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模式初探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llstud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国内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模式入手,从无锡市新吴区文物保护工作实际出发,探寻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未来发展路径,以鸿山遗址独有的历史特色,从鸿山遗址发展现状与问题入手,阐释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内涵。
  关键词:吴越春秋;大遗址;考古;融合;市场化
  中国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近年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越来越深入地走入大众视野,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模式的探索也更加积极。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独特的文化历史现象和特有的发展路径,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发展模式打开了新的思路。
  1 无锡市新吴区文物遗存与大遗址保护
  1.1 文物遗存类型丰富,文化标识体系健全
  史前新石器文化、西周泰伯至德文化、东周吴越争雄文化、民清江南古建筑文化、近代民族工商业文化和革命文物红色文化构建了新吴区六大文化标识体系。全区共有各级文物保护点25处(含大运河),其中国保单位4处、省保单位1处、市保单位11处、市控单位9处。
  1.2 大遗址价值突出,吴越春秋历史内涵丰富
  鸿山墓群由于考古研究和文物价值都十分重要,2010年10月成为国家首批正式挂牌命名的十二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一,江苏省仅此一家。“鸿山墓群共发掘了老虎墩、老坟墩、曹家坟、邹家墩、杜家坟、万家坟、邱承墩等战国时期的越国贵族墓葬7座”①,鸿山墓群分布范围约7.5平方千米,初步确定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型土台、土墩遗址51座。
  “从国际公约和我国文物法对遗址的界定看,遗址具有三种基本的价值,即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三种基本价值为国际普遍认可,并成为学者研究的基础。”②鸿山(墓群)遗址的发现是这三种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吴越文化考古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是管窥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鸿山遗址出土文物中最具特色的是100件成套青瓷和硬陶乐器,既是吴越文化研究的重点课题和亮点,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独特文化现象之一,因此无锡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国家的也是世界的,其历史文化地位无法撼动。
  目前能够代表我国率先进入5000年国家文明阶段的文化是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鸿山遗址范围内有部分土墩遗存的早期文化堆积就是良渚文化,其中出土大量玉器的良渚文化贵族墓葬仍然有数座原地保留在邱承墩没有发掘,已经发掘出土的良渚时期的文物现存放于南京博物院。
  1.3 鸿山遗址“文农旅融合”利用探索实践
  新吴区在大遗址保护利用方面不断改革创新,积累了丰富经验,探索和实践了一条富有特色的道路,遗址保护和经济发展、民生工程、新农村建设、生态保护等实现了統筹兼顾与和谐共赢,被国家文物专家称为大遗址保护的无锡模式。目前遗址公园建设在四个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1.3.1 遗址博物馆
  鸿山遗址博物馆目前为国家二级博物馆,主要展示鸿山墓群发掘的7座墓葬中的部分出土文物,共1173件,其中展厅之一为邱承墩原址展示,主要职能为馆藏文物和邱承墩的展示、保护、管理与研究以及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管理等工作。博物馆自2008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目前已完全免费对外开放。
  1.3.2 农业生态展示区
  在做好鸿山墓群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以无公害农业和特色农业作为主攻方向,形成以农业生态园为主体的生态农业基地。农业生态展示区的主要功能表现为:围绕鸿山墓群周边展示美好的生态环境、整洁的人居环境与氛围、丰富与高质量的生态农业产品、美丽宜居的生态休闲环境。已建成的区域有江苏省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梁鸿国家湿地公园、梁鸿生态农场、植物研发中心、鸿山都市农业生态园等。
  1.3.3 生态湿地展示区
  为进一步优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使原先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修复,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了生态湿地展示区暨梁鸿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对湿地范围内古今水系的恢复与疏浚,优化生态湿地的植被环境,改善水环境,提升景观效果,实施生态重建系统工程,达到了局部环境改善的效果。目前湿地温度较无锡市区低3~4摄氏度。
