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般人看来,谈艺术和说“理”好像是不搭界的。那“似与不似”“无声之声”,何“理”可言?然而就诗和画而言,它们别有一种理趣在焉。这个“理”,不是实事求是的分析,解剖,按规律去进行的逻辑推理之理,而是艺术之理。艺术之理,可以是捕风捉影,通过感觉,甚至是一刹那的错觉进行思考,在一般规律中表现出一种特殊规律。这个特殊规律可以超出常理之外,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情而异,从假定的一方领会出其中的无“理”之理。
宋以后,理学之风的盛行,影响到各个学术领域。诗与画也从一个侧面把“理”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尤其是诗人,借这个“理”,从微观到宏观,从物质到精神,别开天地。
有人觉得宋人作品不及唐人,其实这是不好比的。宋词的特色就不须说了,就诗来说,也在唐诗基础上又有所新意,作品意味不同。我从画画的角度看,略举两首杨万里的诗: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又: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杨万里的诗,有“不笑,不足以为诚斋之诗”之誉,他的诗常在看似轻松玩笑中藏着理趣。这里像说一幅活动的山水画,我们登过大山的人都有这个体会,而作成画,再题上这样的诗,便觉得可爱。山怎么会与人争豪而逐渐长高呢?这样的画面似活的,令人神与物游,境随心迂。就像一个电影镜头,随着感觉逐步地展开,画的时空感便增加了。这种理趣在敦煌曲子中也曾有过:“……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虽然一个是登高,一个是远行,但都使人从视觉形象之外又多出感觉上的思考,使固定的画面与画面以外的东西得到了延伸。我们知道,文学艺术的发展到了成熟的时候,吸收民间艺术应是一个突破口。再看人们都熟悉的一首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东坡的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看山看水的方法,从横看,侧看,远看,近看得来的不同感受,说出了一个由于受观察角度的限制而未能明白的哲理,从中引出一个认识方法的问题。也可说这是中国画的特殊方法“散点透视”它告诉我们画画的,山水画不要执著于一个位置观景,特别是出去写生,要目识心记,不要因眼前景而自缚。另一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虽已不大像诗,却是随手拈来,也别有一番情趣。重视个体的心灵感受,下笔便自由了。苏东坡是诗人也是画家,因有了他,文人画才得以发扬光大。
将诗直接题在画上,是文人画的创举,画就显得多了一层寓教于乐的意义。且不管它近于谜语还是融入了文学,将形象与语言相得益彰,我们的画不就更有意思了吗?
明清以后,画中题诗曰益盛行,直至齐白石。他本是民间画家,正是他在诗文方面的重视,而成就了他的位置。如他题《青蛙》,借青蛙之口说出了“在公为公,在私为私”之理。他画过好几幅《不倒翁》,每题不同,其一题:“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一个泥玩具有什么理好说呢?言外之意不言而喻。
感性的笔墨容易让人看,加上理性的思考会让人看了以后更多一层回味。我们说齐白石的画好,有趣,其实他在画外下过许多即物思考的功夫和理趣的切入,这往往是后来学他的人所忽视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艺术之“理”。我们常说要有自己的艺术语言,其实“自己的艺术语言”也有深浅,厚薄之分。感情在形式上的冲动只是一个表面,而在感情的背后,加以更多的理性思考才显得作品的厚度。否则尽管“水墨淋漓”,或“花样翻新”,画面终会显得浅薄。当然不是说每幅画都要题诗,都要有理趣,而是说我们在落笔落墨的同时不要忘了诗境和理趣的思考,笔墨之外更需要画中有诗意。画中的题跋虽只是辅助,题得好,便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借前人现成的句子作画也是一种,就看你用什么样的画面来配合了。含有理趣的诗句很多,随便抄录几句: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表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相对辄忘言,久别又相忆。”
