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5日,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全资子公司国开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开证券)正式成立。经国务院特批的国开行“一拖二”银行集团终于初具雏形。
“国开行的改革比其他商业银行股改上市更复杂。自2008年年底成立股份制公司,历时一年半,终于完成了银行为主,加直接投资和投行业务的架构;接下来继续深化商业化改革、引资,还有很多复杂探索。”国开行高层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
接近国开行的知情人士透露,国开行还处在政策性业务向商业化转型的过程中,改革面临颇多挑战与不确定性,暂无引入全国社保基金以外其他战略投资者的计划,上市也不在计划中。
由于全球经济金融形势突变,经济增长由盛变衰,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必要性再度凸显。经营效益最高的政策性银行国开行的改制路程推进曲折。
“在改革取得初步成果的同时,国开行也进入了相对‘进退两难’的状况。‘退’肯定是不可能的,改革没有回头箭;‘进’就需要我们拿出魄力、拿出紧迫感、拿出责任感来。”在国开证券成立仪式上,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说。
“一拖二”银行集团
“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子公司国开证券正式挂牌,标志着国开行以银行业务为主,兼具投资和投行功能的‘一拖二’组织架构已经最终建立,标志着国开行的商业化改革又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国开行董事长陈元表示。
“陈元董事长从1998年调入国开行,就希望能够创建全能投资银行,他对国开证券的期望很高,要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具有独特优势的投行。”国开证券内部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
国务院2007年批准国开行商业化改革方案,允许其混业经营直接投资和投行业务后,国开行一直在设计筹备“一拖二”的架构设计和业务模式。
2009年8月,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开金融)成立,注册资本350亿元,承接国开行原有非金融类股权资产,主营直接投资业务。
同期,国开行在全行范围内组织考核招聘,组建国家开发银行证券公司筹备组,吸纳国开行总分行层面的信贷、评审、研究、资金运作等重要部门人士打造国开证券。
筹备小组人士对《财经》记者透露,在分业监管模式下,新开设一家证券公司很难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所以最终选择了全额收购航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航空证券),在此基础上增资更名。
航空证券注册资金5.2亿元,主要收入来自经纪业务。2009年11月,国开行与航空证券签订协议,以11.5亿元人民币收购后者100%股权。国开证券注册资本金为23.7亿元,总部位于北京,在国内主要省市如上海、深圳、天津、河北等地设立了营业部。
国开证券董事长由国开行副行长高坚兼任,高坚现年61岁,历任财政部国债管理司司长、国开行资金局局长、国开行副行长,是中国债券市场创新发展的推动者。原国开行天津分行行长黎维彬出任国开证券总经理。财政部、汇金也对国开证券派驻监事、董事,“关注资产的保值增值”。
“国开证券是国开行业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国开行为国开证券出资18.5亿元,今后还将根据国开证券发展的需要,继续予以注资,人才、技术、客户资源等方面全方位的支持。”在国开证券成立仪式上,陈元说。
国开证券内部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国开行还将在一两年内,继续对国开证券增资50亿元至73.7亿元,用于拓展创新业务、国际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等。
上述人士透露,依托国开行的“走出去”贷款等中长期融资业务和政府关系,目前已经有不少大型项目在运作中。新成立的国开证券,虽由银行控股,但与其他券商一样由证监会监管,经营范围包括证券经纪、自营、承销、投资咨询等业务。
8月25日,国开证券与野村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法国兴业银行、曼达林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澳洲宝泽金融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此举意在借鉴国际金融机构的海外授行业务专长,整合国内外资源,加速国开证券的发展。
此外,国开行还持有国银金融租赁89%股权、并全资持有中非发展基金和浩迅集团有限公司,初步形成贷款、投资、投行、债券和租赁业务等相互协同的银行集团。
但一位金融高层人士表示,国开行“一拖二”的银行集团模式,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一行一策”的特批结果,并不具有混业经营的试点标志性意义;但长远来看混业经营是趋势。
开发性金融烙印
针对国开行改革方向,刘士余认为,“三个特征是无论如何要保持和发扬下去:资产业务的开发性、负债业务的债券主导特征和资产负债期限配置上的中长期性”。
所谓开发性金融,陈元在内部会议上表示,即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宗旨,以中长期投融资为手段,把国家信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的一种金融形态和金融方法。
平地而起的国开证券与国开金融,也凸显出时下的开发性金融特点:支持“两基一支”、区域开发、“走出去”等领域。
