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现代的农业发展中,农田水利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项目,不仅仅能促进农业的发展,还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因此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基于此,探究农田水利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建议,以期促进农田水利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农田水利;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2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14.06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经济发展中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在最近几年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农田水利设施工程的作用不可忽视,一方面改善了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业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农作物的抗灾能力,因此,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但就当前来看,农田水利的建设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亟待解决。
1 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
1.1 缺乏责任主体
当前,我国农业实行的制度还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这种制度的作用下,农民是土地的实际使用者,从土地中获得的经济收益都由农民所有,因此无论是生产积极性还是粮食的产量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这种制度同样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方面,其中最严重的一点便是缺乏明确的责任主体,因为无论是政府也好,还是农民也好,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都不能够达到统一,加上没有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更是让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规范。从政府的角度上来看,很多工作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只注重表面工作,而未能将农田水利建设真正地贯彻落实,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需求,也就无法解决实质性的问题;而从农民的角度上来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农田水利建设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及政府,是宏观调控的工作,自然就缺乏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政府及农民之间互相推诿,缺乏责任主体。
1.2 缺乏保障机制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作为支持,但就目前来看,还未能有合理的投入制度贯彻落实。长期以来,税收都是财政支持的主要手段,一直也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说法,但我国已取消了农业税,这就导致了农田水利建设直接失去了可靠的资金支持来源。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加上小型的水利建设投入也在下降,让资金的需求量再度上涨,而缺乏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也让农田水利的建设未来发展并不明朗。
1.3 水利基础设施质量难以保障
我国最早一批次的农田水利建设大多完成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在当时,受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很多设施其实并不能符合农田水利设施的标准,在质量上也无法得到保证,加上时间久远,也让这些基础设施老化严重,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在农田蓄水、灌溉等功能作用上很难再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对于农作物的收成、质量等方面会产生不利的影响[1]。据统计,某区的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备率已达不到50%,如此薄弱的农田水利设施,完全无法满足当地农田发展的需要。
1.4 可利用水资源不足
尽管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的水资源极其缺乏,尤其是在北方,很多农田的灌溉用水无法得到满足,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工业用水、城市生活用水量将不断增加,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将更加严重。农作物的生产需要有一定的水资源作为灌溉支撑,如果农业用水无法得到保障,也将阻碍农业的发展。就目前来看,自流灌区渠系的水资源利用率并不高,很多地区在灌溉的时候还是沿用传统的灌溉模式,即通过沟灌、淹灌等,这种灌溉模式的有效利用率一般只能达到0.4~0.6,效率低下一方面增加了农业用水的成本,另一方面也直接加剧了供求的矛盾。
1.5 农业科技发展薄弱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科学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应用,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样需要一定的农业科技,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进步。但就目前来看,国内的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还相对薄弱,发展速度缓慢。尤其是在农田水利建设上,很多地区还是一直沿用传统的浇灌技术,最新的喷灌、滴灌等技术始终难以落地实施,导致农业无法快速发展。
2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措施
2.1 明确农田水利建设的责任主体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能够明确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主体。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政府和农民都有着不可逃避的责任和义务需要承担,在实际的运作中,政府与农民要明确双方所需要承担的内容[2],达成共识,共同建设、共同组成、共同投入,只有明确了责任主体,才不会出现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另外,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以便让农田水利的建设规范化、标准化,从而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健康发展。
2.2 形成农业水利建设稳定投资
在当前的经济结构中,政府所发挥的宏观调控的作用非常重要,这也是让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得到保障的基础。政府应正确行使自己的经济职能,加大对于农业及农田水利相关的财政支出比例,让农民获得一定的收益,这样才能最大化地调动他们生产的积极性。当然,农田水利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仅靠财政支出显然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地方政府部门还需要发挥作用,积极吸收调动社会资本,构建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合理地利用社会资金资源,同时,要严格把控这部分资金,防止出现资金的浪费以及中饱私囊的情况,以进一步的推动农田水利的建设[3]。
2.3 加强对水利设施的管理
当前,很多农田水利设施已出现了严重老化、损坏的问题,难以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转,政府需加强这一方面的重视,及时地维修管理,避免出现安全问题。对于其中一些损坏比较严重的设施,则需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统一的更换,这样才不会影响农田用水的正常运行。通过加强管理,才能够确保农田水利建设的合理使用。
2.4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目前,国内的农业科技始终无法贯彻落实,渗灌、滴灌等一些先进的技术难以得到推广,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相关的农业科技人才不足。人才是当前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础,在农田水利的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邀请专门的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并组织培训、讲座,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多层次地将新型的灌溉技术推广开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农田水利的发展。
3 结语
农田水利建设对于当前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直接影响的是农民的实际收入情况。农业是事关民生以及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性产业,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推动农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农业发展所需要继续关注的。
参考文献
[1]刘永伟,王继帅.通辽市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J].内蒙古水利,2015(6):157-158.
[2]万宏.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及解决措施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6):150.
