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J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315-02
所谓观察,就是泛指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为了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观察者按照预定的计划和目的,对知觉对象进行连续的、有秩序的观看、倾听和考察,从而取得第一手有价值的资料,为发明发现提供科学依据。这是一种积极的、较持久的智力创造活动过程,是一种“思维知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是带着思考的观察。
在观察的类属上,分为科学观察和艺术观察。
科学观察,要求最严密的客观性,尽可能把主观因素所可能造成的“人差”影响缩小到最低限度,目的是获得一个准确的、可以重复验证的正确结果。
艺术观察,实际上是艺术家对事物的本质知觉和从心灵上对生活真实的本质把握,是从整体上把握审美对象。如果仅仅是散乱地捕捉到生活的某几个质点,是不能做到对生活的本质把握的,而且很难从这里产生灵感思维和激情的创作触发。
观察不单指“看”,它是审美对象作用于人的感官感知的结果。人有五种感官:眼、耳、鼻、舌、身。与此相对应地产生五种感觉,这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此外,人还有运动觉,从而感受到自己的空间存在。事实证明,只有视觉、听觉才具有审美感,尤其是视知觉。一般讲,人们获得的一切知识,几乎都是由光输入,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从客观现实接收的信息,有百分之八十五是从眼睛输入的。也就是说,眼睛这一外部感受器是信息传递的通道,所传导的外部信息只有在大脑皮层这一分析器的作用下,才可获得对某一事物的认知。
摄影艺术属于视觉艺术,是一种审美评价活动。这种活动是审美主、客体的双向交流:一方面,客体向摄影家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活信息,摄影家把许多生活画面印入脑里;另一方面,摄影家把自己怕主观情感、愿望、理想以及气质等因素外射到对象上面。这就是說,摄影家要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去观照融合对象,最后达到物我无间的契合。正如罗丹所说:“最纯粹的杰作是这样的:不表现什么的形式,线条和颜色再也找不到了,一切都融化为思想与灵魂。”俄国的艺术理论家杜勃罗留波夫说:“……诗人的感应,常常会给某一对象的一种什么品质所吸引去,于是他就到处努力呼召和搜寻这一品质,他把尽可能完全并且生动活泼地将它表现出来作为自己主要的任务,他把它的艺术力量都化在这一点上,这样,艺术家就使自己灵魂里的内在世界跟外部现象的世界交融在一起,能够通过统治着他的精神的三棱镜来观察全部生活和自然。”
我们曾一再强调,各个门类的艺术,由于各自的物质材料和物化手段不同,才显示出各自的美学特征,而心理生长育化过程几乎是大致相同的。摄影创作同样也不例外,最显著的差异,只是摄影创作在广阔的生活领域中进行选择,从中确定最具有本质意义的外部形态来表现自己的题旨。除此而外,摄影创作与其它艺术具有毫无二致的心理感知过程。
一 摄影艺术观察的独异特性
摄影家在观察、感知客观事物的过程中,除与其它各门艺术有着大体相同的特点外,还有自身独具的特性,这是由它的艺术特征所决定的。正像人们所说,摄影家是用光在画画,用光绘制着令人荡气回肠的心灵诗篇,是用真诚的心灵,变奏出优美动人的和弦。在摄影这个奇幻莫测的艺术王国里,光是它唯一的主宰。光,可以使万物、万象增色生辉;光,可以使平凡的题材深化、升华;光,可以在一个小小的平面上,幻化出多维多姿五色纷呈的生活画卷!
