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al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倡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它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着重培养他们主动运用创造能力,使其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
  目前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把功夫花在教学形式上,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常有惊人之举,其本质常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背道而驰,学生的表现不是独立的富有个性的行为,而是按照已定的“剧本”在表演,在背台词,这样做的后果,不仅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而且对学生的人格也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彻底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发现者、探究者。因此,语文教学应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和语文学习探究精神等方面的培养。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学中可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学》中指出:“释放儿童的头脑,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释放出来,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小孩子有动手机会,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使他们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大社会中去……。”创新的语文教学就应当按照陶行知创新教育的思想,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产生主体地位的欲望,解放他们的头脑、眼睛、嘴巴、双手……
  课堂教学要根据课文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即大胆让学生自主讨论,发言交流,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学生才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如在教学《春》一课时,上课伊始,先让学生自由发言,畅谈春天到来时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然后让学生画一幅春天的某一景象。
  传统的语文教学追求“深化分析”和公式化的训练形式,使语文课堂教学失去了本身的灵气。若是多给些空间,让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多活动交流,多一些自我表现的机会,再通过教师“点拔”、“评价”,给学生思维的导向,使学生确实处于主体地位。同时,教师把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引进语文教学中,如演讲比赛、知识抢答、书法比赛、口头作文赛、故事比赛、争鸣辩论活动以及计算机操作活动等,学生对这种力所能及又要动脑筋的问题,一旦有了独立思考的正确结论时,就会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愉悦。这种情感反过来又大大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才华,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语文教学设计应尽可能组织得具有一定的活力和难度,让学生达到一种“跳一跳,摘果子”的目的。
  
  二、教学中要渗透语文探究的精神
  
  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时刻渗透语文探究的精神。语文探究是一种多侧面的活动,它包括阅读、思考、体悟、分析、理解、表达,运用等若干活动过程,所谓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具有探究性质的学习方式。一般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而后又提出新的问题,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改变学生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促使他们激起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呢?
  (一)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语文教学中,习以为常的教学程序是:阅读文本——划分结构——研读段落——老师提问——学生解答——归纳中心——总结全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示范者,学生是听众和模仿者,教师缺少对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得知识的机会。主动探究旨在将学习更多地看作独立地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探究思考的方法,由对知识的认知掌握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解决。
  在具体操作上,教师要结合教材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要鼓励学生解决问题,还要给出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这里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教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概括提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提问,敢于提问,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以这个问题为基础,深入进行学习探究。对那些想问又担心提问质量的学生,要帮助其克服心理负担,解除疑虑。同时要引导敢问的学生,把问题提到关键处、“要害处”,提高问的质量。还应鼓励学生乐问、勤问,随时随地问自己、问他人,让他们的语言和思维在“问”中得到同步发展。在这过程中,教师既是问题情境的提供者,组织讨论的协调者,又是引导学生寻求解答方法的点拨者。
  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给予学生自主权的同时,不能忽视其主导作用。无论是活动方案的制定,活动过程的探究,还是活动结果的评价,甚至包括探究的形式、方法和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等等,教师都要在事先考虑的基础上给予充分的关注,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引导、调控和指导。
  (二)变惯性思维为多向思维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地、何去,好像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他深入浅出地告诉了我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广泛性,同一个问题可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的方法。这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精神,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一法多问,一问多思,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这种思维和精神的具体运用。教师预先把教学过程设计得越充分,就越能挖掘和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生成更多的问题。“创造始于问题”,对培养学生创造力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本身更为重要。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布设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思路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去分析思考问题。然后共同亦或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发散思维,再提出新的问题。只有变惯性思维为多向思维,寻找最佳的答题思路,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发散性,使学生养成探究的精神,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三、教学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性人才。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带着诸多的问题进入课堂,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应该成为课改大背景下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当前,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联系当前的社会。比如让学生去搞一些社会现象调查或参与某些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接触社会实践的第一步学到活的语文,体验到自己创造的快乐,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目前,学生的活动空间只局限在学校和家庭。他们犹如井底之蛙,对精彩的外部世界知之甚少。我们要解放学生的活动空间,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从“井”中跳出来,带领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习社会、大自然等课外知识。创新需要广博的知识,书本仅是理论性知识,没有丰厚的实践基础,谈创新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只有解放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让他们走出课堂,走进工厂、青山、田野,去接触机器、花草、树木、青禾,观察日月星辰,才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扩大认识眼界,探索知识与创新的切合点,才能发挥内在的创造力。对于学生来说,创造并非让学生创造出惊世杰作,只要对学生来说是前所未有的,那就是一种创造。教学不仅仅是要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运用知识去创造美好的未来。教师要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提供创造的平台,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提高其创造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迎来语文教学的满园春色。
  
