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它不仅要求老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学生在多读多写,日积月累中把握体会语文的规律,还要多参与课堂互动,多锻炼多思考。根据我们对语文日常教学的观察,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现将有关问题分析如下。
一、学生兴趣问题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讲的就是有关兴趣的问题。一个人,要是对一件事或某样东西感兴趣,不用别人一直提醒,也会用心做好。反之,扼杀兴趣就是扼杀课堂。教师课堂上如果只有单调的讲解和过于严厉的言行会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长久积累,学生会慢慢失去前进的动力,最后对学习感到非常吃力,甚至完全放弃学习。
教师需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投其所好,找到学生喜欢的口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要求每个学生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新课标提出:要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有不同的收获。既然学生的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为了使学生的差异性成为教学资源,而非障碍,我们要了解学生的起点行为水平,设计好补救措施。在集体授课中,教育起点只有一个,学生的起点却有很多个,我们对没有达到起点基础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补救性教学或分层教学。同时遵循学生的各种特征,用适合学生的语言和行为引起孩子对语文的兴趣,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他们,欣赏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平等、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体验成功的喜悦,简单地说,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对你的喜欢,从而心甘情愿地喜欢学语文。
二、教师教学问题
语文科是个比较灵活的科目,如果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枯燥、千篇一律,极不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心中也没多大威信,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威信越高学生越不容易在课堂上产生问题行为。
这些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使我们更要加大对教学理念、方法、手段的改进,以更好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方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改进:
第一,强化学生参与 培养学习主动性。初中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是身心发展的突变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责任感不断提升,做事富有热情,许多事情都希望亲身参与,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得到他人的认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强化学生的参与,特别是加强学生在语文课堂中问题思考、语言表达、集体讨论三个方面的参与。通过对问题思考的参与,使学生学会主动尝试、思考,更深刻,更正确了解事物的本质。通过对言语表达的参与,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对集体讨论的参与,使学生学习到别人的长处,知识得到拓展,增进团结,也使教师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到各个学生的特点。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使他们敢想、敢说,敢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加强氛围渲染 提高学习兴趣。语文课堂的教学,不仅要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互动,还需要教师加强课堂氛围渲染,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对课堂氛围的渲染莫过于设置情境,让学生深入其中,感受情境。如在教学《散步》一文时,课一开始,我播放了《让爱住我家》的Flash动畫,并投影了课文的插图。动听的音乐,色彩美丽的画面,很快把学生的心给牵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在此基础上,我说:“同学们,你们通过欣赏这个Flash,感受到了什么呢?”因为被这种情景所感染,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氛围极其活跃。在肯定了孩子们的发言后,接着我说:“这节课让我们好好的读一读散文《散步》,一起去感受一家四口三代人的温馨、快乐吧!”然后,我让学生聆听课文的配乐朗读,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接着,我放手让学生自读。为让学生品味课文的意境,读出课文的韵味,我借助多媒体演示与课文配套的图,让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感受一家人温馨的气息,并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画中的人,自由畅想文中的情境和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由此体会文中人物心情。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深入情境,内心跟随情感的波澜,与文章产生共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感悟文字,学生才会更认真地把它学好。
三、改进教学技巧,提升学习质量
科学测试结果表明:7~10岁的孩子上课能有效听课的时间只有15分钟,10~15岁的孩子25分钟。所以,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合理布置教学内容,对于提升学生听课效率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无意注意对他们影响很大。课堂外的一点响声也可能让许多学生出现思想走神。对于这些现象,我们教师更应当从科学的角度去看待学生,转变我们过去在课堂中不妥当的教学技巧,用行为或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以此来恢复正常的课堂秩序。比如,用幽默的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自己身上来等。千万要避免用严厉甚至恶劣的语言强迫学生回到课堂上来,在这样情况下拉回学生的思路,学生即使碍于教师的威严把手放端正、人坐端正了,但心里是不乐意的,这样状态下的课堂效率不可能会高。另外,对于课堂,巧处理也考验教师的能力,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是很可行的。巧处理可以是教师对教材的巧处理。教学内容枯燥很容易引起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注意力由此下降,产生问题行为,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巧处理。鉴于本人在教学上是新手,教学经验尚不足,所以经常聆听名师的课,也就有了听课收获:一堂人教版四(下)年级的《折线统计图》,教师幽默的课堂语言充分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求知欲望,在探究新知结束进行学生练习时,正是学生听课效率将要进入下坡之时,教师出示了老师近几年的家庭收入状况统计表,让学生画统计图,这一练习内容对学生而言有很大的诱惑力,学生对老师的各种“隐私”总是特别感兴趣,了解教师的收入这多有意思,课堂上没有一个学生思想走神,相反,学生个个情绪激昂。这就是对课堂的巧处理,让学生们情绪高涨,自然提升了课堂效率。
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发现,使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不断探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参与互动,对于提升语文课堂效率尤为重要。
