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有句古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上海女孩李莎现在担心的却是,自己是否一时冲动入错了行?羡慕金融业朋友的高薪,2008年初,李莎放弃公务员的工作,在朋友的引荐下去了兴业证券的上海营销总部。
尽管那时A股已经开始下行,但李莎坚信价值投资理念,遇变不惊地等着A股市场的翻红。没想到半年时间却等来了美国金融海啸,等来了全球经济的寒冬。
未受直接冲击
在金融业闯荡多年的兴业证券研究员、李莎的师兄郭林凯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这场金融动荡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并不是很直接。他说:“中国的证券公司基本上没有海外投资,导致国外投行陷入危机的因素在国内目前也不存在。”
李莎工作所在的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各类金融机构竞相进驻的“热土”,除了众多证券交易所、中外贸易机构林立其中,这里也是中银、汇丰、花旗等银行聚集区。
“传统存贷业务比重较大的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郭林凯告诉记者。据兴业银行发布的2008年第三季度报告称,截至2008年9月30日,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22.68亿元,同比增长39.32%;实现净利润94.27亿元,同比增长56.49%。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松奇认为,从总体上说,中国商业银行的外币资产比例较小,所以影响不大。目前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存贷款利差,2008年主要商业银行的利差水平都很高,上半年银行净利润增长率超过60%。
此外,从目前披露的情况看,由于国内保险公司在海外投资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规模较小,因而受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中国金融业在美国金融危机中损失不大,不仅如此,中国金融体系还十分稳健、安全,所以,应当对中国金融充满信心。”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说。
更重要的是,丁志杰说,“由于过去两年,银行监管部门不断对银行业进行风险提示,并适时提高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比例,加上商业银行放贷比较谨慎,因此,与美国次贷相比,中国房贷的资产质量要高得多。”资料显示,2008年上半年,国内最大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的不良率分别仅为1.84%和0.74%。
在上海,金融业交易额的增长,或许能直接标明中国金融业的现状。在这个金融资产总额超过5万亿元,拥有850家金融机构的城市,其金融服务办公室的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1到11月,上海金融市场、不含外汇市场交易总额达144.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5%。
间接影响不可小觑
李莎觉得,即便中国金融业所受直接影响很小,但全球股市的深幅调整和欧美等实体经济的衰退对中国经济的间接影响很大。
“由于全球经济放缓影响到中国出口,中国经济肯定也受到了影响,这个传导作用必然会影响到金融业。”李莎说。李莎直接的感受是,由于2008年中国股市重挫约70%,为全球表现最差的股市之一,自己对年终奖的预期已经远远低于2007年。
“由于股市低靡,证券行业2009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将在2008年负增长55%和63%的基础上,继续出现13%和16%的负增长。”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员王松柏在最新研究报告中预测。
不过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挑战和机遇总是并存的。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方星海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金融业中心呈现出向亚洲转移的新趋势。”他认为,此次全球金融风暴使得国际著名投行出现前所未有的困境,雷曼甚至宣布破产。这是国内证券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机会,国际投行先进的管理水平和丰富的经验是国内证券业与国际主流间的差距,国内证券业可以通过认购股权的方式来参与国际事务,减少与国外机构之间的差距。
此外,吸引华尔街的优秀人才,也是这次金融危机给予中国的一次机遇。中国需要大量优秀的金融人才,而国外大量金融人才的失业使得中国金融业抄底的暗潮涌动。
由上海市政府牵头,由二十多家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组织的“上海市赴英美招聘高层次金融人才工作团”于2008年12月5日赴英国伦敦金融城、美国芝加哥和纽约,招聘一些风险管理、私人财富管理领域高级金融人才,捧回了150多公斤简历,当地媒体用“爆棚”来形容招聘会的热烈。
金融人才就业受困
这些华尔街精英们对中国金融业颇感兴趣,这对于中国的求职者,特别是应届毕业生来说,并不算件好事,因为他们有了强劲的竞争对手。
在金融风暴爆发不久,李莎的朋友张瑞军MSN的新签名是“生不逢时,死不瞑目”。张瑞军是中国人民大学2006级博士。2006年到2007年正是A股火爆的时候,他的证券业工作的本科和硕士同学,2007年底年工资和奖金都可以在北京买一套房子。
作为学金融的博士生,他反复掂量这个投入与产出比,“这3年博士至少损失100万的工资收入”。就在2009年他即将毕业时,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到处都是裁人的消息。中国A股及证券业同样不太景气,让本来自信的张瑞军,开始担心自己的工作问题。
与2007年相当活跃的国内金融服务业人才招聘市场相比,2008年明显冷清多了。来自招聘网站“前程无忧”的统计数据显示:网站2008年下半年金融业职位招聘人数同比下降12%,减少的招聘岗位主要是外资银行、证券等机构;地产业招聘人数三季度与二季度相比,环比下降了6%。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方华教授建议,经济低迷的时候应该减少跳槽,补充能量。“今年报考交大MBA的人数,比往年有明显增加。”他告诉记者。
