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发生变化。当今社会面临的是市场竞争对个人潜力、技能的挑战,因此,社会要传授年轻一代终生享用的知识,年轻一代要学会如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这就是“学会生存”。只有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合作,人类才能共同面对21世纪,“学会关心”成为人类必须建立起来的更新、更高层次的社会价值观。
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是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德品质的教育过程中,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行(道德行为)、意(道德意志)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每个方面都不能缺少。因此,在培养幼儿学会关心的过程中,我从知、情、行、意四方面入手,抓住身边的教育契机,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
一、晓之以理,加强认识
道德认识主要是指对事物的是非、行为的善恶的评价。掌握是非标准,划清善恶界限,才能使幼儿知道应该怎样行动,为什么要这样行动,从而自觉地做出相应的道德行为。
通过调查了解到,我班80%的幼儿在家长过于关爱的环境下长大,家长对他们悉心呵护关爱备至,而能关心家长、他人的幼儿又有多少呢?不是幼儿不会关心他人,而是我们疏于对幼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于是我利用故事、歌曲、谈话等形式,加强幼儿在这方面的认识。通过故事《找朋友》、《孔融让梨》,歌曲《爷爷年纪大》、《滑滑梯》,看图讲述“关心奶奶”、“谁打扫的卫生”等内容,用故事、歌曲中的人物事例及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教育感染幼儿,让他们有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遇到同样的事时应该怎样行动。
二、动之以情,培养情感
道德情感是指人依照一定的道德认识评定自己的或别人的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情绪体验,是人对事物的爱憎褒贬的态度。幼儿的道德情感是伴随他们的道德认识产生和发展的。
幼儿往往以成人为榜样,把他们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我们在把正确的道德认识传授给孩子的同时,应有意识地发展他们相应的道德情感,以自己的道德情感来打动和感染幼儿,并利用具体的事例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在一个下雨天,某位小朋友的爷爷送他来园,不小心摔倒,身上满是泥水,看到这种情况,作为教师的我马上给予关心的询问,并给爷爷准备了毛巾让他擦洗,爷爷走时我一再叮嘱他路上小心。我所做的一切,孩子们都看在眼里。事后,我组织孩子们针对这一事情进行讨论,孩子们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下雨天,不让爷爷送幼儿园,让爸爸妈妈送。”有的说:“爷爷摔倒了我把爷爷扶起来。”……我因势利导地教育幼儿应多关心老人,这件事引起了幼儿的情感共鸣。晚上离园时,爷爷来接孩子,很多孩子都关心地问候爷爷,有的还紧紧拉着自己爷爷、奶奶的手,不再乱跑,听话地回家。另外,我还以表扬奖励的方法,激发幼儿的情感,使幼儿渴望用自己的行动关心他人。例如我班有个小女孩喜欢画画,一天她将自己画的画送给了同桌好朋友,我表扬了她关心同伴、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的行为。小女孩很开心,其他幼儿也纷纷效仿,慢慢地我班幼儿送自己作品给同伴的多了起来,幼儿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了。
三、练之以行,加强训练
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指导、推动下,采取有目的的行动。对幼儿不能只听他说的怎样,更主要的是看他的行动。要将幼儿的认识、情感转化为行动,教师就要加以适当的指导、督促和检查,确保这些行为的落实。
对幼儿进行学会关心的行为训练时,我注意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为他们创设情境,创造条件,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加以练习,从而激发他们“学会关心”的道德情感,养成“给予关心”的行为习惯。
小动物是幼儿喜欢的朋友,抓住幼儿的这个特点,我特意在班里创设了养殖区,与幼儿一起种植蔬菜,饲养蚕宝宝、蜗牛等小动物。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心血来潮,偶尔看看小动物或植物,不能有目的地关心照顾它们。我通过组织“蚕宝宝的话”等活动,以童话剧的方式告诉幼儿养殖的蔬菜、动物需要关心照顾,并通过游戏的方式教幼儿养殖的方法。这样便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他们都跃跃欲试。经过协商,我们决定每天固定值日生对这些养殖物给以照顾,其他幼儿负责督促、检查。周末的时候,幼儿申请将蚕宝宝、蜗牛带回家养殖。慢慢地,看看蚕宝宝长大了没有,为动植物浇水、喂食成了孩子们每天必做的事。这些动植物在我们的关心下健康成长着,孩子们则体会到了关心他人、事物所获得的愉悦。
四、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道德意志是指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支配自己的行动并克服各种困难的一种顽强的努力。它是调节行为的精神力量,使行为持之以恒,贯彻到底,养成习惯。
在这一培养过程中,要注意争取家长的支持,请家长配合,在日常生活中督促幼儿进行实践练习,逐渐养成习惯。
例如结合“三八”妇女节,对幼儿进行一系列“爱妈妈、关心妈妈”教育。幼儿了解了自己妈妈及家人的辛苦,知道要关心她们、爱她们。有的幼儿要送妈妈礼物,有的幼儿要帮妈妈做家务,有的幼儿表示不打搅妈妈在家学习、工作,他们用稚嫩的言语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关心与爱。这些只是幼儿的认识与情感,而教育的关键是让幼儿将这些认识情感落实到行动上,并持之以恒,养成习惯。于是我将孩子们的祝愿转达给他们的妈妈,并请家长在家中督促、检查,使这些行为得以落实,养成习惯。
在家长的配合下,通过家园合力的教育,孩子们有了很大的进步。家长们纷纷反映,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会关心人了。
