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我国蔬菜产业现代化进程的思考与对策

来源 :中国瓜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jie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综述了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动态; 探讨了面对开放的国际蔬菜大产业, 我国蔬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提出了持续发展的全面而具体的对策; 并展望了我国由世界蔬菜大国迈向世界蔬菜强国的愿景, 概括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内涵。
  关键词: 蔬菜产业; 现代化; 对策; 科技
  
  1 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动态
  
  1.1 我国蔬菜产业在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我国的蔬菜产业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提高城乡人民就业率,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增加了出口创汇, 有利于平衡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地位, 发展与世界人民的友好关系。
  蔬菜已成为我国农作物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的第2 大类作物, 远高于水果、油料、棉花、烟草、糖料的产值。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的资料, 我国蔬菜种植面積占全球的43%, 总产量占全球的49%, 保护地面积占全球的70% 以上。我国蔬菜出口创汇额居种植业第1 位。蔬菜贸易顺差也居农产品外贸顺差之首位。我国蔬菜净产值为3 380 亿元, 高于粮食340 亿元( 粮食为3 040 亿元) 。蔬菜对我国9亿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额为375.56 元, 显著高于大田作物。我国蔬菜的总产量及出口量均居世界第1 位, 堪称世界第1蔬菜大国, 但并非第1 蔬菜强国。
  
  1.2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 规模化生产经营日益提升
  有关省、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 在沿路、沿海、沿江已建立了10 个具有优势的蔬菜生产大省和一批蔬菜生产重点县、市。并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五大蔬菜基地: ( 1) 南方冬季蔬菜生产基地; ( 2) 黄淮早春蔬菜生产基地; ( 3) 京北夏秋蔬菜生产基地; ( 4) 甘、晋延时果菜生产基地; ( 5) 冀、鲁、豫秋菜生产基地。
  
  1.3 交通运输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大市场、大流通体系逐步形成
  随着我国铁路、公路( 含高速公路) 及航运事业的快速发展, 改变了过去蔬菜就地生产就地消费的传统格局, 南菜北运、西菜东运的蔬菜贸易, 使半个世纪以来困扰人们的蔬菜周年供应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1.4 对外贸易增长显著
  由于我国蔬菜生产成本低, 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加入WTO 更给我国的蔬菜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10 年来外贸增长迅速, 蔬菜出口量由1990 年的世界第6 位,至2001 年跃升为第1 位, 而且顺差逐年提高。蔬菜出口市场多元化步伐加快, 现已出口到五大洲170 个国家和地区。
  
  1.5 采后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蔬菜产品的采后处理特别是贮藏保鲜和加工日益受到重视。现代化的保鲜冷藏库及多种蔬菜加工产品的先进生产线迅速建立, 提高了蔬菜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以江苏省为例, 其拥有各类蔬菜加工企业272 家, 其中上市公司1 家, 国家级龙头企业2 家, 省级龙头企业10 家。又如新疆的番茄加工出口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1.6 科学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
  蔬菜是农业高新技术的先导产业, 目前科技贡献率近60%, 远高于大田作物。科技含量较高的设施栽培得到蓬勃发展。蔬菜作物国家攻关课题取得了重要进展, 涌现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的重要成果。
  
  1.7 新品种选育成果显著改革开放以来育成的各类蔬菜新品种有1 000 个之多,其中可以抗2~3 种病害的新品种超过150 个。主要蔬菜的良种已更新3~4 次, 良种覆盖率在90% 以上, 一代杂种应用率50%~90%。
  
  2 我国蔬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2.1 观念意识上的差距
  由于长期受小农经济及计划经济的影响, 对于建立现代化、规模化、市场化、信息化以及国际化的开放型蔬菜大产业, 尚缺乏全面、深入、系统的认识。此外全局意识、协作意识、品牌意识、竞争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等也亟待建立或加强。
  