  1.3.4 遗址现场展示区
  2019年9月,鸿山墓群BH3、BH4、BH5本体保护展示工程正式开工,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方案,对三个保护片区不同类型土墩遗存,采用原状保护、覆土保护、竹罩保护的不同方式,从高低远近不同的视角进行保护展示。展示方案设计出了独具乡野气息的参观路线和游人步道,根据考古勘探线索沟通了部分原有的水系,与湿地公园以及望虞河一体化布局,利用各种趣味性阐释系统和公众考古教育设施力图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2 鸿山墓群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工作相对滞后
  2010年2月,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实施《鸿山墓群保护总体规划》,这是鸿山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基本法”。从规划的体系看,在《鸿山墓群保护总体规划》之下,还应当有两个方面的具体规划:一是偏重保护的《鸿山墓群本体保护展示设计方案》,已由鸿山遗址博物馆主导修编,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实施;二是偏重开发利用的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尚在编制过程中,真正落地需要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
  2.2 体现遗址内涵的文化旅游项目开发不足,文农旅发展缺乏内在张力
  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核心是文物保护前提下的文旅融合项目。但目前,体现鸿山遗址文化内涵的项目只有三个:一是2008年建成开放的鸿山遗址博物馆;二是2015年完工的杆棵墩、獾墩两个土墩墓保护展示项目;三是目前正在开展的鸿山墓群BH3、BH4、BH5保护展示工程。总体来看,鸿山遗址建设呈现“外热内冷”的格局:外围重点项目和市政基础设施投入较多,但体现遗址内涵的文化旅游项目开发不足,遗址旅游未成体系,持久发展缺乏内在张力。国内较为成功的案例为杭州良渚遗址的保护利用,通过将考古研究与国际交流并重,价值提炼与遗产保护并重的模式,走出一条大遗址保护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实地视察良渚遗址保护工作,对其保护利用工作做出批示肯定。   2.3 现有专业人才队伍及资金投入与大遗址保护利用不相适应
  文物保护研究机构规模偏小,大遗址研究力量薄弱。无锡市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中心作为遗址公园的管理机构,仅有3个编制。日常工作主要忙于应付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日常事务性工作,没有富余力量专门研究遗址文化内涵、遗址文化旅游项目等,造成大遗址保护利用专业人才匮乏。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开发建设存在资金投资量大、经济效益不显著的特点,尤其在当前财政与货币政策收紧的宏观经济调控下,资金投入成为遗址公园建设与发展的瓶颈。
  3 鸿山大遗址未来发展对策建议
  鸿山大遗址的保护应该从江苏省从无锡市的实际出发,在既有工作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大遗址保护工作。“作为文化遗产内涵集大成的大遗址,江苏保护的理想归宿应是文化遗产与历史真实的结合,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的结合,文化遗产与休闲绿地的结合,文化遗产与公民文化享受的结合。”①规划先行,体制改革,资金支撑,打造文农旅融合的鸿山大遗址发展新模式。
  3.1 做好顶层设计,两个先行,明确目标定位,提供学术支撑
  3.1.1 规划先行,明确大遗址保护利用目标定位
  编制《鸿山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十四五”规划》以及《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及修建性详规》。考虑到农业项目和农业用地是鸿山片区内最占分量的板块,虽有万亩良田规划,但并没有从文旅农融合发展的角度给出合适的农业项目定位以及招商引资政策。农业专项规划的欠缺成为本地区文旅农融合发展的短板。
  规划的编制“应注重借鉴城乡规划学科的相关理论,从区域、城市整体出发,获得对研究对象完整认知和审视,在深化研究理论的同时增加规划的深度”②,建议专项编制以文旅农融合发展为前提的地区农业专项规划,项目发展方向应以休闲观光农业、农业科研产业项目、高科技农业、绿色农业为发展方向。
  3.1.2 考古先行,持续开展考古研究
  根据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相关要求,高质量建设鸿山遗址考古工作站,作为考古遗址公园的学术支撑。有计划地开展全区域考古勘探,研究鸿山墓群分布规律及性质内涵,加快推进鸿山遗址历史价值阐释工作,不断发掘新的亮点,为文化旅游开发提供考古依据和学术支撑,营造新的旅游热点,把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打造成包括历史文化教育、生态湿地保护、地质科学普及、农业生态采摘、梅里古镇消费、休闲娱乐住宿于一体的吴越文化和旅游融合示范区。
  3.2 深入挖掘遗址内涵,创意策划文化旅游产品
