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写文章离不开“情”字,在收集素材、构思、行文的全过程,“情”贯穿始终,它是作文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反思,着重从以下两方面来谈一谈如何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做到“情领文行”。
一、以情造文
文章本是表情达意的。每篇课文都有一条贯穿全文的“情”,这情即文章的主旨。好文章必抒真情。以情造文方能将真情实感源源输入作品,做到物我两忘,与作品中的人物共悲欢。如巴尔扎克用情写成《高老头》,当写高老头凄惨死去时,他自己也悲伤欲绝,号啕大哭;汤显祖泪洒《牡丹亭》,把感情注入每个人物中,写“忆女”一场,竟忍不住掩袖痛哭。
学生往往不是“为造情选文”,表达真情实感,而是“为文造情”,虚情假意。这就免不了要无病呻吟,滥抒感情,矫揉造作。所以,作文前要让学生认识到“以情造文”的重要性。只有情溢文中,才能动人心弦。
“以情造文,情领文行”,那么,情从何来?对于一个作文有素者,在行文前必斟酌一番以何情表意。而对于学生来说,作文前或行文中往往处于迷蒙状态,随意性大,即在迷蒙中行文,在迷蒙中结束,因此离题千里也难免。为此,作文前,教师还须一番“导情”教学。导情,首先从命题入手,研究命题的意图而定抒何情。无论悲欢喜怒,都必在作文前开始酝酿感情,进入角色,即激发作文之真情。激发学生真情可使用下列两种方法。
1.序言导情。用凝练的开场白,如讲故事、寓言或朗诵诗歌导入,必须与要写作的话题或题目一致。它起到渲染气氛、创设情境、产生心理共鸣、引起联想、导情入题的作用,此外它还可以做文章的导语、序言的材料。
2.直观导情。作文前看一段视频、几幅图片,或听一首曲子等,通过直观感受和生动的解说词扣人心扉、荡人情怀。它容易激起作者的心理感应,产生丰富的联想。如母亲节前夕,布置学生写一篇感恩母亲的作文。在写作前先让学生听一首歌唱母亲的歌曲或观看一段相关的电影片断,然后作文,就能激起学生丰富的情感。因此,直观图感既是导情的道具,又是作文的素材。
二、情系生活
“生活是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章只有取材于生活,反映生活,才能现真情。但学生在写作时往往苦于没有材料,他们感到生活极平淡、单调,甚至枯燥乏味,既没有惊天动地的事发生,也没有可歌可泣的人可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为什么学生会感到如此贫乏无味,无内容可写,无感情可抒呢?说白了一句话,就是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生活,不懂得把自己融入生活,做生活的有“情”人。要做到言之有物,就必须置身于生活,融情于生活,关心体察生活。每日留心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人和事,认真地思考问题。要学会观察,最好的方法就是写观察日记,即进行写生训练。写日记时要避免随意性、盲目性,必须有计划、有系统地循序渐进。首先从写景状物入手,其次描写人物肖像(局部的、整体的、群体的),然后进入场面描写,把局部组合成一个整体。这些训练均为写人记事打基础,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之后即可进入写人记事的训练。这种训练可侧重记事文体的练习,便于表达真情实感。在训练方法上,除写观察日记外,还可加强口头描述的能力训练,经过不断的写生练习,积累大量生活素材以解决“没东西写”的问题。
如果说写生仅是完成作文的身躯,那么赋予文章的真情,才是文章的灵魂。文章抒发的感情是“真情”还是“假情”,是“深情”还是“浮情”,取决于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凡是写亲身经历的事,或印象深、感受深的人和事,其艺术感染力都很强。但学生由于生活经历少,阅历浅,对生活的体察缺乏深度和广度,看问题往往片面。如何才能培养学生深察、广察生活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其法宝还在于“勤思”和“多比”。
“勤思”就是对生活中的人和事,进行剖析,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事物间的联系,区别事物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才能看到生活的真谛,才能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才能提高体察生活的能力。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行成于思,毁于随。”这里虽指的是德行之成败,但对于作文来说也一样。文,思则成,随则毁。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出真知。“多比”是指同类事物的比较,同种情况的比较等。生活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但也杂糅着许多糟粕。观察者必须从这纷杂的人与事中通过比较、分析,从共性中找出个性,抓住个性进行深挖,而后加以表现。如自古文人爱吟花,然而叶圣陶的《牵牛花》却别开生面,不吟花而是赞“缘头”。这是作者经过长期的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发现牵牛花藤蔓之缘头,不停息地生长,且速度惊人,充满了生机活力,这是与其他花卉不同的。这不同正是牵牛花的个性特征。这一特征正表现出大自然伟大的“生之力”。这样使得文章立意更深刻。所以,有比较才能选择好观察对象、观察角度,有比较才能发现问题,取长补短,开拓思路,好文章才能脱颖而出。
