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我提升是一个与各种因素双向建构的有机体,介绍自我的界定与本质,分析心理因素,文化因素对自我的发展与提升的影响。
关键词自我;提升;自我服务偏见;文化格局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62-0218-01
人是有意识的自我意识的存在物,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完善提升自我达到一种有别与他人的一种确认,实现自我价值的肯定。有关自我的理论虽然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自我概念在个体人格發展中无法取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自我的界定与构造
人对自己的认识可以说是源源流长,人的个体和生命一样是一个常新的话题。中国和许多东方国家一样注重集体主义,虽然也有着丰富的关于“自我”的思想,但长期以来缺乏对“自我”的深入完整的研究。而实际上“自我是大多数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起点。”我们对很多社会行为的理解都要从自我开始。西方的“自我”概念的真正确立是在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之反思提出来的,他提出心灵与肉体的分离,宣扬主客二分,使得对于主体性自我的探究正式开始。
关于自我在西方有两种表达self和ego,一般来讲self是个体有关自己的主观经验,表现为一种身份感,而ego则是相对于本我和超我而言的。涉及到自我时常常使用self而不是ego。它指的是“我”的本人、本体、本性和本质,是一种主体的我,是个体对于自己的确认和自我权力的主张。这种对于“我”的确认构成了西方天赋人权思想的哲学和法律的实质内容。
首先从生物意义上看自我,在生物层次上自我首先是生物自我,它的基础是机体,体现为个体的差异性,就是作为人类生命个体的自我之间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物理特征的不同,生物特征的不同,遗传特征的不同。我的生物意义不仅表现在同类生物“人”的差别,在某种程度上人与人的个体差异更多的体现在面对自然的改造能力上。
其次从社会意义上看自我,人在劳动实践中作用于他自身之外的自然,并在和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同时也就改变了自身的自然。劳动使人与动物相区别,从而使自己成为世界的主体,主体能动地构建世界。人的实践活动造就了人的“类”本性,“人它既通过生活实践表现出来,又同时通过生活实践生成人具体而丰富的本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在关系世界中,人与人的关系最能集中表征人的本质特征,人的主体地位转化为关于主体的意识即关于人的意识。在社会学意义上人的本质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社会我”是人所具有的最特殊的自我感。“一个人从社会,从同伴那里获得承认,承认一个人的个体有多少,这个人就有多少个社会自我”换句话说每个人的社会自我意识是通过“我看人看我”的方式获得的。社会人正是由于自我概念在人的社会化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使自我概念成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人也是有属性的,自我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具有主动性,运动性,自化性,所谓主体性指我具有独立人格,对自己的事物具有绝对支配权,我就是我自身的主人。运动性是说我的活动是我本质的表现,是自我展示,这是一种运动方式,另一种是自我的精神运动,主要是自我的思想观念意识活动。自化性是指人生而能够也必须要适应环境变化,使自己的行为和环境合拍。
2认识自我的方式
知道了什么是自我,我们一般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去意识自我,看待自我呢?主要通过自我的意识成为一种自我的评价。
自我意识,人们在生活中经常要了解自己,但是真正做到了解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人们通常通过对自我存在的觉察和了解来意识自己,认识自己形成自我观念,形成对自己的理解,来确认自我。自我发展、自我提升就是一种自我内容的全部意识化过程。
自我评价,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出现的。也就是说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人们常分析自己的许多方面,比如在某个问题上我作的怎样,对于某些情况我的判断能力怎样。也就是人对自我的分析、判断,在很大程度上自我评价决定着人的自尊水平。
然而,个体并不天然就具有“成为人”的意识。主体的这种意识是后天习得的,是以自我评价活动为中介。自我评价就是以自己的所作所为为对象的评价活动,对于凸现自我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体能否正确地进行自我确证或自我评价活动,决定着个体能否意识到自己“成为人”,即个体能否具有自尊。能否具有自尊,是一个人能否“成为人”的必要条件。一个人没有自尊,就失去了人格,于是就不成其为人。在现实世界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不是空有我的外壳的人。
个体作为生命体总具有行为。个体的行为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处理自己与他物的关系,这就是马克思说的构建“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这就是马尔库塞说的处理主体间的“交往行为”关系。个方面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然而,个体无论是在处理与他物的关系还是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中,都必然涉及到处理与自己的关系。个体总要用自己的各种具体需要作为标准来评价自己对事对人的行为。但这些具体标准中总有一个标准,这就是自尊,这个标准往往成为具有自尊心的个体所具有的许多具体标准中的基本标准。兹从个体处理自己与他物的关系和个体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之。(在这种处理的过程中形成自我的社会概念)知道“人”是什么,不仅是按照人的标准去做就可以了,更为重要的是达到一种自我提升。