尽管那时A股已经开始下行,但李莎坚信价值投资理念,遇变不惊地等着A股市场的翻红。没想到半年时间却等来了美国金融海啸,等来了全球经济的寒冬。
未受直接冲击
在金融业闯荡多年的兴业证券研究员、李莎的师兄郭林凯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这场金融动荡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并不是很直接。他说:“中国的证券公司基本上没有海外投资,导致国外投行陷入危机的因素在国内目前也不存在。”
李莎工作所在的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各类金融机构竞相进驻的“热土”,除了众多证券交易所、中外贸易机构林立其中,这里也是中银、汇丰、花旗等银行聚集区。
“传统存贷业务比重较大的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郭林凯告诉记者。据兴业银行发布的2008年第三季度报告称,截至2008年9月30日,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22.68亿元,同比增长39.32%;实现净利润94.27亿元,同比增长56.49%。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松奇认为,从总体上说,中国商业银行的外币资产比例较小,所以影响不大。目前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存贷款利差,2008年主要商业银行的利差水平都很高,上半年银行净利润增长率超过60%。
此外,从目前披露的情况看,由于国内保险公司在海外投资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规模较小,因而受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中国金融业在美国金融危机中损失不大,不仅如此,中国金融体系还十分稳健、安全,所以,应当对中国金融充满信心。”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说。
更重要的是,丁志杰说,“由于过去两年,银行监管部门不断对银行业进行风险提示,并适时提高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比例,加上商业银行放贷比较谨慎,因此,与美国次贷相比,中国房贷的资产质量要高得多。”资料显示,2008年上半年,国内最大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的不良率分别仅为1.84%和0.74%。
在上海,金融业交易额的增长,或许能直接标明中国金融业的现状。在这个金融资产总额超过5万亿元,拥有850家金融机构的城市,其金融服务办公室的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1到11月,上海金融市场、不含外汇市场交易总额达144.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5%。
间接影响不可小觑
李莎觉得,即便中国金融业所受直接影响很小,但全球股市的深幅调整和欧美等实体经济的衰退对中国经济的间接影响很大。
“由于全球经济放缓影响到中国出口,中国经济肯定也受到了影响,这个传导作用必然会影响到金融业。”李莎说。李莎直接的感受是,由于2008年中国股市重挫约70%,为全球表现最差的股市之一,自己对年终奖的预期已经远远低于2007年。
“由于股市低靡,证券行业2009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将在2008年负增长55%和63%的基础上,继续出现13%和16%的负增长。”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员王松柏在最新研究报告中预测。
不过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挑战和机遇总是并存的。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方星海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金融业中心呈现出向亚洲转移的新趋势。”他认为,此次全球金融风暴使得国际著名投行出现前所未有的困境,雷曼甚至宣布破产。这是国内证券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机会,国际投行先进的管理水平和丰富的经验是国内证券业与国际主流间的差距,国内证券业可以通过认购股权的方式来参与国际事务,减少与国外机构之间的差距。
此外,吸引华尔街的优秀人才,也是这次金融危机给予中国的一次机遇。中国需要大量优秀的金融人才,而国外大量金融人才的失业使得中国金融业抄底的暗潮涌动。
由上海市政府牵头,由二十多家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组织的“上海市赴英美招聘高层次金融人才工作团”于2008年12月5日赴英国伦敦金融城、美国芝加哥和纽约,招聘一些风险管理、私人财富管理领域高级金融人才,捧回了150多公斤简历,当地媒体用“爆棚”来形容招聘会的热烈。
金融人才就业受困
这些华尔街精英们对中国金融业颇感兴趣,这对于中国的求职者,特别是应届毕业生来说,并不算件好事,因为他们有了强劲的竞争对手。
在金融风暴爆发不久,李莎的朋友张瑞军MSN的新签名是“生不逢时,死不瞑目”。张瑞军是中国人民大学2006级博士。2006年到2007年正是A股火爆的时候,他的证券业工作的本科和硕士同学,2007年底年工资和奖金都可以在北京买一套房子。
作为学金融的博士生,他反复掂量这个投入与产出比,“这3年博士至少损失100万的工资收入”。就在2009年他即将毕业时,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到处都是裁人的消息。中国A股及证券业同样不太景气,让本来自信的张瑞军,开始担心自己的工作问题。
与2007年相当活跃的国内金融服务业人才招聘市场相比,2008年明显冷清多了。来自招聘网站“前程无忧”的统计数据显示:网站2008年下半年金融业职位招聘人数同比下降12%,减少的招聘岗位主要是外资银行、证券等机构;地产业招聘人数三季度与二季度相比,环比下降了6%。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方华教授建议,经济低迷的时候应该减少跳槽,补充能量。“今年报考交大MBA的人数,比往年有明显增加。”他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