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与开展中,红色文化教育是重要的教学内容。而沂蒙精神是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思想渗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当今高校的红色文化教育过程中,沂蒙精神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渗透也需要不断地补充和完善,这就需要教师要对沂蒙精神的内核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充分的发挥沂蒙精神的积极导向,加强对当代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 沂蒙精神;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6-8264(2020)18-0051-02
“沂蒙精神和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2013年11月,习近平在临沂考察时对沂蒙精神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并引导青年群体要积极的发扬沂蒙精神,加强爱国思想的建设。这也对高校教师启示很大,指导教学工作者在高校的爱国主义教学中,以正确的舆论与教育,不断深化沂蒙精神内涵,加强学生的思想建设。
一、沂蒙精神的提出以及发展脉络
沂蒙精神的产生是一个阶段性的历史过程。1926年,共产党来到沂蒙山区,建立了党组织,革命的火种就此点燃,从沂蒙山区传遍整个中国。国共的内战结束之后,八路军挺进沂蒙山区,创建根据地。而在解放战争时期,沂蒙群众一心拥护共产党,听从党的领导和指挥,积极地参与前线战斗,立下了汗马功劳,留下了光辉的革命形象。沂蒙山的群众善良、坚韧、忠诚,用小米供养了革命者的身躯,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沂蒙山革命老区的百姓,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全心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取得卓越、辉煌的成就。改革开放之后,沂蒙地区的群众又敢于创新,解放思想、艰苦耐劳、努力创业、脱贫致富,走上了社会主义幸福生活的道路,为沂蒙精神文化留下了辉煌的印记。
从沂蒙精神的发展历程来看,沂蒙精神是在沂蒙地区群众一点一滴的建设中形成的,而最终形成国家精神,也经历了一定的发展。关于沂蒙精神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89年。当时,沂蒙精神被归纳为十六个字:“团结奋斗、无私奉献、艰苦创业、求实创新”;1990年,《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支柱》的文章,它面向各民族群众全面、生动地介绍了沂蒙精神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此时,沂蒙精神逐步地推广,内在价值也被重视起来;1997年,为进一步推广沂蒙精神,加强沂蒙精神的学习和推广,临沂市委对沂蒙精神的内涵进一步深化,将其概括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沂蒙精神进行了新的界定,综合其在新中国以来的历史地位,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同时也为新时代弘扬沂蒙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进行了新的启示和指导。
二、沂蒙精神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思想渗透
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于青年一代寄予厚望,他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而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国家与民族复兴的重大使命,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因此,加强青年一代的思想教育,尤其是红色文化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和观念尤为重要。但是,以沂蒙精神为代表的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在当前的开展实践中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创新,主要内容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加强沂蒙精神对西方文化的冲击
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交融,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一些不良信息的引导,过多吹捧西方文明的先进,迷惑了青年群体的认知,使他们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产生错误的认识。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流通的速度很快,学生在信息检索上也非常的便利,也拥有了很多话语权的自由,使更多的中西方文化传递更为丰富多彩。然而,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是这些信息是良莠不齐的,没有经过全面的甄别,导致一些负面的信息传播,对于学生的思想形成非常的不利,尤其是对国家文化和精神的片面曲解,使部分学生对于西方文化产生莫名的崇拜感。尤其是当下阶段,西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被完全理解,被某些大高校青年学生认为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表现,对于传统文化和精神理念存在误解,显然这种认知对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影响是不利的,也对沂蒙精神在学生思想中的渗透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在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加强沂蒙精神的传播和渗透,抵御西方文化的侵入非常关键。一方面全面开展沂蒙精神文化的普及教育,使沂蒙精神的文化内核得到升华,融入到高校学生的思想之中。另一方面,借助多元的渠道来加深沂蒙精神的渗透,使沂蒙精神的文化价值得到提升,加强学生的思想建设,抵御错误的思想引导。
(二)深化沂蒙精神在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学校教育阶段是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阶段。沂蒙精神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掌握理论知识,也可以延伸课堂教学,进行课外实践。沂蒙精神为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方法。所以,高校在红色教育的开展中,应当更加充分挖掘和利用沂蒙精神的德育功能,全面展现沂蒙精神的文化精髓和核心价值,对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产生积极指导,将其作为意义深刻的教育素材融入到德育课堂中。同时,还要广拓思想将沂蒙精神融入思政课程中,与多元学科进行交叉和融合,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需求,发挥沂蒙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在此过程中,还要不断挖掘沂蒙精神的文化内涵,彰显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探寻其与大学生思想渗透的契合点。并且,高校要根结合地方红色文化教育特色,深入社会实践,将隐性的红色精神文化转化为生动的教学素材,将其延伸到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之中,加强沂蒙精神文化的教育价值探究。 (三)加强沂蒙精神在校园文化中的建设
