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远方”的失落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6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春尽江南》以诗意化的笔法塑造了一位丰富而复杂的女性形象——庞家玉。本文主要从庞家玉的人物形象入手,挖掘其背后的丰富内涵。第一部分对庞家玉的人生经历进行阶段性的分析;第二部分通过庞家玉个体的绝望展现群体的失落与思考。
  关键词:庞家玉 死亡 知识分子 精神失落 反思
  《春尽江南》是格非“江南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承载了前两部作品所表现出的“乌托邦”覆灭的主题之外,更以充满诗意气质的笔法刻画了一系列丰富的知识分子形象。其中庞家玉短暂而复杂的生命所体现的丰富性也是值得挖掘的,这对《春尽江南》文本指向的丰富性也有重要意义。
  一、沉浮中的人生经历 《春尽江南》中庞家玉从一个单纯的学生成长为一个深谙世事的精英律师,从一个遵从自我的女孩变为投身社会的女强人。庞家玉完成了从“自我”到“非我”的蜕变。在庞家玉短暂的人生中有着独特的个性。
  (一)“逆流而上”的自我 李秀蓉是庞家玉结婚之前的名字,以此为界限,将李秀蓉的年代称为“逆流而上”的年代。小说中对李秀蓉的着墨并不是很多,主要写李秀蓉认识谭端午的过程及部分回忆。但从短暂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20世纪80年代弥漫在社会中的诗的气息。李秀蓉是徜徉在诗的年代里有理想的大学生。在海子的追悼会上,海子的诗所散发的孤独与感动让秀蓉无法忘怀。与谭端午接触并发生关系,是李秀蓉对婚姻的美好设想,也将自己对谭端午的献身看作是对“诗”的献祭。一夜之后,端午带着李秀蓉的钱一走了之,秀蓉并没有感到难过,反而很镇定。秀蓉作为一个不谙世事的女大学生对于理想的美好憧憬、对于自我青春时代里最为梦幻与纯真的追求是最为可贵的。对社会不抱有任何功利的目的是李秀蓉的生活状态。但海子的死亡作为一个“诗”的年代结束的信号并没有引起秀蓉的注意。她的自行车被偷,遭到谭端午的不负责任的抛弃都可以认为是秀蓉在“自我”中想象而处于社会的逆流。在逆流中不失自我的存在,对诗抱有最为真诚的献祭是秀蓉所坚持的生存方式。
  (二)“顺流而下”的非我 如果说在遥远的李秀蓉时代,谭端午和李秀蓉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共同的诗性相遇——即对于纯洁和梦的热情与渴望,那么,庞家玉名字的出现则标志着她与过去的彻底断裂。庞家玉自修法律并成为一家律所的合伙人,在成功的道路上不断追逐。其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有着专门储存茶叶的冰箱,在梅城有女佣,并拥有了一辆私家车,有能力让自己的儿子在成绩落后的情况下转入鹤浦最好的学校。
  与时代为伍是庞家玉引以为傲的资本,但这并没有使庞家玉快乐。庞家玉在时代的变化中从自我滑向了非我。她脾气暴躁、自信又脆弱,在压抑中为准备生活而存在。庞家玉选择去买房,挑选的性质早已变味甚至是变为一场赌气;在法律案件中深陷其中,不能以游戏的心对待而备受压抑;庞家玉以牺牲肉体的代价换来儿子转学的机会并对其暴力相向;夫妻之间的隔阂与裂缝使庞家玉精神崩溃。
  (三)“浮游其上”的死亡逆转 造成家玉精神转变的是突如其来的死亡报告。家玉被诊断为癌症晚期,最多只能活六个月。作者在家玉的死亡之前设置了另一场死亡——守仁的死,并让她全程参与。在此,家玉的生命存在实为 “浮游其上”的真空状态,这种以极端残酷的方式使得人物不得不对自我存在的状态进行最为真诚的思考。因此,庞家玉离家可以说是对自己生命做的最后一次选择,她终于在死亡面前维护了自我的尊严。
  以庞家玉的死亡作为人物的结局无疑是一种极端化的处理。庞家玉在“诗”与“远方”中双重失落,走向了对于生命的大绝望。格非通过家玉充满压抑、畸变的一生表现时代变幻中知识分子的选择与他们复杂矛盾的内心。庞家玉这一形象以其丰富复杂性寄托着《春尽江南》的丰富内涵。
  二、生存背后的深沉思索
