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名NOMINATION
《探险途上的情书》
作者:徐仁修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提名理由
徐仁修,探险家、生态摄影师、自然文学作家,纵情荒野40余年,《探险途上的情书》是其精心锤炼的经典之作。它既是描绘异国原始自然风光的旅行笔记,也是记述与自然为伍的人们平凡生活和美丽心灵的风俗志;既是险象环生的山野莽林探险集,也是饱经忧患的传奇人物的沧桑回忆录。本书在为读者打大开眼界的同时,也唤起对生态文明的觉醒与关怀:荒野之美,如何长存?
在生态恶化、自然退隐、田园牧歌生活方式渐行渐远的今天,诗与远方,有时是我们这些被钢筋水泥的城市文明包裹着的“文明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所在。而对于荒野探险家徐仁修而言,诗与远方却是他的日常状态。
徐仁修是享誉世界的华人自然文学作家、荒野探险家,他的足迹遍及世界,菲律宾的热带雨林、尼加拉瓜的大河蛮荒、巴西的亚马逊雨林,在世界各地的丛林、荒地……荒野对于他来说,从来不荒。
他的新书《探险途上的情书》是其历经40年精心锤炼的经典之作,讲述其40余年来在世界各地亲历的探险故事。这本书不是描绘异国原始自然风光的旅行笔记,不是展现与自然为伍的人们平凡生活和美丽心灵的风俗志,不是险象环生的山野莽林探险小说集,不是饱经忧患的传奇人物的沧桑回忆录……它是所有这些的集合体,而且包含着比以上这些元素更为丰富和深沉的内涵:“逆旅”的真实况味、生命中的难度与英雄维度、异域的风土人情、大自然中的奇景与无穷奥妙,以及文明的生态根源……
在讲述探险旅途上那些隽永而引人入胜的故事时,徐仁修充分显示出了自己作为自然文学大家的卓越才能。
那个20年来一心为妻儿报仇的印第安屠豹人,看到满月下美洲豹纵身跃上孤树的矫健剪影,心中生出奇异的激动,仿佛看到上帝造物的双手,从此为自然之美放下了刻骨仇恨。
那个深夜在湖边唱着哀怨情歌的老人,一边幽幽弹着吉他,一边回忆几十年前在新月下前来赴约却不幸葬身鱼腹的美丽恋人。沙哑的嗓音,月光下明灭的泪痕,迷茫的目光,汇成一首哀歌,汩汩流向岁月的深处。
那个辗转漂泊异乡的中国老人在当地行医济贫,寂寞中唯有口宣佛号或是把玩从故乡挖来的泥土,才能一解思乡之情。他把生命的热量挥洒在异国的荒野,等待着死后回归故土。
……
旅行确实能给人快乐,可若像徐仁修那样深入人迹罕至的密林,夜宿蛙噪虫鸣的沼泽,探寻处于灭绝边缘的古老文明,那么心中充溢的,往往会是感伤吧:为一只母鹿清澈眼睛中的慈爱而感伤,为采集部落突如其来的死亡而感伤,为远离故土亲朋而感伤,或仅仅被天地之大美感动,喜悦至极而心生感伤。
徐仁修的语言明净舒缓,叙述节奏张弛有度,抒情节制而能轻易触动人心。 从他那隽永的文字里,我们能感受到,他在自然中打开全身的感官,身心充满了荒野的气味、流水的声音、天空的色彩。他娓娓讲述着自然的、自己的、偶遇者的、异域民族的故事,思索着人与人、人与自然、生命与死亡的关系。他甚至曾无限动容地说:“我在大自然中窥见了宇宙与生命的奥妙,学到了谦卑、珍惜与感恩……我看过亚马逊河的雨林、澳洲的花海、新几内亚的天堂鸟,还有无数大自然的美,所以死而无憾。”
而这种情怀也使得他对探险途中的种种饱含着一往情深的爱,各种可能的形式的爱,除了他自己的,还有其他人的爱。正如阿曼克说:“前往一个陌生的疆域是一件浪漫的事。你会变得对你所处的世界更敏感,同时也对这个世界其余的部分麻木。如同爱情一样,旅行能够使人变得纯真。”在徐仁修那里,旅行也如同爱情,爱到深处,自然流泻笔端,成为这样一封令人深深触动而落泪的“情书”。
著名的大自然作家刘先平评价这本书说:“(徐仁修)不像有的书写自然只是一山一水或某地域,虽有小巧之妙,但总不如恣意天南海北的豪气。自然原本就是丰富多彩的。书中有不少章节读来爱不释手。”
阅读这样一封厚重的“情书”,确实会让人不禁慨叹自然的丰富与奥义,在爱不释手中涌起“诗意地栖居于大地”的情懷。也许,所有“习惯于舒适地休闲,把自己包裹在文明的金属壳里的现代人”都应该翻开它,精神饱满地奔赴荒野,去感受自然的启示,去实践真正的精神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