,并把印度的经济增长率提高到两位数。
果真如此,印度就可以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道路。20世纪50年代以来,亚洲经济增长迅速的国家主要依赖制造业的出口。印度可能成为第一个依靠信息技术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同家。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产业可以在道路、机场和集装箱码头条件都很很差的情况下取得成功。美国普华会计事务所全球公司战略案例研究室主任格拉迪·米恩斯说:“印度的成功可以证实这一点,即无需在许多传统的工业上投入巨额资本就可以使信息技术服务业兴旺发达起来。”
制造业正在起飞
印度制造业出口额近几年连续大幅增加,从2002年的约370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700亿美元。虽然和中国的4500多亿美元相比,印度的制造业出口还只能算是“小弟弟”,但全球两大知名咨询公司一致认为两者之间的差距将越来越小。
印度国家制造业竞争力委员会为,如果这种情况大量出现,它对印度的影响将不亚于当年美国的人才外流对台湾电子制造业的繁荣做出的贡献。美国《洛杉矶时报》评述说:“如今,信息技术释放出的能量在印度创造了大多数印度人从未见到过的财富。”实际上,信息技术高速度创造和积累财富早已并非发达国家的专利,印度威普罗(Wipro)公司总裁普雷姆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三富商,他的公司市场资本已达到600亿美元。
推动高利技发展的风险资本也已开始源源流入印度。1998年,流入印度的风险资本还几乎为零,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内流入印度的高技术产业的资本超过35亿美元,预计2010年有可能达到100亿美元。
现在,印度渴望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即希望世界各国最终承认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和强国。美国《商业周刊》最近的评述说:“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对它持蔑视的态度已不适宜了。而要更好地理解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印度的勃勃雄心。”
圆软件超级大国梦
国际IT业重量级人物、英特尔前总裁葛洛夫3年前在媒体发表评述说,到2010年,印度软件业的就业人数可能超过美国。
目前印度的软件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60%以上出口到美国。印度日前有软件公司近3500家,从业人员达65万,前十家软件公司的人员规模在万人以上,企业盈利在20%以上。
印度班加罗尔是一座混乱的城市,但寄托着印度成为软件超级大国的梦想。Infosys的总部就在这里,Infosys拥有1.1万名员工,2006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8.5亿美元。公司将成功的原因归结为严格的质量控制。事实上,印度软件开发人员对质量的追求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许多机构都通过了IS0 9000认证,并且开始获得CMM 5认证。目前,全球有55家机构获得了CMM 5认证,其中29家是印度公司。
发达国家不少公司把软件基地放在印度,最初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为人力成本比较低并且这些人大多数都有比较好的英语基础。由于大量引入CMM而获得了高质量的软件产品,在许多人看来好像是一种意外的收获。
去年2月,印度第四大软件公司萨蒂扬公司正式落户上海,这是未来几个月里将登陆上海浦东的“印度软件风暴”中的“第一波”。据悉,萨蒂扬公司已与浦东软件园签署协议建立软件开发中心,该软件中心今后将向中国和亚太地区企业提供服务,也将为世界其他地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公司亚太区总裁维仁德·阿加瓦表示,上海的研发中心将成为亚太地区业务的重心。
国际间业内人士认为,印度软件公司正以旋风般的速度进入中国市场,且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上海浦东。从决定进军中国到在上海注册办事处,萨蒂扬只用了6周时间,业内人士认为,萨蒂扬公开的举动足以说明印度软件业大举进军国际市场的决心。印度软件公司志在必得的首先是利润丰厚的制造业、银行业和电信业软件市场。
葛洛大认为,由于印度软件业的蓬勃发展,许多美国企业都到印度开发软件,因此,到2010年,印度软件与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可能超过美国。相形之下,作为近20年来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驱动产业,美国的软件服务业正在走下坡路,有迹象表明这一产业如同美国的钢铁业及半导体业,正在为生存而挣扎,葛洛夫的预言并非空穴来风。
统计数据显示,由于制造业和服务业增长强劲,在2006年,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创纪录的9.4%,高于上一财年的9%。另外,卢比对美元大幅升值也推升了印度国内生产总值。据瑞士信贷集团公布的数据,目前全球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同家还包括美国、日本、德国、中同、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巴西和俄罗斯。
自1947年独立以来,印度在历届政府的领导下,不但政治上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而且经济上也不断取得发展,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印度国家制造业竞争力委员会近日发布了“制造业国家战略”白皮书,其中明确提到印度“欲与中国竞争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印度制造业近几年的成就举世瞩目,虽然还没有人认为在这一领域印度已经走在中国的前面,但也没人怀疑印度在世界制造业重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进程中的“后发之势”。
信息产业仍然是经济腾飞龙头