光以不同的波长展示出眼花缭乱的色彩,挥动着纵横、曲直的线条,勾勒着明暗高低的影调,变奏出疾缓抑扬的节奏,构制出可见、可摸、可触、可感的画面,组合成令人深信不疑的逼真景观。由于某种原因地域、民族文化传统、习俗的历史因袭,对光与影孕育着各不相同的情感体验、喻意和象征;又由于参差有别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吸入”和“反射”,造就了玲珑多姿、风格各异的艺术奇观,这就是涵盖于摄影王国里洋洋大观的内外秩序。
作为一个摄影家,首要的就是应该“学会鉴赏什么是最佳的光线,因为正是最佳的光线,造就了一幅照片。懂得怎么看,是摄影家的真谛。”也是摄影家终生求索的课题。“相机只有一只眼睛——镜头,它能记录可见世界的一角。摄影者有第二只眼睛,它能进行选择。艺术家则有第三只眼睛,它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只有这第三只眼睛才能透视人们的内心世界。”这是涵义深远的真知灼见。这层次深浅不同的“三只”眼睛之间的关系,是互为依存,互为作用,缺一不可的。
二 要学会用镜头观察自然与社会
“第一只眼睛——镜头,它能记录可见世界的一角。”但是,镜头不等于人的眼睛,是近似人眼的“仿生眼”。这只眼睛是客观的,它所见的世界一角是纤毫毕现、有闻必录的,是对客观世界一角的“近似复写”。它对客观世界一角的万事万物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既不改变它的外部造型、节奏,也不改变它的光影、色调的秩序排列。这只眼睛可以滴水不漏地将所见世界一角的一切尽收眼底。
摄影家必须学会用第一只眼睛——镜头去审视、观察客观世界。用镜头去看世界,可以消除人的肉眼所带来的某些迷雾和障碍,可以本然地看到一个真实的物的世界,不致于受理智、经验、习惯的干扰,去发现客体的自然纯净独特的美质。在理智看来的悖谬和误差,正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和“生长点”。没有这种矛盾就失去了艺术创作的土壤。如果一个艺术家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家的眼光看待事物,奇峻的山石,不过是二氧化硅;七色的彩虹,只不过是一股水气;美丽的花朵,仅仅是植物生殖的器官。那里既没有爱,也没有美,只存在着寂然冷漠的物的世界,艺术也就消失了。我们所以强调摄影家首先要学会用镜头这只眼睛看世界,其目的正是在于以艺术家的直观的眼睛,从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事物深藏的“原生美”,平中见奇,发人之所不发,才有可能创造出“唯我独有”的艺术典型。
一个摄影家能否机敏准确地感受到对象在极其隐秘中和昙花一现间显示出的某种暗示,从而激活自己新颖的艺术构想,按下快门,这是决定创作成败的关键。为此,我们必须学会用镜头这只眼睛去观察自然与社会,从中去寻求、发现客观事物无穷无尽的原生美,使注满生命力的艺术佳作脱颖而出。 三 要学会用“第二只眼睛”对可见世界作出选择
“摄影者有第二只眼睛,它能进行选择。”上面我们陈述了用镜头这只眼睛去看世界可排除理智、经验的必要性,但这并不是观察世界的结束,而只是一个重要的起点。我们不仅要学会怎样“看”,还必须学会怎样“想”,因为人们的视觉往往与理智不一致。理智总是提醒我们所看到的是事物的本相,而不是它们当时所呈现的那副模样,从而避免投影的欺骗和光线效果的迷惑,并透过这一切去发现更深层的东西,从而作出完善的选择。这是用光巧妙绘制的自有漫画以来最为逼真、精彩、动人的杰作!不是吗?这些“画”不止惟妙惟肖地呈现了本人的外部形态,而且栩栩如生地显现出内在深处的“神”质,凝聚浓缩了本人的禀赋、个性、品质、风貌的全部要素,甚至比本人更真更神!这就是摄影家的“第一只眼睛”——镜头景观作为起点,与“第二只眼睛”——摄影家的心灵,在无间契合中作出的艺术选择。也许有人要说,摄影镜头的透视是不真实的。其实,这种变形是由几何律规定的。那么,我们肉眼靠近某个人进行观察时,为什么没有古怪的感觉呢?那是因为观察者自己的判断,会随时随地对肉眼看到的形象予以补偿。因此,我们必须了解,两种视觉——肉眼视觉和理智视觉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只有摆正二者的位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审美主体(摄影家)才能在多种可能的方案中作出最佳选择(请不要忘记,这种选择是摄影家在以往经验的丰富积累基础上瞬间爆发作出的),为成功的创作作好充分的准备。但这还不是创作的最后流程,必须再跨入关键的一步,即运用摄影家具有独创性的想象思维能力,重新组合成前所未见、唯我独有的崭新的典型艺术形象。
