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思想品德的成因及教育措施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bao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学生思想的形成
   中学生思想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家庭、社会、学校。
   1. 家庭因素
   农村家庭的长辈大部分文化素质较低,行为粗鲁,大多忽略对子女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教育。这些家庭的教育又分为三种情况:父母双方教育、父或母单方教育、隔代教育。
   (1)一般地,父母双方教育对子女的思想形成是最好的,好的家庭教育能给学生一个健康的思想。但有的父母由于自身文化层次低,缺乏正确的引导方向,以致不能让子女的思想健康发展。有的教育过于愚昧粗暴,使子女无法接受。有的父母自身的思想就存在很大的瑕疵,吃喝嫖赌,行为放纵,更无法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曾经有这样的一个例子:一个七年级的男生因偷同学的衣服,家长被请到学校,当班主任向他讲述了基本情况后,家长的反应让所有在场的人惊愕:“别人偷他的,他就偷别人的,以牙还牙。”更有甚者,一些学生在校受到教师的批评心里不爽,回家后夸大其词地说老师的不是,于是溺爱偏袒子女的家长便纠集人员到学校殴打老师。如此的家庭教育,让我们教育工作者心痛不已,同时,更让我们觉得自己肩负的品德教育责任重大。
   (2)单方教育是指父亲(母亲)外出打工,母亲(父亲)在家照看子女。此种情况基本上是养而不教,子女处于半放任状态。农村中学生都是在校住宿,基本脱离了母亲(父亲)的视线,周末回家除了给生活费再没有更多地了解子女在校的思想学习动态。我曾对我所任班级的6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每周回家家长都了解子女在校情况的有14人,约占23%;偶尔了解的有36人,占60%;从来不问的10人,约占17%。这个阶段正是学生思想的最动荡的时期,由于监管不到位,部分子女便背着母亲(父亲)在外面胡作非为,惹是生非。
   (3)隔代教育一般都是以传统的说教为主,这是思想开始判逆的中学生最不原意接受的一种。加上祖辈本来对孩子就心存偏袒和溺爱,更让孩子行为放纵,不懂得感恩。物质的丰富、心灵的孤独,让孩子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我所任的班级有71人,接受调查的60人,属留守的就有24人,其中周末沉迷于网吧的有14人,也就是这些人,总在课堂上昏昏欲睡。虽然教师多次教育,但都无济于事。他们中有的甚至把手机带进教室,上课时间偷偷玩游戏、聊QQ,一旦没有了网络QQ,便空虚无聊,导致惹是生非。因此,教师如不及时疏导,此种沉轮将难以挽回!
   2. 社会因素
   中学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情感的易感性和冲动性与两面性较为明显,自我意识正在慢慢增强,对外面的世界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吸引力。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腐蚀着青少年的成长。由于学生分析信息好坏的能力较差,再加上农村中拜金主义膨胀,“读书无用论”广泛流传,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泛滥,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校的正规教育常常在自觉或不自觉中遭到反抗。
   3. 学校的影响
   由于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略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再加上个别教师处理问题感情用事、方法简单,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而导致学生逆反心理增大,无法达到教育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所有各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是道德。”在农村,中学的品德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而且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农村中学的品德教育,正面临严俊的挑战,加强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二、教育措施
   1. 中学政治课是中学思想教育途径中唯一有专门教材和教师、有固定教学时间的一条途径,它有知识性和教育性两种属性
   思想品德教师大多不是班主任,多少受到应试教育的牵制而一味强调它的知识性,但突出教育性才是它的根本。因此,教师要在了解学生思想现状的基础上,突出其针对性,发挥思想品德课在教育中的育人作用。
   2. 提高学生辨明是非善恶的能力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利用学生身边所熟悉的例子来教育、启发他们。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颂扬文明礼貌、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品德,使之懂得认识、判断与评价,促进其自我教育与矫正不良行为。
   3. 以榜样的力量正面影响中学生的人格
   神州五号和杨利伟可以让学生懂得知识与技术能让国家强大;水稻和袁隆平可以让学生懂得在农村也大有作为……这些都能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4. 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情感因素进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熏陶、感化
   (1)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活动之中。在农村中学,军训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军人的正直、严以律己的作风,会让学生受到感染;训练中的队形、口号,既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也让他们感受到了节奏之美和阳刚之美,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坚持与忍耐的个性。军训是短暂的,教育工作是延续的,以军训的风格在学校开展爱校爱班级的活动,从纪律、学习、生活、卫生等角度严格要求学生,以无形的力量和无声的命令感染学生,充分利用集体心理的优势,发挥集体品德的潜能,能形成深刻持久的良好心理定式。
   (2)用励志故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例如邀请残疾人艺术团到校演出,展示残疾人用异于常人的身躯自强不息地创造出超乎常人的奇迹,撞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理想和人生观得到升华。
   (3)通过观看大型主题演讲《让世界充满爱》震撼学生,使之识恩、知恩、感恩。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他人的帮助,大自然的美好皆为恩情,心中只有装着别人,不忘感恩,内心才会充实,人格也会变得高尚。
   5. 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一言一行要不愧为人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被潜移默化。
   总之,加强农村思想品德的教育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互动,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贵港市港北区庆丰三中)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知识资本的分类、知识管理概念及目标的介绍,探讨和分析知识管理对提高设计院经营、生产和管理效率、加速科技发展和推广的重要性.同时概要介绍我院结合信息化进程
物理实验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本文从实验改革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休谟伦理学思想中的道德评价理论,有些国内学者认为休谟有动机论倾向,而在休谟本人的早期文本《人性论》第三卷《道德学》之中,也不乏对“动机”甚至“善良动机”的论述。休
摘要:新课程经历一轮实践,仍然普遍出现教学目标不能有效达成的现象。许多学生在高一学过一阶段物理后就反映物理太难了,上课感觉能听懂,但做题目时又无从下手。以至于有些学生就很难再坚持下来,过早地对物理没了兴趣,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提高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对物理的适应,是我们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本人从事多年的物理教学,想从以下五个方面对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物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