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体现,从小学阶段开始,作文就伴随着学生一生的学习,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就目前的小学生的作文水平看,存在着“假”、“大”、“空”的现象,本文针对这些现象,从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教师积极评价等方面对提高小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 策略 探究
一、当前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不足
1. 情感不真实,虚情假话多
作文是学生记录事件,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途径,然而就小学生的作文看,存在着“假”的现象,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所写的不是自己所想的,对某一件事情的看法和态度,通过作文表现出来的是循规蹈矩的正面的思想,而自己心里的真实感受没有表达出来,如很多小学生作文中写到的,两名同学发生矛盾后通过教师的教育,都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这种现象,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存在着很多小学生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方式和矛盾的归因等并不认可等现象。
2. 描述较笼统,泛谈空话多
完整的一篇作文应当是对某个事件或者某种经历的整体描述,呈现给大家一个整体的印象,就小学生作文看,很多作文内容太空洞,读来不知道具体描述了什么事情,或者作文的重点在哪里体现不出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话比比皆是,找不出具体的经过,也体现不出重点和中心。
3. 故事太普遍,机械模仿多
因不同个体的差异性,作文的呈现形式应该体现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不同的个性,然而在考试测验中的作文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看似很优秀,读起来却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且大都雷同,缺乏新意,调查了解中得知很多这类看似优秀的作文来自一些优秀的作文范例中的故事,这些机械模仿,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抄袭现象。
二、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几点策略
小学生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作为小学作文教学,承载着更多的教育任务,对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教育者不能进行正确的引导,将会导致小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厌倦作文写作,同时也会将作文中的不良现象迁移到生活中,造成说假话不诚实等现象,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结合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自身的体会,提出以下解决策略。
1. 运用慧眼捕捉生活细节,及时认真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给人心灵触动的优秀作文也绝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的日积月累。作文中的两大支撑:一方面是事件,也就是我们的选材;另一方面是思想,即我们对某事的看法和感悟等部分,基于这两大支撑,我们要做好平时的积累工作:一方面是引导小学生运用慧眼捕捉发生在我们周围的生活细节,记录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物。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动人之处”。对学生而言,作文素材俯首可拾,很多就在学生身边。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对一些事物的感悟,随时用卡片等形式记录下来。对事件和感悟的准确、完整描述需要借助语句和段落来表达,所以在平时的积累过程中,对发现的好的词语、语句和段式结构,要引导学生及时、认真的记录,并定期进行归类梳理,以丰富写作素材。
2. 创新作文表达形式,发挥群体智慧,激发学生灵感
科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优于写作能力的发展阶段,针对这一特点,可以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表达机会。可以尝试一分钟作文、活动作文和作文接龙等形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每节课课前抽出一分钟时间,给学生一个题目,集体进行口头作文,大家尽情表达,在宽松的环境中尽情的表达自我,同时体验倾诉的愉悦。要充分开展好活动作文,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喜欢参加活动,我们可以设置活动教学,针对某一作文主题,教师可设计相应的活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描述自身参与活动的过程和体验。还可以利用作文接龙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灵感,拟定一个题目,可以用卡片接龙的形式,也可以用口头接龙的形式,通过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不断产生碰撞的火花,也容易使获得的成果更富有新意。
3. 模仿教材范文,训练强化记忆,提升写作境界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精心甄选的名作,教师根据平时批阅学生的作文情况,要发现学生的差异和每个学生存在的不足,对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实际需求做出判断和归类,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在作文中的弱项和存在的问题,选取相应的文章让学生进行多次诵读或者背诵,教给学生趣味性记忆的方法技巧,让学生反复诵读,记准记牢,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在加深理课文内涵的同时,也对范文的段落和结构安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千篇一律的大纲中规定的必备课文等要求,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实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境界。
4. 创新作文批改形式,注重自批自改,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批改作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写作中的不足,再根据教师的要求完善相应的作文内容,传统的作文批改模式是教师进行批改,指出不足和修改的建议,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质疑和反思能力。这需要我们创新作文批改形式,在教师进行作文批改时,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不要直接提出问题和修改建议,可以用相应的符号勾画出来,如在某一段或者某一句上画个问号,让学生自己发现不足,通过自己思考和同学帮助等途径发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这种批改方式与教师直接指出问题相比,更容易让学生记得牢、改得好。也可以采取同学互批的形式,小组之间,同桌之间,交换作文进行互批,指出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点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同时在批改他人作文的过程中,也可以学到其他同学的写作优点。 5. 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及时正确引导,循序渐进中不断提高
马克思写《资本论》读过1500种以上的书,而且本本有笔记,1843─1847年间,光经济学笔记就有24大本。对于小学生而言,好的作文就是从写简单的日记开始训练的,从小学阶段,我们就应该让学生形成坚持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教给学生写日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选出在一天经历中自己觉得重要的事情,在日记本上记录事情的简单经过,尽情书写自己的感想。对于学生的日记,教师要及时浏览和给出合理的建议,一方面是从学生的日记中进一步指导写作技巧,对于较好的日记,鼓励学生继续丰富内容,可以扩展为一篇完整的作文;另一方面,小学生处在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教师要从学生的日记中体悟学生的内心世界,尤其要注意对小学生在日记中流露出的消极因素进行正确引导,培养小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为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打好基础。
