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消费时代日渐成型的今天,脑白金里的扭来扭去的老爷爷老奶奶想从我们的钱包里拿走更多的钱已经不够力了,人们接受的刺激性消费信息越多,就越会产生审美疲劳,对那些主动管自己要钱的消费品变得特别警觉。
然而在不知不觉中,不喜欢花钱的人们却更喜欢去主动去“送钱”了。2011年,已经全面进入了注意力消费的浪潮,人们越来越喜欢自己去选择要买什么的答案,而不是让经销商告诉自己该买什么。其实这样一来, 自己的荷包反而更快地被掏空了。以前段时间各大网络商城购买年货的促销活动为例,在这场图实惠、捡便宜的战斗中,多少人为了自己本来不需要的东西花尽了银两呢?
借助政策的变化,经销商总能够恰到好处地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比如房价开始上涨,更多的人会开始买房;申奥成功人们开始纷纷购买奥运纪念品等等。然而这种近乎狂欢的购买真的理智吗?有多少人是真正出于需求才产生了购买行为呢?
这里面只有精明的销售人员知道答案。他们正在暗中利用人们消费的心理误区。
消费心理错觉一:承诺升级
承诺升级原理:我们在消费或投资的过程中,常会碰到进退两难、欲罢不能的局面。只因为前期己投入太多,退出实在不甘心,于是继续投入,越陷越深,直到最后消费升级,无法挽回。
案例:楼宇、汽车等销售行业,经常巧妙地利用人们承诺升级的心理实现移花接木的手段,让消费者在道德的指引下用更高的价格购买超出自己需求的东西。
消费者王先生在一家4S店购车,优惠1.7万元,并交付定金1000元,结果等了两个月还没有车。王先生等着急用,销售员给他推荐了一款性能类似的车,价格贵了1万元。王先生想想差不多就买了吧。结果购车手续办到一半时,由于治堵政策出台,王先生被告知,其要购买的车优惠取消,只能按原价购买。不买就只能等摇号了。王先生咬咬牙终于还是买了,但比预算多花了2.7万元。
消费心理错觉二:可得性偏差
可得性偏差:人们往往根据一个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出现的概率,容易被知觉到或回想起的被认为更容易出现,其主观概率就会被夸大。
案例:团购是当下社会新兴起的一种购付方式,其实质可以用两个字概括:“省钱”。凡是上团购网的人都是那些生活中更精打细算的人,但结果却往往是人们背离了初衷。
小瑶是个资深的省钱达人,从用到吃,一直是怎么省怎么来。从之前的钱包里装满优惠卡券,秒杀与团购网站诞生之后,小瑶的消费就趋于一种被引导的消费状态。她的感受是:被“省钱”牵着鼻子走。
小瑶说:“只要有秒杀、有抢购、有团购我就忍不住参加,不管是不是用得上,买的时候很过瘾。很多自己用不上,就会想买了送人,最近半年加起来送了七千多块钱的东西给朋友,还有很多东西送不出手,囤在家里像垃圾一样,又不舍得丢掉。当初是想省点钱,但事实上看来,心动的价格反而让人花了更多钱。”
消费心理错觉三: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人们在对某人某事作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人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案例:有没有在逛街时候突然有一种冲动,非得买一件没有列在购买计划中的东西?是不是有时候越是想省钱花的越多?原因就是,你的目标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
两家卖粥的小店,每天顾客的数量和粥店的服务质量都差不多,但结算的时候,总是一家粥店的销售额高于另一家。原来效益好的那家粥店的服务员为客人盛好粥后,总问:“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而另一家粥店的服务员总问:“加不加鸡蛋?”接收到第一个问题的客人考虑的是加几个鸡蛋的问题,而接收到第二个问题的客人考虑的是加不加鸡蛋的问题。考虑的问题不同,答案自然也不同。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第一家粥店不知不觉地多卖了鸡蛋,增加了销售。
面对外界的种种诱惑,人们总是在心理的驱使下走入了非理性消费的误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消费水平的上涨是消费者与商家的一场共谋。
然而在不知不觉中,不喜欢花钱的人们却更喜欢去主动去“送钱”了。2011年,已经全面进入了注意力消费的浪潮,人们越来越喜欢自己去选择要买什么的答案,而不是让经销商告诉自己该买什么。其实这样一来, 自己的荷包反而更快地被掏空了。以前段时间各大网络商城购买年货的促销活动为例,在这场图实惠、捡便宜的战斗中,多少人为了自己本来不需要的东西花尽了银两呢?
