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活动降低认知负荷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73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认知负荷理论告诉我们,认知负荷由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组成.教学活动中,学生内在认知负荷与教学材料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关,外在认知负荷与教学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教学设计水平有关,相关认知负荷与学生的认知努力有关.初中物理的比热容,是学生在生活中不易触及的物理概念,又是一个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因此在比热容学习中,学生认知负荷沉重.在教学中,老师只有优化教学活动,降低认知负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比热容;认知负荷;吸热能力
  比热容是初中物理较为抽象的概念,它的外延广,与质量、温度的变化、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三个物理量有关.初中学生第一次学习和三个物理量有关的概念,材料组织的无序和分析方式的多样,使学生感觉学习过程特别复杂,毫无头绪;同时,在建立比热容概念的实验过程中,参杂着加热时间和温度概念的混淆;理解比热容时,又有升温快慢及吸热能力的辨析,再加上对学生前经验要求比较高.所有这些,对初中生比热容的学习造成了沉重的认知负荷.虽然学习材料引起的内在认知负荷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比热容的教学中,如果老师认真研究各个知识元素的内在关系,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优化教学设计,最大限度地降低阻碍学习的外在认知负荷、优化促进学习的相关认知负荷,促进学生对比热容的内化和理解,不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下面谈谈在比热容教学中,笔者降低认知负荷的教学体会:
  1合理地问题引导展开探究
  课程标准对比热容的要求是: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真正掌握比热容,就要从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入手,课本探究实验就是为引入、理解比热容概念而创设.因此课堂在展开探究时,应遵从学生认识,合理设计实验,使探究和学生认识思维产生共鸣.
  首先,实验探究课题应恰当,问题接近学生,苏科教材的探究课题“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而很多教材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一样吗?”、“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等等作为探究课题,完全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会大大挫伤学生探究的热情,因为“吸热问题”、“吸热能力”、“比热容”比较抽象,学生实际生活体验是吸热升温的多少,对“吸热能力”、“比热容”等概念根本没有感觉,虽然很多老师用生活中熟知的容器的横截面等来类比,但学生思维转换太多,加大了学生探究的难度,增加了学生内在认知负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顺利发展.
  其次,在实验设计环节,应根据学生生活体验,采用这样的问题串引导:①生活中有吸热升温现象吗?②烧水时,一壶水和半壶水哪个升温更快?③烧水时,大火还是小火加热水哪个升温更快?④你认为“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时,应如何控制物理量?⑤实验时,吸收的热量如何“测量”?前四个递进式的问题,通过生活中烧水实例,让学生为实验的控制变量做铺垫;第五个问题为理解教材介绍的转换法而设,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沙子和水加热,这样可认为在相等时间内被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相等,我们用酒精灯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沙子和水吸热的多少,即通过测量加热时间间接“测量”吸收的热量,这样可避免学生在建构比热容定义时,被加热时间纠缠而误入歧途.这样的问题串,从学生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自然、顺利地进入探究模式.
  2系统地组织素材建立概念
  物质的比热容反映了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但学生对吸热能力没有真正的感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直接通过吸热能力来建立比热容概念,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比热容,无法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气氛沉闷,学生思维压抑,学生只是木偶被老师牵引着完成教学,大部分学生无法对比热容有真正的认识,更谈不上理解.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生活体验为基础,既要能点燃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更要保护学生的这种热情.所以教学要循序渐进,不能一个大跨度浇灭学生热情的火焰.在比热容概念建立时,可以分两步走,即紧紧抓住比热容的两个特性展开教学.首先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得出结论一: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即比热容的第一特性:反映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快慢.同时老师解释“升温快慢”的真实内涵,以免学生的思维固化在加热时间上;然后讨论三个问题:问题一,若要使质量相同的水、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两者加热时间会有什么不同?问题二,此时水和沙子,谁吸热多?谁吸热能力强?学生不难得出对水加热的时间长,水吸收热量多,水吸热能力强.这样就得出结论二: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即比热容的第二个特性:反映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学生经历了从熟悉的“吸热升温快慢”到“吸收热量的多少”上升到“吸热能力的强弱”,逐渐对比热容有清楚的了解,为比热容概念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接着老师抛出第三个问题:不同质量的水和沙子(例如水2kg,沙子3kg),升高不同温度(例如水升高2℃,沙子升高6℃),若吸收的热量都是Q,吸热能力一样吗?如何科学地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学生自然有思考,即便思考的不完善,也能通过老师的点拨明白自己的缺陷加以纠正,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比值法定义的内涵,而且对比热容有深刻的理解.在比热容生活应用分析时,我们也不能满足于 “水的比热大”、“××的比热容小”这样无思维的答案,引导学生以两个特性作为分析的基点:即从吸热升温快慢和吸热能力强弱两方面解释.当学生的分析思路变得熟练,甚至成为一种直觉之后,比热容概念就真正的理解了.
