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项脊轩志》是一篇含而不露、以情动人的散文佳品。全文言近旨运,辞约意丰,平淡中见至真,素朴中蕴浓情。只有经过诵读、玩味、凝想,你才能真切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引起自己内心的共振共鸣。
【关键词】《项脊轩志》;平淡;至真
好的文学作品之所以历经不衰、愈读愈耐人寻味,就因为作者善于将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深厚的思想感情浓缩到特定的形象之中。明代杰出散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就是一篇含而不露、以情动人的散文佳品。清人梅曾亮曾评此篇“借一阁而寄三世之遗迹”。这也是一篇在教学之中使自己感动铭刻在心的妙文,极富情致而又含蕴深刻,于平凡散淡的生活场景中寄托着“多可喜,亦多可悲”的至真至美之情。
我最初读《项脊轩志》一文时只留有两个片断印象:一是小鸟飞来啄食,一是母亲的问饥问寒。因为这些都与自己儿时生活经历的真切体验有关。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感受愈益的深了。
在教学中,随着每次的诵读、玩味、感悟,到入神时,自己心随文游仿佛也进入到归有光笔下的项脊轩的世界了。
我一边诵读,一边想着那间“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的情状,不知不觉间似乎感到有一股凄清、阴冷、衰败的气氛向我弥漫而来,令我惊悸。我好像也看到了归有光在“雨泽下注”时“移案无可读”的难以读书而又无可奈何的狼狈情形,心中也不免戚戚焉。及看到他开窗、砌墙、使日光反照入室,内心也仿佛透进一束温暖的阳光,煞是喜人。这阳光不仅驱散了项脊轩阴森的感觉,也赶走了自己此时心中的阴霾。再读到他“杂植兰桂竹木于庭”,自己也仿佛嗅到了项脊轩四时的清幽馥郁。将一间蜗居陋室变成幽雅书屋,使我也想见了他此时的陶醉之态,“偃仰啸歌”的乐趣和“冥然兀坐”的情志,快活之形毕现。“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定格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美妙画面。彼时彼处,彼情彼景,一时浮现目前。那“万籁有声”勾起人的无限遐思,这是一种什么声音呢?是清风拂过竹木引起的幻觉,也如欧阳修笔下的夜闻秋声呢,抑或是因了清极静极之际,于遐思中隐约听到的远处传来的难以名状的音响呢?那声音如丝如缕,似有似无,不可捉摸,难以形容,倒使得这项脊轩愈加地清幽了。
至于“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确乎是静中见动,动中有静,一幅浓淡相宜的鲜活画面,想象主人在此秉烛夜读,独居一庭清幽,月影人影,成就一幅剪影,此乐何如?此乐极致!
作品行文引领着自己,触目所至,在脑际成就了一幅明丽的画图,使自己也于这字里行间中分享到了作者的喜乐,深深地体味到了“余居于此,多可喜”的心情。此时,对这个“喜”字之感悟就来得分外的亲切明彻。作者喜,自己也有如临其境之喜。
然而文章在此句中又陡然一笔,于喜中又落悲情,为何“亦多可悲”呢?