另外,由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限制,在写作文时,要引导学生先从自我写起,从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写起,初始阶段的训练不要过于强调规范和格式,让小学生敢写,在自由发挥中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小学生作文的进步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梯度训练,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6. 开展积极评价,推荐投稿,享受成功的乐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保持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特别需要正面的积极评价,教师的评价对他们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他们通过努力完成一篇作文时,教师要及时批阅,从多元化的视角多给学生鼓励和表扬,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作文,都要多找学生写作中的优点,并放大这个优点,让学生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成果,体验到自信和成功感。因此,教师要想办法,积极为全班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例如:在班级设置一个作文角,粘贴不同层次学生的作品;编一本班级作文集,让每个学生都有作文入选,都能品尝一下“发表”作品的喜悦;按作文能力分组进行竞赛,让更多的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搞一些单项或片断的作文练习,让较差的学生也有更多的可能获得成功……。
而对于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不足,一教师应明确指出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修改建议。——当然,这一内容一般不应在评语中体现,而应在作文讲评中反馈给学生;二少下断语,多些探讨。
毫无疑问,教师的评语只能代表一家之言。同一篇作文,不同的老师可以给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评价。因此,教师总是根据自己的评价标准去评判学生作文并要求学生完全接受自己的观点是不科学的,除非存在很明显的问题,教师一般不应轻易下断语,而应多站在平等的立场上进行探讨。例如,与其在评语中写道“内容不够充实”,倒不如说“在我看来,如果你能将更为典型,更为具体的材料充实到你的文章中去,效果可能会更好。你认为呢”这样的探讨性的评语使学生感到自己以及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尊重,通常他也会充分重视教师给他的批语。
对于学生写作中的缺点,教师也可以采取不公布学生姓名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找出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发挥集体智慧进行完善。
另外,对于学生的习作和创作,要引导推荐学生踊跃投稿,教师选出适合学生投稿的杂志、报刊,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润色和投稿,当学生的作品在期刊上发表时,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进一步写作的求知欲,需要注意的是,鉴于学生的写作水平,并不是每位学生的作品都能在期刊上发表,教师可以组织创办学校的校刊或班级的趣味作文小报,收录学生自己的创作,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
总之,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种重要性,通过引导他们积累素材、教给他们写作的技巧、享受成功的体验等方式,让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进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 策略 探究
一、当前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不足
1. 情感不真实,虚情假话多
作文是学生记录事件,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途径,然而就小学生的作文看,存在着“假”的现象,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所写的不是自己所想的,对某一件事情的看法和态度,通过作文表现出来的是循规蹈矩的正面的思想,而自己心里的真实感受没有表达出来,如很多小学生作文中写到的,两名同学发生矛盾后通过教师的教育,都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这种现象,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存在着很多小学生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方式和矛盾的归因等并不认可等现象。
2. 描述较笼统,泛谈空话多
完整的一篇作文应当是对某个事件或者某种经历的整体描述,呈现给大家一个整体的印象,就小学生作文看,很多作文内容太空洞,读来不知道具体描述了什么事情,或者作文的重点在哪里体现不出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话比比皆是,找不出具体的经过,也体现不出重点和中心。
3. 故事太普遍,机械模仿多
因不同个体的差异性,作文的呈现形式应该体现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不同的个性,然而在考试测验中的作文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看似很优秀,读起来却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且大都雷同,缺乏新意,调查了解中得知很多这类看似优秀的作文来自一些优秀的作文范例中的故事,这些机械模仿,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抄袭现象。
二、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几点策略
小学生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作为小学作文教学,承载着更多的教育任务,对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教育者不能进行正确的引导,将会导致小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厌倦作文写作,同时也会将作文中的不良现象迁移到生活中,造成说假话不诚实等现象,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结合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自身的体会,提出以下解决策略。
1. 运用慧眼捕捉生活细节,及时认真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给人心灵触动的优秀作文也绝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的日积月累。作文中的两大支撑:一方面是事件,也就是我们的选材;另一方面是思想,即我们对某事的看法和感悟等部分,基于这两大支撑,我们要做好平时的积累工作:一方面是引导小学生运用慧眼捕捉发生在我们周围的生活细节,记录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物。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动人之处”。对学生而言,作文素材俯首可拾,很多就在学生身边。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对一些事物的感悟,随时用卡片等形式记录下来。对事件和感悟的准确、完整描述需要借助语句和段落来表达,所以在平时的积累过程中,对发现的好的词语、语句和段式结构,要引导学生及时、认真的记录,并定期进行归类梳理,以丰富写作素材。
2. 创新作文表达形式,发挥群体智慧,激发学生灵感