“国开证券近期将重点发展财务顾问、并购重组尤其是国际并购等投行业务,全力推进债券业务、经纪业务,积极谋划和拓展融资融券、股指期货、资产管理等创新业务。”国开证券董事长高坚透露。
国开证券投行部人士解释,国开行是企业债承销和债市创新的佼佼者,也是仅次于财政部的第二大发债主体,在固定收益领域积累了很多经验和优势,能够给国开证券比较多的支持。
“国开证券已经储备了中国‘走出去’等并购项目,这是依托国开行历来对外项目融资援助积累的经验和资源。”截至2010年6月末,通过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及“货款换资源”与俄罗斯、巴西、委内瑞拉等国开展合作,国开行外汇货款余额达到1142亿美元,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投融合作银行。
上述国开证券内部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银行受到很多限制,只能依托贷款做一些财务顾问、咨询等中间业务,但是国开证券的服务领域会更广,包括并购整合、国际业务、上市前的财务顾问等。”
受惠于此,国开证券已经与中国船舶产业投资基金、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等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并购重组和国际业务。
国开金融成立时,主要承接国开行原有的中国一比利时直接股权投资基金、中国一东盟投资基金和其他境内股权投资,现在则成为私募基金和地方政府基建、科技园区竞相争取的投资者,被私募界称为继全国社保基金之后的最主要资金来源。
今年3月,国开金融投资3亿元,与河北曹妃旬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联合出资,成立国开曹妃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土地开发、城市经营性资产运营、产业投资等 业务,被称为开行系城市开发平台。这也是国开行继“软贷款”(为地方融资平台提供资本金贷款)叫停之后,又一项地方政府融资模式的创新。
作为国开行转型改制工作小组成员,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表示:“当年设计出‘一拖二’的概念,就是希望以中长期开发性金融为主导,同时通过股权投资、债权重组来实现国开行业务的多元化,发挥国开行在股市、债市等资本市场上的融资功能。希望两家全资重点子公司,在我国经济处于市场化、城镇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能够围绕母公司的发展战略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国开行的改革方案。”
商业化不归路
央行、银监会的多名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时至今日,国开行商业化改革只能进、不能退。国开行最终必然要进行彻底的商业化改革。
“开发性金融是国开行的特色,与政策性业务、商业性业务的分类并不是一个范畴,开发性金融服务中包含政策性、商业性两种类型的业务。”一名国开行高层人士如此阐释,目前,国开行是“开发性金融,商业化运作”。
该人士介绍,“国开行已经将一些政策性业务分立出来,按照市场化原则询价,对一些需要保密的项目如军工、外汇管理局委托的政策性海外投资项目,则是专项专报。”
上述人士表示,国开行还有一些财政贴息类的政策性业务等,将来完全商业化后,会与商业性业务分账管理。不过,财政部从2004年起就在研究国开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账管理,进展有限。
“转型问题对国开行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刘士余认为,首当其冲的就是国开行资金来源问题。
与其他商业银行一样,国开行也面临着资本约束的压力。国开行年报显示,2007年年底中央汇金公司对国开行注资后,该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2.77%,2008年年底下降至11.31%,2009年年底为11.83%,略高于银监会对大型银行11.5%的标准。
作为中国特色的债券银行,国开行只在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设立分行,没有吸收存款的网点基础,资金主要来自发债融资。在政策性银行时期,国开行享受主权信用评级,可以从机构吸取低成本资金。
2008年年底国开行股份制公司成立后,监管部门给予国开行债信风险权重为零的两年过渡期,但并不足以消除国开行未来筹资的疑虑。虽然允许国开行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屡次传出国开行试图收购中小银行并吸收存款的消息,但一直没有实质进展。国开债风险权重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今年7月,银监会将国开行人民币债券风险权重为零的政策性优惠延长一年至201 1年年底,视同政策性金融债处理,商业银行持有此类无风险债券,不受“单一债券最大持有比例”等投资集中度的约束。以后的国开行人民币债券风险权重仍需要另行研究决定。
监管部门还要求国开行充分考虑国内债市的发展状况,认真研究和分析债市的承受度和中长期债权银行的发展规律,适度控制资产扩张速度,维护金融稳定,确保商业化改革顺利平稳进行。
一名资深金融人士表示,国开行目前还没有完全商业化,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补助,保持平稳过渡,未来完全商业化后,应该与其他商业银行同等待遇。
国开行高层人士透露,国开行以后会引入战略投资者,希望股权进一步多元化。
但是,由于国开行商业化转型、定位和上市前景尚不明晰,投资者进入的积极性也不高。而国开行2009年平均资产回报率0.75%,与上市银行相比居于倒数,也降低了其投资吸引力。目前,全国社保基金还在同财政部反复磋商注资国开行200亿元事宜,但至今各方尚未就入股价格和比例达成一致。
