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agao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必修五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特地选入了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意在借归有光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让学生感受作品中蕴含的深厚的情感,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获得精神上的成长。
  在文章主旨的引导中,很多参考资料将《项脊轩志》的主旨最终归结到:对项脊轩的亲切情感,也有夫妻深情,亲子之情及对昔日生活的深切怀念,家庭衰败的哀痛。这些概括无疑是准确的,只是这些情感都是停留在浅层次上,而要更好地感受作者心灵的喜怒哀乐,体会情感的酸甜苦辣,让学生从平淡小事的描绘中体味出悠远的意趣,我们须联系作者生平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剖析,了解项脊轩背后的深沉含义。
  从古到今,书屋一直是读书人的心灵家园,不少文人学者给自己的书屋取一个赋予深意的名字,以勉励自己、寄托志向或者抒发情怀。刘禹锡《陋室铭》,称自己书屋为“陋室”,以简陋的书室写自己安贫乐道的品行;现代作家张恨水,在听到平型关大捷时,感受到了中国反日战争胜利的希望,给自己的书斋取名“北望斋”,寄托他思乡之情和对共产党抗战取得胜利的期盼。归有光的项脊轩又有哪些故事呢?
  在对《项脊轩志》的主旨分析时,更多的人忽略了“轩”字背后的深沉内涵。在课文注释中提到:取名“项脊轩”一是说其小,二是为纪念远祖归道隆。由此可以看出,“轩”不仅仅是“书房”,它其实更是作者追念远祖的载体,是作者理想的寄托,希望像远祖一般在朝堂上拥有一席之地。归有光于嘉靖十九年中举人,之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均落榜。屡试不第,怀才不遇,却又锲而不舍,这中间对理想的执着之心可见一斑。作者将他的这种理想寄托于小小的实体——项脊轩。
  细品文章,处处透露出这种信息。第一节中作者用对比手法,描绘了修葺之后的项脊轩,不但景物优美——“杂植兰桂竹木于庭”,而且抒写了在里面读书时的惬意与舒适——“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作者18岁,正当充满理想与热情的年龄,再加上“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才华横溢,对未来(考取功名)充满了信心,因此他兴味盎然地修葺那个寄托了他的理想的书房。
  后来,妻子死后室坏不修,固然有作者此时满怀哀痛,更因为此时他在求取功名这条道路上已经经历了多次失败:二十岁应童子试获第一名的他,乡试却连连落第。他曾经五上南京,却榜上无名。多次的失败让他对自己的理想有了怀疑与松懈,因此放任书房败坏而不思修缮。过了两年,归有光又派人重新修缮,这与他坚持“四十四年始成进士”的经历是一致的。他一直把“项脊轩”当作理想的寄托,中间虽因妻子的离世看淡人生,但一直还不放弃理想,终于在嘉靖十九年,归有光以第二名的成绩中举。
  归有光一直执着于“考取功名”,这与他的祖母不无关系。归有光幼年丧母,可以说是祖母养大了他,而祖母对他也是寄托了“重建家族”的厚望。手持一象笏,敦敦教诲孙儿:当年太常公宣德间曾拿着此象笏上朝,他日归有光当用之!简短的话语,把老祖母对孙儿的勉励和殷切的期盼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多年苦读未果,又辜负亲人所托,因此,归有光在短暂的消沉后又重新派人修缮“项脊轩”,只是这次是派人修葺,而不是像18岁那年亲自设计了,不管如何,这次修葺,代表着归有光再次站了起来,将自己的理想坚持了下去。经历了八次会试后的落第,归有光在六十岁时考中了进士。
  四次遭遇火灾而项脊轩竟得不焚,对作者来说是多么值得慰藉和庆幸的事啊。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经历时间的洗礼,项脊轩依然存在,这又何尝不是说明了历经坎坷的作者,理想依旧存在?
