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东城第一小学成立5年来,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不懈探索创新,基本实现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的总体目标。目前,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闻名省内外,课堂文化建设也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点燃成功人生”的办学理念
建校之初,东城一小就结合毗邻半坡遗址的地域优势和自身的特点,确立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火文化”,并以此确定了“点燃成功人生”的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该校领导班子结合国内教育现状以及新课标理念,通过充分考察、调研和论证,一致认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人生。而这种氛围恰好与火所蕴含的精神一脉相承。火的核心精神即是积极、主动、热情;火苗所显示出的那种灵动,不正是大家追求的课堂上师生的精彩表现吗?灵动,既符合火的精神与内涵,同时也体现了学校课堂文化的追求。于是,该校大胆构建并尝试了“以学定导,多元互动”的灵动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性、合作性,将校园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课堂文化体系。
“灵动课堂”理念阐释
学校认为:火,具有众多的象征意义,而其中的跳跃、不羁、灵动等,正是课堂文化所需要汲取和发扬的。现代汉语词典上对“灵动”的解释是: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这是灵动课堂的外显形态,它的内核则是在人本理念引领下,通过教与学,搭建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平台。构建灵动课堂,要在立足于生本思想的基础上,呼唤课堂回归,将课堂还给学生,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力的提升。关注课堂生长,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走进课堂,既要有充分的预设,又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让课堂在师生的共同生长中绽放灵动的精彩。
东城一小的课堂重点,是围绕“灵动”,着重处理好以下“三动”:
身动——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充分的话语权。身体力行,主动探究,主动交流,主动合作,主动展示,主动质疑,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思维充分拓展,情感充分表达,能力充分发挥。
心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参与权。学生在课堂上心随身动,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并保证“活而不散,动而不乱”;让每个孩子全身心投入学习,使知识在互动中生发,在质疑中生成,在检测中生根,使学生在多元评价中成长。
神动——让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实现“让我说”到“我想说”,实现“能质疑”到“会质疑”,实现“我学会”到“我会学”,实现“知识——能力——学科素养”的飞跃,让学生真正感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灵动课堂”流程及操作要点
东城一小“以学定导,多元互动”灵动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流程可归纳为:检、导、学、展、拓。
检——预习检测,点燃激情 此项环节既是课堂教学的常规环节,也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要点燃成功人生,首先要在课堂上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教师以简洁生动的语言、直观的图片、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动听的音乐等,创设生动的情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点燃学习激情。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和学习方法,发挥自身主动性,给学生自由空间。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如何自主地学来展开。学生充分活动起来了,自主学习就成为一种自动自发的习惯。
导——明确目标,相机引导 本环节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采用恰当的引导方法,联系学生对已有知识点的理解,尊重学生的意见,采用学生的观点,使学生和教师产生共鸣,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自己有充分的话语权。教师的活动定位为唤醒、激励、引导、启发和评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交流的核心,教师要善于利用,善于引导,在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之火充分激发后,课堂就更注重导向作用。
