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几乎每一个朝代都会出现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学作品,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时期小说的盛行。这些作品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其中的古诗词更是文化的一种高度浓缩和凝练。我国对古诗词的教育重视程度可以从小学阶段看出,在小学阶段学生虽然还不具备理解古诗词的能力,但一定量的必背古诗词已归属于教学大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高中生已具备理解古诗词的能力,而且学生已经基本可以体会到古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但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没有时间和心思对古诗词作深刻的探讨,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也只是泛泛而学。如何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合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是现下教师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關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凝聚着古代文人墨客的智 慧、思维、情感,是古代文人传达情感、抒发胸襟的一种表达方式,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增加学生的文学底蕴,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以及提升思维能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古诗词,这两个阶段的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还不是很好,到了高中后,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已经可以进行深度的古诗词学习。然而学生忙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教师在古诗词讲解时也只是帮助学生翻译古诗词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依旧是“一张白纸”,甚至有些学生质疑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一、营造诗中情景
在以往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古诗的意思、诗人表达的情感、诗人使用的技巧手法等相关语文诗词知识。在学生的心目中,诗词就是一些要背诵的东西以及要掌握的必考知识点。学生甚至都没有对古诗词进行笼统地学习,只是进行了浅显的知识背诵和记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古诗词有一种遥远的距离感以及不喜的厌恶感。诗词是古典文化中最具有魅力的,也是一种文化特色,是语言之美。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教师没有对古诗词进行详细讲解,学生没有深刻地理解古诗词,也就无法领悟到古诗词蕴含的那种独一无二的美感。
因此,教师要转换古诗词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式。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定的诗中情境,用诗词中的文字为学生展现一种美感。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诗中通过“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四个词汇将一种夕阳西下、宁静致远的画面勾勒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诗词展开想象,在学生展开联想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搜寻一些有关海边日落的图片或者是动画展现给学生,再让学生根据画面品读诗词,让学生去思考能否用更好的词汇来进行画面的勾勒。在一番想象、品读、思考之后,学生会发现古诗词简短精练的特点,体味到诗词之美,从而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对古诗词进行深度地探究和学习,自主去摸索古诗词中蕴含的美感。
二、注重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情感交流来迅速拉近。有些学生之所以对古诗词没有感觉,对诗词有种陌生感,是因为学生没有体会到诗人在诗词中表达的个人情感。如果教师能够使学生与诗人在诗词中传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增加学生对诗词的感悟和体会,那么会迅速拉近学生与诗人之间的距离,拉近学生与诗词的距离。教师可以对古诗词进行深度讲解,为学生剖析诗人的内心情感,还可以进行情感渲染,在与诗中所描绘的相似的情境下激发学生的情感。比如在《天净沙·秋思》这首词讲解时,教师可以营造相应的意境,渲染教学氛围。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凄凉的音乐,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内心情感。我在讲解这节课时,会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一首略微凄凉的轻音乐。在音乐的涤荡下,学生内心的情感被初步激发,我又用言语去勾起学生一些比较伤感的回忆,增加学生内心的孤独感,让学生内心与诗中表达的情感达成一种共鸣。在情感达成共鸣之后,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对于诗人所抒发的情感将体会得更加深刻,学生对于诗词的喜感又增进了几分,同时也学会了如何进行情景交融,以及如何挖掘诗人诗词中蕴含的情感。
三、实践教学,让学生睹现物思古人
营造情境、营造意境、情感渲染,只能使学生领会到诗人的情感和感受,但是学生对于诗人面临情境时的感悟仍是不了解,诗人的胸襟和情怀也是学生所不能领悟到的。此外,诗词中描绘的壮观景象以及诗人面对这些壮观景象时,内心的感受也是学生不能理解的。为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如组织学生去观看诗中描绘的壮观景象,让学生对诗词有更深入的认识。比如在《望庐山瀑布》这一课讲解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带领学生去观看瀑布,让学生在相同的景观下感受诗人当时的心境,思考诗人当时的内心独白,领悟诗人当时的胸襟和情怀。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合理改善教学方法,更加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让学生领悟到古诗词中的魅力,使学生在掌握一定古诗词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古诗词进行鉴赏,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想象能力,同时也将中国古典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刘玉娟.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内容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4.