借助政策的变化,经销商总能够恰到好处地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比如房价开始上涨,更多的人会开始买房;申奥成功人们开始纷纷购买奥运纪念品等等。然而这种近乎狂欢的购买真的理智吗?有多少人是真正出于需求才产生了购买行为呢?
这里面只有精明的销售人员知道答案。他们正在暗中利用人们消费的心理误区。
消费心理错觉一:承诺升级
承诺升级原理:我们在消费或投资的过程中,常会碰到进退两难、欲罢不能的局面。只因为前期己投入太多,退出实在不甘心,于是继续投入,越陷越深,直到最后消费升级,无法挽回。
案例:楼宇、汽车等销售行业,经常巧妙地利用人们承诺升级的心理实现移花接木的手段,让消费者在道德的指引下用更高的价格购买超出自己需求的东西。
消费者王先生在一家4S店购车,优惠1.7万元,并交付定金1000元,结果等了两个月还没有车。王先生等着急用,销售员给他推荐了一款性能类似的车,价格贵了1万元。王先生想想差不多就买了吧。结果购车手续办到一半时,由于治堵政策出台,王先生被告知,其要购买的车优惠取消,只能按原价购买。不买就只能等摇号了。王先生咬咬牙终于还是买了,但比预算多花了2.7万元。
消费心理错觉二:可得性偏差
可得性偏差:人们往往根据一个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出现的概率,容易被知觉到或回想起的被认为更容易出现,其主观概率就会被夸大。
案例:团购是当下社会新兴起的一种购付方式,其实质可以用两个字概括:“省钱”。凡是上团购网的人都是那些生活中更精打细算的人,但结果却往往是人们背离了初衷。
小瑶是个资深的省钱达人,从用到吃,一直是怎么省怎么来。从之前的钱包里装满优惠卡券,秒杀与团购网站诞生之后,小瑶的消费就趋于一种被引导的消费状态。她的感受是:被“省钱”牵着鼻子走。
小瑶说:“只要有秒杀、有抢购、有团购我就忍不住参加,不管是不是用得上,买的时候很过瘾。很多自己用不上,就会想买了送人,最近半年加起来送了七千多块钱的东西给朋友,还有很多东西送不出手,囤在家里像垃圾一样,又不舍得丢掉。当初是想省点钱,但事实上看来,心动的价格反而让人花了更多钱。”
消费心理错觉三: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人们在对某人某事作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人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案例:有没有在逛街时候突然有一种冲动,非得买一件没有列在购买计划中的东西?是不是有时候越是想省钱花的越多?原因就是,你的目标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
两家卖粥的小店,每天顾客的数量和粥店的服务质量都差不多,但结算的时候,总是一家粥店的销售额高于另一家。原来效益好的那家粥店的服务员为客人盛好粥后,总问:“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而另一家粥店的服务员总问:“加不加鸡蛋?”接收到第一个问题的客人考虑的是加几个鸡蛋的问题,而接收到第二个问题的客人考虑的是加不加鸡蛋的问题。考虑的问题不同,答案自然也不同。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第一家粥店不知不觉地多卖了鸡蛋,增加了销售。
面对外界的种种诱惑,人们总是在心理的驱使下走入了非理性消费的误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消费水平的上涨是消费者与商家的一场共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