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从教学角度来说,不仅是一个发现、吸纳语言的过程,更是一个探本求源的思维过程,探寻文章的作者是怎样选择材料,谋篇布局,说理抒情,从中体悟情感,达到言意兼得的过程。写,不是读的附属品,而是读的效果显现,是思想认识的结晶体。从这些意义上看,写起码是读的目的之一。
一得,初读习作惊
每次学生习作之后,笔者最想做的就是“拜读大作”。因为每个孩子的笔下都是心灵的声音,每篇看似不完美的文字都是学生辛苦劳动的“力作”。阅读这些文字你仿佛与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它会让你感受着真诚与纯真的力量。作为教师需要做的是什么?需要的是让文字通畅,需要的是让结构清晰化,需要的是让所有孩子们发出最纯真的声音。一句话,让每个阅读这些“大作”的人能够像教师一样去欣赏、呵护这些心灵絮语。
北京课改教材第9册第7单元有这样的三篇课文:《井》《白杨》《天窗》,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由物赞人”,笔者用三节课讲完了三篇课文,第四课时上了单元读写迁移课,接着上了一节单元拓展阅读课,课上带领孩子们阅读了9篇文章,分别是:《白杨礼赞》《山谷中的谜底》《黄河的主人》《桂花雨》《烂漫的点地梅》《松树的风格》《井》《古井》《宿甘露寺僧舍》。之后并没有进行习作指导课,即让学生习作。习作要求与提示为,选择一种植物或事物,赞美你想赞美的人。通过描写事物外形、生活事件或展开想象、联想等方法表达喜欢、赞美的情感。40分钟后,带着学生体温,和着纸笔馨香的作品呈现在笔者的面前,笔者迫不及待地浏览学生习作的题目,笔者惊讶了:一节拓展阅读课的效能如此强大,因为这节课前后学生选择的“物”差别竟如此之大。
二得,回望对比喜
在单元读写迁移课时进行了写事物外形的片段,在指导时期望达到目标是:由物赞人的文章在写事物外形时不仅要写出事物的特点,还要思考由“此物”要赞美什么人具有什么精神,从而选择什么样的特点去写,写外形时要自然渗透或直接点明抒发的情感。从学生的片段看基本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但是不如人意之处就是学生选择的事物单一而范围狭窄,特点趋同且不突出。(见图一)
分析之后,笔者认为之所以有近半数的学生选择了小树,与现场授课时选择的小组范例为“小树”关系密切;另外与进行课堂设计时想到的“物”不够开阔丰富有关;还有就是与小组学习前教师的导向性语言有关。
为避免习作时会出现模式化、共性化的倾向,笔者把拓展阅读课提前到学生习作前,期待会有所改善。数据显示:全班34名学生,有2名学生没有通过写物来赞人,其余32名学生的统计数据见图二。
其实拓展阅读课上得极为简单,当堂给每位学生发放了9篇由物赞人或感悟哲理的文章,学生进行初步的阅读理解和词句积累,尤其关注了由物赞人的内容的梳理。首先回顾本单元内容和学到的借物赞人文章的写作方法。然后让学生自由地阅读文章,思考:《白杨礼赞》《古井》《黄河的主人》《烂漫的点地梅》《松树的风格》分别借( )赞扬了( )人的( )精神。之后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方法,再读9篇文章,思考:1.阅读了这些文章后,如果你来写借物赞人的文章,会不会有新的想法?2.找出这些文章中描写“物”的外形的段落,做批注。整节课学生们都在静心读书,品味文字。
三得,设计课堂悦
教学环节1 进行评改课教学设计时笔者反复读学生作品,确定训练重点,思考教法学法选择。读到这个片段时突然来了灵感:
一天要给牵牛花浇水三次。大风吹来的时候要帮牵牛花把风挡住,大雨下来的时候要把牵牛花搬到房里来。冬天,北风呼呼地吹过,这时,必须把牵牛花搬到房子里来,因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在冬天大风的时候都会冻得颤起来,牵牛花也一样,这样的话,我和妈妈辛辛苦苦种的花就没有了。结尾:我爱我家的牵牛花,它给了我许许多多的甜美。
这篇习作多么像老舍先生的《养花》,情感表达和思想内容都极为相似。在赏评时何不拿出这篇文章的片段让学生既看到自己能和大作家心有灵犀,又看到自己在表达和思想上的差异,同时引发学生继续阅读名家名篇的兴趣,那不就是在一直苦苦探寻“写后促读”教学主张的一次重大突破吗?
