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不清楚移动互联网上黑压压的人群是怎么一夜之间产生“知识焦虑”的。但他们正在各路知识网红的带领下,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一片雾气笼罩的应许之地。
庞大的“知识付费”队伍是怎么冒出社会表层的?而他们对知识的焦虑,又是怎么产生的呢?我对此产生了困惑。
不管怎么样,无数人对知识的焦虑,已经被做成了一个市场,被认为是一个“大风口”。2016年,它开始发端;2017年,它的市场规模据评估是700亿。2018年,它还会继续裂变。“某胖”的那句“我理解你的知识焦虑”的话语,现在看来既像是开启一个市场的宣言,又像是一个庞大群体的福音。
这在中国社会的演化轨迹中,好像隐约喻示着一些什么。既然我们都不喜欢只是浮在社会表象看问题,而是想深入社会结构深处去看一看,那就尝试一下。
泛心理市场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有知识焦虑,并且用“知识付费”来解决自己焦虑的那些人,我总是容易想起其他的群体,比如灵修的粉丝、鸡汤的粉丝、鸡血的信徒、爱狗者、文艺小青年。他们在这个社会中,都拥有某些独特的心灵气质。
他们有相似之处吗?
有的。
我回忆了一下一位金主。他是我忠实度可疑的朋友,在北京开有两家公司。可以说,他属于这个社会精明,占有欲强,也最势利的那拨人之一,配得上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的荣誉。在和他非常有限的接触里,我所观察到的就是一个关键词:焦虑。
他当然不是阶层上的、知识上的焦虑,而是失去了确定性。他的利益,他所处的社会位置,都跟一个庞大而抽象的政治-社会-经济结构有关,可是,他并不清楚,在心智上也无从把控这个结构的变化。
所以很奇怪,明明是一个精明势利的人,疯狂追逐着世俗的利益,入世极深,但从他的嘴里,吐出的却往往是“放下”、“执念”这样的出世语言,以致于我都不太适应。
我不太适应的原因是:很假。
那个时候我明白了,他所信仰的只是他的一个心理治疗师,而且治疗的只是他的假自我。他只是幻想着从这里得到了安慰、力量、神启、休息,然后,又投入到为利益而战的战斗中,从而不让自己在心理上垮掉,且还相当有层次。
还是画一画他信仰的心理行军路线图吧:
政治社会经济结构的不确定性→他无法把控→有失去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的焦虑→这种焦虑,构成了一个泛心理市场→作为供应商的假仁波切们出现,开拓这个市场→他的需求被撩拨,变成金主群体。
从路线图可以看到,在这个泛心理市场中,假仁波切们扮演的是替政治社会经济结构收拾心理后果的角色。当然啦,也正是因为政治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人的某些心理后果,他们才有了市场。如果人的心灵没有被某些东西所压抑,所杀伤,而是自然地生长,需要什么心理治疗师,需要什么导师呢?
回溯一下,我的这位朋友,是因为心理层面有了焦虑,而又处于特定的政治社会经济结构内,并且需要找到符合阶层身份的标签,才成了需求方。没有这三个社会和心理背景,他就只是一个商人,而不会变成粉丝。
我们问一下,如果他不变成粉丝之类的人,行不行?