3达到自我提升的意义和影响因素
3.1自我提升的意义
古希腊的杰出辩论家普罗普罗泰格拉,曾经宣称“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的人是一个有意志的,能自我决定、自我创造的行动者。要真正成为这样一个主动的人,就要求我们自我提升,以达到自我创造的境地。自我提升也译作自我我提高等,作为肯定自我的驱力、维持自尊的途径、寻求自我评价的动机。其核心假定在于人们有一种增强自尊、提高个人价值感、寻求积极自我认识、避免消极反馈评价的需要,它同时具有自我提高和自我保护两种功能。
人都希望以一种自我美化的方式来认识自己,也同样以受赞许的方式或者说是以他人所期待的方式向他人展示自己,经常依据环境的变化表现自己,这也是在社会交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3.2影响自我提升的因素
1)自我效能,自我服务偏见:当我们在加工信息,尤其是在加工和我们密切相关的信息时,或者说在我们形成自我观念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比如在我们遭遇失败时我们会为自己开脱,同时也会欣然的接受成功的荣耀。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把自己看的比别人好。正如戴夫·巴里指出的那样“无论年龄、性别、信仰、经济地位或种族有多么的不同,有一件东西是所有人都有的,那就是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相信,我们比普通人要强”。我们时常能看见这样的人,尤其在西方社会更为普遍,他们都在主观上认为某些别人都渴望的特质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强于一般人,甚至是超乎寻常的尤其当我们干的不错获得成功的时候这种虚假独特性效应则更容易发生。比如在伦理道德上,工作能力上,聪明才智上时常会产生这种偏见。这种自我服务的偏见使得具有较高自我评价的人,即高自尊的人比起低自尊的人往往能更尽情的享受并保持这种良好的感觉。这时自我提升达到了一定水平,即便这是一种错觉性的自我提升,但它也与许多积极的心理健康指标联系在一起的。谢利·泰勒曾经指出“相信自己比同伴拥有更多的天赋和积极的品质能使我们对自己保持良好的感觉,而这种对自己正性的感觉能为我们提供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环境的资源”。如果认为自己有能力就会不断的发挥能力以获取快乐,使自己保持较高水平的自尊。
2)自尊水平的高低的影响:自尊是自我提升内驱力的基础。维持自尊水平是自我提升动机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人们将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时,会提升自己的价值。动机会驱动着我们的认识,当我们感觉到自己被团体抛弃时,就会产生一种自我意识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或魅力不够,此时自尊的警报就会拉响,会驱使我们通过行动,采取措施
(下转第140页)(上接第218页)
来发展自我,寻求社会的认同和接纳,以达到自我提升。sata(1999)等人的研究说明了自我提升和自尊的这两种关系。他们发现,在和自我相关程度较低的情境中,低自尊的被试更多的表现出自我提升的动机,而在自我相关程度较高的情境中,低自尊的被试则有相反的表现。在Beauregard(1998)等人的研究中发现,人们在评价他人与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时,会有对比效应。特别是在自尊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们会有更多的利己的比较。比如面对失败高自尊的人会认为他人也和自己一样失败,并夸大自己相对于他人的优越性,自身以维持自己的自我价值。
3)文化格局的影响:对自我的界定和设计本身就是文化,但自我本身不是文化,而只是文化的结果。提升了的自我,是对自我的强化,升华,作为文化的结果必然受到文化格局的影响。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具有明显的对自我的抹杀,人被设计为同一的模式,即以均等的人格来衡量每一个人,人必须达到这一均等的人格要求。虽然在不同等级间人格的规定是不同的,但同一等级内部对人格的要求完全相同,强调了人的等级位次,这种对自我的设计和要求,本质上来看就是对个性的抹杀,对自我的消融。尤其是道家的“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的无为自我,“万物自相治理”的顺应自我,“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无欲自我,等传统“自我”思想已经作为一种文化思维方式影响着民族的心理。同时,中国人相信人际交往对于自我的支持,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个人又会注重自己在团体中所处的地位和身份,但个人更加注重的是外在的形式,而非自我本质的提升。而西方人的价值观中具有浓厚的自我平等,天然自由的思想,价值观上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到自我对事物的认识、判断、以及行为的选择。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又进一步的强调了个人精神和行为,并在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体系上形成了对个人权力的确立和全面保护,这使得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去创造自我。
参考文献
[1][美]杰勒德威廉房龍.宽容.朱子仪译[M].北京出版社,2000.
[2][美]理查德约翰森.究竟什么是文明研究.[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英]约翰斯道雷.杨竹山译.文化理想与通俗文化导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角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杨治良,高桦,郭力平.社会认知具有更强的内隐性-兼论内隐和外显的”钢筋水泥”关系[J].心理学报,1998,30:1-6.
[6]周欣悦.中国文化中内隐自大对人际吸引力的影[J].心理科学,2006,29(6):1484-1488.
