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必修五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特地选入了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意在借归有光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让学生感受作品中蕴含的深厚的情感,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获得精神上的成长。
在文章主旨的引导中,很多参考资料将《项脊轩志》的主旨最终归结到:对项脊轩的亲切情感,也有夫妻深情,亲子之情及对昔日生活的深切怀念,家庭衰败的哀痛。这些概括无疑是准确的,只是这些情感都是停留在浅层次上,而要更好地感受作者心灵的喜怒哀乐,体会情感的酸甜苦辣,让学生从平淡小事的描绘中体味出悠远的意趣,我们须联系作者生平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剖析,了解项脊轩背后的深沉含义。
从古到今,书屋一直是读书人的心灵家园,不少文人学者给自己的书屋取一个赋予深意的名字,以勉励自己、寄托志向或者抒发情怀。刘禹锡《陋室铭》,称自己书屋为“陋室”,以简陋的书室写自己安贫乐道的品行;现代作家张恨水,在听到平型关大捷时,感受到了中国反日战争胜利的希望,给自己的书斋取名“北望斋”,寄托他思乡之情和对共产党抗战取得胜利的期盼。归有光的项脊轩又有哪些故事呢?
在对《项脊轩志》的主旨分析时,更多的人忽略了“轩”字背后的深沉内涵。在课文注释中提到:取名“项脊轩”一是说其小,二是为纪念远祖归道隆。由此可以看出,“轩”不仅仅是“书房”,它其实更是作者追念远祖的载体,是作者理想的寄托,希望像远祖一般在朝堂上拥有一席之地。归有光于嘉靖十九年中举人,之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均落榜。屡试不第,怀才不遇,却又锲而不舍,这中间对理想的执着之心可见一斑。作者将他的这种理想寄托于小小的实体——项脊轩。
细品文章,处处透露出这种信息。第一节中作者用对比手法,描绘了修葺之后的项脊轩,不但景物优美——“杂植兰桂竹木于庭”,而且抒写了在里面读书时的惬意与舒适——“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作者18岁,正当充满理想与热情的年龄,再加上“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才华横溢,对未来(考取功名)充满了信心,因此他兴味盎然地修葺那个寄托了他的理想的书房。
后来,妻子死后室坏不修,固然有作者此时满怀哀痛,更因为此时他在求取功名这条道路上已经经历了多次失败:二十岁应童子试获第一名的他,乡试却连连落第。他曾经五上南京,却榜上无名。多次的失败让他对自己的理想有了怀疑与松懈,因此放任书房败坏而不思修缮。过了两年,归有光又派人重新修缮,这与他坚持“四十四年始成进士”的经历是一致的。他一直把“项脊轩”当作理想的寄托,中间虽因妻子的离世看淡人生,但一直还不放弃理想,终于在嘉靖十九年,归有光以第二名的成绩中举。
归有光一直执着于“考取功名”,这与他的祖母不无关系。归有光幼年丧母,可以说是祖母养大了他,而祖母对他也是寄托了“重建家族”的厚望。手持一象笏,敦敦教诲孙儿:当年太常公宣德间曾拿着此象笏上朝,他日归有光当用之!简短的话语,把老祖母对孙儿的勉励和殷切的期盼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多年苦读未果,又辜负亲人所托,因此,归有光在短暂的消沉后又重新派人修缮“项脊轩”,只是这次是派人修葺,而不是像18岁那年亲自设计了,不管如何,这次修葺,代表着归有光再次站了起来,将自己的理想坚持了下去。经历了八次会试后的落第,归有光在六十岁时考中了进士。
四次遭遇火灾而项脊轩竟得不焚,对作者来说是多么值得慰藉和庆幸的事啊。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经历时间的洗礼,项脊轩依然存在,这又何尝不是说明了历经坎坷的作者,理想依旧存在?
另外,妻子转述小妹语,可以推测是妻子向姐妹炫耀自己的相公:不是家里有多少房子,而是相公是读书人,是可以考取功名的读书人。因此小妹会追问“且何为阁子也”。妻子的话固然可以看出夫妻情深,但更多地看出妻子对归有光的期望及仰慕。妻子其实是归有光的知心人,“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二人同轩,志趣相投。可以看出,作为妻子,她了解丈夫的追求与理想,并且坚定地陪伴着他,用自己的行动去鼓励、支持他。由此可见,“项脊轩”确是作者理想的寄托体。
而最能表达作者志向的话就是选文删去的项脊生曰,作者借蜀清和诸葛亮自比,希望得到像秦始皇和刘玄德那样的伯乐来赏识他,那样满腹才华的他就可以扬名于世了。在这段简短的文字中,作者将他的理想表露无疑。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人到中年的归有光,以老练笔调,隽永的笔意写成了这篇名文。他以项脊轩为媒介,叙述身世,抒发感慨,在琐事、琐谈中将自己的人生经历,理想寄托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产生巨大的震撼。
综上所述,我认为作者借项脊轩寄托的是自己的理想,里面所流露的悲喜之情实际都是作者理想上的兴落之意,且更多的是悲情,也就是没落子弟的哀鸣。
(作者单位:海安县立发中学)
在文章主旨的引导中,很多参考资料将《项脊轩志》的主旨最终归结到:对项脊轩的亲切情感,也有夫妻深情,亲子之情及对昔日生活的深切怀念,家庭衰败的哀痛。这些概括无疑是准确的,只是这些情感都是停留在浅层次上,而要更好地感受作者心灵的喜怒哀乐,体会情感的酸甜苦辣,让学生从平淡小事的描绘中体味出悠远的意趣,我们须联系作者生平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剖析,了解项脊轩背后的深沉含义。
从古到今,书屋一直是读书人的心灵家园,不少文人学者给自己的书屋取一个赋予深意的名字,以勉励自己、寄托志向或者抒发情怀。刘禹锡《陋室铭》,称自己书屋为“陋室”,以简陋的书室写自己安贫乐道的品行;现代作家张恨水,在听到平型关大捷时,感受到了中国反日战争胜利的希望,给自己的书斋取名“北望斋”,寄托他思乡之情和对共产党抗战取得胜利的期盼。归有光的项脊轩又有哪些故事呢?