[2]陈麓伊.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创新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3]魏晓姝.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讨[J].教育,2016(12).
(编辑:张驰)
【關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凝聚着古代文人墨客的智 慧、思维、情感,是古代文人传达情感、抒发胸襟的一种表达方式,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增加学生的文学底蕴,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以及提升思维能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古诗词,这两个阶段的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还不是很好,到了高中后,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已经可以进行深度的古诗词学习。然而学生忙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教师在古诗词讲解时也只是帮助学生翻译古诗词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依旧是“一张白纸”,甚至有些学生质疑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一、营造诗中情景
在以往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古诗的意思、诗人表达的情感、诗人使用的技巧手法等相关语文诗词知识。在学生的心目中,诗词就是一些要背诵的东西以及要掌握的必考知识点。学生甚至都没有对古诗词进行笼统地学习,只是进行了浅显的知识背诵和记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古诗词有一种遥远的距离感以及不喜的厌恶感。诗词是古典文化中最具有魅力的,也是一种文化特色,是语言之美。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教师没有对古诗词进行详细讲解,学生没有深刻地理解古诗词,也就无法领悟到古诗词蕴含的那种独一无二的美感。
因此,教师要转换古诗词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式。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定的诗中情境,用诗词中的文字为学生展现一种美感。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诗中通过“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四个词汇将一种夕阳西下、宁静致远的画面勾勒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诗词展开想象,在学生展开联想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搜寻一些有关海边日落的图片或者是动画展现给学生,再让学生根据画面品读诗词,让学生去思考能否用更好的词汇来进行画面的勾勒。在一番想象、品读、思考之后,学生会发现古诗词简短精练的特点,体味到诗词之美,从而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对古诗词进行深度地探究和学习,自主去摸索古诗词中蕴含的美感。
二、注重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情感交流来迅速拉近。有些学生之所以对古诗词没有感觉,对诗词有种陌生感,是因为学生没有体会到诗人在诗词中表达的个人情感。如果教师能够使学生与诗人在诗词中传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增加学生对诗词的感悟和体会,那么会迅速拉近学生与诗人之间的距离,拉近学生与诗词的距离。教师可以对古诗词进行深度讲解,为学生剖析诗人的内心情感,还可以进行情感渲染,在与诗中所描绘的相似的情境下激发学生的情感。比如在《天净沙·秋思》这首词讲解时,教师可以营造相应的意境,渲染教学氛围。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凄凉的音乐,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内心情感。我在讲解这节课时,会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一首略微凄凉的轻音乐。在音乐的涤荡下,学生内心的情感被初步激发,我又用言语去勾起学生一些比较伤感的回忆,增加学生内心的孤独感,让学生内心与诗中表达的情感达成一种共鸣。在情感达成共鸣之后,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对于诗人所抒发的情感将体会得更加深刻,学生对于诗词的喜感又增进了几分,同时也学会了如何进行情景交融,以及如何挖掘诗人诗词中蕴含的情感。
三、实践教学,让学生睹现物思古人
营造情境、营造意境、情感渲染,只能使学生领会到诗人的情感和感受,但是学生对于诗人面临情境时的感悟仍是不了解,诗人的胸襟和情怀也是学生所不能领悟到的。此外,诗词中描绘的壮观景象以及诗人面对这些壮观景象时,内心的感受也是学生不能理解的。为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如组织学生去观看诗中描绘的壮观景象,让学生对诗词有更深入的认识。比如在《望庐山瀑布》这一课讲解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带领学生去观看瀑布,让学生在相同的景观下感受诗人当时的心境,思考诗人当时的内心独白,领悟诗人当时的胸襟和情怀。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合理改善教学方法,更加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让学生领悟到古诗词中的魅力,使学生在掌握一定古诗词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古诗词进行鉴赏,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想象能力,同时也将中国古典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刘玉娟.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内容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4.
[2]陈麓伊.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创新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3]魏晓姝.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讨[J].教育,2016(12).
(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