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中的“梦”意象及其佛学意蕴

来源 :新余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inst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词中有大量“梦”意象以及多处“人生如梦”的阐发,这与苏轼亲好佛道、谙熟佛经是分不开的。在佛经中,“梦”常常被作为喻体来说明诸法空相之理。“深悟实相”的苏轼在词中大量用到“梦”,除了使词作具有空灵缥缈的艺术效果之外,还使得词中之“理趣”因合于佛道而“超逸绝尘”。苏轼词中写到“梦”时常暗示着其视点与“梦”相对,即处在“觉”的状态下对人生的观照,因此苏词中的“人生如梦”更多的是苏轼对于人生真相的体悟,而非消极情感的抒发。同时,“梦”与“醒”的相互映衬使得苏词在虚实结合之间有了新的思想高度。
其他文献
《国际卫生条例(2005)》本应在传染病防控中扮演领导者与监督者的角色,但从近年来多次传染病国际联合防治的实情来看其角色出现偏差.这是由于《国际卫生条例(2005)》的软法有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自然主义作家,他的代表作《荒野的呼唤》具有浓厚的生态主义意识,如对以人类和动物为代表的文明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关系进行了暗喻,对人类现代文明进行了批判,呼唤人们重视自然的内在价值。在《荒野的呼唤》中,作者批判了人类对动物的奴役,呼唤人类对动物及自然的关怀,体现了他敬畏生命的生态意识,表达了他对于人类重返自然的期望。
对固定拓扑和切换拓扑两种结构下随机延迟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跟踪控制进行了研究.利用图论相关知识和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等理论对系统进行分析,得出有领导者的随机延迟多智
易班作为新形势下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平台,在高校全面落实“三全育人”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梳理主体间性理论及其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安徽省某地方高校易班平台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和分析了当前高校“大思政”格局下易班平台建设存在着主体责任分散、队伍力量薄弱、角色定位失调等问题,提出了高校明确易班教育主体责任,强化易班工作队伍建设,着重易班双主体关注点,整合优化易班优质资源等具体实施路径。
北京是鲁迅居留时间最长的都市。在北京长达十四年的时间里,孤独体验和创伤体验是鲁迅最为深刻且十分重要的两种生活体验,影响了鲁迅的杂文创作。其中孤独体验催生了鲁迅的杂文创作,创伤体验则深化了鲁迅杂文创作思想。基于这两种独特体验,鲁迅杂文中的北京是缺乏生机的,城中民众是奴化的,一些现代知识分子是丑陋的,由此构建了鲁迅有别于其他作家的北京形象。
为培养建筑行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实“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求,结合土建类专业实际,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构建新时代背景下“1+5”鲁班文化育人模式,即突出新时代鲁班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积极开展“鲁班之思”“鲁班之论”“鲁班之行”“鲁班之家”“鲁班之星”五大文化育人工程,将文化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保障。
作为当下的流行词之一,“带货”具有不同于缩略语“捎带货物”“夹带私货”的含义,呈现出新的语义特征:可表达明星或网络红人对商品的带动作用;专指一种新型电商销售模式;表
司马相如的赋作在汉赋发展史上具有继承与开拓的意义,其抒情骚体之作《长门赋》集楚辞之大成,在语辞、句式和意绪结构上有意识地祖述与脱化,情词缠绵,哀怨可悲,为骚怨之遗绪。但因抒情方式和情感表达的不同,与屈辞怨怒激愤的狂狷气性和张扬自信的感情抒发相比,《长门赋》主体情感则主要系于一己之宠辱的无奈郁闷,而且情感为理性所节制,立言有法,温柔敦厚,含蓄蕴藉。《长门赋》博采屈辞而弥新,又开后世宫怨题材之取向。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暴发给既有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敲响警钟,公共卫生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之一。突发公共卫生危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影响世界经济正常运行,引发国际局势动荡。应对公共卫生危机,需要完善公共卫生治理体系;需要国际社会达成理念共识,一致行动。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倡导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升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能力,积极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彰显了中国智慧,是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中国方案。
摘 要:在当前知识与信息快速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应用到现实的生产生活中,还渗透到学生的知识学习中。对于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同的信息内容,而如何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过程中做到趋利避害,是每个教师所要关注的重要教学问题。故就信息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与培养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与探究。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信息网络时代;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