  3科学地研读教材优化设计
  《比熱容》是一次较完整的探究活动,全面体现了课程标准对探究活动的过程要求,不仅涉及实验的设计、装置的选取、操作时组员间的分工与合作等等实验细节,同时又要通过实验数据定义比热容,理解比热容.教学内容多,内涵深、思维活,因此教材这种课程资源提供给教师的创造空间很广阔,老师如能在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科学地研读教材,对教材进行扩充、取舍和重组,优化课堂,也一定可以降低学生课堂认知负荷.   为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苏科版教材对实验数据的处理,采用了图像分析的方法,这样固然提供给学生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和手段,但就本课的教学特点,这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首先,这样教材处理成效不显著.实际教学中,由于热量的损失明显,沙子的受热不均匀,学生操作不熟练等等,使得到的温度——时间的图像不是理想的直线,用这样图像分析就失去了它的价值,甚至由于直观的图像,还让学生对比热容产生错误认识;其次,偏离了本课的重点.虽然描点画图是学生的一个基本技能,但不宜在本课巩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认识比热容,用比热容解释生活现象.比热容的课堂动脑应多于动手,应多留时间给学生思考、理解概念,让学生认识比值法定义比热容的思维过程,多解决学生思维中的困惑.教学中可采用这样的方式:用表格数据分析得出两结论,建立概念;用图像认识比热容特性.实验中,沙子很难得到理想的图像,但水温变化的图像很理想.因此,在准备实验材料时,将全班同学分成八个小组.实验前,精心为每个小组选择火焰大小基本相同的酒精灯;盛水和沙子的易拉罐型号相同而且质量相同;四个小组水和沙子质量均为100g;另四个小组水和沙子质量均为200g;老师在电脑中设置好eTPel画图模板.将学生100g水和200g水加热时温度变化的数据填入eTPel的表格,这时可立即生成如图1所示的图像(这是本人上课时选取的两组学生实验数据).从图像发现:质量相同的水升高的温度和加热时间(即吸收的热量)成正比;升高相同的溫度,200g水吸收的热量约是100g水吸收热量的两倍.说明对于水,不管质量相同还是不同,升高温度相同还是不同,Q/(m·Δt)是一个定值,即同种物质的比热容相同,与质量、升高温度和吸收的热量无关.
  认知负荷理论告诉我们:影响认知负荷的基本因素有三个,即学习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方式、学习材料的复杂性和个体的专长水平(即先前知识经验).比热容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地问题引导、系统地组织素材、科学地研读教材,优化了教学材料呈现方式,将教材特点与学生认知水平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控制内在认知负荷,降低外在认知负荷,提高相关认知负荷,促使学生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认知资源,就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能不断分析学生的认识负荷,降低身段,从学生角度来思考,优化教学活动,这必然可以降低学生认知负荷,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参考文献:
  [1]李志专.认知负荷理论的解读及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9,(1).
