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一家大型医院的肿瘤科统计发现,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肿瘤晚期病人,人均花费5.5万元,平均存活时间只有12天,而同是肿瘤晚期病人,在临终普通病房就治,人均花费1.5万元,存活时间反而长,达17天。
“全民癌症风险管理宣传计划”日前在我国正式启动,将就民众的癌症风险控制意识进行一次全面调查。
中国抗癌协会副秘书长刘端祺说,要注意肿瘤晚期病人的过度治疗问题。在抗癌路上,我们的策略应该是治疗能治疗的,预防能预防的,肿瘤的防治战线要前移,晚期病人以关怀为主,而不再是花费大量的医疗资源,结果人财两空。防癌远比治癌重要。
专家呼吁:提高自身及家庭防癌能力
“全民癌症风险控制意识”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公众防癌意识、癌症防治基本知识和技能、个人行为生活方式、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癌症防御资源准备等。公众在完成问卷后,不仅能马上看到自身防癌意识指数,还将获得正确的防癌信息指导。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群安呼吁公众要树立防癌意识,提高自身及家庭应对癌症的知识与技能,提高防癌综合能力,降低癌症的发生。
刘端祺对记者说:目前的状况是——80-90%早期癌症可治愈,大多局部晚期可缓解3-5年,大多有远处转移的癌症存活1-2年,但是这一结局和“科技发展,积极治疗”无关。
这项活动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提供技术指导,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共同开展。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防癌意识,提高公众的防癌知识与技能,从根本上降低癌症的发生率,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肿瘤治疗是无底洞60%癌症可预防和避免
刘端祺指出,看病贵,花钱的“无底洞”,主要是看肿瘤病。每个癌症病人住院一个月花3-10余万元不等,最后的结局在患者家属看来常常是人财两空。他说,由于现在的肿瘤向年轻与老龄两极发展,治疗中过度强调抗癌,总是“生命不息,放化疗不止”,片面宣传癌症不等于死亡,阵地战,拼消耗,这是错误的对策。
在刘端祺看来,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健康——预防疾病是最佳投资,预防癌症是黄金投资,以小钱防大病,不花钱也防病。
刘端祺的观点是:对癌症患者来说,单科医疗技术只是配角。比如对中晚期的手术、新药的研制、放疗的改进、新技术的出现等的贡献只处于次要地位(大约为10-20%)。我国虽然没有确切数据,但从美国的情况来看,在近百年美国人增加的30年寿命中,医疗技术的因素也仅有5年。我国肯定比这个数值要低得多。
国家癌症登记数据库报告,我国癌症死亡患者中,约60%可预防和避免(65.9%男性、42.8%女性)。刘端祺说,肿瘤细胞从开始异常增殖,到影像学比如CT、磁共振等可以发现的瘤巢,通常需要10年到30年时间。所以每年做认真的防癌体检,有可能发现约70%的癌症。80%以上的早癌发现于体检。但不专业的、过于简单的体检,换来的只是虚假的安全感。在这里,专家给出了10种真正有效的癌症早期筛查体检。
10种真正有效的癌症早期筛查体检
1、痰液细胞学检查:涂片找脱落的肺癌细胞。
2、胸部低剂量CT照片:排除肺癌的可能性。
3、直肠指检和盆腔检查:排除妇科癌症和直肠癌。20-40岁的妇女每3年一次盆腔检查;40岁以后每年查一次。40岁以后不论男女每年做一次直肠指检。
4、乙状结肠镜检查:50岁以上,有亲属患肠癌的最好40岁就开始;不论男女每隔一年做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在两次阴性后,改为每3-5年检查一次。
5、大便潜血试验: 50岁以上每年一次,试验前至少48小时不吃有肉类和维生素C的高纤维素饮食。每天收集一次标本(两份),连续3天。试验结果阳性者,应进一步做肠镜检查。
6、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我国专家建议,初次房事后三年内每年做一次宫颈涂片检查和盆腔检查。30岁后依据风险因素检查,如三次或多次结果连续为阴性,可减少受检次数。
7、前列腺癌:包括直肠指检、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和直肠超声检查。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做1次前列腺癌筛查;有前列腺癌家族史,45岁开始检查。
8、乳腺钼靶照相:40岁以后(高危人群可提前到35岁)每年一次钼靶结合B超的筛查,35岁以下年轻女性更应首选B超。35-40岁期间应做一次基础乳腺摄影,以作日后对照。乳腺自我检查,每月做一次。