学——自主学习,交流互动 一是独学。独学要求学生借助指导单(学习单),通过学习教材或查阅资料,尝试解决本节课的基本问题。需要每名学生静下心来,真正的进行独立思考,获得新知。对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疑点,做好标注,便于留待后边的环节予以解决。二是对学。对学是指同等学习程度的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一般为两三名学生,根据独学快慢,自然成对。随着学习的一步步深入,对学同学就如同团团之火,已有蔓延之势,为群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目的是: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子互相完善达成共识;形成共同问题,提交小组。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度不同,有时对学环节可以省略。三是群学。群学是指小组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互相帮扶,实现共同提高。此刻,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解放,碰撞,进行全方位的展示、交流,真正实现熊熊之火。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对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问题的过程。群学也是展示的准备阶段。四是评学。学如文火慢炖,又如烈火猛烹。课堂除了要求学生学会积极主动之外,更要学会合作。在课堂上要开展独学、对学、群学、评学四种学习方式。评学是指在班级内所有学生的共同学习和提高,评学是在班级大展示的基础上,点评、补充和质疑,对于不同的意见和建议,统一意见,达成共识,取长补短,共同解决。质疑和评价也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群学的思维碰撞,此时的评价就如同让精神之火得以燎原,为今后的学习做好精神铺垫。
展——合作探究、汇报展示 灵动课堂上,每个小组内根据任务或问题有组织地进行交流互助,他们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分工合作,且经常更换角色扮演。学生们在这样的小组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共同分享合作的成果和成功的喜悦。这样的课堂,生生之间没有任何障碍的进行交流,是心灵的沟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和谐的关系,同时营造起课堂的灵动。展示是灵动课堂的重要特征,可以贯穿于课堂的全过程,可以在不同的课型中得到不同的体现。灵动课堂的展示包括“组内小展示”和“班级大展示”两种,是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重要途径。 拓——激发潜能,拓展提升 灵动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始终处在一种思维挺进状态,能力也随之呈螺旋式上升。学生在问题或任务驱动的基础上,学会独立思考,把疑问与同伴交流或向老师请教,进行各种交往和合作分享。同时,在新的任务驱动下产生新的疑问,并把这些问题延伸到课后,延伸到生活中去,逐步形成敢于探究、敢于质疑问难的良好品质。所以,灵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就犹如星火燎原之势发展。
初品幸福果,展示新形象
培养了一批“新学生” 通过仅仅一年的课改探索,学校教师惊喜地发现: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探索精神得到了极大提升。如今的课堂,学生的语言表达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课堂观察能力,明显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展示和体现,真正培养了一批新学生。
锻炼了一批“新教师” 以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展示交流为平台,培养和锻练了一批观念新、业务水平过硬的新教师。并涌现出多位区级课改名师,还有多人外出讲学。学校教师刘伟、赖娜、王增辉、马艳荣获全国说课大赛特等奖或一等奖;教师程晓梅荣获全国“中国好课堂”赛教二等奖;教师段江花、史小华等获得西安市教学能手称号;教师张杰、郑多获得西安市学科带头人称号;教师韩伟参加西安市名师大篷车到各地进行巡回展示交流;樊转妮、程晓梅、赖娜等5位教师荣获“中国好课堂”特等奖及一、二等奖。另外,伍鹏、张小翔、李娜等教师在灞桥区学科培训中进行示范课展示,受到普遍好评。
打造“新”课堂 通过不断探索,学校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以学定导,多元互动”灵动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同时,使学校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上,学生的精彩发言,观点碰撞,精彩展示,让大家看到了课改带来的实效和高效;教师也真正走下讲台,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引领者;学生的求知欲和质疑能力都在不断提升。
倡导“新”文化 围绕学校的文化主线和灵动课堂建设,全体师生已经逐渐内化自我信仰,实现文化育人。课堂上,工作中,教师的激情与快乐感染着学生,影响着学生,体现着学校的“火文化”。所有教师秉承着“传承文明,探索创新”的校园精神,努力工作在这美丽的校园,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学校的面貌日新月异,给人以蓬勃向上的精神动力。
课堂文化建设两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非但没有因为课改而下滑,反而有了大幅提升。在灞桥区的质量检测中遥遥领先,在素质教育校校行检查中名列前茅。此外,学校影响力迅速扩大,东城一小不仅以校园文化而闻名,更因课堂改革而精彩。两年来,学校除了接待来自各个地方的教育同仁之外,还承担了国家级校长培训班的实践活动和入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先后接待了三批校长:第一批来自陕西师范大学校长班,50多人;第二批来自北京,50多人;第三批来自全国各地,20多人。2014年9月至10月,接待了来自榆林市衡山县党岔镇中心小学的17位教师到校进行影子培训;11月,又有10位入职教师来校进行岗前培训。这些参观和学习,既扩大了学校对外的影响力,也给学校带来了效益;既锻炼了学校的教师,也促进了学校的工作。
