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牛圈湖采油区块属于低压、低渗、低流度油藏,基于降低生产成本和节约能源的目的,对低产油井实行间开生产已经为人们普遍接受。合理确立油井间开工作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区块实际情况,利用油井静液面恢复快慢程度与其产能的密切关系,同时参考示功图变化情况,遵循油井间开与常开下产量相近的原则,针对不同井况类型,确立与之对应的工作制度,将其付诸于现场生产,达到了改善能耗、降低采油成本的目的,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低产井 井况 间开制度 静液面恢复 示功图
油田在开发过程中,部分地区地层供液能力变差,抽油井日产液较低,导致抽油泵严重供液不足。若抽油机常开会导致泵干磨和浪费电能,增加采油成本。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节约能源的目的,对低产油井实行间开生产为较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合理确立油井间开工作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间开制度确定的原理及方法共有三种:一、观察法。此方法一般是将抽油机启抽24h或12h观察出油情况。配合单独量油,直到不出油为止,计算出油时间,然后停抽,经过多次观察,摸索出合理的开、关井时间。二、功图液面法[1,2]。当油井不出油停抽时,每隔一定时间测一次静液面,根据液面上升资料绘制曲线,待液面恢复后启抽油机并连续监测油井示功图,从示功图形状和液面变化分析出油情况,综合分析确定合理开、关井时间。三、压恢测试法[3,4]。在油井关井测压的过程,绘制地层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开、关井时间。
一、现状概述
牛圈湖采油区块属于低压、低渗、低流度油藏,均采用有杆泵采油方式生产。目前日产液低于1m3的油井共有36口,占区块总井数的21%。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我们探索应用功图液面法、压恢曲线法等方法,制定低产液井合理的间开周期,以期改善低产液井的能耗,降低采油成本。另外,将10口中高产液,高含水井也纳入探索之内。
二、区块油井间开制度的探索及应用
1.低产液、中低含水井间开周期确定
从牛圈湖采油区块低产液、中低含水井油层渗透率等值图中可以看出,储层物性差、周围无注水井、注采对应反应不明显是造成油井低产液、低含水的主要原因。
这里以HJ_2井为例,对低产液、中低含水类型井进行井况详细分析。该井采用Φ32mm普通杆式泵,泵挂1586m,理论排量16.5m3,泵效2.4%。该井生产动态参数见表3。
根据该井2013年5月液面恢复测试资料(图1),HJ2关井后初期液面恢复较慢,平均日恢复44m,地层日均供液约0.35方,随后液面恢复速度较快,日均恢复136m,地层日均供液约1.07方,后期折算产液量为6.3方,间开泵效为38.2%,将这口井的间开日期暂定为开1关12,日均产液0.48方,与常开时日产液量0.4方基本一致,间开制度制定较合理。从远传供图亦可看出(图2),开井时录取的功图饱满,供液良好,开井10小时后,远传功图右下角出现缺失,随着时间的增加,缺失逐渐变大,到开井21小时后,远传功图显示严重供液不足。
由于油层物性差,液面恢复速度较慢,续流时间长,用同样的方法,根据每口井的情况,我们制定了相应的间开制度,为了便于现场管理,采油区块统一将这一类井的间开周期定为开1关12。
2.低产液、高含水井间开周期确定
从牛圈湖采油区块低产液、高含水井平面油水分布图上可以看出这一类井基本与对应的注水井沟通了水线,处在水驱前缘的位置,造成了含水高的特点。为了便于现场管理,参照低产液、中低含水井间开周期制定原则,将间开周期相近的井进行统一管理,制定为两类开1关4或开1关6。
3.中高产液、高含水井间开周期确定
中高产液、高含水井沉没度普遍在100m以上,地层压力恢复较快,参照低产液、中低含水井间开周期制定原则,可将间开周期统一定为开1关4。
三、结论
1.结合油井储层物性、产状及工况、压力及动液面恢复速度等情况,对不同类型的油井按以下间开原则制定了间开周期,并继续优化。
2.对这46口抽油井实施间开,可提高油井的系统效率,降低设备的磨损,延长油井免修期,按每年间开6个月计算,可节约用电约131万度。
3.区块对采油井常开时与间开后的产液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日均产液基本一致,采油成本降低,抽油井泵效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小佳,高福志. 苏里格气田低产低效井间开管理的摸索及间开效果分析.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J],2013,33(289):204-205.
[2]唐鑫,杨兆中.低渗透油藏油井间开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J],2005(3):111-114.
[3]余建胜.制定油井合理生产制度实现节能降耗. 内蒙古石油化工[J]. 2011(7):55-57.