  (一)个体生命的绝望 纵观庞家玉短暂的生活经历,可以看出庞家玉颇为坎坷的人生体验。从李秀蓉的憧憬到庞家玉的自杀,承载于其中的是格非对于時代的失望之感。分析庞家玉癌症产生的原因有自身和社会因素。从自身来说,庞家玉生性敏感却时刻以女强人的姿态立足,这使她在巨大的社会压力面前难以承受;从社会因素看,庞家玉的职业使她过多接触到社会丑陋的一面。婚姻的暴力也使庞家玉的生命有不可承受之重。促使庞家玉做出一系列令人担忧的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她与谭端午的一场“战争”。谭端午的痰啐在庞家玉的脸上是压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自己最为亲近的人却在践踏着她极力想要争取的尊严。庞家玉的离家出走是肉体与精神双重绝望的表现,因为庞家玉的改变是以牺牲和背叛肉体而存在的,癌症末期的事实也是从肉体的直接覆灭达到精神的毁灭。最为重要的是谭端午以及社会上的其他人对庞家玉精神的伤害,庞家玉改变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社会的尊重以赢得可怜的尊严,但最终连自己最亲近的丈夫都在损毁着她所致力追求的目标。在物质与精神双重沦陷的情况下,唯有死亡是最好的止痛药。
  (二)群体的“失落” 格非透过庞家玉这一个体展现的是整个知识分子群体的处境。谭端午在地方志办公室里苟且偷生,散发着天才光芒的王元庆以精神病人的身份藏身于疗养院中,藏匿于生活之中的颓废女子绿珠在追寻了一系列的乌托邦之后不得不回归现实……所有的人物都透露着绝望之感。格非曾说:“《春尽江南》最大的局限在于它没有办法给我们生活的苦难,给看不到希望的人提供一些安慰。”格非以一个群体的“失落”表达对于整个时代无处安放的绝望灵魂的哀叹,但他在失望之余有着更为深刻的反思在其中。
  (三)反思的意蕴 正是这种残酷到痛的程度才能给活着的人以深深的反思。“不把生命推到极端,无法表现生命的非常态,也就无法在普通平凡的场合撕开一裂缝,从那里透视出生活最后的品质。”庞家玉正是以一种非常态的生命方式展现着对于人的独特思考。格非曾在关于《望春风》的对话中写道:“我认为所有的成功者都是肤浅的,只有失败者肩负着反思的重任。”《春尽江南》塑造了一系列的失败者形象。而庞家玉作为小说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对作品的深化和内涵的阐释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格非通过庞家玉的失败提供一种文化反思的同时,实际上也在实现一种“救赎”。作者对人物的命运安排中透露出一种残酷性和宿命感,但正是庞家玉的死亡召唤出了生命中最可贵的原谅。包括守仁的死也召唤出了他真诚的一面。“至少守仁在写诗的时候,至少,在他心里的某一个地方,还是纯净的。”守仁的死是庞家玉对于生命思考的沉淀。庞家玉经历了守仁死亡的全过程尤其是解剖室的一幕,也是将死亡以最直观方式呈现在家玉面前。对于等待死亡的过程,最初的渴望与诗性在庞家玉的身上重放光彩。在一段对丈夫的关爱与温暖的对话中使得谭端午第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庞家玉的失踪可以说是生命最后的反思,她终于可以在纷乱的年代里不为任何目的任何形式去改变自己,也不用为了追赶别人的脚步走到自己的对立面,达到对于生命的透彻领悟。她不仅原谅了二十年充满不信任的婚姻,而且以最真诚的袒露向谭端午诉说着她的想法。当妻子说出那句“我爱你”时,它使得时间本身的价值变得有意义。庞家玉选择了自杀来维护生命的尊严,表露出庞家玉回归自我的决心与对自我尊严的捍卫。在经历了守仁的死亡之后,她不想连死亡都任人摆布。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庞家玉似乎又回到了李秀蓉的年代,她以最真诚的面目去对待现实并且拾起了被她踩碎一地的尊严,实现了自我意义上的反思与救赎。生命中陪伴庞家玉的最后两本书是《海子诗选》和《西藏生死书》,这两本书一本是关于诗,一本是关于远方。可以说这两本书预示着庞家玉实现了自己对于诗性的复活。谭端午终于在这一场切身体验中找回了时间的意义,虽然他知道结局不可挽回,但仍然努力去缩短生与死的距离。也就是在同样一场雨中,谭端午的记忆又回到了二十年前的那个夜晚,并重新以诗去祭奠二人的爱情。庞家玉以死亡的事实衬托谭端午留在喧嚣与厌倦中的迷茫,那首《睡莲》使得深深的思念与执着的爱情跨越了生与死的界限,天地如史前一般清新。
  从一定程度上讲,格非以一种死亡的结局换回庞家玉对于生命的希望,并实现了二人诗性的复活。残酷的现实和死亡展示的是对生存意义的叩问和思考,正是作者敢于正视生之残酷的决心。正如小说中所提到的:“只有在将来的某一时刻,当这个社会被迫进行重建的时候,你才会发现,我们付出的代价到底有多大。”
  综上所述,《春尽江南》给予庞家玉以鲜活的生命力,并以个人复杂矛盾的心路历程反映了当代知识分子群体所面临的生存困惑和绝望体验。小说中《新五代史》贯穿于作品始终,表达了作者对于整个时代的衰败之感。庞家玉的形象则正好表现到了极致。但庞家玉的死亡作为整个小说的高潮以及她生命的转折点,并以死亡或者绝望点燃了诗性的救赎,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绝望的救赎是一种残酷的提醒与善意的无奈。
  参考文献:
  [1] 格非,林培源.文学没有固定反对的对象——格非长篇小说《望春风》访谈[J].当代作家评论,2016(6).
