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适度展示交流,引领学生讨论,注重习题训练,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政治;尝试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必须遵循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遵循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实施教学改革,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生为本理念
兴趣能使学生的个性积极化,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自信心。教育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个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索和行动,兴趣既是教学的手段,也是教学的目的。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如何教学生学这方面来。这不仅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也是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心议题,现代教育认为,教师的最大能量消耗应在备课,学生的最大能量消耗应在课堂。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和谐的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重要的一点是改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恐惧感,让学生敢说:“我不会。”敢于提出问题,在充分讨论中学习,真正感到求知是一件快樂的事。应该让所有的学生都认识到课堂中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嘲笑和指责。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学生心理,注意情感培养,潜移默化地诱导。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乐学的情景,教师应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用人格的力量去感召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善于用语言与每一个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当学生回答问题,取得一定成绩时,应用赞扬的语言加以肯定,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教师启发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采用“板书提纲习题化”的方式,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和余地,养成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同时教师课堂上要多鼓励少批评,即使批评也必须是出自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以理服人,保证学生的学习行为能与良好的情感体验联系起来,师生之间只有保持心灵上的沟通,才能出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学效应。课题气氛才能和谐、活泼,为教学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相机诱导,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绕有兴趣地运用其才智、积极动脑、动口和动手,师生共同探讨疑点、难点,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要体现出情感交流、鼓励、宽容等原则,使学生感到与他人讨论、切磋,得到别人的肯定或接受他人的意见的喜悦,并更加充满自信,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创新精神。
三、适度展示交流、引领学生讨论
展示过程中老师的作用是组织和点拨。教师要掌握和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根据学习状况去掌控展示时间,适时转入下个五环节。对于展示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老师要清醒地知道“问题”何在,然后留给某些表现欲强烈的学生去帮助“纠错”,并让出错的学生把正确答案写在自己的“纠错本”上。
在“学困生”进行板演时,老师要安排布置小组内其他学生针对本组分配的任务进行逐一讲解演练,要求在组长的把关下人人过关。同时在组长的带领下设计出相应的问题,为展示讲解做好准备。
四、注重习题训练,锻炼应试能力
第一步,习题设计。要面向全体,难度的设计要有梯度,先易后难,逐渐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解决问题后的那种愉悦,激发其主动学习,主动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又要有所重点,带动那些思维活跃的同学步入一个新的思考空间,题量的多少视学生平均做题时间而定,保证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完成,在每套题中都要有一到两道开放创新题型供学生研究讨论。
第二步,学生做题。学生普遍存在不认真审题的习惯,看到一个差不多就选,教师应对学生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和学习态度的教育,指导学生认真读题,在选择题中一定要认真分析选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养成遇到问题先查阅教材和资料的习惯,由于高中生一天的时间已经被各科时间挤的很满,单纯的依靠课上时间,全面掌握所学知识点是不现实的,查阅教材不是抄袭,而是让学生更加熟悉教材,深入挖掘教材,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加深理解加深印象,鼓励他们查找资料,做题时鼓励学生互相探讨,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教材作对一部分题,通过探讨初步弄明白一些题,实在不理解的向教师询问,教师予以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自己认真思考和勇于提问的精神,这样在做题过程中又解决了一部分人的“难题”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步,批改作业。通过作业的批改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便于对教材中隐含的知识进行补充。通过对作业的批改可以得出如下事实:有的题甲错了而乙作对了,这样在处理题的时候要让他们各自写出其做题的依据,教师要有评阅记录,便于下一轮的指导,同时批改要有评语,进行学习态度教育。
总之,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稳健地推进课程改革。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作者简介:杨炳毅,男,汉族,大学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现为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第一中学高中政治教师。)
关键词:新课标;政治;尝试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必须遵循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遵循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实施教学改革,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生为本理念
兴趣能使学生的个性积极化,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自信心。教育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个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索和行动,兴趣既是教学的手段,也是教学的目的。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如何教学生学这方面来。这不仅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也是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心议题,现代教育认为,教师的最大能量消耗应在备课,学生的最大能量消耗应在课堂。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和谐的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重要的一点是改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恐惧感,让学生敢说:“我不会。”敢于提出问题,在充分讨论中学习,真正感到求知是一件快樂的事。应该让所有的学生都认识到课堂中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嘲笑和指责。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学生心理,注意情感培养,潜移默化地诱导。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乐学的情景,教师应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用人格的力量去感召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善于用语言与每一个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当学生回答问题,取得一定成绩时,应用赞扬的语言加以肯定,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教师启发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采用“板书提纲习题化”的方式,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和余地,养成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同时教师课堂上要多鼓励少批评,即使批评也必须是出自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以理服人,保证学生的学习行为能与良好的情感体验联系起来,师生之间只有保持心灵上的沟通,才能出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学效应。课题气氛才能和谐、活泼,为教学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相机诱导,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绕有兴趣地运用其才智、积极动脑、动口和动手,师生共同探讨疑点、难点,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要体现出情感交流、鼓励、宽容等原则,使学生感到与他人讨论、切磋,得到别人的肯定或接受他人的意见的喜悦,并更加充满自信,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创新精神。
三、适度展示交流、引领学生讨论
展示过程中老师的作用是组织和点拨。教师要掌握和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根据学习状况去掌控展示时间,适时转入下个五环节。对于展示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老师要清醒地知道“问题”何在,然后留给某些表现欲强烈的学生去帮助“纠错”,并让出错的学生把正确答案写在自己的“纠错本”上。
在“学困生”进行板演时,老师要安排布置小组内其他学生针对本组分配的任务进行逐一讲解演练,要求在组长的把关下人人过关。同时在组长的带领下设计出相应的问题,为展示讲解做好准备。
四、注重习题训练,锻炼应试能力
第一步,习题设计。要面向全体,难度的设计要有梯度,先易后难,逐渐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解决问题后的那种愉悦,激发其主动学习,主动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又要有所重点,带动那些思维活跃的同学步入一个新的思考空间,题量的多少视学生平均做题时间而定,保证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完成,在每套题中都要有一到两道开放创新题型供学生研究讨论。
第二步,学生做题。学生普遍存在不认真审题的习惯,看到一个差不多就选,教师应对学生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和学习态度的教育,指导学生认真读题,在选择题中一定要认真分析选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养成遇到问题先查阅教材和资料的习惯,由于高中生一天的时间已经被各科时间挤的很满,单纯的依靠课上时间,全面掌握所学知识点是不现实的,查阅教材不是抄袭,而是让学生更加熟悉教材,深入挖掘教材,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加深理解加深印象,鼓励他们查找资料,做题时鼓励学生互相探讨,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教材作对一部分题,通过探讨初步弄明白一些题,实在不理解的向教师询问,教师予以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自己认真思考和勇于提问的精神,这样在做题过程中又解决了一部分人的“难题”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步,批改作业。通过作业的批改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便于对教材中隐含的知识进行补充。通过对作业的批改可以得出如下事实:有的题甲错了而乙作对了,这样在处理题的时候要让他们各自写出其做题的依据,教师要有评阅记录,便于下一轮的指导,同时批改要有评语,进行学习态度教育。
总之,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稳健地推进课程改革。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作者简介:杨炳毅,男,汉族,大学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现为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第一中学高中政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