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青瓷在烧制时间、数量、品种、品质等方面,在全国除越窑外是不多见的。东汉至唐代,我国有东部沿海、四川盆地、长江中游、中原地区等四大青瓷产区。雄踞四川盆地的川窑,是我国南方除越窑、洪州窑之外,又一处大量生产青瓷的古瓷窑群,当前正引起收藏界和研究者的浓厚兴趣。
四川陶瓷源远流长,在四川新津县花源镇联合社区宝墩文化地层中,考古发掘出距今已有4500年的陶窑遗址,成都青羊宫窑窑址曾出土过战国窑炉,还出土过为数很少的汉代原始青瓷。博物馆和收藏者的不少藏品,特别是考古发掘中跟汉陶一起出土的青瓷碗、罐等表明,四川青瓷的诞生,不晚于东汉至三国蜀汉时期。从西晋开始的两晋时期,四川青瓷不但数量大,而且品种多、质量好,川窑制瓷技术达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日前已知,四川烧制青瓷的窑场群至少有成都一带和绵阳地区两大区域,具体窑口有青羊宫窑、横山子窑、固驿窑、青连窑、九岭窑、方水窑等。其中,青羊宫窑和青莲窑可作为它们的代表。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四川晋代青瓷,四川青瓷的源头和晋代以后的演变从略。
图1是一件三国至西晋的青瓷洗,它的造型跟东汉川陶洗的形状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底部少了一个明显的鉼足。从胎、釉和支烧办法米看,它跟青莲窑早期制品相似,釉面稀薄。绵阳江油市青莲镇九岭乡和方水乡一带有许多古瓷窑遗迹,暂统称之为青莲窑。这一带,面向涪江,背靠大道,离绵阳市区和江油市区都不足20公里,水陆交通都很方便。绵阳地区出土的大量高古青瓷,许多就出产在这里。
图2的西晋青瓷洗,品质已大为改善,它有弦纹和印花装饰,并且胎体密实,烧制温度高于1200℃,釉色纯正、均匀,为西晋时期青羊宫窑较佳的作品。青羊宫窑处于成都一环路以内,从古道观青羊宫到同仁路一带,分布面積达3平方公里,从战国到唐代,烧造时间超过1000年。其给后世留下许多优秀的青瓷作品。
图3的西晋青羊宫窑点彩盖罐则体现出四川青瓷褐彩单色彩绘的水平,它跟越窑、洪州窑相似。川窑青瓷褐彩为隋唐时期邛窑系多色彩绘瓷的诞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4是一个西晋盘口壶,它的壶身矮胖,颈部短粗,盘口窄小有弦纹,四个半圆横系撇足,这些都是西晋盘口壶的典型特征。从胎色发白、发干,釉色偏黄等特点来看,可能是青莲窑制品。盘口壶为盛储器,流行时间很长,从汉代到隋代都可见到,但不同时期,式样不同。
图5的西晋虎子,为成都顺达博物馆藏品。它造型简练、霸气,麻花状的柄增添了几分美感,胎体密实,跟西晋早期青羊宫窑制品相似。关于虎子的用途,元代陈芬认为“溺器而日虎子”,东汉郑玄则说:“亵器、清器,虎子之属。”从古至今,认为虎子为溺器者,多为长期生活在北方的人,因为汉晋时期的虎子跟近现代北方农村用的夜壶有些相似,于是就编出许多故事来。就古代青瓷虎子而言,恰恰大多出自南方,南方气候温和是不需要夜壶的,所以虎子是酒器和水器的可能性很大。南京出土的刻有“赤乌十四年(公元251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的青瓷虎子就是一个证据,准肯把皇帝的年号和自己的名字刻在夜壶上?