科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优于写作能力的发展阶段,针对这一特点,可以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表达机会。可以尝试一分钟作文、活动作文和作文接龙等形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每节课课前抽出一分钟时间,给学生一个题目,集体进行口头作文,大家尽情表达,在宽松的环境中尽情的表达自我,同时体验倾诉的愉悦。要充分开展好活动作文,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喜欢参加活动,我们可以设置活动教学,针对某一作文主题,教师可设计相应的活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描述自身参与活动的过程和体验。还可以利用作文接龙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灵感,拟定一个题目,可以用卡片接龙的形式,也可以用口头接龙的形式,通过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不断产生碰撞的火花,也容易使获得的成果更富有新意。
3. 模仿教材范文,训练强化记忆,提升写作境界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精心甄选的名作,教师根据平时批阅学生的作文情况,要发现学生的差异和每个学生存在的不足,对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实际需求做出判断和归类,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在作文中的弱项和存在的问题,选取相应的文章让学生进行多次诵读或者背诵,教给学生趣味性记忆的方法技巧,让学生反复诵读,记准记牢,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在加深理课文内涵的同时,也对范文的段落和结构安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千篇一律的大纲中规定的必备课文等要求,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实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境界。
4. 创新作文批改形式,注重自批自改,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批改作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写作中的不足,再根据教师的要求完善相应的作文内容,传统的作文批改模式是教师进行批改,指出不足和修改的建议,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质疑和反思能力。这需要我们创新作文批改形式,在教师进行作文批改时,发现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不要直接提出问题和修改建议,可以用相应的符号勾画出来,如在某一段或者某一句上画个问号,让学生自己发现不足,通过自己思考和同学帮助等途径发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这种批改方式与教师直接指出问题相比,更容易让学生记得牢、改得好。也可以采取同学互批的形式,小组之间,同桌之间,交换作文进行互批,指出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点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同时在批改他人作文的过程中,也可以学到其他同学的写作优点。 5. 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及时正确引导,循序渐进中不断提高
马克思写《资本论》读过1500种以上的书,而且本本有笔记,1843─1847年间,光经济学笔记就有24大本。对于小学生而言,好的作文就是从写简单的日记开始训练的,从小学阶段,我们就应该让学生形成坚持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教给学生写日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选出在一天经历中自己觉得重要的事情,在日记本上记录事情的简单经过,尽情书写自己的感想。对于学生的日记,教师要及时浏览和给出合理的建议,一方面是从学生的日记中进一步指导写作技巧,对于较好的日记,鼓励学生继续丰富内容,可以扩展为一篇完整的作文;另一方面,小学生处在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教师要从学生的日记中体悟学生的内心世界,尤其要注意对小学生在日记中流露出的消极因素进行正确引导,培养小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为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打好基础。
另外,由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限制,在写作文时,要引导学生先从自我写起,从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写起,初始阶段的训练不要过于强调规范和格式,让小学生敢写,在自由发挥中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小学生作文的进步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梯度训练,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6. 开展积极评价,推荐投稿,享受成功的乐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保持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特别需要正面的积极评价,教师的评价对他们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他们通过努力完成一篇作文时,教师要及时批阅,从多元化的视角多给学生鼓励和表扬,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作文,都要多找学生写作中的优点,并放大这个优点,让学生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成果,体验到自信和成功感。因此,教师要想办法,积极为全班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例如:在班级设置一个作文角,粘贴不同层次学生的作品;编一本班级作文集,让每个学生都有作文入选,都能品尝一下“发表”作品的喜悦;按作文能力分组进行竞赛,让更多的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搞一些单项或片断的作文练习,让较差的学生也有更多的可能获得成功……。
而对于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不足,一教师应明确指出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修改建议。——当然,这一内容一般不应在评语中体现,而应在作文讲评中反馈给学生;二少下断语,多些探讨。
毫无疑问,教师的评语只能代表一家之言。同一篇作文,不同的老师可以给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评价。因此,教师总是根据自己的评价标准去评判学生作文并要求学生完全接受自己的观点是不科学的,除非存在很明显的问题,教师一般不应轻易下断语,而应多站在平等的立场上进行探讨。例如,与其在评语中写道“内容不够充实”,倒不如说“在我看来,如果你能将更为典型,更为具体的材料充实到你的文章中去,效果可能会更好。你认为呢”这样的探讨性的评语使学生感到自己以及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尊重,通常他也会充分重视教师给他的批语。
对于学生写作中的缺点,教师也可以采取不公布学生姓名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找出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发挥集体智慧进行完善。
另外,对于学生的习作和创作,要引导推荐学生踊跃投稿,教师选出适合学生投稿的杂志、报刊,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润色和投稿,当学生的作品在期刊上发表时,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进一步写作的求知欲,需要注意的是,鉴于学生的写作水平,并不是每位学生的作品都能在期刊上发表,教师可以组织创办学校的校刊或班级的趣味作文小报,收录学生自己的创作,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
总之,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种重要性,通过引导他们积累素材、教给他们写作的技巧、享受成功的体验等方式,让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进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