  [2]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格非.春尽江南[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
  作 者:李艳,延安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将“极花”看作贾平凹对胡蝶命运的暗示,从而以极花“虫死——花开”的生长过程对应其“心死——复生”的命运转向过程,同时也是胡蝶从“被囚者”到“自救者”身份的转变过程。  关键词:贾平凹 《极花》 胡蝶 隐喻  一、胡蝶面临的双重困境  对于还未与黑亮发生关系时的胡蝶而言,她的身体虽被整日困在不见天日的窑洞里,但想回到城市的渴望却一直支撑着她去反抗。无奈之时她也曾多次对着极花哭泣言语,觉得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内蒙古西部地方院校——河套学院为例分析多民族、重方言地区高校双言现象,认为双言现象在该地区普遍存在,语言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语言使用的范围和频率,早期家庭环境对于后期大学生语言能力及自我认知和评价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语码选择与交际场合、交际对象和心理因素等有直接的关系。  关键词:双言 特点 转码 建议  一、多民族、重方言地区高校大学生语言生活特点  (一)双言现象普遍存在 河套学院
期刊
摘 要:曹乃谦的长篇小说《到黑夜想你没办法》从内容到语言都呈现出塞北农村的原生态面目,小说所描绘的窑洞与火炕文化、饮食文化,在“住”和“食”两方面真实地展示了晋北地区农村的原生态面貌,最大化地使用大量原生态的方言增添了小说浓郁的地方特色。本文分析了小说展示地方风俗的窑洞与火炕文化、饮食文化,对部分特殊方言词语做了简要的解释,以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文本,体味小说浓郁的地方特色。  关键词:曹乃谦
期刊
摘 要:近几年,多起诱拐事件出现在新闻报道、小说、电影中。一方面,大众媒介时代下,媒体失范问题频发,原本真实的新闻失去应有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极花》《亲爱的》《诱拐报道》三部以新闻热点事件“诱拐”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分别采取了三个不同的切入点展开叙述,内容融入真实的社会生活,具有艺术真实性,创作者们纷纷以或警示或启发等方式表达感时忧国的现实关怀和道德责任感。  关键词:《极花》 新闻报道 诱拐
期刊
摘 要:在《芒果街上的小屋》中,以女主角艾斯普兰莎为代表的黑人女性身上具有典型的墨西哥传统文化的身份特征。步入芒果街后,在西方“白人”文化的冲击下,黑人女性们感受到了差异,并激发了她们身份意识的觉醒。虽然她们选择了不同方式重塑身份,但她们的重塑都面临同一个困境。  关键词:女性 身份 传统 重塑 困境  “女性”作为此研究的范畴,有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居住在芒果街上、跨越文化出身的同种性类的、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1933年发生在中国的大事,以及在上海的流行音乐事件,对中国早期流行音乐进行分析。随后,笔者围绕四个问题进行讨论:中国的流行音乐为什么肇始于上海?新时代的歌舞厅对流行音乐起到了什么作用?面对国家存亡的危机,音乐家会做出哪些选择?早期的流行音乐家是怎样走上流行音乐的道路的?  关键词:老上海 流行音乐 百乐门 黎锦晖 陈歌辛  月明星稀,灯光如练。  何处寄之,高楼广寒。  非敢作
期刊
摘 要:山西各地方言中普遍存在“三身代词+各人”的用法,“各人”相当于反身代词“自己”;在山西晋语区多数方言中,“各人”既可以理解为“自己”,也可以理解为三身代词“我/你/他”;晋语区部分方言中只能理解为三身代词,多为“你”,有的方言点也有“我”或“他”之意。“各人”的这三种用法之间存在着演变关系,只能理解为三身代词的“各人”具有较为强烈的语用色彩。  关键词:山西方言 人称代词 各人  《汉语大
期刊
摘 要:鲁迅一直关注着知识分子的命运,在他的笔下,有在辛亥革命或五四运动中受过新思想洗礼的知识分子,更有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如孔乙己和陈士成。通过这两部作品,鲁迅为我们描绘了封建社会末代的知识分子形象和他们的境遇,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并以此促进人们觉醒。  关键词:孔乙己 陈士成 封建知识分子  一  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主要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现实。一切文学都离不
期刊
摘 要:进入新时期以来,文学环境大为改观,关于南京大屠杀题材的文学作品不断丰富起来,直至新世纪的今天,覆盖了文学的基本体裁,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群落。这是“抗战”文学中具有独特性的书写,是在我国本土三四十年的沉寂之后悲怆的发声,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是较为复杂的,对其阐释有益于解读当代文学的内在理路。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 文学书写 新時期 新世纪  1978年以来,中国走出“极左”的文学环境,开
期刊
摘 要:华冈青洲是日本江户时代汉兰折中派的代表医家,以“内外合一、活物穷理”为核心理念,在尊崇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吸收西医外科的精髓。小说《华冈青洲之妻》使其在現代社会广为人知。在表现婆媳之间的女性纠葛之余,有吉佐和子借小说人物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汉方医学观,强调日本汉方医学的独创性,也暗中批判老人们过分依赖汉方药,但她并不否认汉方药和民间药的作用。有吉汉方医学相关题材的小说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及中日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