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西方现象美学解码中国古典诗歌——以《春江花月夜》为例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aq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广大的中学生而言,中国古典诗歌是一门玄学——读不懂凝练,品不出韵味,悟不了情志。对此,古诗教学界有诵读感悟派,强调还原场景,精读慢读多读,希冀如春雨滋润大地般,自然生发读者的鉴赏力;技术派推崇方法论,认为没有文本解读技巧的品鉴,犹如庖丁欲解牛却无利器,最终只能徘徊于对象外部。笔者赞成技术论,但不愿囿于常规技术,譬如读题目,读诗人,读意象,读诗句,读尾联……。如果总是那样教,必然会使诗歌教学趋于无趣,学生照样无感。
其他文献
《周亚夫军细柳》是王敏芳老师在2018年《"浙派名师"第十六届"名校·名师·名课"初中语文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上执教的优秀课例.精准的定位,精心的设计,精巧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