接近国开行人士透露,股东希望国开行能像四大国有银行,通过股改上市,提高经营效率,获得更多回报。但国开行内部认为,国开行改革无剥离过往业务包袱的设计,现今亦有不少服务国家战略的业务,不能完全等同商业银行。作为首家商业化改革的政策性银行,国开行改革还有诸多细节悬而未决。
“国开行的改革比其他商业银行股改上市更复杂。自2008年年底成立股份制公司,历时一年半,终于完成了银行为主,加直接投资和投行业务的架构;接下来继续深化商业化改革、引资,还有很多复杂探索。”国开行高层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
接近国开行的知情人士透露,国开行还处在政策性业务向商业化转型的过程中,改革面临颇多挑战与不确定性,暂无引入全国社保基金以外其他战略投资者的计划,上市也不在计划中。
由于全球经济金融形势突变,经济增长由盛变衰,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必要性再度凸显。经营效益最高的政策性银行国开行的改制路程推进曲折。
“在改革取得初步成果的同时,国开行也进入了相对‘进退两难’的状况。‘退’肯定是不可能的,改革没有回头箭;‘进’就需要我们拿出魄力、拿出紧迫感、拿出责任感来。”在国开证券成立仪式上,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说。
“一拖二”银行集团
“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子公司国开证券正式挂牌,标志着国开行以银行业务为主,兼具投资和投行功能的‘一拖二’组织架构已经最终建立,标志着国开行的商业化改革又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国开行董事长陈元表示。
“陈元董事长从1998年调入国开行,就希望能够创建全能投资银行,他对国开证券的期望很高,要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具有独特优势的投行。”国开证券内部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
国务院2007年批准国开行商业化改革方案,允许其混业经营直接投资和投行业务后,国开行一直在设计筹备“一拖二”的架构设计和业务模式。
2009年8月,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开金融)成立,注册资本350亿元,承接国开行原有非金融类股权资产,主营直接投资业务。
同期,国开行在全行范围内组织考核招聘,组建国家开发银行证券公司筹备组,吸纳国开行总分行层面的信贷、评审、研究、资金运作等重要部门人士打造国开证券。
筹备小组人士对《财经》记者透露,在分业监管模式下,新开设一家证券公司很难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所以最终选择了全额收购航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航空证券),在此基础上增资更名。
航空证券注册资金5.2亿元,主要收入来自经纪业务。2009年11月,国开行与航空证券签订协议,以11.5亿元人民币收购后者100%股权。国开证券注册资本金为23.7亿元,总部位于北京,在国内主要省市如上海、深圳、天津、河北等地设立了营业部。
国开证券董事长由国开行副行长高坚兼任,高坚现年61岁,历任财政部国债管理司司长、国开行资金局局长、国开行副行长,是中国债券市场创新发展的推动者。原国开行天津分行行长黎维彬出任国开证券总经理。财政部、汇金也对国开证券派驻监事、董事,“关注资产的保值增值”。
“国开证券是国开行业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国开行为国开证券出资18.5亿元,今后还将根据国开证券发展的需要,继续予以注资,人才、技术、客户资源等方面全方位的支持。”在国开证券成立仪式上,陈元说。
国开证券内部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国开行还将在一两年内,继续对国开证券增资50亿元至73.7亿元,用于拓展创新业务、国际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等。
上述人士透露,依托国开行的“走出去”贷款等中长期融资业务和政府关系,目前已经有不少大型项目在运作中。新成立的国开证券,虽由银行控股,但与其他券商一样由证监会监管,经营范围包括证券经纪、自营、承销、投资咨询等业务。
8月25日,国开证券与野村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法国兴业银行、曼达林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澳洲宝泽金融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此举意在借鉴国际金融机构的海外授行业务专长,整合国内外资源,加速国开证券的发展。
此外,国开行还持有国银金融租赁89%股权、并全资持有中非发展基金和浩迅集团有限公司,初步形成贷款、投资、投行、债券和租赁业务等相互协同的银行集团。
但一位金融高层人士表示,国开行“一拖二”的银行集团模式,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一行一策”的特批结果,并不具有混业经营的试点标志性意义;但长远来看混业经营是趋势。
开发性金融烙印
针对国开行改革方向,刘士余认为,“三个特征是无论如何要保持和发扬下去:资产业务的开发性、负债业务的债券主导特征和资产负债期限配置上的中长期性”。
所谓开发性金融,陈元在内部会议上表示,即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宗旨,以中长期投融资为手段,把国家信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的一种金融形态和金融方法。
平地而起的国开证券与国开金融,也凸显出时下的开发性金融特点:支持“两基一支”、区域开发、“走出去”等领域。
“国开证券近期将重点发展财务顾问、并购重组尤其是国际并购等投行业务,全力推进债券业务、经纪业务,积极谋划和拓展融资融券、股指期货、资产管理等创新业务。”国开证券董事长高坚透露。
国开证券投行部人士解释,国开行是企业债承销和债市创新的佼佼者,也是仅次于财政部的第二大发债主体,在固定收益领域积累了很多经验和优势,能够给国开证券比较多的支持。