校园文化与高校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关联紧密,他们的思想和认知对于校园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而,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要积极地将沂蒙精神等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到丰富校园文化的体系之中,营造生动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使沂蒙精神在校园中处处可见,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渗透。首先,学校要重视沂蒙精神在学校红色教育中的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内活动,通过举办沂蒙精神系列社团活动、讲座等,对沂蒙精神的动人故事进行讲解,介绍沂蒙精神的书籍让学生进行阅读,寻找革命先烈在沂蒙山区的足迹,编创一些体现沂蒙精神的歌舞作品,亲自到沂蒙精神文化基地进行参观等。其次,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通过校园实践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沂蒙精神的理解和把握,使沂蒙精神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总之,高校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将沂蒙精神丰富的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充分彰显沂蒙精神的育人功能。最后,加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沂蒙精神人文景观的建设。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对于沂蒙精神的传承和渗透而言,创造适宜的环境同样重要。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创造条件、创设环境,使沂蒙精神深入逐步渗透到大学生生活、学习之中,也是有效渗透沂蒙精神的重要方式。在具体做法上,学校可以通过规修建体现沂蒙精神的建筑和雕像,来加强沂蒙精神的思想渗透。
(四)增强沂蒙精神的网络平台传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沂蒙精神的传播提供了宽广的平台。现今的高校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网络经验,也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青年群体,习惯通过虚拟平台进行文化、知识信息的获取。事实上,互联网时代的红色教育凸显出了双向互动的特色,在文化、知识生成過程中充分体现了主体的主动权。因此,在沂蒙精神的文化传播和思想渗透中,大学生群体通过互联网来接受信息,开拓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具体到实践,
高校要全面加强红色网站的运用和管理,使网络平台成为沂蒙精神传播的有效渠道,全面的培育大学生爱国精神和文化素养。能够以高校大学生红色教育的实际需求为切入,将思想性、时代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的展现沂蒙精神的网络平台作为基点,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同时,还要将反映沂蒙精神的文物遗产、研究成果、艺术作品等,进行网络数字化升级,使学生能够快速的查询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等形式,加强大学生对沂蒙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思想渗透。
三、结论
总而言之,沂蒙精神是我国重要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瑰宝,也是非常宝贵的思政教育资源,在高校的红色教育开展中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沂蒙精神作为特有的思想方针,是沂蒙山区人民群众的精神财富,是培养新一代社会建设者的思想源泉,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渗透有助于学生思想觉悟的提升。所以,进一步深化沂蒙精神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渗透,使其发挥自身价值,服务于思政教育,才能赋予沂蒙精神与时俱进的时代意义,才能在现代高校思政教育和红色文化教育中发挥沂蒙精神文化教育的优势,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思想建设,为社会培养更多品学兼优、思想端正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窦小花.沂蒙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刘宗庆.新时代沂蒙精神融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28):18-19.
[3]叶升莹.沂蒙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方冰,男,泰山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音乐教育。
【关键词】 沂蒙精神;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6-8264(2020)18-0051-02
“沂蒙精神和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2013年11月,习近平在临沂考察时对沂蒙精神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并引导青年群体要积极的发扬沂蒙精神,加强爱国思想的建设。这也对高校教师启示很大,指导教学工作者在高校的爱国主义教学中,以正确的舆论与教育,不断深化沂蒙精神内涵,加强学生的思想建设。
一、沂蒙精神的提出以及发展脉络
沂蒙精神的产生是一个阶段性的历史过程。1926年,共产党来到沂蒙山区,建立了党组织,革命的火种就此点燃,从沂蒙山区传遍整个中国。国共的内战结束之后,八路军挺进沂蒙山区,创建根据地。而在解放战争时期,沂蒙群众一心拥护共产党,听从党的领导和指挥,积极地参与前线战斗,立下了汗马功劳,留下了光辉的革命形象。沂蒙山的群众善良、坚韧、忠诚,用小米供养了革命者的身躯,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沂蒙山革命老区的百姓,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全心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取得卓越、辉煌的成就。改革开放之后,沂蒙地区的群众又敢于创新,解放思想、艰苦耐劳、努力创业、脱贫致富,走上了社会主义幸福生活的道路,为沂蒙精神文化留下了辉煌的印记。
从沂蒙精神的发展历程来看,沂蒙精神是在沂蒙地区群众一点一滴的建设中形成的,而最终形成国家精神,也经历了一定的发展。关于沂蒙精神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89年。当时,沂蒙精神被归纳为十六个字:“团结奋斗、无私奉献、艰苦创业、求实创新”;1990年,《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支柱》的文章,它面向各民族群众全面、生动地介绍了沂蒙精神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此时,沂蒙精神逐步地推广,内在价值也被重视起来;1997年,为进一步推广沂蒙精神,加强沂蒙精神的学习和推广,临沂市委对沂蒙精神的内涵进一步深化,将其概括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沂蒙精神进行了新的界定,综合其在新中国以来的历史地位,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同时也为新时代弘扬沂蒙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进行了新的启示和指导。
二、沂蒙精神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思想渗透
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于青年一代寄予厚望,他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而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国家与民族复兴的重大使命,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因此,加强青年一代的思想教育,尤其是红色文化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和观念尤为重要。但是,以沂蒙精神为代表的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在当前的开展实践中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创新,主要内容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加强沂蒙精神对西方文化的冲击