  另外,妻子转述小妹语,可以推测是妻子向姐妹炫耀自己的相公:不是家里有多少房子,而是相公是读书人,是可以考取功名的读书人。因此小妹会追问“且何为阁子也”。妻子的话固然可以看出夫妻情深,但更多地看出妻子对归有光的期望及仰慕。妻子其实是归有光的知心人,“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二人同轩,志趣相投。可以看出,作为妻子,她了解丈夫的追求与理想,并且坚定地陪伴着他,用自己的行动去鼓励、支持他。由此可见,“项脊轩”确是作者理想的寄托体。
  而最能表达作者志向的话就是选文删去的项脊生曰,作者借蜀清和诸葛亮自比,希望得到像秦始皇和刘玄德那样的伯乐来赏识他,那样满腹才华的他就可以扬名于世了。在这段简短的文字中,作者将他的理想表露无疑。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人到中年的归有光,以老练笔调,隽永的笔意写成了这篇名文。他以项脊轩为媒介,叙述身世,抒发感慨,在琐事、琐谈中将自己的人生经历,理想寄托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产生巨大的震撼。
  综上所述,我认为作者借项脊轩寄托的是自己的理想,里面所流露的悲喜之情实际都是作者理想上的兴落之意,且更多的是悲情,也就是没落子弟的哀鸣。
  (作者单位:海安县立发中学)
其他文献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是的,春天已经向我们走来。她脱掉了冬的严寒,披上了绿色的盛装,正微笑着、雀跃着。这是一种美,叫生机;这是一种美,叫希望。三月,我们一起带着梦想出发……  青海湖的春天来了。  因为深居内陆,青海湖的春天来得晚。因为海拔高、缺氧,青海湖的春天气温低。即使这样,当平原上的蜡梅、迎春、玉兰竞相开放,青海湖沿岸看似枯黄、平淡的河谷灌丛、高寒草甸,长在流石坡上
【摘 要】 文章基于我国省级数据,对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地区实际有效汇率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实际有效汇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平滑转变特征。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汇率升值会抑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汇率升值则会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我国多数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尚未跨越门槛值,汇率升值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多呈
最近一些媒体和学者在热炒一个词 “包容性增长”,对这一词语给予了毫不吝啬的溢美与久旱盼甘霖般的期待。  “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是由亚洲开发银行近年提出来的,其全部内涵并没有超出“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所以,在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没有写入“包容性增长”,绝对不是什么疏漏,更不是什么遗憾,而是基于对中国社会发展要求的清醒认知和对在科学
“和牺牲的战友相比,我有什么资格张扬呢”  南方的天湿润、雨绵密,记者来到湖北恩施来凤张富清的家。这是一幢五层高的单位宿舍,楼体已经有些破旧,青苔偷偷钻进水泥墙的缝隙,白色的墙壁呈现斑驳的青色。  楼下空调店的小姑娘见到记者,主动问起:“是不是来找张富清的?”  从去年年底起,张富清家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起因是县里按照退役军人事务部要求,开展的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县信息采集员聂海波清楚地记得,那是
2016年是莎士比亚和汤显祖逝世四百周年,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到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闻名遐迩,汤显祖在《牡丹亭》里写下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却鲜有人问津,虽有“东方莎士比亚”的美誉,大多数人对其作品知之甚少,东西方文化的失衡在两位戏剧大师及其作品的流传度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那些
佳县是《东方红》的作者李有源的故乡。当年毛主席转战到这里,要打佳县。临战发现胡宗南部已将这一带抢掠一空。毛主席计算了一下,仗要打3天,需12万斤粮。他问佳县的同志有没有办法。回答是:把坚壁的粮食挖出来,够部队吃上一天;把地里未成熟的玉米、谷子收割了,还可吃一天;剩下的一天,把羊和驴都杀了。战斗打响,群众拉着粮、驴、羊支前,解放军打到哪里他们就一步不离地跟到哪里。后方的百姓自己吃树叶树皮,吃观音土。
遇见你,有人欢喜,有人忧愁;遇见你,有人热情相迎,有人却唯恐避之不及;遇见你,有人思如泉涌,而有人却文枯词穷。  时而,你变成深山幽林中的一泓清泉,沁人心脾;时而,你变成春天里的蒙蒙细雨,润物无声;时而,你变成广阔土地上的大江大河,气势磅礴。  你,就是写作。  任何人物到了你这儿,都能变得生动起来;任何事物到了你这儿,都能变得鲜活起来。  对你,我本来是充满敬意的。可是现在,遇到你时,我心中却是
你所需要的莫过于真正的友谊。只要你眼中有光明,你的世界便不会黑暗。  ——题 记  很多人把友谊和所谓的“江湖义气”混为一谈,殊不知二者实有天壤之别。  [美丽的友谊]  在小学,没有复杂多变的纷争,有的仅仅是纯洁的友谊。  原本要好的朋友,却因吵架而不想面对。我不知道谁对谁错,任河风吹着我的脸庞,只想让它过去,可我们交往的一幕幕就是拂之不去。  “唉,不好啦。我忘带尺子了。”“用我的吧。”“那你
夫妻性爱也是一种情感体操    这是一位中年妇女,她随我走进门便搬过一把椅子端坐在我对面,默默无语地凝视着我。须臾,她痴痴地问我:“你看我像个淫荡的女人吗?”出于职业需要我给予了否定回答。她悲戚地说:“可我的老公却骂我是个荡妇!”她接过我递过去的茶水,理了理思路,开始讲述她的故事。  我叫刘芳,在一家公司搞企管。老公则在另一家公司工作。他是那种老成持重、思想比较保守的男人。  老公的敬业精神比较强
【摘 要】 现阶段以竞争性国企为重点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推进,而企业微观层面的股权混合度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国企混改绩效有待深入研究。以2013—2017年竞争性国有混合所有制企业为研究样本,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股权混合度对国企混改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表明:股权混合度对国企混改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且董监高来源在股权混合度与国企混改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机构投资者在混改企业中发挥积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