“迨诸父分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庭”。这种纷扰杂乱的景象和气氛,透视出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分崩离析,不言感慨而感慨即寓于其中。“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式微的家道于此可见一斑。于平实的描述中寄寓着淡淡的悲伤之情。
作者自幼失去母亲,也许他已记不清母亲的音容,但老妪的叙述重新唤起了慈母在他心中的形象。“某所,而母立于兹”,仿佛又看到了他的母亲那慈祥的面容和身影;“娘以指叩门扉”,好像看到她轻轻地叩门并侧耳细听的动作神态;“儿寒乎?欲食乎?”慈母亲切关爱的声音言犹在耳。世间对婴儿的啼声最敏感者莫过于母亲,对婴儿的饥寒最关切者莫过于母亲,这平平常常的举动,这平平常常的言语,虽则简单不过,却折射出了人世间最真挚最动人的母爱之光,使一个孤兒沉浸在失去母亲的哀痛中,痛入心肺,“余泣,妪亦泣”,也使无数曾经感受过慈母爱抚的人泪眼婆娑,唏嘘不已,情不能禁。
回忆祖母一事,可觑见她的舐犊情深。“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看似责备,实则饱含疼爱喜悦的复杂感情,近于笑谈的话语中饱含着对孙儿的嘉勉赞许之意。祖母对孙儿读书有成的期盼,为他拿来祖母祖上用过的上朝时的笏板的细节,如今“瞻顾遗迹”想到辞世的祖母,再也听不到她那充满着殷殷关爱和希望的谆谆教诲的话语,深愧有负于祖母以读书振家立业的满怀期盼,不禁百感交集,悲从中来,以至于“长号不禁”而放声恸哭。他思念母亲时是呜咽悲泣,想念祖母时是抱憾失声痛哭。一个“泣”,一个“号”,虽都同出至情,但细细品读,其表现的哀伤之情还是不一样的。
写到对妻子的怀念,重在表明恩爱难忘,一往而情深。虽没有一个悲伤的字眼,却无处不透露出深沉的悲伤之情。“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于此可睹耳鬓厮磨的伉俪情笃的生活乐事。天真的小妹对阁子的向往、好奇的询问,透视着阿姊对阁子中生活的舒心惬意,只有回娘家时对其津津乐道地描述,才能引起小妹的莫大兴趣。其情其景,如影历历。从这些甜蜜的回忆中,我们不难想象到他丧妻后的哀恸,以乐景写哀情,其情更深,悲不自胜。
当年他修葺南阁子时,正值青春少年之时,他怀着对人生的美好憧憬,怀着对未来的满心希冀,兴趣是盎然的。母亲、祖母的音容足迹虽然留给他许多哀伤的回忆,但毕竟还有妻子脉脉温情的慰藉来弥补;而今妻子也别他而去,只留下自己寂然独处,意绪何如,他哪里还有心思心劲心情来修整阁子呢?“室坏不修”正反映了他此时心中无限凄楚与悲凉的心境。此后虽派人修葺,但为何又要“其制稍异于前”呢?是否想抹去一些“瞻顾遗迹”时的触景生情的悲哀,抑或是一些内心微妙之感?二者兼而有之吧!自此后虽“多在外,不常居”,但是否还常常魂系梦牵、有不忍回首而又难以释怀的悲痛呢?无情胜有情,无声胜有声。作者虽无言,但读者却可看到“言下之意”,听到“弦外之音”。这句看似平淡的话,似乎已经是岁月的流逝冲淡了他对逝去亲人的悲哀,抚平了思念亲人的心灵创痛,非也!他何曾淡忘,心泉依流!“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亲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才是蕴积心底的伤心语。睹物思人,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亭亭一树寄托无尽相思之意,凄凉思念之情。读到这里,令人也不觉神伤,甚至掩卷之后,亭亭一树犹久久映入眼帘,而作者叹息唏嘘之声亦萦绕树身而久久不已。
末段是补记部分,补叙了正文写成之后十多年间事,作者当在35岁左右,可能是由于迁居之前偶尔翻捡书箱,触及旧稿,引起了对亡妻的深深思念,因而补写的。正文与补记相隔十余年,时间这么久,但通篇读来思想感情却一脉相承,一气贯注,没有丝毫的格滞阻涩之感,在于项脊轩这个绾合了全篇思想感情的纽结,作者借轩写人,因轩寄情,不仅结构缜密,而且情蕴别致幽深,极富匠心。
35岁的归有光已是人近中年,将入不惑,经历了世事的些许艰辛和磨难,感情已趋入内敛沉稳,不再如青年时期那样易于激动,易于表露,因此怀念亡妻时的文辞,看似比前两段更平淡,然而在平静恬淡的语气中更可以捕捉到他那颗极度深刻沉郁的悲哀之心。
“文贵乎情”,于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可为一鉴。质朴自然,毫无矫饰,平静、含蓄、深沉。不露声色地叙写往事,行文之中却无一不渗透着作者喜悲的思想感情。王锡爵说:“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真是一语中的,切中肯綮。