“国开证券已经储备了中国‘走出去’等并购项目,这是依托国开行历来对外项目融资援助积累的经验和资源。”截至2010年6月末,通过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及“货款换资源”与俄罗斯、巴西、委内瑞拉等国开展合作,国开行外汇货款余额达到1142亿美元,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投融合作银行。
上述国开证券内部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银行受到很多限制,只能依托贷款做一些财务顾问、咨询等中间业务,但是国开证券的服务领域会更广,包括并购整合、国际业务、上市前的财务顾问等。”
受惠于此,国开证券已经与中国船舶产业投资基金、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等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并购重组和国际业务。
国开金融成立时,主要承接国开行原有的中国一比利时直接股权投资基金、中国一东盟投资基金和其他境内股权投资,现在则成为私募基金和地方政府基建、科技园区竞相争取的投资者,被私募界称为继全国社保基金之后的最主要资金来源。
今年3月,国开金融投资3亿元,与河北曹妃旬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联合出资,成立国开曹妃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土地开发、城市经营性资产运营、产业投资等 业务,被称为开行系城市开发平台。这也是国开行继“软贷款”(为地方融资平台提供资本金贷款)叫停之后,又一项地方政府融资模式的创新。
作为国开行转型改制工作小组成员,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表示:“当年设计出‘一拖二’的概念,就是希望以中长期开发性金融为主导,同时通过股权投资、债权重组来实现国开行业务的多元化,发挥国开行在股市、债市等资本市场上的融资功能。希望两家全资重点子公司,在我国经济处于市场化、城镇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能够围绕母公司的发展战略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国开行的改革方案。”
商业化不归路
央行、银监会的多名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时至今日,国开行商业化改革只能进、不能退。国开行最终必然要进行彻底的商业化改革。
“开发性金融是国开行的特色,与政策性业务、商业性业务的分类并不是一个范畴,开发性金融服务中包含政策性、商业性两种类型的业务。”一名国开行高层人士如此阐释,目前,国开行是“开发性金融,商业化运作”。
该人士介绍,“国开行已经将一些政策性业务分立出来,按照市场化原则询价,对一些需要保密的项目如军工、外汇管理局委托的政策性海外投资项目,则是专项专报。”
上述人士表示,国开行还有一些财政贴息类的政策性业务等,将来完全商业化后,会与商业性业务分账管理。不过,财政部从2004年起就在研究国开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账管理,进展有限。
“转型问题对国开行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刘士余认为,首当其冲的就是国开行资金来源问题。
与其他商业银行一样,国开行也面临着资本约束的压力。国开行年报显示,2007年年底中央汇金公司对国开行注资后,该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2.77%,2008年年底下降至11.31%,2009年年底为11.83%,略高于银监会对大型银行11.5%的标准。
作为中国特色的债券银行,国开行只在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设立分行,没有吸收存款的网点基础,资金主要来自发债融资。在政策性银行时期,国开行享受主权信用评级,可以从机构吸取低成本资金。
2008年年底国开行股份制公司成立后,监管部门给予国开行债信风险权重为零的两年过渡期,但并不足以消除国开行未来筹资的疑虑。虽然允许国开行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屡次传出国开行试图收购中小银行并吸收存款的消息,但一直没有实质进展。国开债风险权重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今年7月,银监会将国开行人民币债券风险权重为零的政策性优惠延长一年至201 1年年底,视同政策性金融债处理,商业银行持有此类无风险债券,不受“单一债券最大持有比例”等投资集中度的约束。以后的国开行人民币债券风险权重仍需要另行研究决定。
监管部门还要求国开行充分考虑国内债市的发展状况,认真研究和分析债市的承受度和中长期债权银行的发展规律,适度控制资产扩张速度,维护金融稳定,确保商业化改革顺利平稳进行。
一名资深金融人士表示,国开行目前还没有完全商业化,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补助,保持平稳过渡,未来完全商业化后,应该与其他商业银行同等待遇。
国开行高层人士透露,国开行以后会引入战略投资者,希望股权进一步多元化。
但是,由于国开行商业化转型、定位和上市前景尚不明晰,投资者进入的积极性也不高。而国开行2009年平均资产回报率0.75%,与上市银行相比居于倒数,也降低了其投资吸引力。目前,全国社保基金还在同财政部反复磋商注资国开行200亿元事宜,但至今各方尚未就入股价格和比例达成一致。
接近国开行人士透露,股东希望国开行能像四大国有银行,通过股改上市,提高经营效率,获得更多回报。但国开行内部认为,国开行改革无剥离过往业务包袱的设计,现今亦有不少服务国家战略的业务,不能完全等同商业银行。作为首家商业化改革的政策性银行,国开行改革还有诸多细节悬而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