四 摄影家艺术观察的个性特征
艺术观察,从心理角度看,既受客观现实实体的制约,又受主体反射的影响。所以对同一审美对象,艺术家能从自己独特的角度和独具的感知中获得独一无二的发现。正是这种发现的独特性,显示了不同艺术家、艺术作品的个性特征。摄影家将生活中的感知储藏在自己心理格局中形成一种特有的审美意识积淀,当这种审美意识一旦再遇到外界信息时,就会把它隐蔽地投射到新的对象上去。比如面对同一弯上弦新月,有人把它认作“轻舟”,有人把它看作“银梭”,有人却把它视为“一个少女的微笑”。这种种艺术感知上的参差,正是由于观察者向对象投身了自己以往审美经验的想象和情感。那高悬在清碧夜空中的新月,已“化”为各自心中的明月,它以不同的视角,特有的艺术扭转着摄影家奥妙的感情寄托。美国摄影巨星安塞尔·亚当斯,由于有着极高的艺术修养和特殊的艺术敏感,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洞察大自然深层隐蔽的特异美点,创造出一幅幅艺术精品。这是一颗巨大的艺术心灵与客观对象的无间融合,以它浑厚深沉的底蕴唤起人们的哲理思考。
由此可见,艺术观察不仅仅是观察者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或是被动地从客体获取某种印象,而且是对被观察对象的积极意向的给予和影响。也就是通常所讲的,艺术有光所触及的一切对象都产生变形。空中客观存在的明月,一旦被观察者目光所及,它就不再是客观存在物,而异变为艺术家主观心理的赋有个性物质的“那一个”。
不同摄影家的不同摄影作品,有着不同层次的真实程度和风格特色,这种差异取决于创作主客体统一中的众多因素。在所以有这些因素当中,对被摄对象的艺术感知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艺术观察中开放自己的感官,用全身心去感知对象,是作品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先决条件。有些摄影作品没有独创性,造成公式化、图解化的重要原因,常常是由于某些摄影家缺乏对拍摄对角的深切体验和审美感知,不能從中获取独异的发现所致。对生活的体验、感知和思考,是进行摄影创作的出发点。这一切都说明,常常是在某一瞬间,观察与想象并存。
所谓观察,就是泛指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为了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观察者按照预定的计划和目的,对知觉对象进行连续的、有秩序的观看、倾听和考察,从而取得第一手有价值的资料,为发明发现提供科学依据。这是一种积极的、较持久的智力创造活动过程,是一种“思维知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是带着思考的观察。
在观察的类属上,分为科学观察和艺术观察。
科学观察,要求最严密的客观性,尽可能把主观因素所可能造成的“人差”影响缩小到最低限度,目的是获得一个准确的、可以重复验证的正确结果。
艺术观察,实际上是艺术家对事物的本质知觉和从心灵上对生活真实的本质把握,是从整体上把握审美对象。如果仅仅是散乱地捕捉到生活的某几个质点,是不能做到对生活的本质把握的,而且很难从这里产生灵感思维和激情的创作触发。
观察不单指“看”,它是审美对象作用于人的感官感知的结果。人有五种感官:眼、耳、鼻、舌、身。与此相对应地产生五种感觉,这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此外,人还有运动觉,从而感受到自己的空间存在。事实证明,只有视觉、听觉才具有审美感,尤其是视知觉。一般讲,人们获得的一切知识,几乎都是由光输入,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从客观现实接收的信息,有百分之八十五是从眼睛输入的。也就是说,眼睛这一外部感受器是信息传递的通道,所传导的外部信息只有在大脑皮层这一分析器的作用下,才可获得对某一事物的认知。