  2.2 体制上的差距
  科研创新体制、成果转化( 推广) 体制、生产组织体制、质量监督体制、生产服务体系、流通销售体制、信息网络体系外贸出口体系等均有待逐步改进和完善。
  
  2.3 科学技术及产品质量方面的差距
  蔬菜产业及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 硬件设备条件较差, 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 地区间差异较大。科学技术的差距, 导致了蔬菜产品质量较差、商品率低、净菜率低、整齐度差、出口产品价格不高, 且常出现质量问题及“毒菜”问题, 损失严重。特别是外贸方面, 产品质量低, 运输包装差, 信誉度欠佳, 国外退货、投诉事件时有发生。
  
  2.4 人才素质方面的差距
  作为蔬菜生产力的广大农民, 受教育程度较低, 其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及综合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
  
  2.5 经费资金方面的差距
  我国蔬菜产业存在着资金约束, 尤其在科研推广、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交通运输、冷链系统、产品检验、质量监控等方面投入不足, 因而制约了蔬菜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2.6 市场经营管理方面的差距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蔬菜产业上的运作规律、经营管理模式、价格调控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等问题缺乏经验。
  
  2.7 法制方面的差距
  对知识产权保护( 专利权、品种权、商标权等等) 、蔬菜生产者权利保护, 对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及生产资料的监控, 以及对蔬菜消费者权利的保护等方面均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3 我国蔬菜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实现我国蔬菜产业高标准、高效益的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有宏观的问题, 也有微观的问题; 有软件的问题, 也有硬件的问题; 有体制层面的问题, 也有科学技术层面的问题。而科技方面又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同领域的问题, 相互交织, 错综复杂, 不是单靠蔬菜工作者可以解决的,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市场经济规律为导向, 在建立和谐社会的大框架中, 组织协调各有关方面的力量, 共同努力才能奏效。兹综合各方面的资料, 加以分析、归纳补充,提出以下意见。
  
  3.1 宏观层面: 包括结构、体制、经营、管理及文化教育等方面
  3.1.1 科学规划, 推进蔬菜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抓住我国加入WTO 后的难得机遇, 根据国内外蔬菜市场的需求和发展前景, 从当前主客观条件出发, 通过科学论证,做好菜田的合理布局和科学规划, 并与当地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因地制宜增建现代化的蔬菜生产基地, 但要严防脱离实际, 好大喜功, 因追求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仓促上马, 盲 目发展, 造成严重损失。
  
  3.1.2 积极建立蔬菜科技创新体制增加资金投入,
  逐步缩小与国外的差距, 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进一步提高蔬菜产业科技贡献率。将行之有效的先进科学技术加以集成, 组装配套, 并通过符合我国国情的科技推广体制, 充分利用示范区( 户) 、样板园( 田) 和科技人员及平面媒体、电子媒体等多种途径进行大面积推广。
  
  3.1.3 转变蔬菜产业增长方式, 提高商品利润率将
  重视栽培面积增长和总产量增长, 转变为重视经济效益增长和产品质量提高; 将蔬菜生产由小农经济的粗放型农业, 转变为规模化的集约型“精致农业”; 将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浪费型的生产方式, 转变为劳动生产率高的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在品种和生产季节安排上, 要打“时间差”, 克服季节性和地区性产品过剩。在具有区位优势和地方特色的菜区,要争取申报“原产地保护”, 打造中国名牌产品。此外要大力倡导节水、节能、节肥, 在条件适宜地区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及风力等能源。使蔬菜产业真正做到“一亩园, 十亩田”, 使蔬菜作物真正成为“cash crop”, 成为“money maker”。
  