9、肿瘤标志物:静脉血,有目标再查。
10、B超:腹部、盆腔、乳腺、甲状腺等。
“全民癌症风险管理宣传计划”日前在我国正式启动,将就民众的癌症风险控制意识进行一次全面调查。
中国抗癌协会副秘书长刘端祺说,要注意肿瘤晚期病人的过度治疗问题。在抗癌路上,我们的策略应该是治疗能治疗的,预防能预防的,肿瘤的防治战线要前移,晚期病人以关怀为主,而不再是花费大量的医疗资源,结果人财两空。防癌远比治癌重要。
专家呼吁:提高自身及家庭防癌能力
“全民癌症风险控制意识”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公众防癌意识、癌症防治基本知识和技能、个人行为生活方式、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癌症防御资源准备等。公众在完成问卷后,不仅能马上看到自身防癌意识指数,还将获得正确的防癌信息指导。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群安呼吁公众要树立防癌意识,提高自身及家庭应对癌症的知识与技能,提高防癌综合能力,降低癌症的发生。
刘端祺对记者说:目前的状况是——80-90%早期癌症可治愈,大多局部晚期可缓解3-5年,大多有远处转移的癌症存活1-2年,但是这一结局和“科技发展,积极治疗”无关。
这项活动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提供技术指导,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共同开展。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防癌意识,提高公众的防癌知识与技能,从根本上降低癌症的发生率,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肿瘤治疗是无底洞60%癌症可预防和避免
刘端祺指出,看病贵,花钱的“无底洞”,主要是看肿瘤病。每个癌症病人住院一个月花3-10余万元不等,最后的结局在患者家属看来常常是人财两空。他说,由于现在的肿瘤向年轻与老龄两极发展,治疗中过度强调抗癌,总是“生命不息,放化疗不止”,片面宣传癌症不等于死亡,阵地战,拼消耗,这是错误的对策。
在刘端祺看来,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健康——预防疾病是最佳投资,预防癌症是黄金投资,以小钱防大病,不花钱也防病。
刘端祺的观点是:对癌症患者来说,单科医疗技术只是配角。比如对中晚期的手术、新药的研制、放疗的改进、新技术的出现等的贡献只处于次要地位(大约为10-20%)。我国虽然没有确切数据,但从美国的情况来看,在近百年美国人增加的30年寿命中,医疗技术的因素也仅有5年。我国肯定比这个数值要低得多。
国家癌症登记数据库报告,我国癌症死亡患者中,约60%可预防和避免(65.9%男性、42.8%女性)。刘端祺说,肿瘤细胞从开始异常增殖,到影像学比如CT、磁共振等可以发现的瘤巢,通常需要10年到30年时间。所以每年做认真的防癌体检,有可能发现约70%的癌症。80%以上的早癌发现于体检。但不专业的、过于简单的体检,换来的只是虚假的安全感。在这里,专家给出了10种真正有效的癌症早期筛查体检。
10种真正有效的癌症早期筛查体检
1、痰液细胞学检查:涂片找脱落的肺癌细胞。
2、胸部低剂量CT照片:排除肺癌的可能性。
3、直肠指检和盆腔检查:排除妇科癌症和直肠癌。20-40岁的妇女每3年一次盆腔检查;40岁以后每年查一次。40岁以后不论男女每年做一次直肠指检。
4、乙状结肠镜检查:50岁以上,有亲属患肠癌的最好40岁就开始;不论男女每隔一年做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在两次阴性后,改为每3-5年检查一次。
5、大便潜血试验: 50岁以上每年一次,试验前至少48小时不吃有肉类和维生素C的高纤维素饮食。每天收集一次标本(两份),连续3天。试验结果阳性者,应进一步做肠镜检查。
6、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我国专家建议,初次房事后三年内每年做一次宫颈涂片检查和盆腔检查。30岁后依据风险因素检查,如三次或多次结果连续为阴性,可减少受检次数。
7、前列腺癌:包括直肠指检、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和直肠超声检查。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做1次前列腺癌筛查;有前列腺癌家族史,45岁开始检查。
8、乳腺钼靶照相:40岁以后(高危人群可提前到35岁)每年一次钼靶结合B超的筛查,35岁以下年轻女性更应首选B超。35-40岁期间应做一次基础乳腺摄影,以作日后对照。乳腺自我检查,每月做一次。
9、肿瘤标志物:静脉血,有目标再查。
10、B超:腹部、盆腔、乳腺、甲状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