一直以来,尽管印度的工程师大军拥有一流的技术,但他们大多都被用作廉价合同工,为通用电气、美国捷运这样的外国大公司编制软件。还有成千上万的人移民到英国,在美国粹家试验室里为英特尔、太阳微系统和思科等公司开发、生产最尖端的产品。印度国内的公司往往很少开发出属于自己的专利权的技术。
但是现在,因特例的发展使大量精通英语的印度技术人才有力用武之地,尤其在信息技术市场令印度受益匪浅。就在上世纪末困扰全球的电脑千年虫问题上,印度的许多设计和工程公司通过成功帮助外国公司及时解决问题.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和价值,它们现在人多已成为各种信息产品的供应商。例如新德里的软件服务商维普罗技术公司和信息系统技术公司通过向外同公司提供各种与特网有关的产品已获利数十亿关元。另外,由于从美国硅谷归来的利技人员的努力,印度在计算机芯片、电脑设备和电话方面的成功范例也比比皆是。
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已经开始腾飞。据统计,近10年来,印度的信息技术知识产权出口以年均35%的高速度增长,用户遍布世界各国。据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统计,到2015年,印度信息技术产品的年出口总额可以达到500亿美元,并且将占印度出口总额的33%。这将创造250万个就业机会,并把印度的经济增长率提高到两位数。
果真如此,印度就可以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道路。20世纪50年代以来,亚洲经济增长迅速的国家主要依赖制造业的出口。印度可能成为第一个依靠信息技术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同家。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产业可以在道路、机场和集装箱码头条件都很很差的情况下取得成功。美国普华会计事务所全球公司战略案例研究室主任格拉迪·米恩斯说:“印度的成功可以证实这一点,即无需在许多传统的工业上投入巨额资本就可以使信息技术服务业兴旺发达起来。”
制造业正在起飞
印度制造业出口额近几年连续大幅增加,从2002年的约370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700亿美元。虽然和中国的4500多亿美元相比,印度的制造业出口还只能算是“小弟弟”,但全球两大知名咨询公司一致认为两者之间的差距将越来越小。
印度国家制造业竞争力委员会为,如果这种情况大量出现,它对印度的影响将不亚于当年美国的人才外流对台湾电子制造业的繁荣做出的贡献。美国《洛杉矶时报》评述说:“如今,信息技术释放出的能量在印度创造了大多数印度人从未见到过的财富。”实际上,信息技术高速度创造和积累财富早已并非发达国家的专利,印度威普罗(Wipro)公司总裁普雷姆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三富商,他的公司市场资本已达到600亿美元。
推动高利技发展的风险资本也已开始源源流入印度。1998年,流入印度的风险资本还几乎为零,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内流入印度的高技术产业的资本超过35亿美元,预计2010年有可能达到100亿美元。
现在,印度渴望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即希望世界各国最终承认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和强国。美国《商业周刊》最近的评述说:“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对它持蔑视的态度已不适宜了。而要更好地理解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印度的勃勃雄心。”
圆软件超级大国梦
国际IT业重量级人物、英特尔前总裁葛洛夫3年前在媒体发表评述说,到2010年,印度软件业的就业人数可能超过美国。
目前印度的软件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60%以上出口到美国。印度日前有软件公司近3500家,从业人员达65万,前十家软件公司的人员规模在万人以上,企业盈利在20%以上。
印度班加罗尔是一座混乱的城市,但寄托着印度成为软件超级大国的梦想。Infosys的总部就在这里,Infosys拥有1.1万名员工,2006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8.5亿美元。公司将成功的原因归结为严格的质量控制。事实上,印度软件开发人员对质量的追求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许多机构都通过了IS0 9000认证,并且开始获得CMM 5认证。目前,全球有55家机构获得了CMM 5认证,其中29家是印度公司。
发达国家不少公司把软件基地放在印度,最初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为人力成本比较低并且这些人大多数都有比较好的英语基础。由于大量引入CMM而获得了高质量的软件产品,在许多人看来好像是一种意外的收获。
去年2月,印度第四大软件公司萨蒂扬公司正式落户上海,这是未来几个月里将登陆上海浦东的“印度软件风暴”中的“第一波”。据悉,萨蒂扬公司已与浦东软件园签署协议建立软件开发中心,该软件中心今后将向中国和亚太地区企业提供服务,也将为世界其他地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公司亚太区总裁维仁德·阿加瓦表示,上海的研发中心将成为亚太地区业务的重心。
国际间业内人士认为,印度软件公司正以旋风般的速度进入中国市场,且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上海浦东。从决定进军中国到在上海注册办事处,萨蒂扬只用了6周时间,业内人士认为,萨蒂扬公开的举动足以说明印度软件业大举进军国际市场的决心。印度软件公司志在必得的首先是利润丰厚的制造业、银行业和电信业软件市场。
葛洛大认为,由于印度软件业的蓬勃发展,许多美国企业都到印度开发软件,因此,到2010年,印度软件与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可能超过美国。相形之下,作为近20年来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驱动产业,美国的软件服务业正在走下坡路,有迹象表明这一产业如同美国的钢铁业及半导体业,正在为生存而挣扎,葛洛夫的预言并非空穴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