摄影艺术属于视觉艺术,是一种审美评价活动。这种活动是审美主、客体的双向交流:一方面,客体向摄影家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活信息,摄影家把许多生活画面印入脑里;另一方面,摄影家把自己怕主观情感、愿望、理想以及气质等因素外射到对象上面。这就是說,摄影家要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去观照融合对象,最后达到物我无间的契合。正如罗丹所说:“最纯粹的杰作是这样的:不表现什么的形式,线条和颜色再也找不到了,一切都融化为思想与灵魂。”俄国的艺术理论家杜勃罗留波夫说:“……诗人的感应,常常会给某一对象的一种什么品质所吸引去,于是他就到处努力呼召和搜寻这一品质,他把尽可能完全并且生动活泼地将它表现出来作为自己主要的任务,他把它的艺术力量都化在这一点上,这样,艺术家就使自己灵魂里的内在世界跟外部现象的世界交融在一起,能够通过统治着他的精神的三棱镜来观察全部生活和自然。”
我们曾一再强调,各个门类的艺术,由于各自的物质材料和物化手段不同,才显示出各自的美学特征,而心理生长育化过程几乎是大致相同的。摄影创作同样也不例外,最显著的差异,只是摄影创作在广阔的生活领域中进行选择,从中确定最具有本质意义的外部形态来表现自己的题旨。除此而外,摄影创作与其它艺术具有毫无二致的心理感知过程。
一 摄影艺术观察的独异特性
摄影家在观察、感知客观事物的过程中,除与其它各门艺术有着大体相同的特点外,还有自身独具的特性,这是由它的艺术特征所决定的。正像人们所说,摄影家是用光在画画,用光绘制着令人荡气回肠的心灵诗篇,是用真诚的心灵,变奏出优美动人的和弦。在摄影这个奇幻莫测的艺术王国里,光是它唯一的主宰。光,可以使万物、万象增色生辉;光,可以使平凡的题材深化、升华;光,可以在一个小小的平面上,幻化出多维多姿五色纷呈的生活画卷!
光以不同的波长展示出眼花缭乱的色彩,挥动着纵横、曲直的线条,勾勒着明暗高低的影调,变奏出疾缓抑扬的节奏,构制出可见、可摸、可触、可感的画面,组合成令人深信不疑的逼真景观。由于某种原因地域、民族文化传统、习俗的历史因袭,对光与影孕育着各不相同的情感体验、喻意和象征;又由于参差有别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吸入”和“反射”,造就了玲珑多姿、风格各异的艺术奇观,这就是涵盖于摄影王国里洋洋大观的内外秩序。
作为一个摄影家,首要的就是应该“学会鉴赏什么是最佳的光线,因为正是最佳的光线,造就了一幅照片。懂得怎么看,是摄影家的真谛。”也是摄影家终生求索的课题。“相机只有一只眼睛——镜头,它能记录可见世界的一角。摄影者有第二只眼睛,它能进行选择。艺术家则有第三只眼睛,它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只有这第三只眼睛才能透视人们的内心世界。”这是涵义深远的真知灼见。这层次深浅不同的“三只”眼睛之间的关系,是互为依存,互为作用,缺一不可的。
二 要学会用镜头观察自然与社会
“第一只眼睛——镜头,它能记录可见世界的一角。”但是,镜头不等于人的眼睛,是近似人眼的“仿生眼”。这只眼睛是客观的,它所见的世界一角是纤毫毕现、有闻必录的,是对客观世界一角的“近似复写”。它对客观世界一角的万事万物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既不改变它的外部造型、节奏,也不改变它的光影、色调的秩序排列。这只眼睛可以滴水不漏地将所见世界一角的一切尽收眼底。
摄影家必须学会用第一只眼睛——镜头去审视、观察客观世界。用镜头去看世界,可以消除人的肉眼所带来的某些迷雾和障碍,可以本然地看到一个真实的物的世界,不致于受理智、经验、习惯的干扰,去发现客体的自然纯净独特的美质。在理智看来的悖谬和误差,正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和“生长点”。没有这种矛盾就失去了艺术创作的土壤。如果一个艺术家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家的眼光看待事物,奇峻的山石,不过是二氧化硅;七色的彩虹,只不过是一股水气;美丽的花朵,仅仅是植物生殖的器官。那里既没有爱,也没有美,只存在着寂然冷漠的物的世界,艺术也就消失了。我们所以强调摄影家首先要学会用镜头这只眼睛看世界,其目的正是在于以艺术家的直观的眼睛,从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事物深藏的“原生美”,平中见奇,发人之所不发,才有可能创造出“唯我独有”的艺术典型。