教学时先读学生的习作片段,再出现大作家写的这个片段:
我不是有腿病吗,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我不知道花草们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我可得感谢它们。在我工作的时候,我总是写了几十个字,就到院中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中再写一点,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到一起,有益身心,胜于吃药。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哪,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转,又得把花儿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
(1)讨论:种牵牛花带给“我”的到底是什么呢?
(2)读一读老舍先生的《养花》片段,对于这篇文章有什么启发?
(3)你觉得老舍先生的这个段落写得怎样?你想找来全文读一读吗?
教学环节2 另外,还有一位学生的片段也与上个学生的有异曲同工之妙,笔者进行了如下的设计:读一读这段话,作者写出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方法?怎样修改能使特点更加突出?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每当我想起这首诗,我就想到只有冬天才开的梅花。梅花虽说在寒冷的冬天开的,但是寒冷的冬天的寒气并没有吓倒梅花。你瞧,那粉嫩的花瓣的颜色各式各样的:粉的似霞,白的如雪……美丽极了。
(1)读了这段话,写出梅花凌寒怒放的特点,引用的诗句极为恰当;寒冷的天气可以衬托出梅花的坚强不屈。
(2)画线句子重复了,可以把寒冷和花怒放融合在一起写。怎么写,说一说。
(3)出示这段话,读一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寒风中的梅花的。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4)这段话选自《梅花魂》,作者陈慧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读一读。
这两个环节的区别在于分别突破两个教学难点,运用《养花》学习借物表达情感的方法;运用《梅花魂》学习写状物类散文,写出“物”的外形特点是基本要求,随着年级的升高,在本单元我们还学习了立足整篇文章赞美的品格或精神来确定写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写这个特点。
总之,阅读,从教学角度来说,不仅是一个发现、吸纳语言的过程,更是一个探本求源的思维过程,探寻文章的作者是怎样选择材料,谋篇布局,说理抒情,从中体悟情感,达到言意兼得的过程。其次语文课过程中的写,不是读的附属品,而是读的效果显现,是思想认识的结晶体。从这些意义上看,写起码是读的目的之一。写的重要方法是依据读,读写一体,犹如鸟儿飞上蓝天的一双翅膀,互相做功,缺一不可。所以语文课堂要读中学写,写后促读,循环往复,读写共生。
本论文是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在真实习作中培养小学生读者意识的研究》(课题批准号DBB13069)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西辛小学)
一得,初读习作惊
每次学生习作之后,笔者最想做的就是“拜读大作”。因为每个孩子的笔下都是心灵的声音,每篇看似不完美的文字都是学生辛苦劳动的“力作”。阅读这些文字你仿佛与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它会让你感受着真诚与纯真的力量。作为教师需要做的是什么?需要的是让文字通畅,需要的是让结构清晰化,需要的是让所有孩子们发出最纯真的声音。一句话,让每个阅读这些“大作”的人能够像教师一样去欣赏、呵护这些心灵絮语。
北京课改教材第9册第7单元有这样的三篇课文:《井》《白杨》《天窗》,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由物赞人”,笔者用三节课讲完了三篇课文,第四课时上了单元读写迁移课,接着上了一节单元拓展阅读课,课上带领孩子们阅读了9篇文章,分别是:《白杨礼赞》《山谷中的谜底》《黄河的主人》《桂花雨》《烂漫的点地梅》《松树的风格》《井》《古井》《宿甘露寺僧舍》。之后并没有进行习作指导课,即让学生习作。习作要求与提示为,选择一种植物或事物,赞美你想赞美的人。通过描写事物外形、生活事件或展开想象、联想等方法表达喜欢、赞美的情感。40分钟后,带着学生体温,和着纸笔馨香的作品呈现在笔者的面前,笔者迫不及待地浏览学生习作的题目,笔者惊讶了:一节拓展阅读课的效能如此强大,因为这节课前后学生选择的“物”差别竟如此之大。
二得,回望对比喜
在单元读写迁移课时进行了写事物外形的片段,在指导时期望达到目标是:由物赞人的文章在写事物外形时不仅要写出事物的特点,还要思考由“此物”要赞美什么人具有什么精神,从而选择什么样的特点去写,写外形时要自然渗透或直接点明抒发的情感。从学生的片段看基本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但是不如人意之处就是学生选择的事物单一而范围狭窄,特点趋同且不突出。(见图一)