  3.1.4 建立健全农村蔬菜产业经济合作组织创办
  产、供、销一体化的“农协”组织是一个可行的模式, 可参考韩国、日本及台湾地区的经验, 组建现代化蔬菜产业集团( 联合体) , 探讨“公司 科技( 个人或机构) 农户( 基地) ”的新型产业模式, 消除中间商的盘剥, 突破“卖菜难”的瓶颈, 提高蔬菜产业组织化程度。
  3.1.5 建立大、中、小型配套的多样化的蔬菜营销体系包括超大型的蔬菜集散中心( 如山东寿光等) 、大型蔬菜批发交易市场( 如北京大钟寺等) 、中小型城乡集贸市场、配送中心、连锁店、超市等等, 实行净菜物流管理, 保证蔬菜周年均衡充足供应。
  3.1.6 逐步实现蔬菜产业信息化使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蔬菜的教学、科研、推广、生产、运销、加工各个环节, 特别是使蔬菜产品流通销售形成网络, 建立大宗蔬菜商品交易信息平台和预警机制。发展电子商务, 做到货畅其流。
  3.1.7 加强普及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的力度大力提高广大菜农的综合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发展蔬菜专业职业技术教育, 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 培养技术能手和“蔬菜状元”, 试行农村蔬菜专业技术职称评定。
  3.1.8 狠抓产品质量的提高, 推行“标准战略” 制订蔬菜产品各类标准, 例如产品质量和分级标准、农药残留量标准以及各种化学激素和各类加工产品添加剂使用的有关标准等, 用“标准”作为非关税壁垒手段保护我国利益。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监管, 严格执行, 以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重视提高蔬菜产业标准化水平。
  3.1.9 结合实际, 适当引入和借鉴外国( 或地区) 蔬菜科学技术及经营管理经验欧、美、日、韩等国, 尤其是我国台湾地区在蔬菜产业方面有许多先进经验, 可以酌情引入、借鉴, 达到优势互补, 互利双赢, 并有利于加强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促进祖国早日统一。
  3.1.10 加强外贸出口工作, 提升蔬菜产品竞争力,打造外向型蔬菜产业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我国蔬菜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但产品档次和利润率均较低, 主要原因之一是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 对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不够熟悉。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按不同目标市场的需求区别对待,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日本、澳洲及香港、澳门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高端市场主要强调质量、档次和健康, 而东南亚、拉美、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则主要关心价格低廉和经济实惠。我国还应抓住加入WTO 所获得的商机, 并充分利用类似《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零关税条款和WTO 的有利条款, 获取更大利润。同时也要注意积极应对和克服“绿色壁垒”及“反倾销税”等种种贸易障碍。在外贸产品的质量、品牌、卫生安全、法规监管等方面均需加强工作力度, 尽快突破“中国制造”与廉价低质等同的怪圈。
  