总之,培养幼儿学会关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做有心人,抓住教育契机,创设教育情境,争取家长的一致教育,指导、督促、检查幼儿将认识与情感转化为行为,最终养成习惯,从而奠定幼儿理解他人、与人合作的基础,为幼儿顺利步入社会做准备。
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是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德品质的教育过程中,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行(道德行为)、意(道德意志)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每个方面都不能缺少。因此,在培养幼儿学会关心的过程中,我从知、情、行、意四方面入手,抓住身边的教育契机,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
一、晓之以理,加强认识
道德认识主要是指对事物的是非、行为的善恶的评价。掌握是非标准,划清善恶界限,才能使幼儿知道应该怎样行动,为什么要这样行动,从而自觉地做出相应的道德行为。
通过调查了解到,我班80%的幼儿在家长过于关爱的环境下长大,家长对他们悉心呵护关爱备至,而能关心家长、他人的幼儿又有多少呢?不是幼儿不会关心他人,而是我们疏于对幼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于是我利用故事、歌曲、谈话等形式,加强幼儿在这方面的认识。通过故事《找朋友》、《孔融让梨》,歌曲《爷爷年纪大》、《滑滑梯》,看图讲述“关心奶奶”、“谁打扫的卫生”等内容,用故事、歌曲中的人物事例及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教育感染幼儿,让他们有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遇到同样的事时应该怎样行动。
二、动之以情,培养情感
道德情感是指人依照一定的道德认识评定自己的或别人的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情绪体验,是人对事物的爱憎褒贬的态度。幼儿的道德情感是伴随他们的道德认识产生和发展的。
幼儿往往以成人为榜样,把他们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我们在把正确的道德认识传授给孩子的同时,应有意识地发展他们相应的道德情感,以自己的道德情感来打动和感染幼儿,并利用具体的事例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在一个下雨天,某位小朋友的爷爷送他来园,不小心摔倒,身上满是泥水,看到这种情况,作为教师的我马上给予关心的询问,并给爷爷准备了毛巾让他擦洗,爷爷走时我一再叮嘱他路上小心。我所做的一切,孩子们都看在眼里。事后,我组织孩子们针对这一事情进行讨论,孩子们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下雨天,不让爷爷送幼儿园,让爸爸妈妈送。”有的说:“爷爷摔倒了我把爷爷扶起来。”……我因势利导地教育幼儿应多关心老人,这件事引起了幼儿的情感共鸣。晚上离园时,爷爷来接孩子,很多孩子都关心地问候爷爷,有的还紧紧拉着自己爷爷、奶奶的手,不再乱跑,听话地回家。另外,我还以表扬奖励的方法,激发幼儿的情感,使幼儿渴望用自己的行动关心他人。例如我班有个小女孩喜欢画画,一天她将自己画的画送给了同桌好朋友,我表扬了她关心同伴、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的行为。小女孩很开心,其他幼儿也纷纷效仿,慢慢地我班幼儿送自己作品给同伴的多了起来,幼儿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了。
三、练之以行,加强训练
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指导、推动下,采取有目的的行动。对幼儿不能只听他说的怎样,更主要的是看他的行动。要将幼儿的认识、情感转化为行动,教师就要加以适当的指导、督促和检查,确保这些行为的落实。
对幼儿进行学会关心的行为训练时,我注意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为他们创设情境,创造条件,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加以练习,从而激发他们“学会关心”的道德情感,养成“给予关心”的行为习惯。
小动物是幼儿喜欢的朋友,抓住幼儿的这个特点,我特意在班里创设了养殖区,与幼儿一起种植蔬菜,饲养蚕宝宝、蜗牛等小动物。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心血来潮,偶尔看看小动物或植物,不能有目的地关心照顾它们。我通过组织“蚕宝宝的话”等活动,以童话剧的方式告诉幼儿养殖的蔬菜、动物需要关心照顾,并通过游戏的方式教幼儿养殖的方法。这样便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他们都跃跃欲试。经过协商,我们决定每天固定值日生对这些养殖物给以照顾,其他幼儿负责督促、检查。周末的时候,幼儿申请将蚕宝宝、蜗牛带回家养殖。慢慢地,看看蚕宝宝长大了没有,为动植物浇水、喂食成了孩子们每天必做的事。这些动植物在我们的关心下健康成长着,孩子们则体会到了关心他人、事物所获得的愉悦。
四、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道德意志是指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支配自己的行动并克服各种困难的一种顽强的努力。它是调节行为的精神力量,使行为持之以恒,贯彻到底,养成习惯。
在这一培养过程中,要注意争取家长的支持,请家长配合,在日常生活中督促幼儿进行实践练习,逐渐养成习惯。
例如结合“三八”妇女节,对幼儿进行一系列“爱妈妈、关心妈妈”教育。幼儿了解了自己妈妈及家人的辛苦,知道要关心她们、爱她们。有的幼儿要送妈妈礼物,有的幼儿要帮妈妈做家务,有的幼儿表示不打搅妈妈在家学习、工作,他们用稚嫩的言语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关心与爱。这些只是幼儿的认识与情感,而教育的关键是让幼儿将这些认识情感落实到行动上,并持之以恒,养成习惯。于是我将孩子们的祝愿转达给他们的妈妈,并请家长在家中督促、检查,使这些行为得以落实,养成习惯。
在家长的配合下,通过家园合力的教育,孩子们有了很大的进步。家长们纷纷反映,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会关心人了。
总之,培养幼儿学会关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做有心人,抓住教育契机,创设教育情境,争取家长的一致教育,指导、督促、检查幼儿将认识与情感转化为行为,最终养成习惯,从而奠定幼儿理解他人、与人合作的基础,为幼儿顺利步入社会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