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交融,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一些不良信息的引导,过多吹捧西方文明的先进,迷惑了青年群体的认知,使他们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产生错误的认识。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流通的速度很快,学生在信息检索上也非常的便利,也拥有了很多话语权的自由,使更多的中西方文化传递更为丰富多彩。然而,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是这些信息是良莠不齐的,没有经过全面的甄别,导致一些负面的信息传播,对于学生的思想形成非常的不利,尤其是对国家文化和精神的片面曲解,使部分学生对于西方文化产生莫名的崇拜感。尤其是当下阶段,西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被完全理解,被某些大高校青年学生认为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表现,对于传统文化和精神理念存在误解,显然这种认知对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影响是不利的,也对沂蒙精神在学生思想中的渗透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在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加强沂蒙精神的传播和渗透,抵御西方文化的侵入非常关键。一方面全面开展沂蒙精神文化的普及教育,使沂蒙精神的文化内核得到升华,融入到高校学生的思想之中。另一方面,借助多元的渠道来加深沂蒙精神的渗透,使沂蒙精神的文化价值得到提升,加强学生的思想建设,抵御错误的思想引导。
(二)深化沂蒙精神在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学校教育阶段是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阶段。沂蒙精神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掌握理论知识,也可以延伸课堂教学,进行课外实践。沂蒙精神为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方法。所以,高校在红色教育的开展中,应当更加充分挖掘和利用沂蒙精神的德育功能,全面展现沂蒙精神的文化精髓和核心价值,对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产生积极指导,将其作为意义深刻的教育素材融入到德育课堂中。同时,还要广拓思想将沂蒙精神融入思政课程中,与多元学科进行交叉和融合,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需求,发挥沂蒙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在此过程中,还要不断挖掘沂蒙精神的文化内涵,彰显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探寻其与大学生思想渗透的契合点。并且,高校要根结合地方红色文化教育特色,深入社会实践,将隐性的红色精神文化转化为生动的教学素材,将其延伸到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之中,加强沂蒙精神文化的教育价值探究。 (三)加强沂蒙精神在校园文化中的建设
校园文化与高校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关联紧密,他们的思想和认知对于校园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而,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要积极地将沂蒙精神等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到丰富校园文化的体系之中,营造生动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使沂蒙精神在校园中处处可见,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渗透。首先,学校要重视沂蒙精神在学校红色教育中的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内活动,通过举办沂蒙精神系列社团活动、讲座等,对沂蒙精神的动人故事进行讲解,介绍沂蒙精神的书籍让学生进行阅读,寻找革命先烈在沂蒙山区的足迹,编创一些体现沂蒙精神的歌舞作品,亲自到沂蒙精神文化基地进行参观等。其次,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通过校园实践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沂蒙精神的理解和把握,使沂蒙精神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总之,高校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将沂蒙精神丰富的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充分彰显沂蒙精神的育人功能。最后,加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沂蒙精神人文景观的建设。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对于沂蒙精神的传承和渗透而言,创造适宜的环境同样重要。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创造条件、创设环境,使沂蒙精神深入逐步渗透到大学生生活、学习之中,也是有效渗透沂蒙精神的重要方式。在具体做法上,学校可以通过规修建体现沂蒙精神的建筑和雕像,来加强沂蒙精神的思想渗透。
(四)增强沂蒙精神的网络平台传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沂蒙精神的传播提供了宽广的平台。现今的高校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网络经验,也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青年群体,习惯通过虚拟平台进行文化、知识信息的获取。事实上,互联网时代的红色教育凸显出了双向互动的特色,在文化、知识生成過程中充分体现了主体的主动权。因此,在沂蒙精神的文化传播和思想渗透中,大学生群体通过互联网来接受信息,开拓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具体到实践,
高校要全面加强红色网站的运用和管理,使网络平台成为沂蒙精神传播的有效渠道,全面的培育大学生爱国精神和文化素养。能够以高校大学生红色教育的实际需求为切入,将思想性、时代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的展现沂蒙精神的网络平台作为基点,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同时,还要将反映沂蒙精神的文物遗产、研究成果、艺术作品等,进行网络数字化升级,使学生能够快速的查询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等形式,加强大学生对沂蒙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思想渗透。
三、结论
总而言之,沂蒙精神是我国重要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瑰宝,也是非常宝贵的思政教育资源,在高校的红色教育开展中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沂蒙精神作为特有的思想方针,是沂蒙山区人民群众的精神财富,是培养新一代社会建设者的思想源泉,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渗透有助于学生思想觉悟的提升。所以,进一步深化沂蒙精神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渗透,使其发挥自身价值,服务于思政教育,才能赋予沂蒙精神与时俱进的时代意义,才能在现代高校思政教育和红色文化教育中发挥沂蒙精神文化教育的优势,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思想建设,为社会培养更多品学兼优、思想端正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窦小花.沂蒙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刘宗庆.新时代沂蒙精神融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28):18-19.
[3]叶升莹.沂蒙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方冰,男,泰山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