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防止个体思维取代群体思维。学优生、进步生、学困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关注不同学生的思维,实现群体思维与个体思维的融合。
[关键词]群体思维 个体思维 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7-059
学优生是课堂的活跃分子,积极回答问题、参与活动,因而课堂成为学优生表演的舞台。这样一来,群体思维被个体思维所取代,教学品质下降是必然的结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升教学认识,通过分层教学、政策倾斜、科学分组等手段,观照全体学生的学习诉求,形成学习合力。
一、分层设计,观照不同学生群体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这是普遍现象。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备课要体现差异性,根据不同学生的思维实际进行分层教学,让不同群体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学习进步。因此,教师要有全体意识,在设计思考问题、训练任务时,要体现梯度性。
在教学“圆柱和圆锥”时,教师可在课程导入阶段设计一组思考问题:你知道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求物体的侧面积?求圆柱的表面积需要什么条件?已知圆柱的半径和高、直径和高,或周长和高,你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把学生异质分组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要求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要发言,而且要有小组讨论的书面记录。小组成员可以任意选择一个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让学生按照异质分组进行讨论,是根据问题的难度安排的。第一个问题难度最小,学生都能够找到生活中的例子;第二个问题要结合教材的内容展开,适合中等生回答;最后一个问题难度最大,要分几种情况进行分析比对,这是学优生可以完成的问题。教师规定小组成员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自然是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学生有话可说,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够正常开展,分层教学意识得以体现,群体思维和个体思维才能实现有效融合。
二、政策倾斜,放低目标达成起点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观照不同学生群体的思维基础。降低目标达成起点,教师有意的等待,这是对学困生的特别关照。学困生思维启动较慢,教师要有一定的耐心。
大多数的教师都有学优生情结,这种意识不改变,课堂教学品质就难以提升。例如,教学“比例”时,教师提出问题:“什么叫比?什么叫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学生纷纷举手,但是教师只是注视那些没有举手的学生,等待了几秒钟后选了一位没有举手的学生:“在这三个问题中,任意选一个你觉得容易回答的问题来解答。”教师总是会把问题留给自愿举手的学生,一般不轻易提问不举手的学生,这看上去是尊重学生学习的权利,其实很容易助长不良学风的形成。小学高年级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热情不高,在这里,教师专门挑选不举手的学生,其实就是一种政策倾斜。学生不主动要求回答问题,自然是遇到了思维障碍,如果教师忽视这些学生,他们思维的淤堵现象永远不能得到疏通。教师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给了不举手的学生,这对所有的学生都是一种警示:思考问题是每一个学生的职责,没有人例外。
三、科学分组,促进主体优势互补
通常情况下,教师会根据学生座位分组,这当然是不科学的。学习小组一旦出现不和睦的情况,合作学习自然会受到干扰。因此,教师要对分组标准做细致的分析,同质分组、异质分组、自由组合等分组方式,都是可以考虑的分组标准。特别是自由组合,可以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思维融合。
教学“大树有多高”时,教师准备组织学生到校园中实地测量大树,学生听说要进行实地测量,都显得非常兴奋。教师先让学生按照自由组合的原则,把学生分成六人小组,然后提出问题:“校园里的这棵大树很高,要测量它的高度,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呢?在实际操作时,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很快就达成共识:“利用树影测量大树的高度。首先要找到对比参照物,然后通过测量大树的影子,推算出大树的高度。”学生学习思维达成一致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操作,学习效果非常显著。
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让学生按照自由组合的形式组成学习小组,这无疑是给所有学生以鼓舞和激励,因为能够和要好的伙伴一起行动,这本身就是一种奖励。教师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是对课堂教学积极因素的科学整合,让不同的学生都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也极大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为群体思维和个体思维有效融合创造了条件。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实际制定相应对策,提升课堂教学覆盖面,通过分层设计、降低目标起点、合理分组,实现群体思维和个体思维的有效融合,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得到不同的发展”。