分析之后,笔者认为之所以有近半数的学生选择了小树,与现场授课时选择的小组范例为“小树”关系密切;另外与进行课堂设计时想到的“物”不够开阔丰富有关;还有就是与小组学习前教师的导向性语言有关。
为避免习作时会出现模式化、共性化的倾向,笔者把拓展阅读课提前到学生习作前,期待会有所改善。数据显示:全班34名学生,有2名学生没有通过写物来赞人,其余32名学生的统计数据见图二。
其实拓展阅读课上得极为简单,当堂给每位学生发放了9篇由物赞人或感悟哲理的文章,学生进行初步的阅读理解和词句积累,尤其关注了由物赞人的内容的梳理。首先回顾本单元内容和学到的借物赞人文章的写作方法。然后让学生自由地阅读文章,思考:《白杨礼赞》《古井》《黄河的主人》《烂漫的点地梅》《松树的风格》分别借( )赞扬了( )人的( )精神。之后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方法,再读9篇文章,思考:1.阅读了这些文章后,如果你来写借物赞人的文章,会不会有新的想法?2.找出这些文章中描写“物”的外形的段落,做批注。整节课学生们都在静心读书,品味文字。
三得,设计课堂悦
教学环节1 进行评改课教学设计时笔者反复读学生作品,确定训练重点,思考教法学法选择。读到这个片段时突然来了灵感:
一天要给牵牛花浇水三次。大风吹来的时候要帮牵牛花把风挡住,大雨下来的时候要把牵牛花搬到房里来。冬天,北风呼呼地吹过,这时,必须把牵牛花搬到房子里来,因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在冬天大风的时候都会冻得颤起来,牵牛花也一样,这样的话,我和妈妈辛辛苦苦种的花就没有了。结尾:我爱我家的牵牛花,它给了我许许多多的甜美。
这篇习作多么像老舍先生的《养花》,情感表达和思想内容都极为相似。在赏评时何不拿出这篇文章的片段让学生既看到自己能和大作家心有灵犀,又看到自己在表达和思想上的差异,同时引发学生继续阅读名家名篇的兴趣,那不就是在一直苦苦探寻“写后促读”教学主张的一次重大突破吗?
教学时先读学生的习作片段,再出现大作家写的这个片段:
我不是有腿病吗,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我不知道花草们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我可得感谢它们。在我工作的时候,我总是写了几十个字,就到院中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中再写一点,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到一起,有益身心,胜于吃药。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哪,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转,又得把花儿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
(1)讨论:种牵牛花带给“我”的到底是什么呢?
(2)读一读老舍先生的《养花》片段,对于这篇文章有什么启发?
(3)你觉得老舍先生的这个段落写得怎样?你想找来全文读一读吗?
教学环节2 另外,还有一位学生的片段也与上个学生的有异曲同工之妙,笔者进行了如下的设计:读一读这段话,作者写出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方法?怎样修改能使特点更加突出?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每当我想起这首诗,我就想到只有冬天才开的梅花。梅花虽说在寒冷的冬天开的,但是寒冷的冬天的寒气并没有吓倒梅花。你瞧,那粉嫩的花瓣的颜色各式各样的:粉的似霞,白的如雪……美丽极了。
(1)读了这段话,写出梅花凌寒怒放的特点,引用的诗句极为恰当;寒冷的天气可以衬托出梅花的坚强不屈。
(2)画线句子重复了,可以把寒冷和花怒放融合在一起写。怎么写,说一说。
(3)出示这段话,读一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寒风中的梅花的。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4)这段话选自《梅花魂》,作者陈慧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读一读。
这两个环节的区别在于分别突破两个教学难点,运用《养花》学习借物表达情感的方法;运用《梅花魂》学习写状物类散文,写出“物”的外形特点是基本要求,随着年级的升高,在本单元我们还学习了立足整篇文章赞美的品格或精神来确定写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写这个特点。
总之,阅读,从教学角度来说,不仅是一个发现、吸纳语言的过程,更是一个探本求源的思维过程,探寻文章的作者是怎样选择材料,谋篇布局,说理抒情,从中体悟情感,达到言意兼得的过程。其次语文课过程中的写,不是读的附属品,而是读的效果显现,是思想认识的结晶体。从这些意义上看,写起码是读的目的之一。写的重要方法是依据读,读写一体,犹如鸟儿飞上蓝天的一双翅膀,互相做功,缺一不可。所以语文课堂要读中学写,写后促读,循环往复,读写共生。
本论文是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在真实习作中培养小学生读者意识的研究》(课题批准号DBB13069)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西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