总之,以情造文,情系生活,做到情领文行,就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责任编辑 陈剑平)
一、以情造文
文章本是表情达意的。每篇课文都有一条贯穿全文的“情”,这情即文章的主旨。好文章必抒真情。以情造文方能将真情实感源源输入作品,做到物我两忘,与作品中的人物共悲欢。如巴尔扎克用情写成《高老头》,当写高老头凄惨死去时,他自己也悲伤欲绝,号啕大哭;汤显祖泪洒《牡丹亭》,把感情注入每个人物中,写“忆女”一场,竟忍不住掩袖痛哭。
学生往往不是“为造情选文”,表达真情实感,而是“为文造情”,虚情假意。这就免不了要无病呻吟,滥抒感情,矫揉造作。所以,作文前要让学生认识到“以情造文”的重要性。只有情溢文中,才能动人心弦。
“以情造文,情领文行”,那么,情从何来?对于一个作文有素者,在行文前必斟酌一番以何情表意。而对于学生来说,作文前或行文中往往处于迷蒙状态,随意性大,即在迷蒙中行文,在迷蒙中结束,因此离题千里也难免。为此,作文前,教师还须一番“导情”教学。导情,首先从命题入手,研究命题的意图而定抒何情。无论悲欢喜怒,都必在作文前开始酝酿感情,进入角色,即激发作文之真情。激发学生真情可使用下列两种方法。
1.序言导情。用凝练的开场白,如讲故事、寓言或朗诵诗歌导入,必须与要写作的话题或题目一致。它起到渲染气氛、创设情境、产生心理共鸣、引起联想、导情入题的作用,此外它还可以做文章的导语、序言的材料。
2.直观导情。作文前看一段视频、几幅图片,或听一首曲子等,通过直观感受和生动的解说词扣人心扉、荡人情怀。它容易激起作者的心理感应,产生丰富的联想。如母亲节前夕,布置学生写一篇感恩母亲的作文。在写作前先让学生听一首歌唱母亲的歌曲或观看一段相关的电影片断,然后作文,就能激起学生丰富的情感。因此,直观图感既是导情的道具,又是作文的素材。
二、情系生活
“生活是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章只有取材于生活,反映生活,才能现真情。但学生在写作时往往苦于没有材料,他们感到生活极平淡、单调,甚至枯燥乏味,既没有惊天动地的事发生,也没有可歌可泣的人可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为什么学生会感到如此贫乏无味,无内容可写,无感情可抒呢?说白了一句话,就是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生活,不懂得把自己融入生活,做生活的有“情”人。要做到言之有物,就必须置身于生活,融情于生活,关心体察生活。每日留心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人和事,认真地思考问题。要学会观察,最好的方法就是写观察日记,即进行写生训练。写日记时要避免随意性、盲目性,必须有计划、有系统地循序渐进。首先从写景状物入手,其次描写人物肖像(局部的、整体的、群体的),然后进入场面描写,把局部组合成一个整体。这些训练均为写人记事打基础,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之后即可进入写人记事的训练。这种训练可侧重记事文体的练习,便于表达真情实感。在训练方法上,除写观察日记外,还可加强口头描述的能力训练,经过不断的写生练习,积累大量生活素材以解决“没东西写”的问题。
如果说写生仅是完成作文的身躯,那么赋予文章的真情,才是文章的灵魂。文章抒发的感情是“真情”还是“假情”,是“深情”还是“浮情”,取决于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凡是写亲身经历的事,或印象深、感受深的人和事,其艺术感染力都很强。但学生由于生活经历少,阅历浅,对生活的体察缺乏深度和广度,看问题往往片面。如何才能培养学生深察、广察生活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其法宝还在于“勤思”和“多比”。
“勤思”就是对生活中的人和事,进行剖析,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事物间的联系,区别事物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才能看到生活的真谛,才能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才能提高体察生活的能力。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行成于思,毁于随。”这里虽指的是德行之成败,但对于作文来说也一样。文,思则成,随则毁。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出真知。“多比”是指同类事物的比较,同种情况的比较等。生活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但也杂糅着许多糟粕。观察者必须从这纷杂的人与事中通过比较、分析,从共性中找出个性,抓住个性进行深挖,而后加以表现。如自古文人爱吟花,然而叶圣陶的《牵牛花》却别开生面,不吟花而是赞“缘头”。这是作者经过长期的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发现牵牛花藤蔓之缘头,不停息地生长,且速度惊人,充满了生机活力,这是与其他花卉不同的。这不同正是牵牛花的个性特征。这一特征正表现出大自然伟大的“生之力”。这样使得文章立意更深刻。所以,有比较才能选择好观察对象、观察角度,有比较才能发现问题,取长补短,开拓思路,好文章才能脱颖而出。
总之,以情造文,情系生活,做到情领文行,就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