作者“多可喜,亦多可悲”的深沉的身世之感和思亲之情的丰富内涵也于此豁然。
《项脊轩志》通篇语言都极素朴平淡,所记也不过寥寥数事,但在反复的诵读、揣摩、玩味之中却分明真切地感受到其悲之多,其哀之深,至真至美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
言近旨远,辞约意丰,平淡中见至真,素朴中蕴浓情,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就是《项脊轩志》耐读而打动人的地方,也是归有光此类家庭散文的共同特点,也当之无愧于他成为一代散文名家的扛鼎之作。
由此想到,欣赏古曲散文,诵读、玩味、凝想,你才能真切体会作者蕴于其中的思想感情,掌握作品的精气神,感受作者的感情脉搏,引起自己内心的共振共鸣。
【关键词】《项脊轩志》;平淡;至真
好的文学作品之所以历经不衰、愈读愈耐人寻味,就因为作者善于将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深厚的思想感情浓缩到特定的形象之中。明代杰出散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就是一篇含而不露、以情动人的散文佳品。清人梅曾亮曾评此篇“借一阁而寄三世之遗迹”。这也是一篇在教学之中使自己感动铭刻在心的妙文,极富情致而又含蕴深刻,于平凡散淡的生活场景中寄托着“多可喜,亦多可悲”的至真至美之情。
我最初读《项脊轩志》一文时只留有两个片断印象:一是小鸟飞来啄食,一是母亲的问饥问寒。因为这些都与自己儿时生活经历的真切体验有关。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感受愈益的深了。
在教学中,随着每次的诵读、玩味、感悟,到入神时,自己心随文游仿佛也进入到归有光笔下的项脊轩的世界了。
我一边诵读,一边想着那间“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的情状,不知不觉间似乎感到有一股凄清、阴冷、衰败的气氛向我弥漫而来,令我惊悸。我好像也看到了归有光在“雨泽下注”时“移案无可读”的难以读书而又无可奈何的狼狈情形,心中也不免戚戚焉。及看到他开窗、砌墙、使日光反照入室,内心也仿佛透进一束温暖的阳光,煞是喜人。这阳光不仅驱散了项脊轩阴森的感觉,也赶走了自己此时心中的阴霾。再读到他“杂植兰桂竹木于庭”,自己也仿佛嗅到了项脊轩四时的清幽馥郁。将一间蜗居陋室变成幽雅书屋,使我也想见了他此时的陶醉之态,“偃仰啸歌”的乐趣和“冥然兀坐”的情志,快活之形毕现。“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定格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美妙画面。彼时彼处,彼情彼景,一时浮现目前。那“万籁有声”勾起人的无限遐思,这是一种什么声音呢?是清风拂过竹木引起的幻觉,也如欧阳修笔下的夜闻秋声呢,抑或是因了清极静极之际,于遐思中隐约听到的远处传来的难以名状的音响呢?那声音如丝如缕,似有似无,不可捉摸,难以形容,倒使得这项脊轩愈加地清幽了。
至于“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确乎是静中见动,动中有静,一幅浓淡相宜的鲜活画面,想象主人在此秉烛夜读,独居一庭清幽,月影人影,成就一幅剪影,此乐何如?此乐极致!
作品行文引领着自己,触目所至,在脑际成就了一幅明丽的画图,使自己也于这字里行间中分享到了作者的喜乐,深深地体味到了“余居于此,多可喜”的心情。此时,对这个“喜”字之感悟就来得分外的亲切明彻。作者喜,自己也有如临其境之喜。
然而文章在此句中又陡然一笔,于喜中又落悲情,为何“亦多可悲”呢?
“迨诸父分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庭”。这种纷扰杂乱的景象和气氛,透视出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分崩离析,不言感慨而感慨即寓于其中。“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式微的家道于此可见一斑。于平实的描述中寄寓着淡淡的悲伤之情。
作者自幼失去母亲,也许他已记不清母亲的音容,但老妪的叙述重新唤起了慈母在他心中的形象。“某所,而母立于兹”,仿佛又看到了他的母亲那慈祥的面容和身影;“娘以指叩门扉”,好像看到她轻轻地叩门并侧耳细听的动作神态;“儿寒乎?欲食乎?”慈母亲切关爱的声音言犹在耳。世间对婴儿的啼声最敏感者莫过于母亲,对婴儿的饥寒最关切者莫过于母亲,这平平常常的举动,这平平常常的言语,虽则简单不过,却折射出了人世间最真挚最动人的母爱之光,使一个孤兒沉浸在失去母亲的哀痛中,痛入心肺,“余泣,妪亦泣”,也使无数曾经感受过慈母爱抚的人泪眼婆娑,唏嘘不已,情不能禁。