  旅游与文化遗产的深入融合已成为当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最佳模式,“大遗址旅游将通过旅游者主体意识、旅游经营者经营目标、政府社会发展取向等的共同实现,来强化社会各界对遗址资源的价值认可,从而提高资源保护的社会认同与参与”①。通过开发大众接受度高的旅游线路,将多个文化遗产点串联,同时融入时尚文化元素,提高大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度。
  3.2.1 策划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充分体现鸿山遗址文化内涵的文化旅游项目
  根据模拟考古教育基地和郊野公园的遗址公园定位,按照“鸿山遗址文化内涵+生态化产品+休闲化生活”的總体思路,积极开发“江南礼乐之都”“江南农耕体验区”“大遗址展示”“考古工作基地”等与遗址密切相关的文化旅游项目。实施一系列专项工程,包括鸿山遗址本体保护展示工程、鸿山大遗址安防工程、鸿山遗址博物馆周边绿地考古及露营互动工程、鸿山遗址博物馆安防提升工程、鸿山遗址博物馆展览提升项目、“互联网+鸿山遗址数字化”项目,以及遗址公园解说标识系统等。
  3.2.2 盘活地区资源优势,打造综合型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将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鸿山遗址博物馆、梁鸿国家湿地公园、中华赏石园、农业项目等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以研学为抓手,盘活地区资源优势,通过发挥各个板块的主体优势,设置不同系列的研学项目,从而将鸿山遗址片区从单一的文物保护区变成综合型的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实现文物保护利用的最佳效果。一是以鸿山遗址博物馆为主体,开展考古学、历史学和文物保护等的研学活动。二是以湿地公园为主体,开展植物学、动物学、园林园艺等的研学活动。三是以中华赏石园为主体,开展古生物化石学习、地质地理矿石学习等研学活动。四是以钱氏素书堂为主体,开展“八礼四仪”系列活动。五是以各农业项目为主体,开展作物栽培、资源保护、渔业、林业、动物养殖、绿色科技等农学类的研学活动。
  3.2.3 依托地区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吴越文化场馆群”
  依托鸿山遗址博物馆、中国吴文化博物馆、梅里遗址博物馆、泰伯庙、泰伯墓、彭祖墩遗址等鸿山地区现有的吴地历史文化资源,同时,积极推进梅里遗址博物馆建设,打造“江南文脉—吴越文化场馆群”,形成以江南文脉传承为序列的场馆集群效应。如果可以,建议进一步选址建设若干场馆,如“江南礼乐表演馆”“江南农耕文化体验馆”“江南非物质文化展示馆(含非物质文化的体验)”等,丰富“吴越文化场馆群”的内涵、展示和游客景点类型,提升“吴地文化场馆群”的整体实力。
  3.3 理顺体制机制,打造人才队伍,高效运营管理
  3.3.1 进一步理顺大遗址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成立新吴区文物保护中心
  保护中心统一管理全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工作。在区文物保护中心加挂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中心和鸿山遗址博物馆牌子,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大遗址利用导则》,新吴区文物保护中心作为大遗址专门管理机构,同时对鸿山墓群两线范围内的土地产权人和使用单位确定直接责任主体。根据《文物博物馆单位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办法(试行)》以及《江苏省文物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的规定,各直接责任主体签订责任书,切实担负起文物日常维护保养、监测保护、安全管理、合理使用的法定职责。新吴区文物保护中心统筹管理遗址保护规划、遗址公园规划、考古勘探、遗址公园运营管理等工作,各直接责任主体根据相关要求做好各点位工作。
  3.3.2 打造高质量文物保护利用人才队伍,推动社会化治理体系建设
  通过与专业的第三方合作,开展文物保护单位巡查、不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监测、文保社教活动宣传推广等工作,完善大遗址7.5平方千米点位巡查保护监测机制。同时在组织建设中不断整合、加快建设旅游、文保、考古等多领域融合的研究团队,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要充分利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公益属性和公共属性,发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先行先试作用,让文物活起来,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新吴区实际的文物保护开发利用之路。
  3.3.3 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实现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
  文化公益项目由政府性投入为主体,周边土地出让收入10%纳入文化以及保护利用,经营性项目由民间资本引进为主体,借鉴国外和国内的先进经验,政府给予民间资本政策上的吸引与优惠,搭建社会力量加入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运营、管理的有效平台,使社会人员、资金、服务能够以投资、捐助等形式顺利进入。探索建立博物馆基金,拓宽博物馆经费渠道。积极开发文创产业,依据吴文化特点,结合鸿山等地出土文物元素,突出吴越文化的特点,研发具有吴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实现活化造血,更好地实现博物馆职能。