[3]邓国全.浅谈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管理现状与改革对策[J].装饰装修天地,2016(3):425.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关键词 农田水利;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2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14.06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经济发展中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在最近几年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农田水利设施工程的作用不可忽视,一方面改善了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业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农作物的抗灾能力,因此,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但就当前来看,农田水利的建设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亟待解决。
1 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
1.1 缺乏责任主体
当前,我国农业实行的制度还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这种制度的作用下,农民是土地的实际使用者,从土地中获得的经济收益都由农民所有,因此无论是生产积极性还是粮食的产量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这种制度同样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方面,其中最严重的一点便是缺乏明确的责任主体,因为无论是政府也好,还是农民也好,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都不能够达到统一,加上没有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更是让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规范。从政府的角度上来看,很多工作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只注重表面工作,而未能将农田水利建设真正地贯彻落实,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需求,也就无法解决实质性的问题;而从农民的角度上来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农田水利建设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及政府,是宏观调控的工作,自然就缺乏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政府及农民之间互相推诿,缺乏责任主体。
1.2 缺乏保障机制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作为支持,但就目前来看,还未能有合理的投入制度贯彻落实。长期以来,税收都是财政支持的主要手段,一直也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说法,但我国已取消了农业税,这就导致了农田水利建设直接失去了可靠的资金支持来源。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加上小型的水利建设投入也在下降,让资金的需求量再度上涨,而缺乏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也让农田水利的建设未来发展并不明朗。
1.3 水利基础设施质量难以保障
我国最早一批次的农田水利建设大多完成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在当时,受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很多设施其实并不能符合农田水利设施的标准,在质量上也无法得到保证,加上时间久远,也让这些基础设施老化严重,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在农田蓄水、灌溉等功能作用上很难再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对于农作物的收成、质量等方面会产生不利的影响[1]。据统计,某区的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备率已达不到50%,如此薄弱的农田水利设施,完全无法满足当地农田发展的需要。
1.4 可利用水资源不足
尽管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的水资源极其缺乏,尤其是在北方,很多农田的灌溉用水无法得到满足,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工业用水、城市生活用水量将不断增加,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将更加严重。农作物的生产需要有一定的水资源作为灌溉支撑,如果农业用水无法得到保障,也将阻碍农业的发展。就目前来看,自流灌区渠系的水资源利用率并不高,很多地区在灌溉的时候还是沿用传统的灌溉模式,即通过沟灌、淹灌等,这种灌溉模式的有效利用率一般只能达到0.4~0.6,效率低下一方面增加了农业用水的成本,另一方面也直接加剧了供求的矛盾。
1.5 农业科技发展薄弱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科学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应用,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样需要一定的农业科技,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进步。但就目前来看,国内的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还相对薄弱,发展速度缓慢。尤其是在农田水利建设上,很多地区还是一直沿用传统的浇灌技术,最新的喷灌、滴灌等技术始终难以落地实施,导致农业无法快速发展。
2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措施
2.1 明确农田水利建设的责任主体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能够明确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主体。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政府和农民都有着不可逃避的责任和义务需要承担,在实际的运作中,政府与农民要明确双方所需要承担的内容[2],达成共识,共同建设、共同组成、共同投入,只有明确了责任主体,才不会出现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另外,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以便让农田水利的建设规范化、标准化,从而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健康发展。
2.2 形成农业水利建设稳定投资
在当前的经济结构中,政府所发挥的宏观调控的作用非常重要,这也是让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得到保障的基础。政府应正确行使自己的经济职能,加大对于农业及农田水利相关的财政支出比例,让农民获得一定的收益,这样才能最大化地调动他们生产的积极性。当然,农田水利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仅靠财政支出显然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地方政府部门还需要发挥作用,积极吸收调动社会资本,构建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合理地利用社会资金资源,同时,要严格把控这部分资金,防止出现资金的浪费以及中饱私囊的情况,以进一步的推动农田水利的建设[3]。
2.3 加强对水利设施的管理
当前,很多农田水利设施已出现了严重老化、损坏的问题,难以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转,政府需加强这一方面的重视,及时地维修管理,避免出现安全问题。对于其中一些损坏比较严重的设施,则需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统一的更换,这样才不会影响农田用水的正常运行。通过加强管理,才能够确保农田水利建设的合理使用。
2.4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目前,国内的农业科技始终无法贯彻落实,渗灌、滴灌等一些先进的技术难以得到推广,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相关的农业科技人才不足。人才是当前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础,在农田水利的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邀请专门的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并组织培训、讲座,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多层次地将新型的灌溉技术推广开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农田水利的发展。
3 结语
农田水利建设对于当前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直接影响的是农民的实际收入情况。农业是事关民生以及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性产业,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推动农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农业发展所需要继续关注的。
参考文献
[1]刘永伟,王继帅.通辽市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J].内蒙古水利,2015(6):157-158.
[2]万宏.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及解决措施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6):150.
[3]邓国全.浅谈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管理现状与改革对策[J].装饰装修天地,2016(3):425.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