答案可能很残酷,不行。
如果他不找一个有层次的人来抚慰自己的“心灵”,结果是心理崩溃。他将玩不下去,利益市场上也会少他这样一个玩家。整个社会的运作,显然不会这样设计,也许在社会位置上可以淘汰多数人,但在心理上淘汰掉的只能是少数人。
所以,他需要找一副心理上的药方。
如果他找的是石勇老师这样的人行不行?行,非常行。但前提是,他得对自己内心诚实,他要的必须是真自我的生长,而不只是假自我得到抚慰。问题是这样一来,他就会有一种恐惧,他会产生一种心理保护,非理性地理解為不能用假自我玩了,可是,他在世俗上对利益的追逐,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以假自我为武器的。
所以,他需要的只是假自我得到休息,得到抚慰,得到虚无缥缈的神秘力量,而不可能真正去面对内心最真实的自我。
我想说,这正是泛心理市场的根本特征:给假自我抚慰,给假自我感觉,给假自我层次,给假自我希望,给假自我神秘的力量。
“知识付费”在中国社会非常庞大的泛心理市场中只是其中的一个领域。有“知识焦虑”的那些患者,需要的主要是一种感觉,其次,是希望,是层次。
知识焦虑患者
“知识焦虑”患者都是哪些人呢?其实这都不需要去调查了。尽管出于职业本能,我还是去调查了一下。
我以学“心理学”的群体为例进行一下群体分析。
社会底层群体基本不学“心理学”,所以可以忽略。
中产的下层,男的大多喜欢的是这个口味那个认知的心理学,“科学”的、“实验”的,多巴胺的,左脑右脑的心理学。女的大多喜欢鸡汤系、治愈系、“小确幸”的心理学。
从原理上来说很好理解。这些人多是学生或刚出校门不久的中产后备军。他们社会价值排序并不高,最迫切的就是需要好像很“科学”的“知识”来给自己一个社会价值排序上的感觉,一种未来的希望。女的有迷茫,有小挫折小情怀,需要一种好像既可以抚慰心灵又能树立自己社会价值排序的感觉。
中产的中层呢?他们无论是在年龄,还是在社会位置上,已经过了用知识来找社会价值排序感觉的阶段了,还在这样玩未免掉价。他们在社会中的视野也有所扩大,无论是稳固自己的社会位置,还是继续攀升,都既需要一种情怀,又需要一个延伸到诸领域的认知,这样才有超越性。于是,很有审美意境的文青心理学成为他们的选择。另外,赠送若干文青政治学、文青历史学、文青社会学。 但是,中产中层和中产下层一样,要找的仍然是“知识”。他们只是追求的感觉不一样而已。
中产上层呢?基本都是人生赢家了,他们知道知识小青年们热衷的那些“知识”纯属扯淡,文青类的东西也只是一些自我幻想。去粉这些烙下了中下阶层烙印的东西只能拉低他们的阶层位置。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可以接近智慧的神秘的东西,具有出世的色彩。这正是我面前所讲的那位朋友和他的同道们的选择。所以,中产上层,还包括上层社会的一些下层,要奔也是奔着神秘主义的很多东西而去。这些神秘主义的东西可以是传统的“智慧”,也可以从印度而来,也可以产自西藏,带着雪山的气质。
社会的顶层精英呢?他们的需求,已经是“智慧” “学术”这两个关键词了。“心理学”已扩展到哲学、历史学、政治学、宗教、社会学、经济学诸层面。
他们面对这个社会,思考已经带有系统性,明白政治社会经济历史乃是一体,人心扩展到了这些领域中,并形成各种机制和规律。所以,他们要寻找的,已不仅仅是智慧,还有对机制和规律的认识,得沾点学术的边。从“心理学”的意义上,似乎回到了哲学包含一切的情境。
从这里可以看出,患有“知识焦虑”的人,关键词是“知识”,而且好像是有用和可以找到感觉、希望的知识,它对应的人群,大部分只可能是中产下层,是学生和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人。少部分是中产中层。其他群体几乎可以忽略。
也只有这些人才会产生知识焦虑并愿意为知识“付费”。
首先,他们基本都没有一个雄厚的家庭背景可以依靠,在阶层攀升中,能依靠的就是自己,具体地说,是自己的内在实力,而这个内在实力,又因为自己的经历和社会观念的灌输,被认定为“知识”。
其次,他们基本都读过大学,有关于“知识改变命运”的认知模式和生活经验。
这两点,很容易就让他们在心理上推出:我阶层不够,是因为知识不够,努力不够。
?知識付费的路径
我想我们可以说破了:所谓的“知识焦虑”,本质上不是一个知识的问题,而是一个心理的问题。
“知识付费”的各种大咖,其实跟鸡汤大师一样,只是一个切入了某种心灵需求的心理治疗师(当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用看似可以解决问题的姿态去制造、强化问题的心理治疗师)。他们提供的其实是好像可以缓解焦虑的心理服务,“知识”只是服务的内容,只是那一片片药而已。
而知识焦虑的源头是什么呢?是阶层焦虑。知识焦虑症患者只是想用知识去解决这个焦虑罢了。
所以,“知识付费”的路径很简单。
第一个是这样的路径:
解释一下。要让一个人找到感觉,你就不能让他思考,因为他本来就排斥思考。只是用来缓解焦虑的东西,必须是很容易在头脑和心理上“掌握”的东西。所以,无论提供“知识付费”这一心理服务的大咖的知识厉害不厉害,他都必须把可以训练一个人的思维、一个人的逻辑、一个人的认知的东西全部剔除掉,只留下描述性的简单表达(如果比较好玩那就更好)。当然,他也必须保留一些高层次的术语来给自己造魅,比如“迭代”、“安全区”、“舒适区”、“知识晶体”。
