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中的自然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cheng1989623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与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任何形式的艺术都以自然即物质社会和人的心理为基础,但又高于自然的水平,进一步美化、超越自然。这里所说的自然具有双重意义:一种是原始的、简单的、有待美化和提高的自然;一种则是经过改造加工但又不违背自然规律的赋有美感的自然。从第一种自然过渡到第二种自然则是一切艺术的必经之路。声乐作为一种以人身为发声乐器的艺术,更需要自然。本文以歌曲《包楞调》为例,通过对《包楞调》发声与咬字的分析,来阐述演唱中的自然。
  【关键词】自然;包楞调;发声;咬字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可以说,“自然”就是歌唱艺术所遵循的标准。在这里,我将从声乐发声状态和声乐咬字状态这两个方面来谈声乐的自然之道。在歌唱呼吸时带有非自然的人为特征。初学者在学习这种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的呼吸方法时,会有一个或长或短的不自然期,但如果学习者能知难而上,并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的训练,就能够尽快缩短学习过程中的不自然阶段,逐步达到灵活、自如的新自然阶段。
  一、声乐发声状态
  声乐艺术家和教育者都一直致于于如何唱出自然又动听的歌声,大部分非专业演唱者的声音状态笼统的可分为两种,真声与假声。真声听起来朴质、自然、厚实明亮,但又粗糙重拙,缺乏灵活性,假声灵活轻巧,却又单薄、失真给人以做作和不自然的感觉。而专业声乐艺术工作者“追求”的是一种真、假声的混合,即混声。这种发声方法既摒弃了真声太过自然和假声太过不自然的弊端,又将二者的优点进行融合,并在美与自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升演唱者的持久力与音质,扩展了歌唱者的音域,使演唱效果达到自然优美的境界。
  《包楞调》是一首具有“民间花腔女高音独唱曲”之称的鲁西南民歌,被改编过的山东民歌《包楞调》曲风活泼热烈,节奏跳跃,传唱度极为广泛,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在民歌《包楞调》的演唱中,很多部分都运用了真假声混合,这是一种科学的民族唱法。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需要感受到声音的自然,但又要在自然的歌唱状态下又有着明亮而圆润的高音,要使真假声的混合灵活自如,才能表现出这首作品的民间特色。尤其在歌曲中有大量五度和八度的大跳,要求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喉头的稳定以及歌唱的状态,嘴角一定是微笑上扬的。(见谱例1)
  二、声乐咬字状态
  咬字是歌唱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无论歌者有多娴熟的发声技巧,咬字清晰才是最为基本的。自然的咬字以说话为基础。
  山东民歌历史悠久,具有质朴、淳厚、粗犷、诙谐和风趣等表现出山东人民性情的特点。演唱这类型歌曲时要想使歌声打动听众,深入人心,必须在自然的歌唱状态下深刻理解作品的背景内涵切身体会其人物情感,真实地处理和表达。对于咬字的处理需要以山东方言为基准,给人以原汁原味、自然的美感。
  《包楞调》在咬字方面不但要求演唱者清晰明亮,而且还要加入山东地区的方言特色去进行咬字练习。例如在《包楞调》的第一段歌词中“白”字,在山东方言中的发音就是“bei”而不是正宗的汉语拼音“bai”,“那”字不是念“na”而是念“nei”,“出”字则是原汁原味的山东方言直接带入。而且在唱“白”字的时候是下滑音调,要求在音调下滑的同时将音量甩出去,并且腔调要拉长,非常考验演唱者在演唱状态中位置的保持。演唱者在演唱这一段时要注意腔体要充分打开,腹部的支撑力量要足,可以适当地做一些有关于气息的练习。嘴部则要求呈微笑状打开,上颚抬起(见谱例1).
  咬字在山东民歌《包楞调》的演唱过程中是尤为重要的,演唱者在演唱这首作品之前首先要观摩学习山东人对于方言的咬字方式和说话的语气,这样才有助于表现出这首歌浓重的地方特色。尤其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更应该注意的一点是:这首歌非常欢快,跳跃性极强,但是在节奏越快的情况下,每个字越要清晰地演唱,這样才能更加清楚明亮,音色也更加嘹亮欢快。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一定要保持热情热烈的歌唱状态,才能给观众以热烈喜庆的感觉,才能达到这首民歌所要求的演绎效果。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山东民歌《包楞调》发声状态与咬字的分析,阐述了自然在歌曲演唱中的体现,总之,歌唱之道始于自然,歌唱的发声与咬字也要遵循自然,这是我们每一个歌者与声乐教育者需要遵循的价值标准。
  参考文献:
  [1]谭冉.山东民歌《包楞调》的美学意义与演唱技巧浅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
  [2]冉志明.歌唱如何从“自然”走向“自如”[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3).