丰子恺先生有许多旧诗新画,也给我们以启示。前人的句子只是引子,最好能举一反三,翻出新意,所谓的“理”趣,就是将形象的东西激活,将感觉上升到思维。可以从大处说,也可以从小处说,可以寄托物外,也可以发自眼前。无论事理,情理,哲理,物理,都要与艺术化的笔墨形象互为表里,使人感到画中有话,方有看头。不过若题得不好,也会帮倒忙,不如不题。如何把握好其中的关系,题所当题,包括字体,位置,应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
宋以后,理学之风的盛行,影响到各个学术领域。诗与画也从一个侧面把“理”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尤其是诗人,借这个“理”,从微观到宏观,从物质到精神,别开天地。
有人觉得宋人作品不及唐人,其实这是不好比的。宋词的特色就不须说了,就诗来说,也在唐诗基础上又有所新意,作品意味不同。我从画画的角度看,略举两首杨万里的诗: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又: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杨万里的诗,有“不笑,不足以为诚斋之诗”之誉,他的诗常在看似轻松玩笑中藏着理趣。这里像说一幅活动的山水画,我们登过大山的人都有这个体会,而作成画,再题上这样的诗,便觉得可爱。山怎么会与人争豪而逐渐长高呢?这样的画面似活的,令人神与物游,境随心迂。就像一个电影镜头,随着感觉逐步地展开,画的时空感便增加了。这种理趣在敦煌曲子中也曾有过:“……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虽然一个是登高,一个是远行,但都使人从视觉形象之外又多出感觉上的思考,使固定的画面与画面以外的东西得到了延伸。我们知道,文学艺术的发展到了成熟的时候,吸收民间艺术应是一个突破口。再看人们都熟悉的一首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东坡的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看山看水的方法,从横看,侧看,远看,近看得来的不同感受,说出了一个由于受观察角度的限制而未能明白的哲理,从中引出一个认识方法的问题。也可说这是中国画的特殊方法“散点透视”它告诉我们画画的,山水画不要执著于一个位置观景,特别是出去写生,要目识心记,不要因眼前景而自缚。另一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虽已不大像诗,却是随手拈来,也别有一番情趣。重视个体的心灵感受,下笔便自由了。苏东坡是诗人也是画家,因有了他,文人画才得以发扬光大。
将诗直接题在画上,是文人画的创举,画就显得多了一层寓教于乐的意义。且不管它近于谜语还是融入了文学,将形象与语言相得益彰,我们的画不就更有意思了吗?
明清以后,画中题诗曰益盛行,直至齐白石。他本是民间画家,正是他在诗文方面的重视,而成就了他的位置。如他题《青蛙》,借青蛙之口说出了“在公为公,在私为私”之理。他画过好几幅《不倒翁》,每题不同,其一题:“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一个泥玩具有什么理好说呢?言外之意不言而喻。
感性的笔墨容易让人看,加上理性的思考会让人看了以后更多一层回味。我们说齐白石的画好,有趣,其实他在画外下过许多即物思考的功夫和理趣的切入,这往往是后来学他的人所忽视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艺术之“理”。我们常说要有自己的艺术语言,其实“自己的艺术语言”也有深浅,厚薄之分。感情在形式上的冲动只是一个表面,而在感情的背后,加以更多的理性思考才显得作品的厚度。否则尽管“水墨淋漓”,或“花样翻新”,画面终会显得浅薄。当然不是说每幅画都要题诗,都要有理趣,而是说我们在落笔落墨的同时不要忘了诗境和理趣的思考,笔墨之外更需要画中有诗意。画中的题跋虽只是辅助,题得好,便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借前人现成的句子作画也是一种,就看你用什么样的画面来配合了。含有理趣的诗句很多,随便抄录几句: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表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相对辄忘言,久别又相忆。”
丰子恺先生有许多旧诗新画,也给我们以启示。前人的句子只是引子,最好能举一反三,翻出新意,所谓的“理”趣,就是将形象的东西激活,将感觉上升到思维。可以从大处说,也可以从小处说,可以寄托物外,也可以发自眼前。无论事理,情理,哲理,物理,都要与艺术化的笔墨形象互为表里,使人感到画中有话,方有看头。不过若题得不好,也会帮倒忙,不如不题。如何把握好其中的关系,题所当题,包括字体,位置,应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