课堂文化建设两年多以来,东城一小经历了艰难曲折,品味了酸甜苦辣,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学校师生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真正实现“点燃成功人生”的美好梦想。
“点燃成功人生”的办学理念
建校之初,东城一小就结合毗邻半坡遗址的地域优势和自身的特点,确立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火文化”,并以此确定了“点燃成功人生”的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该校领导班子结合国内教育现状以及新课标理念,通过充分考察、调研和论证,一致认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人生。而这种氛围恰好与火所蕴含的精神一脉相承。火的核心精神即是积极、主动、热情;火苗所显示出的那种灵动,不正是大家追求的课堂上师生的精彩表现吗?灵动,既符合火的精神与内涵,同时也体现了学校课堂文化的追求。于是,该校大胆构建并尝试了“以学定导,多元互动”的灵动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性、合作性,将校园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课堂文化体系。
“灵动课堂”理念阐释
学校认为:火,具有众多的象征意义,而其中的跳跃、不羁、灵动等,正是课堂文化所需要汲取和发扬的。现代汉语词典上对“灵动”的解释是: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这是灵动课堂的外显形态,它的内核则是在人本理念引领下,通过教与学,搭建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平台。构建灵动课堂,要在立足于生本思想的基础上,呼唤课堂回归,将课堂还给学生,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力的提升。关注课堂生长,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走进课堂,既要有充分的预设,又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让课堂在师生的共同生长中绽放灵动的精彩。
东城一小的课堂重点,是围绕“灵动”,着重处理好以下“三动”:
身动——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充分的话语权。身体力行,主动探究,主动交流,主动合作,主动展示,主动质疑,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思维充分拓展,情感充分表达,能力充分发挥。
心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参与权。学生在课堂上心随身动,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并保证“活而不散,动而不乱”;让每个孩子全身心投入学习,使知识在互动中生发,在质疑中生成,在检测中生根,使学生在多元评价中成长。
神动——让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实现“让我说”到“我想说”,实现“能质疑”到“会质疑”,实现“我学会”到“我会学”,实现“知识——能力——学科素养”的飞跃,让学生真正感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灵动课堂”流程及操作要点
东城一小“以学定导,多元互动”灵动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流程可归纳为:检、导、学、展、拓。
检——预习检测,点燃激情 此项环节既是课堂教学的常规环节,也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要点燃成功人生,首先要在课堂上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教师以简洁生动的语言、直观的图片、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动听的音乐等,创设生动的情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点燃学习激情。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和学习方法,发挥自身主动性,给学生自由空间。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如何自主地学来展开。学生充分活动起来了,自主学习就成为一种自动自发的习惯。
导——明确目标,相机引导 本环节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采用恰当的引导方法,联系学生对已有知识点的理解,尊重学生的意见,采用学生的观点,使学生和教师产生共鸣,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自己有充分的话语权。教师的活动定位为唤醒、激励、引导、启发和评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交流的核心,教师要善于利用,善于引导,在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之火充分激发后,课堂就更注重导向作用。