在对《项脊轩志》的主旨分析时,更多的人忽略了“轩”字背后的深沉内涵。在课文注释中提到:取名“项脊轩”一是说其小,二是为纪念远祖归道隆。由此可以看出,“轩”不仅仅是“书房”,它其实更是作者追念远祖的载体,是作者理想的寄托,希望像远祖一般在朝堂上拥有一席之地。归有光于嘉靖十九年中举人,之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均落榜。屡试不第,怀才不遇,却又锲而不舍,这中间对理想的执着之心可见一斑。作者将他的这种理想寄托于小小的实体——项脊轩。
细品文章,处处透露出这种信息。第一节中作者用对比手法,描绘了修葺之后的项脊轩,不但景物优美——“杂植兰桂竹木于庭”,而且抒写了在里面读书时的惬意与舒适——“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作者18岁,正当充满理想与热情的年龄,再加上“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才华横溢,对未来(考取功名)充满了信心,因此他兴味盎然地修葺那个寄托了他的理想的书房。
后来,妻子死后室坏不修,固然有作者此时满怀哀痛,更因为此时他在求取功名这条道路上已经经历了多次失败:二十岁应童子试获第一名的他,乡试却连连落第。他曾经五上南京,却榜上无名。多次的失败让他对自己的理想有了怀疑与松懈,因此放任书房败坏而不思修缮。过了两年,归有光又派人重新修缮,这与他坚持“四十四年始成进士”的经历是一致的。他一直把“项脊轩”当作理想的寄托,中间虽因妻子的离世看淡人生,但一直还不放弃理想,终于在嘉靖十九年,归有光以第二名的成绩中举。
归有光一直执着于“考取功名”,这与他的祖母不无关系。归有光幼年丧母,可以说是祖母养大了他,而祖母对他也是寄托了“重建家族”的厚望。手持一象笏,敦敦教诲孙儿:当年太常公宣德间曾拿着此象笏上朝,他日归有光当用之!简短的话语,把老祖母对孙儿的勉励和殷切的期盼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多年苦读未果,又辜负亲人所托,因此,归有光在短暂的消沉后又重新派人修缮“项脊轩”,只是这次是派人修葺,而不是像18岁那年亲自设计了,不管如何,这次修葺,代表着归有光再次站了起来,将自己的理想坚持了下去。经历了八次会试后的落第,归有光在六十岁时考中了进士。
四次遭遇火灾而项脊轩竟得不焚,对作者来说是多么值得慰藉和庆幸的事啊。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经历时间的洗礼,项脊轩依然存在,这又何尝不是说明了历经坎坷的作者,理想依旧存在?
另外,妻子转述小妹语,可以推测是妻子向姐妹炫耀自己的相公:不是家里有多少房子,而是相公是读书人,是可以考取功名的读书人。因此小妹会追问“且何为阁子也”。妻子的话固然可以看出夫妻情深,但更多地看出妻子对归有光的期望及仰慕。妻子其实是归有光的知心人,“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二人同轩,志趣相投。可以看出,作为妻子,她了解丈夫的追求与理想,并且坚定地陪伴着他,用自己的行动去鼓励、支持他。由此可见,“项脊轩”确是作者理想的寄托体。
而最能表达作者志向的话就是选文删去的项脊生曰,作者借蜀清和诸葛亮自比,希望得到像秦始皇和刘玄德那样的伯乐来赏识他,那样满腹才华的他就可以扬名于世了。在这段简短的文字中,作者将他的理想表露无疑。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人到中年的归有光,以老练笔调,隽永的笔意写成了这篇名文。他以项脊轩为媒介,叙述身世,抒发感慨,在琐事、琐谈中将自己的人生经历,理想寄托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产生巨大的震撼。
综上所述,我认为作者借项脊轩寄托的是自己的理想,里面所流露的悲喜之情实际都是作者理想上的兴落之意,且更多的是悲情,也就是没落子弟的哀鸣。
(作者单位:海安县立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