就像神秘主义大师们嘴巴里必须配置有“能量”、“内在”、“生命喜悦”这些词语一样,一个不会念几句“迭代”、“精进”、“舒适区”的知识大咖,其实是不合格的。
认知体系
稍有智识的人大概都明白,按这种路径去学知识,并没什么用。所谓,“学了无数知识,自己还是那个样”。所以,“某胖”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甚至被指控为“忽悠”。但我们很明白,以知识市场的方式去解决心理上的问题,逻辑上好像不通。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在占人口多数的人中,很流行的一些学知识的方式。
第一种:青年问禅师。
它的标准格式:
青年:xxxx
禅师:xxxx
反正是青年问了什么,然后禅师不说话,指了指什么,青年就“顿悟”了。
这种套路,叫哲理鸡汤。
第二种有两个版本。
A版本是某某大师做了一个什么什么实验,通过观察一群人如何如何表现,得出了怎样怎样的效应和原理。
这些原理有:原来人是畏惧权威的!原来人是从众的!原来人“第一印象”会影响人以后的行为的!它把一些常识,以及历史上有很多思想家论述过,也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所得出来的知识,都以“科学”、“实验”的方式来重新玩一遍。最典型的大概是“米尔格拉姆实验”了。
B版本是一堆时尚的名词,比如我们前面讲过的“跃迁”、“舒适区”,还有“高价值点”、“萃取知识晶体”、“认知的树状结构”…… 这第二种套路,叫装专业。
第三种更有意思。就是你做了什么什么,然后有某某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是因为你大脑里的激素、神经元、电化学有了某某反应。比如,多巴胺分泌了,你才有爱情呀。
这种套路,披上了科学的外衣。
第四种套路,有一个什么什么故事,谁谁谁干嘛干嘛了,他如何如何。于是,道理是A不是B。
这种套路,叫故事鸡汤。
这四种套路,除了第一种之外,现在非常流行。知识焦虑患者,受到第二、第三、第四种套路的影响尤其巨大。
不过,当知识大咖们提供给知识焦虑患者们服务时,更加简化,创新了一种形式:列出一堆“干货”。似乎,这些没有思维、逻辑、推理作为内在构成的“干货”,可以灌入知识焦虑患者的大脑中,并被他们所占有,成为他们的东西。
但这当然是一个幻觉。
很多人都吃过快餐。快餐当然确实提供了“吃饱”的感觉,但恐怕并没什么营养,而且饿得快。
要解决知识焦虑的“知识付费”,快餐的层次都没达到。
所有的那些干货,其实都是一堆碎片。利用这些碎片去认知面前随时都在变幻的世界都难,更別说,没有转化为能力的知识,终究是没用的,更多用来显示一个人“有才”,“知道的还真多啊”。
学知识,首先是对智商的一种提升。智商是一种头脑上的实力,具体可以分为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判断能力、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分析能力、预测能力、洞察能力、把控能力等。
可以看出,“知识付费”对于智商的提升,也就是在记忆能力这个层面而已。但从记忆能力到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基本上是人就会,厉害的能力是从分析能力到把控能力这些层面。
我给智商列出的一个公式是:智商=智力×知识×思维×逻辑×心理人格的影响×经验值。
智力是先天因素,没办法。经验值跟经历和年龄有关。但知识、思维、逻辑、心理人格的影响,在同等条件下是最具决定性的。可是,“干货”式的那种知识,压根就抽掉了它的丰富背景和内在推理,没有任何情境性,更没有任何延展性。学到这样的知识,也就是一个个没有意义的碎片,它的归宿就是被迅速遗忘。
碎片化,没有任何思维和逻辑支撑的知识,在头脑和心理上,其实都处在无序状态。而无序化,恰恰就是在我们的头脑和心理上造成焦虑的根源。
建构一种认知体系,和对世界的分析框架,胜过学无数没用的知识。
庞大的“知识付费”队伍是怎么冒出社会表层的?而他们对知识的焦虑,又是怎么产生的呢?我对此产生了困惑。
不管怎么样,无数人对知识的焦虑,已经被做成了一个市场,被认为是一个“大风口”。2016年,它开始发端;2017年,它的市场规模据评估是700亿。2018年,它还会继续裂变。“某胖”的那句“我理解你的知识焦虑”的话语,现在看来既像是开启一个市场的宣言,又像是一个庞大群体的福音。
这在中国社会的演化轨迹中,好像隐约喻示着一些什么。既然我们都不喜欢只是浮在社会表象看问题,而是想深入社会结构深处去看一看,那就尝试一下。
泛心理市场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有知识焦虑,并且用“知识付费”来解决自己焦虑的那些人,我总是容易想起其他的群体,比如灵修的粉丝、鸡汤的粉丝、鸡血的信徒、爱狗者、文艺小青年。他们在这个社会中,都拥有某些独特的心灵气质。
他们有相似之处吗?
