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中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也迅速得以改善。但是,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中仍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企业和政府都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从而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附加值;竞争力
1 出口商品结构及其优化的必要性
1.1 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有关概念。优化的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各类出口商品在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出口贸易总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果,它是反映一个国家工、农业发展水平,资源状况以及对外贸易政策状况的重要指标。
在国际贸易中,不同国家的贸易地位和贸易利益份额荣获得上存在很大差异。一般来说,贸易国的贸易条件随着出口商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尤其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结构比例的递增而逐渐改善。
1.2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必要性。
1.2.1 出口商品结构必须与产业结构的发展相适应。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前提和基础,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出口贸易的发展。而一国出口商品结构作为一种最终需求,对该国的产业结构也会产生影响。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产业结构的转换可以推动和保证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可以促进和引导产业结构的优化。
1.2.2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和制约。①我国部分能源,原材料等大宗货源扩张的潜力已大不如前;在工业化初期,靠加倍增加资源的投入来支持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数量型增长方式为加快经济发展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这种增长只能使一国经济的发展处于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状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只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是不够的,资源的储量很有限。必须依靠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来提高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②来自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自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被应用到生产领域,使得发展中国家拥有廉价丰富劳动力的优势将逐步丧失。此外,高新技术还会影响到我国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新技术革命不仅使新材料,新能源大量出现,并逐渐地代替传统的材料和能源,同时也使得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原材料、能源都有减少的趋势。可见,新技术成果越来越广泛地采用,构成了对我国现行出口商品结构的严重威胁和挑战。③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从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趋势来看,一方面,亚、非、拉地区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他们发展外贸出口也必然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从而使国际市场上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周边的发展中国家,有的凭借丰富而廉价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有的凭借具有较高质量和附加值的产品而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相反,我国进人90年代以来,由于劳动工资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其他一些政策因素而导致出口产品成本不断攀升,从而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成本优势已在相对地甚至绝对地下降。④劳动密集型产品容易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供给不足而导致国内工资的上涨,以及由于产业升级而导致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严重,他们必然会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实行更强的贸易保护。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诸如配额、反倾销等贸易壁垒的限制。而且,近几年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也明显增多。
2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分析
2.1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更是发生了明显改善。工业制成品在1998年的出口额为1631.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8.7%,到了2007年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达到94.9%,在出口中占据绝对_优势。同时,机电产品出口商品种类已经由低附加值产品向中高附加值产品方向发展。1995年机电产品取代服装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标志着出口商品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经历了另一次重要的飞跃。
2.2 目前中國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2.2.1 缺乏高附加值、竞争力强的产品。从2007年的出口商品构成来看,我国最大的出口商品类别是机电产品。虽然这意味着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已有了较大改善,但就其中实质性的内涵而言,发达国家均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高、精、尖”的机械设备为主,而我国出口的机电产品中大多数产品为手用工具、机用工具等小五金,轴承、链条等基础件,以及柴油机等小设备,这些产品的档次是中低档商品,附加值很低。