[7]董妍,俞国良.自我提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5,l3(2):178-185.
关键词自我;提升;自我服务偏见;文化格局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62-0218-01
人是有意识的自我意识的存在物,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完善提升自我达到一种有别与他人的一种确认,实现自我价值的肯定。有关自我的理论虽然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自我概念在个体人格發展中无法取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自我的界定与构造
人对自己的认识可以说是源源流长,人的个体和生命一样是一个常新的话题。中国和许多东方国家一样注重集体主义,虽然也有着丰富的关于“自我”的思想,但长期以来缺乏对“自我”的深入完整的研究。而实际上“自我是大多数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起点。”我们对很多社会行为的理解都要从自我开始。西方的“自我”概念的真正确立是在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之反思提出来的,他提出心灵与肉体的分离,宣扬主客二分,使得对于主体性自我的探究正式开始。
关于自我在西方有两种表达self和ego,一般来讲self是个体有关自己的主观经验,表现为一种身份感,而ego则是相对于本我和超我而言的。涉及到自我时常常使用self而不是ego。它指的是“我”的本人、本体、本性和本质,是一种主体的我,是个体对于自己的确认和自我权力的主张。这种对于“我”的确认构成了西方天赋人权思想的哲学和法律的实质内容。
首先从生物意义上看自我,在生物层次上自我首先是生物自我,它的基础是机体,体现为个体的差异性,就是作为人类生命个体的自我之间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物理特征的不同,生物特征的不同,遗传特征的不同。我的生物意义不仅表现在同类生物“人”的差别,在某种程度上人与人的个体差异更多的体现在面对自然的改造能力上。
其次从社会意义上看自我,人在劳动实践中作用于他自身之外的自然,并在和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同时也就改变了自身的自然。劳动使人与动物相区别,从而使自己成为世界的主体,主体能动地构建世界。人的实践活动造就了人的“类”本性,“人它既通过生活实践表现出来,又同时通过生活实践生成人具体而丰富的本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在关系世界中,人与人的关系最能集中表征人的本质特征,人的主体地位转化为关于主体的意识即关于人的意识。在社会学意义上人的本质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社会我”是人所具有的最特殊的自我感。“一个人从社会,从同伴那里获得承认,承认一个人的个体有多少,这个人就有多少个社会自我”换句话说每个人的社会自我意识是通过“我看人看我”的方式获得的。社会人正是由于自我概念在人的社会化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使自我概念成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人也是有属性的,自我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具有主动性,运动性,自化性,所谓主体性指我具有独立人格,对自己的事物具有绝对支配权,我就是我自身的主人。运动性是说我的活动是我本质的表现,是自我展示,这是一种运动方式,另一种是自我的精神运动,主要是自我的思想观念意识活动。自化性是指人生而能够也必须要适应环境变化,使自己的行为和环境合拍。
2认识自我的方式
知道了什么是自我,我们一般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去意识自我,看待自我呢?主要通过自我的意识成为一种自我的评价。
自我意识,人们在生活中经常要了解自己,但是真正做到了解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人们通常通过对自我存在的觉察和了解来意识自己,认识自己形成自我观念,形成对自己的理解,来确认自我。自我发展、自我提升就是一种自我内容的全部意识化过程。
自我评价,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出现的。也就是说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人们常分析自己的许多方面,比如在某个问题上我作的怎样,对于某些情况我的判断能力怎样。也就是人对自我的分析、判断,在很大程度上自我评价决定着人的自尊水平。
然而,个体并不天然就具有“成为人”的意识。主体的这种意识是后天习得的,是以自我评价活动为中介。自我评价就是以自己的所作所为为对象的评价活动,对于凸现自我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体能否正确地进行自我确证或自我评价活动,决定着个体能否意识到自己“成为人”,即个体能否具有自尊。能否具有自尊,是一个人能否“成为人”的必要条件。一个人没有自尊,就失去了人格,于是就不成其为人。在现实世界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不是空有我的外壳的人。
个体作为生命体总具有行为。个体的行为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处理自己与他物的关系,这就是马克思说的构建“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这就是马尔库塞说的处理主体间的“交往行为”关系。个方面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然而,个体无论是在处理与他物的关系还是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中,都必然涉及到处理与自己的关系。个体总要用自己的各种具体需要作为标准来评价自己对事对人的行为。但这些具体标准中总有一个标准,这就是自尊,这个标准往往成为具有自尊心的个体所具有的许多具体标准中的基本标准。兹从个体处理自己与他物的关系和个体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之。(在这种处理的过程中形成自我的社会概念)知道“人”是什么,不仅是按照人的标准去做就可以了,更为重要的是达到一种自我提升。
3达到自我提升的意义和影响因素
3.1自我提升的意义