汉晋时期流行于长江流域的双唇罐,跟现代长江流域地区使用的泡菜坛子很相似,因此四川收藏界干脆把古代双唇罐简称泡菜坛子。今天看来,这倒十分贴切。古代的双唇罐,就是古代的泡菜坛。图6的西晋双唇罐内唇高于外唇,有四个半圆横系,釉面较为原始,火候约1200℃,它是四川西晋时期的青瓷制品,属于饮食文化的重要文物。
图7A是成都巴蜀古陶瓷博物馆藏的晋代三足砚。从晋到唐,四川瓷砚甚多,这可能正如宋高宗赵构所说:“蜀人多能文。”晋代是我国书法、绘画快速发展的时代。当时我国造纸术已成熟,可是雕版印刷直到唐代才应用较多。所以,晋代史书、课本、文书……都靠手写,社会书写量是很大的。此时墨锭已有,石砚尚少,官场和个人普遍使用瓷砚。可以说,从晋到唐,瓷砚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有过特殊贡献。图7B是三足砚的底部,底部满釉,为晋代青羊宫窑精细之作,青莲窑也有与此相似的三足砚。底面三足、砚面水平正是晋砚的特征。越往后足越多、面越凸,隋唐时期发展成了辟雍砚。
东晋时期,四川青瓷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无论青羊宫窑还是青莲窑,修胎都变得精细,釉面都变得均匀,炉温控制也更加合理,釉色显得更加纯正。通过以下三个例子,可以清楚地看清这些进步。图8的东晋盘口壶很像越窑器物,尤其盘口、四系,跟东晋越窑同类器物一样。它釉色青绿,在以氧化铁作为呈色剂的青釉中,达到了较佳水平。
图9的东晋鸡首壶是四川博物院的藏品,又被称为凤嘴壶。1956年出土于成都市双流县牧马山,青羊宫窑制品。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四川青羊宫窑、青莲窑鸡首壶有单鸡首、双鸡首和单柄、单龙柄、双龙柄、双柄单龙首等不同造型,高度从18厘米到37厘米不等,釉色有青釉、青釉加点彩、黑釉等。除了鸡首壶外,还有羊首壶。
图10A为四川晋代青瓷之东晋唾壶,它跟越窑器物就更难区分了。它器型较大,高13厘米,直径16厘米。从图10B唾壶底部图可知,该唾壶是内外施满釉的,无疑是件东晋青瓷精品。唾壶的叫法最早见于晋人贺循的《葬经》。许多青瓷冥器是死者生前的实用器物,官府、显贵或大户人家才有这样的生活专用唾器,应是青羊宫窑制品。
为什么四川晋代青瓷跟越窑青瓷有很大的相似性?这首先是因为时代的共性,在同一时代,同在中华大地上,人们有着共同的审美观念和习俗;其次,说明当时四川跟东部沿海关系密切,长江水系把四川盆地内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疑越窑是南方青瓷的领头羊。从四川青瓷的实际水平来看,它已经紧紧地跟住越窑这头领头羊了。
四川陶瓷源远流长,在四川新津县花源镇联合社区宝墩文化地层中,考古发掘出距今已有4500年的陶窑遗址,成都青羊宫窑窑址曾出土过战国窑炉,还出土过为数很少的汉代原始青瓷。博物馆和收藏者的不少藏品,特别是考古发掘中跟汉陶一起出土的青瓷碗、罐等表明,四川青瓷的诞生,不晚于东汉至三国蜀汉时期。从西晋开始的两晋时期,四川青瓷不但数量大,而且品种多、质量好,川窑制瓷技术达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日前已知,四川烧制青瓷的窑场群至少有成都一带和绵阳地区两大区域,具体窑口有青羊宫窑、横山子窑、固驿窑、青连窑、九岭窑、方水窑等。其中,青羊宫窑和青莲窑可作为它们的代表。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四川晋代青瓷,四川青瓷的源头和晋代以后的演变从略。
图1是一件三国至西晋的青瓷洗,它的造型跟东汉川陶洗的形状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底部少了一个明显的鉼足。从胎、釉和支烧办法米看,它跟青莲窑早期制品相似,釉面稀薄。绵阳江油市青莲镇九岭乡和方水乡一带有许多古瓷窑遗迹,暂统称之为青莲窑。这一带,面向涪江,背靠大道,离绵阳市区和江油市区都不足20公里,水陆交通都很方便。绵阳地区出土的大量高古青瓷,许多就出产在这里。