2.2.2 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中大量采用了加工贸易方式。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主要分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其中,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是主要部分。我国的加工贸易和发达国家从事的高级形式的加工贸易不同,仍以初级形式为主,而且产品加工过程短,加工深度不高。这种初级阶段的加工贸易对中上游产业带动作用小,组装环节的加工增值率较低。不利于国内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并且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逐渐失去发展后劲,而且只要加工的产品本身是深加工产品。反映在统计中,就是精加工产品,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但是我们实际参与的加工过程很短暂。另一方面是在加工贸易中,由于大部分原材料,半成品均来自境外,加工后出口,国内仅赚取少量工缴费,大量的贸易利益被外商带走,由于外商控制着购销渠道,中方参与者难以直接接触到国际市场上的客户以及信息,难以掌握先进的营销方法和管理经验,这也不利于我国更多的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2.2.3 资源匮乏和环境破坏的压力日益严重。出口创汇的需求使我国出口实施了高投入、高消耗、低收益的数量型模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以及发展后劲的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是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初级产品以及污染严重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一方面,资源密集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能耗比较大,投入的自然资源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另一方面,高污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常具有巨大的外部不经济性,而这类产品,如化工、农药、制革、印染等的出口占我国出口额的比重却比较大,尤其一些外向型企业盲目开发高污染产品的出口,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3 优化和升级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建议
3.1 提高机电产品的质量、档次。近年来,机电产品的总出口额约占世界出口商品总额的1/3,直接影响和决定世界贸易的结构和规模。中国要看到这一国际市场趋势,采取措施来促进机电产品特别是成套设备和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提高出口机电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国家应加大对机电产品企业的技术改革投人,调整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向,提高技术改造资金的使用率,加大对成套设备出口的金融支持,增加中长期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
3.2 培育和创造名牌产品。出口企业要有名牌意识,加大培育名牌产品的投资,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企业在创造,名牌产品过程中,要保证产品的高质量,选择好目标市场,做好产品市场定位,完善售后服务,强化品牌宣传。同时,企业要有品牌的保护意识,谨防商标被抢注,失去商标就失去了市场,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可能性。通过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档次,创建良性的出口格局。
3.3 调整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比重。虽然加工贸易在开放地区经济发展中曾经起到重要作用,但加工贸易两头在外,收取的只是一点加工费。对国家的外汇收入贡献远不及一般贸易。应运用政策向导加速贸易方式由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的转化,贸易的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应限制和取消各种优惠政策、强制性出口替代措施等,逐步实现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的结构调整。
3.4 有效利用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出口商品结构。出口商品结构总的来说,必须体现资源节约型特点,限制资源耗竭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保护本国不可再生资源,必须保证眼前利益和长期发展不发生冲突,通过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及贸易结构,使贸易、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4 结论
从根本上讲,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目标就是要实现“两个转变”,即从主要出口粗加工制成品向主要出口深加工、精加工制成品的转变,从主要出口传统产品向主要出口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转变,逐步实现出口商品的高级化。这就是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和创造信息比较优势,以适应国际贸易需求,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比较利益。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附加值;竞争力
1 出口商品结构及其优化的必要性
1.1 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有关概念。优化的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各类出口商品在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出口贸易总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果,它是反映一个国家工、农业发展水平,资源状况以及对外贸易政策状况的重要指标。
在国际贸易中,不同国家的贸易地位和贸易利益份额荣获得上存在很大差异。一般来说,贸易国的贸易条件随着出口商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尤其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结构比例的递增而逐渐改善。
1.2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必要性。
1.2.1 出口商品结构必须与产业结构的发展相适应。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前提和基础,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出口贸易的发展。而一国出口商品结构作为一种最终需求,对该国的产业结构也会产生影响。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产业结构的转换可以推动和保证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可以促进和引导产业结构的优化。
1.2.2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和制约。①我国部分能源,原材料等大宗货源扩张的潜力已大不如前;在工业化初期,靠加倍增加资源的投入来支持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数量型增长方式为加快经济发展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这种增长只能使一国经济的发展处于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状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只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是不够的,资源的储量很有限。必须依靠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来提高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②来自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自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被应用到生产领域,使得发展中国家拥有廉价丰富劳动力的优势将逐步丧失。此外,高新技术还会影响到我国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新技术革命不仅使新材料,新能源大量出现,并逐渐地代替传统的材料和能源,同时也使得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原材料、能源都有减少的趋势。可见,新技术成果越来越广泛地采用,构成了对我国现行出口商品结构的严重威胁和挑战。③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从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趋势来看,一方面,亚、非、拉地区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他们发展外贸出口也必然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从而使国际市场上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周边的发展中国家,有的凭借丰富而廉价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有的凭借具有较高质量和附加值的产品而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相反,我国进人90年代以来,由于劳动工资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其他一些政策因素而导致出口产品成本不断攀升,从而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成本优势已在相对地甚至绝对地下降。④劳动密集型产品容易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供给不足而导致国内工资的上涨,以及由于产业升级而导致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严重,他们必然会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实行更强的贸易保护。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诸如配额、反倾销等贸易壁垒的限制。而且,近几年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也明显增多。