古希腊的杰出辩论家普罗普罗泰格拉,曾经宣称“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的人是一个有意志的,能自我决定、自我创造的行动者。要真正成为这样一个主动的人,就要求我们自我提升,以达到自我创造的境地。自我提升也译作自我我提高等,作为肯定自我的驱力、维持自尊的途径、寻求自我评价的动机。其核心假定在于人们有一种增强自尊、提高个人价值感、寻求积极自我认识、避免消极反馈评价的需要,它同时具有自我提高和自我保护两种功能。
人都希望以一种自我美化的方式来认识自己,也同样以受赞许的方式或者说是以他人所期待的方式向他人展示自己,经常依据环境的变化表现自己,这也是在社会交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3.2影响自我提升的因素
1)自我效能,自我服务偏见:当我们在加工信息,尤其是在加工和我们密切相关的信息时,或者说在我们形成自我观念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比如在我们遭遇失败时我们会为自己开脱,同时也会欣然的接受成功的荣耀。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把自己看的比别人好。正如戴夫·巴里指出的那样“无论年龄、性别、信仰、经济地位或种族有多么的不同,有一件东西是所有人都有的,那就是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相信,我们比普通人要强”。我们时常能看见这样的人,尤其在西方社会更为普遍,他们都在主观上认为某些别人都渴望的特质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强于一般人,甚至是超乎寻常的尤其当我们干的不错获得成功的时候这种虚假独特性效应则更容易发生。比如在伦理道德上,工作能力上,聪明才智上时常会产生这种偏见。这种自我服务的偏见使得具有较高自我评价的人,即高自尊的人比起低自尊的人往往能更尽情的享受并保持这种良好的感觉。这时自我提升达到了一定水平,即便这是一种错觉性的自我提升,但它也与许多积极的心理健康指标联系在一起的。谢利·泰勒曾经指出“相信自己比同伴拥有更多的天赋和积极的品质能使我们对自己保持良好的感觉,而这种对自己正性的感觉能为我们提供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环境的资源”。如果认为自己有能力就会不断的发挥能力以获取快乐,使自己保持较高水平的自尊。
2)自尊水平的高低的影响:自尊是自我提升内驱力的基础。维持自尊水平是自我提升动机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人们将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时,会提升自己的价值。动机会驱动着我们的认识,当我们感觉到自己被团体抛弃时,就会产生一种自我意识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或魅力不够,此时自尊的警报就会拉响,会驱使我们通过行动,采取措施
(下转第140页)(上接第218页)
来发展自我,寻求社会的认同和接纳,以达到自我提升。sata(1999)等人的研究说明了自我提升和自尊的这两种关系。他们发现,在和自我相关程度较低的情境中,低自尊的被试更多的表现出自我提升的动机,而在自我相关程度较高的情境中,低自尊的被试则有相反的表现。在Beauregard(1998)等人的研究中发现,人们在评价他人与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时,会有对比效应。特别是在自尊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们会有更多的利己的比较。比如面对失败高自尊的人会认为他人也和自己一样失败,并夸大自己相对于他人的优越性,自身以维持自己的自我价值。
3)文化格局的影响:对自我的界定和设计本身就是文化,但自我本身不是文化,而只是文化的结果。提升了的自我,是对自我的强化,升华,作为文化的结果必然受到文化格局的影响。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具有明显的对自我的抹杀,人被设计为同一的模式,即以均等的人格来衡量每一个人,人必须达到这一均等的人格要求。虽然在不同等级间人格的规定是不同的,但同一等级内部对人格的要求完全相同,强调了人的等级位次,这种对自我的设计和要求,本质上来看就是对个性的抹杀,对自我的消融。尤其是道家的“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的无为自我,“万物自相治理”的顺应自我,“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无欲自我,等传统“自我”思想已经作为一种文化思维方式影响着民族的心理。同时,中国人相信人际交往对于自我的支持,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个人又会注重自己在团体中所处的地位和身份,但个人更加注重的是外在的形式,而非自我本质的提升。而西方人的价值观中具有浓厚的自我平等,天然自由的思想,价值观上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到自我对事物的认识、判断、以及行为的选择。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又进一步的强调了个人精神和行为,并在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体系上形成了对个人权力的确立和全面保护,这使得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去创造自我。
参考文献
[1][美]杰勒德威廉房龍.宽容.朱子仪译[M].北京出版社,2000.
[2][美]理查德约翰森.究竟什么是文明研究.[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英]约翰斯道雷.杨竹山译.文化理想与通俗文化导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角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杨治良,高桦,郭力平.社会认知具有更强的内隐性-兼论内隐和外显的”钢筋水泥”关系[J].心理学报,1998,30:1-6.
[6]周欣悦.中国文化中内隐自大对人际吸引力的影[J].心理科学,2006,29(6):1484-1488.
[7]董妍,俞国良.自我提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5,l3(2):17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