一、学生兴趣问题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讲的就是有关兴趣的问题。一个人,要是对一件事或某样东西感兴趣,不用别人一直提醒,也会用心做好。反之,扼杀兴趣就是扼杀课堂。教师课堂上如果只有单调的讲解和过于严厉的言行会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长久积累,学生会慢慢失去前进的动力,最后对学习感到非常吃力,甚至完全放弃学习。
教师需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投其所好,找到学生喜欢的口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要求每个学生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新课标提出:要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有不同的收获。既然学生的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为了使学生的差异性成为教学资源,而非障碍,我们要了解学生的起点行为水平,设计好补救措施。在集体授课中,教育起点只有一个,学生的起点却有很多个,我们对没有达到起点基础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补救性教学或分层教学。同时遵循学生的各种特征,用适合学生的语言和行为引起孩子对语文的兴趣,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他们,欣赏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平等、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体验成功的喜悦,简单地说,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对你的喜欢,从而心甘情愿地喜欢学语文。
二、教师教学问题
语文科是个比较灵活的科目,如果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枯燥、千篇一律,极不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心中也没多大威信,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威信越高学生越不容易在课堂上产生问题行为。
这些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使我们更要加大对教学理念、方法、手段的改进,以更好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方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改进:
第一,强化学生参与 培养学习主动性。初中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是身心发展的突变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责任感不断提升,做事富有热情,许多事情都希望亲身参与,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得到他人的认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强化学生的参与,特别是加强学生在语文课堂中问题思考、语言表达、集体讨论三个方面的参与。通过对问题思考的参与,使学生学会主动尝试、思考,更深刻,更正确了解事物的本质。通过对言语表达的参与,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对集体讨论的参与,使学生学习到别人的长处,知识得到拓展,增进团结,也使教师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到各个学生的特点。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使他们敢想、敢说,敢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加强氛围渲染 提高学习兴趣。语文课堂的教学,不仅要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互动,还需要教师加强课堂氛围渲染,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对课堂氛围的渲染莫过于设置情境,让学生深入其中,感受情境。如在教学《散步》一文时,课一开始,我播放了《让爱住我家》的Flash动畫,并投影了课文的插图。动听的音乐,色彩美丽的画面,很快把学生的心给牵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在此基础上,我说:“同学们,你们通过欣赏这个Flash,感受到了什么呢?”因为被这种情景所感染,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氛围极其活跃。在肯定了孩子们的发言后,接着我说:“这节课让我们好好的读一读散文《散步》,一起去感受一家四口三代人的温馨、快乐吧!”然后,我让学生聆听课文的配乐朗读,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接着,我放手让学生自读。为让学生品味课文的意境,读出课文的韵味,我借助多媒体演示与课文配套的图,让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感受一家人温馨的气息,并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画中的人,自由畅想文中的情境和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由此体会文中人物心情。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深入情境,内心跟随情感的波澜,与文章产生共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感悟文字,学生才会更认真地把它学好。
三、改进教学技巧,提升学习质量
科学测试结果表明:7~10岁的孩子上课能有效听课的时间只有15分钟,10~15岁的孩子25分钟。所以,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合理布置教学内容,对于提升学生听课效率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无意注意对他们影响很大。课堂外的一点响声也可能让许多学生出现思想走神。对于这些现象,我们教师更应当从科学的角度去看待学生,转变我们过去在课堂中不妥当的教学技巧,用行为或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以此来恢复正常的课堂秩序。比如,用幽默的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自己身上来等。千万要避免用严厉甚至恶劣的语言强迫学生回到课堂上来,在这样情况下拉回学生的思路,学生即使碍于教师的威严把手放端正、人坐端正了,但心里是不乐意的,这样状态下的课堂效率不可能会高。另外,对于课堂,巧处理也考验教师的能力,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是很可行的。巧处理可以是教师对教材的巧处理。教学内容枯燥很容易引起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注意力由此下降,产生问题行为,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巧处理。鉴于本人在教学上是新手,教学经验尚不足,所以经常聆听名师的课,也就有了听课收获:一堂人教版四(下)年级的《折线统计图》,教师幽默的课堂语言充分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求知欲望,在探究新知结束进行学生练习时,正是学生听课效率将要进入下坡之时,教师出示了老师近几年的家庭收入状况统计表,让学生画统计图,这一练习内容对学生而言有很大的诱惑力,学生对老师的各种“隐私”总是特别感兴趣,了解教师的收入这多有意思,课堂上没有一个学生思想走神,相反,学生个个情绪激昂。这就是对课堂的巧处理,让学生们情绪高涨,自然提升了课堂效率。
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发现,使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不断探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参与互动,对于提升语文课堂效率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