学——自主学习,交流互动 一是独学。独学要求学生借助指导单(学习单),通过学习教材或查阅资料,尝试解决本节课的基本问题。需要每名学生静下心来,真正的进行独立思考,获得新知。对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疑点,做好标注,便于留待后边的环节予以解决。二是对学。对学是指同等学习程度的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一般为两三名学生,根据独学快慢,自然成对。随着学习的一步步深入,对学同学就如同团团之火,已有蔓延之势,为群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目的是: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子互相完善达成共识;形成共同问题,提交小组。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度不同,有时对学环节可以省略。三是群学。群学是指小组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互相帮扶,实现共同提高。此刻,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解放,碰撞,进行全方位的展示、交流,真正实现熊熊之火。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对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问题的过程。群学也是展示的准备阶段。四是评学。学如文火慢炖,又如烈火猛烹。课堂除了要求学生学会积极主动之外,更要学会合作。在课堂上要开展独学、对学、群学、评学四种学习方式。评学是指在班级内所有学生的共同学习和提高,评学是在班级大展示的基础上,点评、补充和质疑,对于不同的意见和建议,统一意见,达成共识,取长补短,共同解决。质疑和评价也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群学的思维碰撞,此时的评价就如同让精神之火得以燎原,为今后的学习做好精神铺垫。
展——合作探究、汇报展示 灵动课堂上,每个小组内根据任务或问题有组织地进行交流互助,他们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分工合作,且经常更换角色扮演。学生们在这样的小组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共同分享合作的成果和成功的喜悦。这样的课堂,生生之间没有任何障碍的进行交流,是心灵的沟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和谐的关系,同时营造起课堂的灵动。展示是灵动课堂的重要特征,可以贯穿于课堂的全过程,可以在不同的课型中得到不同的体现。灵动课堂的展示包括“组内小展示”和“班级大展示”两种,是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重要途径。 拓——激发潜能,拓展提升 灵动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始终处在一种思维挺进状态,能力也随之呈螺旋式上升。学生在问题或任务驱动的基础上,学会独立思考,把疑问与同伴交流或向老师请教,进行各种交往和合作分享。同时,在新的任务驱动下产生新的疑问,并把这些问题延伸到课后,延伸到生活中去,逐步形成敢于探究、敢于质疑问难的良好品质。所以,灵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就犹如星火燎原之势发展。
初品幸福果,展示新形象
培养了一批“新学生” 通过仅仅一年的课改探索,学校教师惊喜地发现: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探索精神得到了极大提升。如今的课堂,学生的语言表达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课堂观察能力,明显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展示和体现,真正培养了一批新学生。
锻炼了一批“新教师” 以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展示交流为平台,培养和锻练了一批观念新、业务水平过硬的新教师。并涌现出多位区级课改名师,还有多人外出讲学。学校教师刘伟、赖娜、王增辉、马艳荣获全国说课大赛特等奖或一等奖;教师程晓梅荣获全国“中国好课堂”赛教二等奖;教师段江花、史小华等获得西安市教学能手称号;教师张杰、郑多获得西安市学科带头人称号;教师韩伟参加西安市名师大篷车到各地进行巡回展示交流;樊转妮、程晓梅、赖娜等5位教师荣获“中国好课堂”特等奖及一、二等奖。另外,伍鹏、张小翔、李娜等教师在灞桥区学科培训中进行示范课展示,受到普遍好评。
打造“新”课堂 通过不断探索,学校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以学定导,多元互动”灵动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同时,使学校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上,学生的精彩发言,观点碰撞,精彩展示,让大家看到了课改带来的实效和高效;教师也真正走下讲台,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引领者;学生的求知欲和质疑能力都在不断提升。
倡导“新”文化 围绕学校的文化主线和灵动课堂建设,全体师生已经逐渐内化自我信仰,实现文化育人。课堂上,工作中,教师的激情与快乐感染着学生,影响着学生,体现着学校的“火文化”。所有教师秉承着“传承文明,探索创新”的校园精神,努力工作在这美丽的校园,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学校的面貌日新月异,给人以蓬勃向上的精神动力。
课堂文化建设两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非但没有因为课改而下滑,反而有了大幅提升。在灞桥区的质量检测中遥遥领先,在素质教育校校行检查中名列前茅。此外,学校影响力迅速扩大,东城一小不仅以校园文化而闻名,更因课堂改革而精彩。两年来,学校除了接待来自各个地方的教育同仁之外,还承担了国家级校长培训班的实践活动和入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先后接待了三批校长:第一批来自陕西师范大学校长班,50多人;第二批来自北京,50多人;第三批来自全国各地,20多人。2014年9月至10月,接待了来自榆林市衡山县党岔镇中心小学的17位教师到校进行影子培训;11月,又有10位入职教师来校进行岗前培训。这些参观和学习,既扩大了学校对外的影响力,也给学校带来了效益;既锻炼了学校的教师,也促进了学校的工作。
课堂文化建设两年多以来,东城一小经历了艰难曲折,品味了酸甜苦辣,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学校师生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真正实现“点燃成功人生”的美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