  3.2 科学技术层面: 全方位提升蔬菜产业的综合科学技术水平
  3.2.1 大力加强蔬菜新品种的选育和开发充分认识优良品种对大幅度提升蔬菜产业水平的重大作用, 尽快选育一批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可与进口品种竞争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名牌品种, 改变目前我国高档蔬菜、高档品种大部分依靠进口国外昂贵种子的落后局面。重视科技创新与发明专利的申报, 充分体会“专利是保护自己, 战胜对手的有利武器”,“专利是给人才之火添加智慧之油”( 林肯) 的重要意义。此外, 积极引入国外蔬菜种质资源( 包含各类优良品种) , 增加我国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以增强我国的育种实力, 除行之有效的常规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之外, 还应大力开展分子标记、转基因等分子育种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努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3.2.2 加强“种子工程”建设, 应对种业国际竞争在种业方面, 要积极而慎重地推进符合中国国情的国有科研单位的体制改革, 探索科研单位与种子企业联合的体制, 俾使优势互补, 创立科研( 育种) 、制种、加工、检验、销售一体化的大型现代种子企业, 参与种业的国内、国际竞争, 改变目前种业多、乱、杂, 侵权盗版、无序竞争、价格大战的局面。目前国际跨国大型种子公司( 如Seminis, Syngenta, Takii, Sakata,De Ruiter, 以及韩国、荷兰、以色列等国的种子公司) 大举进军我国, 纷纷建立分公司、育种试验场、营销网络, 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科技, 高薪招揽我国高级人才, 利用这些“中国通”和廉价的中国劳动力, 迅速拓展我国种子市场, 对此严峻形势, 如果掉以轻心, 不积极采取有力对策, 其后果不堪设想。当前要着重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伪造仿制、虚假广告、坑农害农的不法行径。此外, 工厂化育苗的现代种苗产业也应大力发展。
  3.2.3 改进土壤管理及施肥措施积极进行土壤改良, 提高土壤物理结构及肥力水平。全面开展土壤调查, 菜区均应绘制详细的土壤图, 根据土壤的具体成分, 制订科学的施肥方案, 实行配方施肥, 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合理搭配, 杜绝盲目施肥、过量施肥, 并增加有机肥施用, 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应积极提倡充分利用农家肥及秸秆还田, 杜绝秸秆燃烧, 有条件的地区还应试用微生物肥料如菌肥、有效微生物和菌根等新型肥料, 并在温室中增施二氧化碳。此外还可利用某些化学药剂如水杨酸、茉莉酸、2.6- 二氯异烟酸、β-氨基丁酸以及草酸等, 以使植物体内产生诱导抗性, 从而提高抗病能力。
  3.2.4 有计劃地发展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保护地栽培对引入国外大型现代化温室要经过考察
其他文献
蔬菜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近年来面积不断扩大,产量稳步提高,花色品种丰富,市场供应充足;在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已经成为农村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成为农业增效
蔬菜是人们日不可缺的主要副食品,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河南省的生态条件十分优越,光、热、水资源比较丰富,适宜多种蔬菜生长,也有利于保护地生产发展;而且它地处
以美洲南瓜(Cucurbita pepo L.)为试材,通过对AFLP反应体系中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获得了稳定的南瓜AFLP反应体系。优化后的体系能扩增出稳定条带。可用于基因定位、南瓜遗传多样
"生命之泉,是由心中飞涌的;生命之花,是自内而外开放的。同样,在美丽的雕刻中,常潜伏着强烈的内心的颤动。这就是古代艺术的精密所在。艺术之源,在于内在的真,你的形,你的色,
期刊
【摘 要】 目的: 观察抚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有益干预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机械通气,随机分成2组,两组患者均常规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镇静、镇痛,实验组加用抚触治疗。观察两组镇静镇痛药物用量以及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能使患者达到镇静及镇痛,实验组更能保持安静。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咪达唑仑用量明显减少(P<0.05),芬太
摘 要:随着数字化网络教育的兴起和逐步发展,网络教学数字化资源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数字化资源库将各种类型的资源进行分类保存,不但能够提高教学数字化资源的利用率,还够将教学数字化资源和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整合。本文将对本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数字化资源库进行分析,让更多人认识了解教学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过程、意义以及应用方式。  关键词:本科院校;设计专业;数字化资源库  0 前言  本科院校环境设计专
氧化应激是引起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瞬时受体电位(TRP)M通道是非选择性的Ca2+渗透性阳离子通道,它的一些成员如TRPM2和TRPM7可受氧化应激调节,参与I/R损伤。本文就近年来氧化应激刺激下TRPM通道在心、脑、肾的I/R损伤中的具体作用及未来治疗潜力展开综述。
目的:观察西药合半夏泻心汤联治疗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胃炎患者240例,根据住院时间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2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1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
摘 要:新媒体时代,面对多元化、自主化、个性化信息服务等趋势不断加大的媒体环境特征,高校传媒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应该进行相应调整。在新媒体环境中,由于信息传播者“把关人”意识的缺失,媒体从业人员自媒体或者传统媒体平台上所发表的言论和观点,会对受众的观念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言论不当、“把关”失误,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不仅会误导受众,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同时,由于自媒体军团的扩大,网民开始具备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