  作者简介:邓婉婷(1991-),女,汉族,山西晋中榆次人,研究生,助教,就职于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研究方向:音乐表演方面。
其他文献
【摘要】从漆器的色彩审美特征入手,探寻“红”与“黑”在先秦传统文化背景中的内涵以及社会意义,从而分析在先秦美学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传统色彩观。本文主要从两个部分进行研究:先是对先秦漆艺及色彩进行阐述,分析红、黑两色在漆艺中的表现;然后通过对传统色彩学说以及儒家和道家的色彩观进行分析,探究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色彩审美体系建立的理论渊源。  【关键词】先秦漆艺;传统色彩观;五色说;儒家;道家  【中图分类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静止印刷等媒体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新型的传播模式已经形成,逐渐转变为数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传播模式。本文将图像信息的语言结构分为三种,分别为毗邻轴结构、情态轴结构、系谱轴结构。亦将其视觉层次总结为句法性层次、情态性层次和意指性层次。在这种视觉层次的启示下,利用这种语言结构,可以将现如今的新媒体技术运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中,以此来达到更强的信息传播效果。  【关键词】
【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经济全球化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基本要求,在英美文学作品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高校外语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本文正是基于此,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例,探讨如何利用英美文学作品提升其跨文化意识,为其综合能力的发展和职业道路的拓展夯实根基。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2019年2月,中共中央
【摘要】本文撰写之目的,在于阐述绍兴嵊州越剧农村草台班子的发展现状和影响,以及它对于现今越剧发展的推动作用。在越剧文化逐渐式微的今天,我们一直不断地探寻着重现越剧活力的方法。我们将目光投向了在浙江地区发展极其兴盛的越剧民间戏班——草台戏班,希望通过对越剧草台戏班的研究,发现其发展中的瓶颈,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推动当今越剧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越剧;草台戏班;传统文化;民间艺术  【中图分类号
【摘要】一百万年前,原始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八千年前,裴李岗先民在这里耕作狩猎,三千年前,周武王之子开始在这里营建城市,两千年前,昆阳之战在这里以少胜多,流传千古,一千年前,佛教文化在这里传播,源远流长,这里资源丰富、历史悠久、风景优美,这里是美丽鹰城——平顶山。  【关键词】回眸;平顶山;前世  【中图分类号】TU242.5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50年代,为开发地下丰富的煤资源,新建平顶
【摘要】“有意味的形式”的追求,由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提出,其实,中国古代的美学观点与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是相得益彰的。对于中国的书法艺术来说,中国传统写意、留白的運用,正是其中“简化”的表现形式,是以“洗练”抓住的“骨”。同时,艺术家主体意识追寻的个性生命情感和人格美,蕴含在书法的形式之中,引发审美意境联想,从而意味无穷。本文以电视片《王其林—书法艺术真诚的追求者》为例,从一个书法艺术真
【摘要】少数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今高等教育多元化开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少数民族音乐作为我国音乐艺术的宝贵资源,其传承和保护价值一直受到国内外热衷研究民族音乐者的关注。在少数民族高等院校中,由于师生民族构成的多样化以及优越的高等教育资源,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生存现状;传承与发展  【
【摘要】古塔是古建筑的重要内容之一。塔,源于佛教,本是佛祖的坟冢,是中国古代佛塔的简称,俗称宝塔,起源于印度,辉煌在中华,誉溢世界。中国古塔的发展历史漫长,从东汉开始,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迄宋元明清,在近两千年的岁月中,虽潮起潮落,却历久不衰。古塔虽有外来之缘,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硕果,它是中国传统建筑技艺融合印度佛塔建筑形式的杰出创造,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既是砖、石、土、木组成的动人
【摘要】特色小镇建设是我国近年来城镇建设的主要内容。然而不同特色小镇有其自身的产业优势,需在开发与运营中选择适宜的模式。本次研究将以云南腾冲和顺古镇为例,剖析其创意产业经营模式的要点,并提出特色小镇创意产业经营其他建议。  【关键词】和顺古镇;特色小镇;创意产业;经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特色小镇作为城市化的一种重要模式,在许多发达国家建设中已有成功的经验,如瑞士的达沃
【摘要】艺术决定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艺术不是纯粹的实践和单纯的认识,艺术归属于审美。作为艺术作品与艺术家的本源,艺术满足着审美的本质规定。艺术作品意味着审美的艺术实现,艺术作品的真理在于传达审美意象,满足人们的精神世界。艺术作品处于艺术生产活动的中心地位,是艺术家进行创造性劳动所产生的,是经过艺术加工从而产生的产品。与此同时,对于欣赏者来说,这也是艺术鉴赏的起点。  【关键词】艺术家;艺术作品;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