[4]蒙晓灵,张宏波.低产油井间开模式定量优化及应用.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2006(03):79-84.
作者简介:刘珍(1985-),女,四川内江,大学本科,目前从事低渗透油田开发工作。
关键词:低产井 井况 间开制度 静液面恢复 示功图
油田在开发过程中,部分地区地层供液能力变差,抽油井日产液较低,导致抽油泵严重供液不足。若抽油机常开会导致泵干磨和浪费电能,增加采油成本。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节约能源的目的,对低产油井实行间开生产为较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合理确立油井间开工作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间开制度确定的原理及方法共有三种:一、观察法。此方法一般是将抽油机启抽24h或12h观察出油情况。配合单独量油,直到不出油为止,计算出油时间,然后停抽,经过多次观察,摸索出合理的开、关井时间。二、功图液面法[1,2]。当油井不出油停抽时,每隔一定时间测一次静液面,根据液面上升资料绘制曲线,待液面恢复后启抽油机并连续监测油井示功图,从示功图形状和液面变化分析出油情况,综合分析确定合理开、关井时间。三、压恢测试法[3,4]。在油井关井测压的过程,绘制地层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开、关井时间。
一、现状概述
牛圈湖采油区块属于低压、低渗、低流度油藏,均采用有杆泵采油方式生产。目前日产液低于1m3的油井共有36口,占区块总井数的21%。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我们探索应用功图液面法、压恢曲线法等方法,制定低产液井合理的间开周期,以期改善低产液井的能耗,降低采油成本。另外,将10口中高产液,高含水井也纳入探索之内。
二、区块油井间开制度的探索及应用
1.低产液、中低含水井间开周期确定
从牛圈湖采油区块低产液、中低含水井油层渗透率等值图中可以看出,储层物性差、周围无注水井、注采对应反应不明显是造成油井低产液、低含水的主要原因。
这里以HJ_2井为例,对低产液、中低含水类型井进行井况详细分析。该井采用Φ32mm普通杆式泵,泵挂1586m,理论排量16.5m3,泵效2.4%。该井生产动态参数见表3。
根据该井2013年5月液面恢复测试资料(图1),HJ2关井后初期液面恢复较慢,平均日恢复44m,地层日均供液约0.35方,随后液面恢复速度较快,日均恢复136m,地层日均供液约1.07方,后期折算产液量为6.3方,间开泵效为38.2%,将这口井的间开日期暂定为开1关12,日均产液0.48方,与常开时日产液量0.4方基本一致,间开制度制定较合理。从远传供图亦可看出(图2),开井时录取的功图饱满,供液良好,开井10小时后,远传功图右下角出现缺失,随着时间的增加,缺失逐渐变大,到开井21小时后,远传功图显示严重供液不足。
由于油层物性差,液面恢复速度较慢,续流时间长,用同样的方法,根据每口井的情况,我们制定了相应的间开制度,为了便于现场管理,采油区块统一将这一类井的间开周期定为开1关12。
2.低产液、高含水井间开周期确定
从牛圈湖采油区块低产液、高含水井平面油水分布图上可以看出这一类井基本与对应的注水井沟通了水线,处在水驱前缘的位置,造成了含水高的特点。为了便于现场管理,参照低产液、中低含水井间开周期制定原则,将间开周期相近的井进行统一管理,制定为两类开1关4或开1关6。
3.中高产液、高含水井间开周期确定
中高产液、高含水井沉没度普遍在100m以上,地层压力恢复较快,参照低产液、中低含水井间开周期制定原则,可将间开周期统一定为开1关4。
三、结论
1.结合油井储层物性、产状及工况、压力及动液面恢复速度等情况,对不同类型的油井按以下间开原则制定了间开周期,并继续优化。
2.对这46口抽油井实施间开,可提高油井的系统效率,降低设备的磨损,延长油井免修期,按每年间开6个月计算,可节约用电约131万度。
3.区块对采油井常开时与间开后的产液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日均产液基本一致,采油成本降低,抽油井泵效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小佳,高福志. 苏里格气田低产低效井间开管理的摸索及间开效果分析.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J],2013,33(289):204-205.
[2]唐鑫,杨兆中.低渗透油藏油井间开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J],2005(3):111-114.
[3]余建胜.制定油井合理生产制度实现节能降耗. 内蒙古石油化工[J]. 2011(7):55-57.
[4]蒙晓灵,张宏波.低产油井间开模式定量优化及应用.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2006(03):79-84.
作者简介:刘珍(1985-),女,四川内江,大学本科,目前从事低渗透油田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