图2的西晋青瓷洗,品质已大为改善,它有弦纹和印花装饰,并且胎体密实,烧制温度高于1200℃,釉色纯正、均匀,为西晋时期青羊宫窑较佳的作品。青羊宫窑处于成都一环路以内,从古道观青羊宫到同仁路一带,分布面積达3平方公里,从战国到唐代,烧造时间超过1000年。其给后世留下许多优秀的青瓷作品。
图3的西晋青羊宫窑点彩盖罐则体现出四川青瓷褐彩单色彩绘的水平,它跟越窑、洪州窑相似。川窑青瓷褐彩为隋唐时期邛窑系多色彩绘瓷的诞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4是一个西晋盘口壶,它的壶身矮胖,颈部短粗,盘口窄小有弦纹,四个半圆横系撇足,这些都是西晋盘口壶的典型特征。从胎色发白、发干,釉色偏黄等特点来看,可能是青莲窑制品。盘口壶为盛储器,流行时间很长,从汉代到隋代都可见到,但不同时期,式样不同。
图5的西晋虎子,为成都顺达博物馆藏品。它造型简练、霸气,麻花状的柄增添了几分美感,胎体密实,跟西晋早期青羊宫窑制品相似。关于虎子的用途,元代陈芬认为“溺器而日虎子”,东汉郑玄则说:“亵器、清器,虎子之属。”从古至今,认为虎子为溺器者,多为长期生活在北方的人,因为汉晋时期的虎子跟近现代北方农村用的夜壶有些相似,于是就编出许多故事来。就古代青瓷虎子而言,恰恰大多出自南方,南方气候温和是不需要夜壶的,所以虎子是酒器和水器的可能性很大。南京出土的刻有“赤乌十四年(公元251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的青瓷虎子就是一个证据,准肯把皇帝的年号和自己的名字刻在夜壶上?
汉晋时期流行于长江流域的双唇罐,跟现代长江流域地区使用的泡菜坛子很相似,因此四川收藏界干脆把古代双唇罐简称泡菜坛子。今天看来,这倒十分贴切。古代的双唇罐,就是古代的泡菜坛。图6的西晋双唇罐内唇高于外唇,有四个半圆横系,釉面较为原始,火候约1200℃,它是四川西晋时期的青瓷制品,属于饮食文化的重要文物。
图7A是成都巴蜀古陶瓷博物馆藏的晋代三足砚。从晋到唐,四川瓷砚甚多,这可能正如宋高宗赵构所说:“蜀人多能文。”晋代是我国书法、绘画快速发展的时代。当时我国造纸术已成熟,可是雕版印刷直到唐代才应用较多。所以,晋代史书、课本、文书……都靠手写,社会书写量是很大的。此时墨锭已有,石砚尚少,官场和个人普遍使用瓷砚。可以说,从晋到唐,瓷砚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有过特殊贡献。图7B是三足砚的底部,底部满釉,为晋代青羊宫窑精细之作,青莲窑也有与此相似的三足砚。底面三足、砚面水平正是晋砚的特征。越往后足越多、面越凸,隋唐时期发展成了辟雍砚。
东晋时期,四川青瓷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无论青羊宫窑还是青莲窑,修胎都变得精细,釉面都变得均匀,炉温控制也更加合理,釉色显得更加纯正。通过以下三个例子,可以清楚地看清这些进步。图8的东晋盘口壶很像越窑器物,尤其盘口、四系,跟东晋越窑同类器物一样。它釉色青绿,在以氧化铁作为呈色剂的青釉中,达到了较佳水平。
图9的东晋鸡首壶是四川博物院的藏品,又被称为凤嘴壶。1956年出土于成都市双流县牧马山,青羊宫窑制品。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四川青羊宫窑、青莲窑鸡首壶有单鸡首、双鸡首和单柄、单龙柄、双龙柄、双柄单龙首等不同造型,高度从18厘米到37厘米不等,釉色有青釉、青釉加点彩、黑釉等。除了鸡首壶外,还有羊首壶。
图10A为四川晋代青瓷之东晋唾壶,它跟越窑器物就更难区分了。它器型较大,高13厘米,直径16厘米。从图10B唾壶底部图可知,该唾壶是内外施满釉的,无疑是件东晋青瓷精品。唾壶的叫法最早见于晋人贺循的《葬经》。许多青瓷冥器是死者生前的实用器物,官府、显贵或大户人家才有这样的生活专用唾器,应是青羊宫窑制品。
为什么四川晋代青瓷跟越窑青瓷有很大的相似性?这首先是因为时代的共性,在同一时代,同在中华大地上,人们有着共同的审美观念和习俗;其次,说明当时四川跟东部沿海关系密切,长江水系把四川盆地内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疑越窑是南方青瓷的领头羊。从四川青瓷的实际水平来看,它已经紧紧地跟住越窑这头领头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