回忆祖母一事,可觑见她的舐犊情深。“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看似责备,实则饱含疼爱喜悦的复杂感情,近于笑谈的话语中饱含着对孙儿的嘉勉赞许之意。祖母对孙儿读书有成的期盼,为他拿来祖母祖上用过的上朝时的笏板的细节,如今“瞻顾遗迹”想到辞世的祖母,再也听不到她那充满着殷殷关爱和希望的谆谆教诲的话语,深愧有负于祖母以读书振家立业的满怀期盼,不禁百感交集,悲从中来,以至于“长号不禁”而放声恸哭。他思念母亲时是呜咽悲泣,想念祖母时是抱憾失声痛哭。一个“泣”,一个“号”,虽都同出至情,但细细品读,其表现的哀伤之情还是不一样的。
写到对妻子的怀念,重在表明恩爱难忘,一往而情深。虽没有一个悲伤的字眼,却无处不透露出深沉的悲伤之情。“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于此可睹耳鬓厮磨的伉俪情笃的生活乐事。天真的小妹对阁子的向往、好奇的询问,透视着阿姊对阁子中生活的舒心惬意,只有回娘家时对其津津乐道地描述,才能引起小妹的莫大兴趣。其情其景,如影历历。从这些甜蜜的回忆中,我们不难想象到他丧妻后的哀恸,以乐景写哀情,其情更深,悲不自胜。
当年他修葺南阁子时,正值青春少年之时,他怀着对人生的美好憧憬,怀着对未来的满心希冀,兴趣是盎然的。母亲、祖母的音容足迹虽然留给他许多哀伤的回忆,但毕竟还有妻子脉脉温情的慰藉来弥补;而今妻子也别他而去,只留下自己寂然独处,意绪何如,他哪里还有心思心劲心情来修整阁子呢?“室坏不修”正反映了他此时心中无限凄楚与悲凉的心境。此后虽派人修葺,但为何又要“其制稍异于前”呢?是否想抹去一些“瞻顾遗迹”时的触景生情的悲哀,抑或是一些内心微妙之感?二者兼而有之吧!自此后虽“多在外,不常居”,但是否还常常魂系梦牵、有不忍回首而又难以释怀的悲痛呢?无情胜有情,无声胜有声。作者虽无言,但读者却可看到“言下之意”,听到“弦外之音”。这句看似平淡的话,似乎已经是岁月的流逝冲淡了他对逝去亲人的悲哀,抚平了思念亲人的心灵创痛,非也!他何曾淡忘,心泉依流!“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亲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才是蕴积心底的伤心语。睹物思人,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亭亭一树寄托无尽相思之意,凄凉思念之情。读到这里,令人也不觉神伤,甚至掩卷之后,亭亭一树犹久久映入眼帘,而作者叹息唏嘘之声亦萦绕树身而久久不已。
末段是补记部分,补叙了正文写成之后十多年间事,作者当在35岁左右,可能是由于迁居之前偶尔翻捡书箱,触及旧稿,引起了对亡妻的深深思念,因而补写的。正文与补记相隔十余年,时间这么久,但通篇读来思想感情却一脉相承,一气贯注,没有丝毫的格滞阻涩之感,在于项脊轩这个绾合了全篇思想感情的纽结,作者借轩写人,因轩寄情,不仅结构缜密,而且情蕴别致幽深,极富匠心。
35岁的归有光已是人近中年,将入不惑,经历了世事的些许艰辛和磨难,感情已趋入内敛沉稳,不再如青年时期那样易于激动,易于表露,因此怀念亡妻时的文辞,看似比前两段更平淡,然而在平静恬淡的语气中更可以捕捉到他那颗极度深刻沉郁的悲哀之心。
“文贵乎情”,于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可为一鉴。质朴自然,毫无矫饰,平静、含蓄、深沉。不露声色地叙写往事,行文之中却无一不渗透着作者喜悲的思想感情。王锡爵说:“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真是一语中的,切中肯綮。
作者“多可喜,亦多可悲”的深沉的身世之感和思亲之情的丰富内涵也于此豁然。
《项脊轩志》通篇语言都极素朴平淡,所记也不过寥寥数事,但在反复的诵读、揣摩、玩味之中却分明真切地感受到其悲之多,其哀之深,至真至美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
言近旨远,辞约意丰,平淡中见至真,素朴中蕴浓情,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就是《项脊轩志》耐读而打动人的地方,也是归有光此类家庭散文的共同特点,也当之无愧于他成为一代散文名家的扛鼎之作。
由此想到,欣赏古曲散文,诵读、玩味、凝想,你才能真切体会作者蕴于其中的思想感情,掌握作品的精气神,感受作者的感情脉搏,引起自己内心的共振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