(责编 童 夏)
[关键词]群体思维 个体思维 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7-059
学优生是课堂的活跃分子,积极回答问题、参与活动,因而课堂成为学优生表演的舞台。这样一来,群体思维被个体思维所取代,教学品质下降是必然的结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升教学认识,通过分层教学、政策倾斜、科学分组等手段,观照全体学生的学习诉求,形成学习合力。
一、分层设计,观照不同学生群体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这是普遍现象。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备课要体现差异性,根据不同学生的思维实际进行分层教学,让不同群体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学习进步。因此,教师要有全体意识,在设计思考问题、训练任务时,要体现梯度性。
在教学“圆柱和圆锥”时,教师可在课程导入阶段设计一组思考问题:你知道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求物体的侧面积?求圆柱的表面积需要什么条件?已知圆柱的半径和高、直径和高,或周长和高,你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把学生异质分组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要求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要发言,而且要有小组讨论的书面记录。小组成员可以任意选择一个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让学生按照异质分组进行讨论,是根据问题的难度安排的。第一个问题难度最小,学生都能够找到生活中的例子;第二个问题要结合教材的内容展开,适合中等生回答;最后一个问题难度最大,要分几种情况进行分析比对,这是学优生可以完成的问题。教师规定小组成员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自然是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学生有话可说,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够正常开展,分层教学意识得以体现,群体思维和个体思维才能实现有效融合。
二、政策倾斜,放低目标达成起点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观照不同学生群体的思维基础。降低目标达成起点,教师有意的等待,这是对学困生的特别关照。学困生思维启动较慢,教师要有一定的耐心。
大多数的教师都有学优生情结,这种意识不改变,课堂教学品质就难以提升。例如,教学“比例”时,教师提出问题:“什么叫比?什么叫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学生纷纷举手,但是教师只是注视那些没有举手的学生,等待了几秒钟后选了一位没有举手的学生:“在这三个问题中,任意选一个你觉得容易回答的问题来解答。”教师总是会把问题留给自愿举手的学生,一般不轻易提问不举手的学生,这看上去是尊重学生学习的权利,其实很容易助长不良学风的形成。小学高年级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热情不高,在这里,教师专门挑选不举手的学生,其实就是一种政策倾斜。学生不主动要求回答问题,自然是遇到了思维障碍,如果教师忽视这些学生,他们思维的淤堵现象永远不能得到疏通。教师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给了不举手的学生,这对所有的学生都是一种警示:思考问题是每一个学生的职责,没有人例外。
三、科学分组,促进主体优势互补
通常情况下,教师会根据学生座位分组,这当然是不科学的。学习小组一旦出现不和睦的情况,合作学习自然会受到干扰。因此,教师要对分组标准做细致的分析,同质分组、异质分组、自由组合等分组方式,都是可以考虑的分组标准。特别是自由组合,可以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思维融合。
教学“大树有多高”时,教师准备组织学生到校园中实地测量大树,学生听说要进行实地测量,都显得非常兴奋。教师先让学生按照自由组合的原则,把学生分成六人小组,然后提出问题:“校园里的这棵大树很高,要测量它的高度,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呢?在实际操作时,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很快就达成共识:“利用树影测量大树的高度。首先要找到对比参照物,然后通过测量大树的影子,推算出大树的高度。”学生学习思维达成一致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操作,学习效果非常显著。
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让学生按照自由组合的形式组成学习小组,这无疑是给所有学生以鼓舞和激励,因为能够和要好的伙伴一起行动,这本身就是一种奖励。教师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是对课堂教学积极因素的科学整合,让不同的学生都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也极大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为群体思维和个体思维有效融合创造了条件。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实际制定相应对策,提升课堂教学覆盖面,通过分层设计、降低目标起点、合理分组,实现群体思维和个体思维的有效融合,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得到不同的发展”。
(责编 童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