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光影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2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城城墙上的城砖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魅力,一块一块的凹陷着,好似花甲老人的口齿一般,随着时间的逝去而参差不齐。石板路上的石砖与石砖之间的缝隙中,青苔繁茂的生长着,年复一年在沧桑而古老的老城中生存着,想要在这繁华的世界里落得微不足道的地位。当年铸造老城的工匠也许未曾料到,当初毫不留心地建造,却成了如今最美好的光景。每一块石板上,都有着深深浅浅的不同的足迹。也许,这些足迹的拥有不同的拥有者,有人忙碌着,迈着沉重的步伐,带着一颗伤感的心,做着繁琐的事。繁华世界,滚滚红尘,还没来得及回眸一笑,却又转身走入这幽静的老城之中,去干他们该干的事;有人却悠闲着,两只手默默插在衣兜里,无所事事的走着,带着一颗不解风情的心,踢着石板路上的碎石块,思绪也已渐渐随风而逝……
  老城所拥有的,不仅是如痴如醉的意境,更有着时间无法抹去的回沧桑印记。儿时,不愿在喧嚣中度过,闲暇时刻,捧着一本当初始终无法完全解读它独有的风情的小说,就这样缓缓走向僻静之处,手指轻划过书的封面,怀揣一颗静谧安详的心,翻动书页。午后的陽光穿过老屋已经历过多少风花雪月的窗口,一时之间倾泻在了书页上。爬山虎在我的身旁悄无声息的攀援着,正是风华正茂,默默时看着,倒也觉得些许韵味缓缓流淌而出。顷刻间,万物化身宁静,一切尘埃落定,我微微颤抖睫毛,眼帘之前是老城的陈旧。
  老城,是一个年岁已高的孤寡老人。指腹轻划过老城的早已布满岁月侵蚀的痕迹的城墙,独有的风貌便从指腹间慢慢流入我的心房,如游丝,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它,是一种奇妙的味道,有一丝甘甜,又有着那么一丝微咸,甚至,是带着些许苦涩的,但,这何尝不是老城独有的气息呢?老城的一切,都是老的,那些同老城一齐见证过苍白历史的老房子,默默的经受着岁月的磨练,座落在老城的某个角落。静静的,不闻其声,也不见其人,只是那样平静的矗立在那儿,望着这瞬息万变的世间,不图世人的啧啧称赞。老房子同老城一起老去,屋顶早就经历过了多少风霜雪雨,坑坑洼洼的留下了些许的破洞;老屋子里的墙壁也早已被肆意猖狂的霉菌掠夺了;屋子里的家具也早已破旧的所剩无几了,不过,这又何妨?老城中的一切事物都是无法猜测的,而我,只能默默地站在屋前。轻抬眼眸,美目盼兮,乍似能看破世间一切滚滚红尘,却又在这里,返璞归真。年少的我,无知地望着眼前的一切,却只顾风雨兼程,不曾遐想到自己眼前的,是一个看遍人生风风雨雨的年事已高的老者。
  怎会这样迷人?老城啊,老城,你在我的眼中,虽然永远都是那么疲惫,却是我现在怎么寻找都不知下落的姿态。恍若清风徐来,吹拂着我的乌黑浓密的发丝,我的微微颤抖的睫毛,我的疲惫乏力的心。老城中从曾经与我同行的人们,愿初见惊艳,再见依然。转瞬之间,我的手指确乎是渐渐触碰不到那种直达心的柔软了。我愈发怀念起城墙里的城砖缝隙中的青苔,愈发怀念起石板路旁的碎石块了。却不知城里那家院子里的杏树是否已经同老城一起经历多少风花雪月,也确乎是随着时间的洋流,默默淡忘了曾经那几个偷吃杏子的顽皮的男孩是否也已长大成人,品尝着世间的辛酸苦辣,却依旧没有忘怀那一座埋藏了他们童年最美的时光的老城……老城,漫步古老的小巷,我,该说些什么好呢,待到彼岸花盛放之时,你,又是何等姿态呢……
  老城,你是否还会忆起我在城桥脚下轻抬的眼眸,懵懂的思绪——老城,你也老了、累了,假如我提上自己的行李箱,一步一步,远走他乡,如果你的一切都被灯火阑珊的喧嚣闹市替代了,你是否还会记得有一个女孩的童年,被时光封印在了这里,唯有你能将其解除吗?