  [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
其他文献
不管怎么看,都讨厌镜子里的自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显示,一种名为“躯体变形障碍症“的疾病可能因大脑的异常视觉处理系统所致。  “躯体变形障碍症“是一种精神疾病,患者往往不会将自己的脸或身体视为一个整体,而会将细微瑕疵无限放大,因而讨厌自己的身体,认为自己很丑陋。  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罹患躯体变形障碍症的病患,在视觉处理上异于常人,特别是在看自己的脸时。研究人员更发现,不只是躯体变形障碍症的患
当你享受甜蜜美食时,你对它之于腰围的作用有了预防性的思量,但如果告诉你甜蜜过头会给肌肤年龄加十岁,松弛、皱纹也都是甜蜜的伴生产物,你会不会后背发凉?  糖会吃掉你的胶原蛋白  糖分是人体体液和肌肤必需的核心营养成分,并非有糖分就一定老化。醣化反应是人体糖分子过剩,游离糖与体内蛋白质纠缠发生化学反应,蛋白质变得硬脆易碎;如游离糖附着是肌肤底层胶原蛋白,引起细胞膜发炎,会令湿润健康的胶原蛋白和弹力纤维
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一种味道。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也都喜欢另一半身上散发出来的某种味道。在大多数人的第一感觉中,提到“男人味”应该就是男人身上散发出来的阳刚气。但是今天所说的“男人味”不仅仅是阳刚气,还有属于男人身上的其他味道。  女人喜欢的“男人味”,不一定就是高大威猛,成熟稳重或是酷劲十足。除了这些,还有些很单纯的味道,这种味道也许仅仅是身上的一种简单的,或者是他瞬间透出来的一种味道,甚至是在旁人看
有80%的女人在SHOP-PING前或多或少会“发病”:她沐浴更衣、正襟危坐,仔细阅读流行时尚杂志,她不是杂志主编,她只是为明天的SHOPPING搜寻目标;她穿新衣、换新鞋,梳妆台前一坐至少2小时,你又误会了,她不是参加什么晚宴,只是为今天的SHOPPING之旅做准备……她们就是购物仪式狂的女人们。以最虔诚的仪式顶礼膜拜购物,以最完美的状态享受购物前的快感,这时,精彩的过程往往比实际的物质获取更能
摘 要:初中科学课程中部分内容适合基于STEM教育理念应用“四线五阶”来建构科学模型学习.“电磁继电器”的学习就是以建构“热水壶防干烧装置”为项目学习的任务展开的.此学习先要对STEM教育理念下的建构模型课程内容进行整合,补足工程设计和技术应用的内容;其次要确定情境、问题、活动和目标“四线”,并设置“呈现产品,感知模型”“功能倒推,假设模型”“解释评价,建构模型”“实践拓展,完善模型”“开发制作,
摘 要: 科学思维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之一.落实科学思维和方法教育是体现物理学科核心价值的重要环节,而课堂教学是落实科学思维和方法教育的主要途径.这就要求物理教师要深入研究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使科学思维与方法教育落到实处,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物理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为此,本文基于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以公开课“体积的测量”为例,阐述在课堂教学建构中的教学策略问题.  关键词: 核心素
谁不希望自己成为群芳中最耀眼的一支呢?特别在新年伊始,红色可谓是顺风顺水抢鲜当红不让。红色是喜庆的颜色,在新年里大家都喜欢用红色来表达节日的热闹的气氛。  虽然我们通常说中国红,但在都市生活中,红色的衣服并不是很好搭配,西方人穿着很好看的红色T恤配蓝色牛仔裤,穿在东方人身上就不那么出彩。稍有失误,还会带上些艳俗的气息。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都市的钢铁架构下,作为点缀的一点红常常成为画龙点睛之笔,在一
“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正以生产力的名义扭曲我们的生命和环境。我们要从慢慢吃饭开始,反抗快节奏的生活。”——国际慢餐协会“慢餐宣言”    “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离我们而去。”英国歌手约翰·列侬的话无疑成了现代人快节奏生活的写照。此时,一场“慢生活”的革命悄然兴起,其中,打响“第一枪”的便是慢饮食。当“快餐”与“垃圾食品”越来越威胁人类健康时,慢餐逐渐发展成一种新的“饮食文化”,成为人
测试目的与要求:  你是不是在少年时代就开始在自己的心中对将来的伴侣有了一个朦胧的标准,你现在找到心中的白马王子或者白雪公主了吗?他们和你当时的想象一样吗?  你心中的某些标准或许反映出了你内在的观念,也决定了你将来的感情生活如何,也许这组测试对于所有希望拥有爱情的人会有所启迪。  请根据实际情况回答“是”或者“否”。  测试时间:10分钟。    男:  1:我希望我的女友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同
思想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一个人的思想被束缚住的时候,将是什么样子呢?让猴子不吃香蕉的实验来告诉我们。  研究人员将5只猴子关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每天喂很少的食物。数天后,实验者通过房间上面的小洞放下一串香蕉,上头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有猴子接近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所有的猴子都会被淋到。首先一只饿得头昏眼花的大猴子箭步冲向前,可是当它刚刚要碰到香蕉时,就被喷出的水吓了一跳,所有的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