其他文献
摘 要:唐代书法遵从“法”的意识,法度无形中促进了篆书的繁荣。文章以李阳冰篆书风格为研究对象,借助图像学一般方法以探析唐代篆书发展进程及风格。通过考察墓志盖、碑额等不同书写载体将唐代篆书风格进行梳理与分析,对唐代篆书中兴的原因、历史分期、风格特点进行论述,明晰李阳冰篆书风格与唐代篆书的发展关系及书写得失问题。  关键词:李阳冰;墓志盖;碑额;装饰化;悬针篆  宋朱长文《续书断》言:“自秦李斯以仓颉
期刊
摘 要:库木吐喇石窟已揭取的壁画中有许多异形壁画,给壁画支撑技术及支撑体制作技术带来很大挑战。文章以其中一块异形壁画的保护修复为例,介绍异形壁画的修复流程、修复方法、支撑技术和支撑体制作技术。  关键词:壁画修复;异形壁画;库木吐喇石窟  笔者参与库木吐喇石窟已揭取壁画保护修复项目时,修复了一幅精美的异形壁画。依据壁画编号,该壁画揭取自库木吐喇石窟第38窟、编号为第19块。该壁画长1.38米,宽0
期刊
摘 要:简帛可以说经历了一段非常漫长的历史岁月,古时文人墨客将简帛作为记录文字创作的工具,这就造成了简帛凝聚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文学创作最真实的轨迹。从已经出土发现的简帛看,简帛使用的时间主要从战国时期到魏晋南北朝阶段,长达千年。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考古发掘工作稳步推进,全国各地都有简帛书法出土。因为简帛使用年代主要集中在战国到魏晋南北朝阶段,所以简帛上的书法风格多变且书体本身也具有一定特性,体
期刊
摘 要:民族服饰文物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在鉴赏方面,它和出土文物有很大差别。文章根据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对本馆的民族服饰鉴别要求,从服饰外观特征、刺绣工艺、服饰图案艺术、服饰功能、文物价值等方面对藏品清末台江台拱苗族家织布龙纹绉袖右衽交襟衣进行赏析。  关键词:苗族服饰;外观;款式;图案;鉴赏  黔东南州苗族刺绣是贵州省典型的民族刺绣,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方法种类繁多,由于苗族刺绣在各个苗族支
期刊
摘 要:新时代,新的陈列理念和陈列展示方法、手段等不断运用到陈列展览中。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上海周公馆)建馆成立40周年,纪念馆对基本陈列展览进行了重新改造。文章以上海周公馆基本陈列改陈为例,对革命类纪念馆展览陈列主题内容、设计创新、宣传教育等做一分析。  关键词:革命类纪念馆;陈列展览;主题;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传承弘扬中国优
期刊
摘 要:南京理工大学档案馆近年来通过各种渠道广征博收,积极向各界校友征集实物档案,丰富了馆藏资源。2018年9月,档案馆接收了一份珍贵的实物档案—730近防炮造型的紫砂壶。该紫砂壶不仅工艺精湛,造型独特,且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美学意蕴,极具收藏价值。这也是南京理工大学档案馆收藏的首个紫砂壶工艺品,拓展了馆藏类目,加强了与校友的情感联结,增添了馆内文化及艺术气息。  关键词:紫砂壶;730近防炮;钱
期刊
摘 要: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于2020年9月23日开馆,基本陈列“金色海昏”也同时开展。“金色海昏”以观众视角为中心,通过文化展讲述海昏侯国历史与文化,通过文物组合打造历史场景,通过形式设计、文字说明和场景设计等元素打造文化空间,以故事性的叙事手法,以观众兴趣为出发点,拉进观众与展览的距离,拓展观众对整个海昏侯历史文化了解的深度和维度。  关键词:金色海昏;文化展;文物组合;场景;观众  博
期刊
摘 要:明代景德镇洪武官窑瓷器上承元瓷,下启永乐宣德瓷,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继往开来、承上启下变化阶段的产品。文章主要赏析2019年于厦门市博物馆展出的“启明气象—洪武官窑瓷器特展”中的精品。  关键词:洪武;景德镇;青花  2019年3月,由厦门市博物馆、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启明气象—洪武官窑瓷器特展”在厦门市博物馆器物厅展出。此次展览展出近百件从景德镇御窑厂遗址
期刊
摘 要:纵观各个大型博物馆的发展,其举办的各类临时展览已成为衡量博物馆对外宣传教育、文化传播和树立品牌的重要方式之一。相反,中小型博物馆受自身客观条件的限制,举办的各类临时展览不能很好地体现出一个馆的活力与魅力。文章以发扬本土优秀文化为依托,从深挖本土文化资源、紧贴社会热点话题、利用好本土文化平台、加强临时展览推广力度等几个方面提出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中小型博物馆;临时展览;本土文化;漯河  
期刊
摘 要:书画类文物修复是文物修复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该项工作的完成除了需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更离不开相关历史知识的支持。这一类历史知识属于书画类知识,包括中国书画类发展脉络、名家书画基本介绍以及历代书画家的艺术创作成就、创造艺术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与书画类文物修复工作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书画类文物修复工作基本要求为尽最大可能恢复书画原貌,完整与真实选择中倾向于真实,讲求修旧如旧原则。书画类历史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