  风若停下就是云烟;泪若干了变成红颜;山若无声就是眷恋;水若倒流就是成全;心若暖了就是诺言;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其他文献
陈楠  陈楠 20世纪80年代生人,籍贯河北。毕业于西北大学,古代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和语言学教学工作,兼任出版社古籍编审。  先说一说作者张岱。人们对这个人的认识往往有两个极端,要么不知道,要么特别喜欢。我就特别喜欢他的文字和文字中透出的苍凉。  张岱,字宗子,号陶庵,万历二十五年出生于江南繁华地浙江绍兴,后一直寓居杭州。祖上四代为官,高祖父张元汴还是隆庆五年的状元,家势显赫。张岱投胎投得
期刊
来小城北碚一年多了,今天才第一次拜访同我仅有一墙之隔的梁实秋的雅舍。  顶着酷暑,出大校门左转,沿着林荫道走大约几百米左右,便来到了梁实秋雅舍。雅舍依山而建,小巧而精致,一如梁实秋为文为人,隐藏于闹市边缘的丛林中,居高而下,俯视着街面的喧嚣和繁华,于不动声色中看破万千红尘。  几级台阶之上,有一门楣,上书“梁实秋纪念馆”几个大字,两边是一副木刻对联,联曰:鬓发催人惊岁月文章小技挟风雷  于这样的闹
期刊
人在一切美好的事物面前都会缺乏抵抗力,正如曹文轩所说,美的力量丝毫不亚于思想的力量,有时甚至比思想的力量更强大。  美的力量在于希望,这使得人们可以在艰难困苦之中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方慰藉。  金圣叹曾把《西厢记》的大团圆结尾拆散,以此来警醒世人,控诉黑暗。然而人们终究还是抵挡不住美的诱惑,仍然执念于相聚的美好。何以为然?因为那一点哪怕是幻想中的美好,也能像一盏闪亮的明灯,照亮人们心中黑暗的一隅,
期刊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朱自清  一盏盏街灯烘焙着夜,只有寒意在寂寞中渲染。雨停了又下,草枯了又绿,实在不知道以何种心情去面对。我只有对时光无情溜走的不知所措。浮生繁华,结局处往往仓促收尾,只做了戏文章节。时间
期刊
我第一次一个人出门旅行,是16岁那年的夏天,去往成都。  父亲送我至火车站,虽然他未对我说只言片语,但他脸上的表情却掩盖不住内心的担忧。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放心吧老爹,路上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没事的!”  南方的夏天,白昼尤其漫长而炎热,临近下午5时,阳光依旧炙烤着大地,身旁的人行色匆匆,一刻也不愿多作停留。他们将去向哪里?他们为何离开这个城市?我不知道,也许只有我是怀着想独自出去看一看外面的
期刊
古有言伏羲之女溺亡于洛水而成神。相传,曹植慕恋其兄曹丕之妃甄姬,自然念而不得。甄姬死后,他将识夕热的情感隐匿在《感甄赋》中,借梦与现实的交错寄意于洛神。后人称之《洛神赋》。  ——前记  四面山下,有一天梯长达六千余级,触及山顶野居和桃花林,人去洛神梯。山底有石,镌言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梯子的女主人去年去世了,在山顶的桃花林里,而男主人自女主
期刊
袁 伟 苗族,笔名人韦。1995年生于贵州印江,现就读于扬州大学。曾参加“2017·中国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作品发表于《延河》《星星》诗刊《青年文摘》等刊物,部分作品入选年度选集,多次获奖。六井溪  当“六井溪”三个字落在宣纸上时,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水墨的流动和蜿蜒,整个夜晚都如水一般,向我的记忆中涌动。  “一般来说窄于五米的水流被称为溪流,宽于五米的被称为河流。”这是百度百科对于溪流与河流的
期刊
在别人眼里,你是诗人张枣;而在我眼里,你不仅是诗人,更是永远的恩师。谨以此文,献给我的老师张枣。  ——题记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真是很美啊。”某个仲夏的午后,热爱文学的父亲突然对我说。“是啊,你再读读他其他的诗,还有好多比这句还漂亮的呢。”我微笑着回应。是的,如今诗人张枣及其作品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张枣诗歌及译作的读者也越来越多。而对于我个人而言,有一段经历是值
期刊
【读背文本】 诫子书1〔三国〕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2,静以修身3,俭以养德4。非淡泊无以明志5,非宁静无以致远6。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7,非志无以成学8。淫慢则不能励精9,险躁则不能治性10。年与时驰11,意与日去12,遂成枯落13,多不接世14,悲守穷庐15,将复何及16!注释:  1.选自《诸葛亮集》,中华书局2012年版。诫:告诫。子:即作者的儿子诸葛瞻。书,信。诸葛亮(181
期刊
古语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之路。我小时虽非病号,但感冒、咳嗽之类的小病在所难免。我与上下邻地的孩子一样从未打过针、吃过西药,靠的是草药。  其实,我父母或他们并非排斥西医,而是环境使然。我出生在偏僻孤村,到大队的赤脚医生那儿来回要半天,到虹桥医院得一天,还要披星戴月。因而小病就不去费时费钱看医生,到山上采些草药服一下就好。祖祖辈辈居住在山里,虽无祖传秘方,但对常用草药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