有的。
我回忆了一下一位金主。他是我忠实度可疑的朋友,在北京开有两家公司。可以说,他属于这个社会精明,占有欲强,也最势利的那拨人之一,配得上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的荣誉。在和他非常有限的接触里,我所观察到的就是一个关键词:焦虑。
他当然不是阶层上的、知识上的焦虑,而是失去了确定性。他的利益,他所处的社会位置,都跟一个庞大而抽象的政治-社会-经济结构有关,可是,他并不清楚,在心智上也无从把控这个结构的变化。
所以很奇怪,明明是一个精明势利的人,疯狂追逐着世俗的利益,入世极深,但从他的嘴里,吐出的却往往是“放下”、“执念”这样的出世语言,以致于我都不太适应。
我不太适应的原因是:很假。
那个时候我明白了,他所信仰的只是他的一个心理治疗师,而且治疗的只是他的假自我。他只是幻想着从这里得到了安慰、力量、神启、休息,然后,又投入到为利益而战的战斗中,从而不让自己在心理上垮掉,且还相当有层次。
还是画一画他信仰的心理行军路线图吧:
政治社会经济结构的不确定性→他无法把控→有失去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的焦虑→这种焦虑,构成了一个泛心理市场→作为供应商的假仁波切们出现,开拓这个市场→他的需求被撩拨,变成金主群体。
从路线图可以看到,在这个泛心理市场中,假仁波切们扮演的是替政治社会经济结构收拾心理后果的角色。当然啦,也正是因为政治社会经济结构导致了人的某些心理后果,他们才有了市场。如果人的心灵没有被某些东西所压抑,所杀伤,而是自然地生长,需要什么心理治疗师,需要什么导师呢?
回溯一下,我的这位朋友,是因为心理层面有了焦虑,而又处于特定的政治社会经济结构内,并且需要找到符合阶层身份的标签,才成了需求方。没有这三个社会和心理背景,他就只是一个商人,而不会变成粉丝。
我们问一下,如果他不变成粉丝之类的人,行不行?