一个摄影家能否机敏准确地感受到对象在极其隐秘中和昙花一现间显示出的某种暗示,从而激活自己新颖的艺术构想,按下快门,这是决定创作成败的关键。为此,我们必须学会用镜头这只眼睛去观察自然与社会,从中去寻求、发现客观事物无穷无尽的原生美,使注满生命力的艺术佳作脱颖而出。 三 要学会用“第二只眼睛”对可见世界作出选择
“摄影者有第二只眼睛,它能进行选择。”上面我们陈述了用镜头这只眼睛去看世界可排除理智、经验的必要性,但这并不是观察世界的结束,而只是一个重要的起点。我们不仅要学会怎样“看”,还必须学会怎样“想”,因为人们的视觉往往与理智不一致。理智总是提醒我们所看到的是事物的本相,而不是它们当时所呈现的那副模样,从而避免投影的欺骗和光线效果的迷惑,并透过这一切去发现更深层的东西,从而作出完善的选择。这是用光巧妙绘制的自有漫画以来最为逼真、精彩、动人的杰作!不是吗?这些“画”不止惟妙惟肖地呈现了本人的外部形态,而且栩栩如生地显现出内在深处的“神”质,凝聚浓缩了本人的禀赋、个性、品质、风貌的全部要素,甚至比本人更真更神!这就是摄影家的“第一只眼睛”——镜头景观作为起点,与“第二只眼睛”——摄影家的心灵,在无间契合中作出的艺术选择。也许有人要说,摄影镜头的透视是不真实的。其实,这种变形是由几何律规定的。那么,我们肉眼靠近某个人进行观察时,为什么没有古怪的感觉呢?那是因为观察者自己的判断,会随时随地对肉眼看到的形象予以补偿。因此,我们必须了解,两种视觉——肉眼视觉和理智视觉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只有摆正二者的位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审美主体(摄影家)才能在多种可能的方案中作出最佳选择(请不要忘记,这种选择是摄影家在以往经验的丰富积累基础上瞬间爆发作出的),为成功的创作作好充分的准备。但这还不是创作的最后流程,必须再跨入关键的一步,即运用摄影家具有独创性的想象思维能力,重新组合成前所未见、唯我独有的崭新的典型艺术形象。
四 摄影家艺术观察的个性特征
艺术观察,从心理角度看,既受客观现实实体的制约,又受主体反射的影响。所以对同一审美对象,艺术家能从自己独特的角度和独具的感知中获得独一无二的发现。正是这种发现的独特性,显示了不同艺术家、艺术作品的个性特征。摄影家将生活中的感知储藏在自己心理格局中形成一种特有的审美意识积淀,当这种审美意识一旦再遇到外界信息时,就会把它隐蔽地投射到新的对象上去。比如面对同一弯上弦新月,有人把它认作“轻舟”,有人把它看作“银梭”,有人却把它视为“一个少女的微笑”。这种种艺术感知上的参差,正是由于观察者向对象投身了自己以往审美经验的想象和情感。那高悬在清碧夜空中的新月,已“化”为各自心中的明月,它以不同的视角,特有的艺术扭转着摄影家奥妙的感情寄托。美国摄影巨星安塞尔·亚当斯,由于有着极高的艺术修养和特殊的艺术敏感,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洞察大自然深层隐蔽的特异美点,创造出一幅幅艺术精品。这是一颗巨大的艺术心灵与客观对象的无间融合,以它浑厚深沉的底蕴唤起人们的哲理思考。
由此可见,艺术观察不仅仅是观察者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或是被动地从客体获取某种印象,而且是对被观察对象的积极意向的给予和影响。也就是通常所讲的,艺术有光所触及的一切对象都产生变形。空中客观存在的明月,一旦被观察者目光所及,它就不再是客观存在物,而异变为艺术家主观心理的赋有个性物质的“那一个”。
不同摄影家的不同摄影作品,有着不同层次的真实程度和风格特色,这种差异取决于创作主客体统一中的众多因素。在所以有这些因素当中,对被摄对象的艺术感知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艺术观察中开放自己的感官,用全身心去感知对象,是作品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先决条件。有些摄影作品没有独创性,造成公式化、图解化的重要原因,常常是由于某些摄影家缺乏对拍摄对角的深切体验和审美感知,不能從中获取独异的发现所致。对生活的体验、感知和思考,是进行摄影创作的出发点。这一切都说明,常常是在某一瞬间,观察与想象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