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地理内容教学方法探究——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6课第1课时《辽阔的国土》为例

来源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au_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地理内容的教学与地理学科的教学是不一样的,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需要教师认真地解读教材,理解教材中每一课的编写意图、课程标准内容及所蕴含的教育思想,理解每个教学活动所蕴含的知识点和价值观。下面以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6课《我们神圣的国土》中第1课时《辽阔的国土》为例谈谈《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地理内容的教学方法。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串联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的体验教学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出发点,也是一节课的
其他文献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的编写从学生立场出发,贴近学生生活,以期达到课程育人的目标。该教材的呈现以图片为主,文字表述较少。这样留白布局的方式使教师能够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开发有价值的课程资源以辅助教学。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材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创新使用教材资源、合理结合校园生活、适度整合校外资源等方式科学合理地开发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上学"开始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件,他们面临生活环境的突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儿童的生活将由原来的自然状态,进入一种"文化式"状态。这一生活方式的转变是缓慢而长期的,儿童能否顺应进入"一年级学生"角色,适应新环境、新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儿童今后学校生活的态度和趋势,常常会影响儿童整个小学阶段甚至整个学生生涯。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一年级上册的教育主题,就是帮助儿童顺利实现
期刊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了解学生,把握学情,因材施教;基于渗透生活逻辑设计教学环节,导入生活,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能力;基于落实行为准则进行教学评价,促进教学、学用、知行的统一,从而践行聚焦儿童立场、构建生活德育这一课程理念。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课程,如何通过教育工作的落实来进一步促进德育教育目的实效性的提高,应该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重点问题。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编者特别强调实效性落实的工作。尤其在教材中运用了大量的学生真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解读德育问题,这样就能更加直观有效地揣度学生真实德育心理发展状况。进而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多样化的组织形式来提升他
小学是个体融入集体参与公共生活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规则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本文通以《大家排好队》的教学设计为切入点展示了"身"体验,"情"体验,"行"体验三步体验法在规则意识形成类课题中的应用,更好地运用体验法来激发学生的规则认同感,提升学生守规则的愉悦感,拓宽学生规则的界定,为今后学生规则观的建立打下基础。
规则意识指的是主动地对自己内心形成的行为准则进行遵循的一种意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是有效进行法制教育必备的条件。在小学二年级这一时期,儿童对外界的认识和价值观才刚刚形成,因此,也是对其进行规则意识培养的关键阶段。《道德与法治》这一科目,在内容上有着与规则相关的一些知识内容,因此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相应的延伸,能够使儿童逐渐形成规则意识,萌发契约精神。这样才能够使儿童拥有更加丰富、广
期刊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的发展,社会十分重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开展。处于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感性思维较为丰富,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是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因此,教师可以将绘本资源与《道德与法治》教材相整合,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推动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发展。鉴于此,本文阐述小学低年段《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绘本资源的作用,探讨小学低年段《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极具育人性质的课程,而课程的教材不是单一、静态的文本,而是极具延展性和发展空间的。当前的德法教学,需要以学生生活经验为起点,开发符合儿童道德成长需要的课程素材和资源,使德法课堂真正与学生生活对接,实现学生道德素养向知行合一的内化。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后,新教材采用了绘本的教学方式。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形式,不仅丰富了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资源,更是能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通过绘本丰富他们的儿童世界。大量的绘本编入书本,力求借助绘本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一年级上册的道德与法治亦是一个全新的教材,着重于孩子在小学初级阶段一些简单的规则意识的培养和道德意识的建立。而这些对农
从1920年代开始,受西方兴起的社会学调查方法影响,各色各样的民调在中国出现。民调的品质取决于调查主旨的确定和问卷设计。统计显示,近代中国的民调涉及政治、外交、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政治始终是不变的主旨,这为从社会心理维度认识近代中国的政治及其变化提供了资讯。在问卷设计上,尽管因意趣各异,不同民调呈现出较大差别,但国外同行有关民调设计的技术讲究在近代中国民调中亦有体现,这在一定程度上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