答案可能很残酷,不行。
如果他不找一个有层次的人来抚慰自己的“心灵”,结果是心理崩溃。他将玩不下去,利益市场上也会少他这样一个玩家。整个社会的运作,显然不会这样设计,也许在社会位置上可以淘汰多数人,但在心理上淘汰掉的只能是少数人。
所以,他需要找一副心理上的药方。
如果他找的是石勇老师这样的人行不行?行,非常行。但前提是,他得对自己内心诚实,他要的必须是真自我的生长,而不只是假自我得到抚慰。问题是这样一来,他就会有一种恐惧,他会产生一种心理保护,非理性地理解為不能用假自我玩了,可是,他在世俗上对利益的追逐,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以假自我为武器的。
所以,他需要的只是假自我得到休息,得到抚慰,得到虚无缥缈的神秘力量,而不可能真正去面对内心最真实的自我。
我想说,这正是泛心理市场的根本特征:给假自我抚慰,给假自我感觉,给假自我层次,给假自我希望,给假自我神秘的力量。
“知识付费”在中国社会非常庞大的泛心理市场中只是其中的一个领域。有“知识焦虑”的那些患者,需要的主要是一种感觉,其次,是希望,是层次。
知识焦虑患者
“知识焦虑”患者都是哪些人呢?其实这都不需要去调查了。尽管出于职业本能,我还是去调查了一下。
我以学“心理学”的群体为例进行一下群体分析。
社会底层群体基本不学“心理学”,所以可以忽略。
中产的下层,男的大多喜欢的是这个口味那个认知的心理学,“科学”的、“实验”的,多巴胺的,左脑右脑的心理学。女的大多喜欢鸡汤系、治愈系、“小确幸”的心理学。
从原理上来说很好理解。这些人多是学生或刚出校门不久的中产后备军。他们社会价值排序并不高,最迫切的就是需要好像很“科学”的“知识”来给自己一个社会价值排序上的感觉,一种未来的希望。女的有迷茫,有小挫折小情怀,需要一种好像既可以抚慰心灵又能树立自己社会价值排序的感觉。
中产的中层呢?他们无论是在年龄,还是在社会位置上,已经过了用知识来找社会价值排序感觉的阶段了,还在这样玩未免掉价。他们在社会中的视野也有所扩大,无论是稳固自己的社会位置,还是继续攀升,都既需要一种情怀,又需要一个延伸到诸领域的认知,这样才有超越性。于是,很有审美意境的文青心理学成为他们的选择。另外,赠送若干文青政治学、文青历史学、文青社会学。 但是,中产中层和中产下层一样,要找的仍然是“知识”。他们只是追求的感觉不一样而已。
中产上层呢?基本都是人生赢家了,他们知道知识小青年们热衷的那些“知识”纯属扯淡,文青类的东西也只是一些自我幻想。去粉这些烙下了中下阶层烙印的东西只能拉低他们的阶层位置。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可以接近智慧的神秘的东西,具有出世的色彩。这正是我面前所讲的那位朋友和他的同道们的选择。所以,中产上层,还包括上层社会的一些下层,要奔也是奔着神秘主义的很多东西而去。这些神秘主义的东西可以是传统的“智慧”,也可以从印度而来,也可以产自西藏,带着雪山的气质。
社会的顶层精英呢?他们的需求,已经是“智慧” “学术”这两个关键词了。“心理学”已扩展到哲学、历史学、政治学、宗教、社会学、经济学诸层面。
他们面对这个社会,思考已经带有系统性,明白政治社会经济历史乃是一体,人心扩展到了这些领域中,并形成各种机制和规律。所以,他们要寻找的,已不仅仅是智慧,还有对机制和规律的认识,得沾点学术的边。从“心理学”的意义上,似乎回到了哲学包含一切的情境。
从这里可以看出,患有“知识焦虑”的人,关键词是“知识”,而且好像是有用和可以找到感觉、希望的知识,它对应的人群,大部分只可能是中产下层,是学生和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人。少部分是中产中层。其他群体几乎可以忽略。
也只有这些人才会产生知识焦虑并愿意为知识“付费”。
首先,他们基本都没有一个雄厚的家庭背景可以依靠,在阶层攀升中,能依靠的就是自己,具体地说,是自己的内在实力,而这个内在实力,又因为自己的经历和社会观念的灌输,被认定为“知识”。
其次,他们基本都读过大学,有关于“知识改变命运”的认知模式和生活经验。
这两点,很容易就让他们在心理上推出:我阶层不够,是因为知识不够,努力不够。
?知識付费的路径
我想我们可以说破了:所谓的“知识焦虑”,本质上不是一个知识的问题,而是一个心理的问题。
“知识付费”的各种大咖,其实跟鸡汤大师一样,只是一个切入了某种心灵需求的心理治疗师(当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用看似可以解决问题的姿态去制造、强化问题的心理治疗师)。他们提供的其实是好像可以缓解焦虑的心理服务,“知识”只是服务的内容,只是那一片片药而已。
而知识焦虑的源头是什么呢?是阶层焦虑。知识焦虑症患者只是想用知识去解决这个焦虑罢了。