2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分析
2.1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更是发生了明显改善。工业制成品在1998年的出口额为1631.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8.7%,到了2007年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达到94.9%,在出口中占据绝对_优势。同时,机电产品出口商品种类已经由低附加值产品向中高附加值产品方向发展。1995年机电产品取代服装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标志着出口商品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经历了另一次重要的飞跃。
2.2 目前中國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2.2.1 缺乏高附加值、竞争力强的产品。从2007年的出口商品构成来看,我国最大的出口商品类别是机电产品。虽然这意味着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已有了较大改善,但就其中实质性的内涵而言,发达国家均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高、精、尖”的机械设备为主,而我国出口的机电产品中大多数产品为手用工具、机用工具等小五金,轴承、链条等基础件,以及柴油机等小设备,这些产品的档次是中低档商品,附加值很低。
2.2.2 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中大量采用了加工贸易方式。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主要分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其中,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是主要部分。我国的加工贸易和发达国家从事的高级形式的加工贸易不同,仍以初级形式为主,而且产品加工过程短,加工深度不高。这种初级阶段的加工贸易对中上游产业带动作用小,组装环节的加工增值率较低。不利于国内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并且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逐渐失去发展后劲,而且只要加工的产品本身是深加工产品。反映在统计中,就是精加工产品,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但是我们实际参与的加工过程很短暂。另一方面是在加工贸易中,由于大部分原材料,半成品均来自境外,加工后出口,国内仅赚取少量工缴费,大量的贸易利益被外商带走,由于外商控制着购销渠道,中方参与者难以直接接触到国际市场上的客户以及信息,难以掌握先进的营销方法和管理经验,这也不利于我国更多的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2.2.3 资源匮乏和环境破坏的压力日益严重。出口创汇的需求使我国出口实施了高投入、高消耗、低收益的数量型模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以及发展后劲的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是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初级产品以及污染严重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一方面,资源密集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能耗比较大,投入的自然资源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另一方面,高污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常具有巨大的外部不经济性,而这类产品,如化工、农药、制革、印染等的出口占我国出口额的比重却比较大,尤其一些外向型企业盲目开发高污染产品的出口,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3 优化和升级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建议
3.1 提高机电产品的质量、档次。近年来,机电产品的总出口额约占世界出口商品总额的1/3,直接影响和决定世界贸易的结构和规模。中国要看到这一国际市场趋势,采取措施来促进机电产品特别是成套设备和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提高出口机电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国家应加大对机电产品企业的技术改革投人,调整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向,提高技术改造资金的使用率,加大对成套设备出口的金融支持,增加中长期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
3.2 培育和创造名牌产品。出口企业要有名牌意识,加大培育名牌产品的投资,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企业在创造,名牌产品过程中,要保证产品的高质量,选择好目标市场,做好产品市场定位,完善售后服务,强化品牌宣传。同时,企业要有品牌的保护意识,谨防商标被抢注,失去商标就失去了市场,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可能性。通过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档次,创建良性的出口格局。
3.3 调整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比重。虽然加工贸易在开放地区经济发展中曾经起到重要作用,但加工贸易两头在外,收取的只是一点加工费。对国家的外汇收入贡献远不及一般贸易。应运用政策向导加速贸易方式由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的转化,贸易的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应限制和取消各种优惠政策、强制性出口替代措施等,逐步实现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的结构调整。
3.4 有效利用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出口商品结构。出口商品结构总的来说,必须体现资源节约型特点,限制资源耗竭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保护本国不可再生资源,必须保证眼前利益和长期发展不发生冲突,通过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及贸易结构,使贸易、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4 结论
从根本上讲,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目标就是要实现“两个转变”,即从主要出口粗加工制成品向主要出口深加工、精加工制成品的转变,从主要出口传统产品向主要出口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转变,逐步实现出口商品的高级化。这就是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和创造信息比较优势,以适应国际贸易需求,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比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