  许瑞祥,教师,现居江苏如东。
其他文献
生活中的吵吵嚷嚷、打打闹闹,让我想起这么两个人:留侯张良,淮阴侯韩信。他们凭借宽广的度量包容了屈辱,忍受了粗暴,也得到了福祉。  张良,曾有博浪沙中狙击秦皇帝的风光,也有更名亡匿的困厄,更是得到高祖的极度赞赏,“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韩信,曾有仗剑行侠的豪迈,也有寄人篱下的窝囊,同样,得到了刘邦的稚祟“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这两个人辉煌的一面都很耀眼
人是自然界中高级的生灵,写时虽然很简单,只需一撇一捺,但人做起事来却复杂无比,尤其是与新时代的中学生们相处更为不容易。  自从我踏上教师这一岗位的道路后,才真正体会到了做人难,也更体会到了教人做人更难。  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校园里同样也存在着竞争,存在着压力。但是,有的同学学会自己舒缓压力,而有的同学却不懂得该如何去做。所以,心理上存在着障碍是现在多数中学生的通病。而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要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每位学生的发展,它关注的焦点是人。而传统课程极力打造升学率,苦求的是分数。可以说是分数机械了学校的管理,冷漠了老师的心灵,扭曲了学生的人格。那教育工作者该怎样真正迈进新课程标准呢?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根据不同的课文设置好情境,善于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新课标要求“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也就是说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具有开放性、自主性、民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等,要变教师的注入式教学为学生的思考质疑、互动参与,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得到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风采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观念,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方式,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的需要,实现教育教学的新跨
“比”和“兴”是《诗经》中的表现手法。南宋大理学家朱熹在《诗集传》中对此作出过解释,“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也就是引譬设喻;“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意思是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后世往往把“比”和“兴”连说在一起,直接称为“比兴”。作为中国文学源头的《诗经》,它的艺术表现手法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创作与发展,而对这种艺术手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它潜在的文化心理我们似乎还缺少深层次的探索。朱熹
高职语文,是一门文化基础课,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在潜意识里其地位不及专业课,甚至有学生公开说“我来学校就是为了学专业”,语文课对于他们而言相当于调味品,并未引起心理上的极大重视。其次,高职学生尤其是理科学生整体的语文水平不高,有的学生即使兴趣很高但效果不佳。高职语文教学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的文化知识修养,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更主要的是为了应用,这不是几十节课的教学就能解决的问题。因此,要让学生明
学语文也是学思想,学语文也是学做人。语文学科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下面,我仅就我个人在执教《我的呼吁》中的一些做法谈点自己不太成熟的体会。  《我的呼吁》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2002年修订本中新增的一篇演说词。前两年我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其中的关于生命伦理、关于生存环境、关于道德情怀尤其是作者的传奇人生业绩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等,都一直深深地牵动着我的思绪。经过
任何一篇好文章都有一个鲜明深刻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主题从何而来?它是从作者占有的大量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是借文章中的材料来表达的,离开生动具体的材料就不存在主题,离开材料就不会有血肉丰满的文章。可见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基础,是表现主题的支柱。因此老师在要求学生作文时要注意观察,积累材料。但是,光有材料是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的。为什么呢?因为面对大量的材料还有一个选择是否得当的问题。只有根据主题的需要
“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效果。  为了让一些作文基础和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能够在写作上有所突破,在这个学期,我开始使用“个人改——集体改——个人改”的模式帮助他们体验作文修改的乐趣。  这是一位同学改了五遍的作文,改完以后,他说他自己再也没有能力往下改了,于是在征得他同意的前提下,我把这篇作文拿到了班上,发动全班同学的力量帮助他修改。  选 择  孟子曰:“
语文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求语文课程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课程改革决不是流于形式,或只限于口头。为突出新课标语文人文性的重要性,作为具有指挥棒作用的高考试题,自是责无旁贷。高考语文命题指向人文性,在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选材、命题角度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