所以,“知识付费”的路径很简单。
第一个是这样的路径:
解释一下。要让一个人找到感觉,你就不能让他思考,因为他本来就排斥思考。只是用来缓解焦虑的东西,必须是很容易在头脑和心理上“掌握”的东西。所以,无论提供“知识付费”这一心理服务的大咖的知识厉害不厉害,他都必须把可以训练一个人的思维、一个人的逻辑、一个人的认知的东西全部剔除掉,只留下描述性的简单表达(如果比较好玩那就更好)。当然,他也必须保留一些高层次的术语来给自己造魅,比如“迭代”、“安全区”、“舒适区”、“知识晶体”。
就像神秘主义大师们嘴巴里必须配置有“能量”、“内在”、“生命喜悦”这些词语一样,一个不会念几句“迭代”、“精进”、“舒适区”的知识大咖,其实是不合格的。
认知体系
稍有智识的人大概都明白,按这种路径去学知识,并没什么用。所谓,“学了无数知识,自己还是那个样”。所以,“某胖”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甚至被指控为“忽悠”。但我们很明白,以知识市场的方式去解决心理上的问题,逻辑上好像不通。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在占人口多数的人中,很流行的一些学知识的方式。
第一种:青年问禅师。
它的标准格式:
青年:xxxx
禅师:xxxx
反正是青年问了什么,然后禅师不说话,指了指什么,青年就“顿悟”了。
这种套路,叫哲理鸡汤。
第二种有两个版本。
A版本是某某大师做了一个什么什么实验,通过观察一群人如何如何表现,得出了怎样怎样的效应和原理。
这些原理有:原来人是畏惧权威的!原来人是从众的!原来人“第一印象”会影响人以后的行为的!它把一些常识,以及历史上有很多思想家论述过,也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所得出来的知识,都以“科学”、“实验”的方式来重新玩一遍。最典型的大概是“米尔格拉姆实验”了。
B版本是一堆时尚的名词,比如我们前面讲过的“跃迁”、“舒适区”,还有“高价值点”、“萃取知识晶体”、“认知的树状结构”…… 这第二种套路,叫装专业。
第三种更有意思。就是你做了什么什么,然后有某某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是因为你大脑里的激素、神经元、电化学有了某某反应。比如,多巴胺分泌了,你才有爱情呀。
这种套路,披上了科学的外衣。
第四种套路,有一个什么什么故事,谁谁谁干嘛干嘛了,他如何如何。于是,道理是A不是B。
这种套路,叫故事鸡汤。
这四种套路,除了第一种之外,现在非常流行。知识焦虑患者,受到第二、第三、第四种套路的影响尤其巨大。
不过,当知识大咖们提供给知识焦虑患者们服务时,更加简化,创新了一种形式:列出一堆“干货”。似乎,这些没有思维、逻辑、推理作为内在构成的“干货”,可以灌入知识焦虑患者的大脑中,并被他们所占有,成为他们的东西。
但这当然是一个幻觉。
很多人都吃过快餐。快餐当然确实提供了“吃饱”的感觉,但恐怕并没什么营养,而且饿得快。
要解决知识焦虑的“知识付费”,快餐的层次都没达到。
所有的那些干货,其实都是一堆碎片。利用这些碎片去认知面前随时都在变幻的世界都难,更別说,没有转化为能力的知识,终究是没用的,更多用来显示一个人“有才”,“知道的还真多啊”。
学知识,首先是对智商的一种提升。智商是一种头脑上的实力,具体可以分为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判断能力、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分析能力、预测能力、洞察能力、把控能力等。
可以看出,“知识付费”对于智商的提升,也就是在记忆能力这个层面而已。但从记忆能力到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基本上是人就会,厉害的能力是从分析能力到把控能力这些层面。
我给智商列出的一个公式是:智商=智力×知识×思维×逻辑×心理人格的影响×经验值。
智力是先天因素,没办法。经验值跟经历和年龄有关。但知识、思维、逻辑、心理人格的影响,在同等条件下是最具决定性的。可是,“干货”式的那种知识,压根就抽掉了它的丰富背景和内在推理,没有任何情境性,更没有任何延展性。学到这样的知识,也就是一个个没有意义的碎片,它的归宿就是被迅速遗忘。
碎片化,没有任何思维和逻辑支撑的知识,在头脑和心理上,其实都处在无序状态。而无序化,恰恰就是在我们的头脑和心理上造成焦虑的根源。
建构一种认知体系,和对世界的分析框架,胜过学无数没用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