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背景
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它的产生除了美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之外,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也谈到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几个误区
1.课堂表面的热闹就是“合作学习”
有的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表面气氛的热烈,它仅仅作为教学中的一个必要程序,没有一定思维深度问题拿来小组合作,常常出现教室里很热闹,其实学生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面上,学生没有真正深入探究、参与讨论,不利于勤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只注重合作学习的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是一种形式主义。
2.学困生参与度不够
合作学习确实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学优生参与的机会更多,他们往往扮演一种帮助的角色,而学困生就成了听众,他们往往越过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较少;同时在合作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问题,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
3.教师课堂调控不够
在现行的合作教学,不仅是生生之间的合作,也体现为师生之间的合作。然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简单地把同桌学生或前后学生分成小组,不关注合作小组中成员的搭配问题,给学生布臵一定的任务,让学生自由讨论,认为这就是合作学习。没有对学生的交流作指导,也没有时刻监控学生的交流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围桌而坐,使得教师不容易发现学生是否开小差。有的教师在进行任务分工时不明确,导致各小组成员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小组长没有管理好小组活动,导致有的小组成员讨论与课堂不相关的问题,搞笑玩乐。这样的合作学习,使得教学目标难以达成,费时多,成效微。
4.滥用合作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时,把它仅仅作为教学中的一个必要程序,不顾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小组合作,常常出现教室里表面很热闹,其实学生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面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水平。有些同学在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就算完事,对小组中其他成员的意见常常不置可否,因而讨论无法深化。以上现象它只注重合作学习的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合作学习形式化,浮于表面。
三、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1.科学组合、合理分工
分组的合理性。就近组合原则:按正常的班级座次,将前后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4~6 人的学习小组,这种形式无需调整座次、分出层次,操作起来也简单。异质分组原则:认真区别学生的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保证各小组力量均衡,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要做好小组的组织工作,创造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具体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人、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人。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小组成员间的座位以面对面或相邻形式为最好,这样更有利于互相学习、讨论,以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
2.教师要把握合作学习的契机,精心设计问题。
教师要合理选择契机,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把那些具有探究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合作学习的开展,往往跟上课的内容、上课的形式、上课所提出的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等是息息相关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正确把握合作时机,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地采用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体会到合作产生的价值,积极、有序、有效地组织开展合作学习。教学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在这些地方加强合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平方差公式》一节中,经历平方差的推导过程是满面学生学习的重点,如何归纳出公式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四道计算题:
教师先让学生求出答案,再启发:大家自己找一找,这4个题存在什么规律?经过几分钟后,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引导,然后各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推导出平方差公式。这里,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街时机成熟后再合作探究,然后组间交流,较好地发挥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体验合作学习成功的乐趣。
初中数学学业水平升学考试综合题型分析
总之,历年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综合题启示我们在进行综合思维的时候要做到:数形结合记心头,大题小作来转化,潜在条件不能忘,化動为静多画图,方程函数是工具,计算推理要严谨,创新品质得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它的产生除了美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之外,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也谈到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几个误区
1.课堂表面的热闹就是“合作学习”
有的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表面气氛的热烈,它仅仅作为教学中的一个必要程序,没有一定思维深度问题拿来小组合作,常常出现教室里很热闹,其实学生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面上,学生没有真正深入探究、参与讨论,不利于勤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只注重合作学习的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是一种形式主义。
2.学困生参与度不够
合作学习确实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学优生参与的机会更多,他们往往扮演一种帮助的角色,而学困生就成了听众,他们往往越过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较少;同时在合作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问题,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
3.教师课堂调控不够
在现行的合作教学,不仅是生生之间的合作,也体现为师生之间的合作。然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简单地把同桌学生或前后学生分成小组,不关注合作小组中成员的搭配问题,给学生布臵一定的任务,让学生自由讨论,认为这就是合作学习。没有对学生的交流作指导,也没有时刻监控学生的交流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围桌而坐,使得教师不容易发现学生是否开小差。有的教师在进行任务分工时不明确,导致各小组成员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小组长没有管理好小组活动,导致有的小组成员讨论与课堂不相关的问题,搞笑玩乐。这样的合作学习,使得教学目标难以达成,费时多,成效微。
4.滥用合作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时,把它仅仅作为教学中的一个必要程序,不顾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小组合作,常常出现教室里表面很热闹,其实学生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面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水平。有些同学在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就算完事,对小组中其他成员的意见常常不置可否,因而讨论无法深化。以上现象它只注重合作学习的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合作学习形式化,浮于表面。
三、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1.科学组合、合理分工
分组的合理性。就近组合原则:按正常的班级座次,将前后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4~6 人的学习小组,这种形式无需调整座次、分出层次,操作起来也简单。异质分组原则:认真区别学生的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保证各小组力量均衡,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要做好小组的组织工作,创造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具体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人、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人。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小组成员间的座位以面对面或相邻形式为最好,这样更有利于互相学习、讨论,以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
2.教师要把握合作学习的契机,精心设计问题。
教师要合理选择契机,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把那些具有探究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合作学习的开展,往往跟上课的内容、上课的形式、上课所提出的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等是息息相关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正确把握合作时机,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地采用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体会到合作产生的价值,积极、有序、有效地组织开展合作学习。教学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在这些地方加强合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平方差公式》一节中,经历平方差的推导过程是满面学生学习的重点,如何归纳出公式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四道计算题:
教师先让学生求出答案,再启发:大家自己找一找,这4个题存在什么规律?经过几分钟后,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引导,然后各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最终推导出平方差公式。这里,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街时机成熟后再合作探究,然后组间交流,较好地发挥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体验合作学习成功的乐趣。
初中数学学业水平升学考试综合题型分析
总之,历年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综合题启示我们在进行综合思维的时候要做到:数形结合记心头,大题小作来转化,潜在条件不能忘,化動为静多画图,方程函数是工具,计算推理要严谨,创新品质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