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倡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它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着重培养他们主动运用创造能力,使其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
目前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把功夫花在教学形式上,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常有惊人之举,其本质常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背道而驰,学生的表现不是独立的富有个性的行为,而是按照已定的“剧本”在表演,在背台词,这样做的后果,不仅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而且对学生的人格也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彻底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发现者、探究者。因此,语文教学应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和语文学习探究精神等方面的培养。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学中可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学》中指出:“释放儿童的头脑,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释放出来,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小孩子有动手机会,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使他们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大社会中去……。”创新的语文教学就应当按照陶行知创新教育的思想,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产生主体地位的欲望,解放他们的头脑、眼睛、嘴巴、双手……
课堂教学要根据课文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即大胆让学生自主讨论,发言交流,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学生才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如在教学《春》一课时,上课伊始,先让学生自由发言,畅谈春天到来时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然后让学生画一幅春天的某一景象。
传统的语文教学追求“深化分析”和公式化的训练形式,使语文课堂教学失去了本身的灵气。若是多给些空间,让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多活动交流,多一些自我表现的机会,再通过教师“点拔”、“评价”,给学生思维的导向,使学生确实处于主体地位。同时,教师把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引进语文教学中,如演讲比赛、知识抢答、书法比赛、口头作文赛、故事比赛、争鸣辩论活动以及计算机操作活动等,学生对这种力所能及又要动脑筋的问题,一旦有了独立思考的正确结论时,就会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愉悦。这种情感反过来又大大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才华,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语文教学设计应尽可能组织得具有一定的活力和难度,让学生达到一种“跳一跳,摘果子”的目的。
二、教学中要渗透语文探究的精神
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时刻渗透语文探究的精神。语文探究是一种多侧面的活动,它包括阅读、思考、体悟、分析、理解、表达,运用等若干活动过程,所谓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具有探究性质的学习方式。一般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而后又提出新的问题,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改变学生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促使他们激起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呢?
(一)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语文教学中,习以为常的教学程序是:阅读文本——划分结构——研读段落——老师提问——学生解答——归纳中心——总结全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示范者,学生是听众和模仿者,教师缺少对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得知识的机会。主动探究旨在将学习更多地看作独立地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探究思考的方法,由对知识的认知掌握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解决。
在具体操作上,教师要结合教材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要鼓励学生解决问题,还要给出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这里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教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概括提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提问,敢于提问,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以这个问题为基础,深入进行学习探究。对那些想问又担心提问质量的学生,要帮助其克服心理负担,解除疑虑。同时要引导敢问的学生,把问题提到关键处、“要害处”,提高问的质量。还应鼓励学生乐问、勤问,随时随地问自己、问他人,让他们的语言和思维在“问”中得到同步发展。在这过程中,教师既是问题情境的提供者,组织讨论的协调者,又是引导学生寻求解答方法的点拨者。
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给予学生自主权的同时,不能忽视其主导作用。无论是活动方案的制定,活动过程的探究,还是活动结果的评价,甚至包括探究的形式、方法和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等等,教师都要在事先考虑的基础上给予充分的关注,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引导、调控和指导。
(二)变惯性思维为多向思维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地、何去,好像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他深入浅出地告诉了我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广泛性,同一个问题可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的方法。这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精神,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一法多问,一问多思,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这种思维和精神的具体运用。教师预先把教学过程设计得越充分,就越能挖掘和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生成更多的问题。“创造始于问题”,对培养学生创造力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本身更为重要。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布设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思路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去分析思考问题。然后共同亦或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发散思维,再提出新的问题。只有变惯性思维为多向思维,寻找最佳的答题思路,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发散性,使学生养成探究的精神,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三、教学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性人才。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带着诸多的问题进入课堂,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应该成为课改大背景下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当前,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联系当前的社会。比如让学生去搞一些社会现象调查或参与某些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接触社会实践的第一步学到活的语文,体验到自己创造的快乐,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目前,学生的活动空间只局限在学校和家庭。他们犹如井底之蛙,对精彩的外部世界知之甚少。我们要解放学生的活动空间,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从“井”中跳出来,带领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习社会、大自然等课外知识。创新需要广博的知识,书本仅是理论性知识,没有丰厚的实践基础,谈创新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只有解放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让他们走出课堂,走进工厂、青山、田野,去接触机器、花草、树木、青禾,观察日月星辰,才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扩大认识眼界,探索知识与创新的切合点,才能发挥内在的创造力。对于学生来说,创造并非让学生创造出惊世杰作,只要对学生来说是前所未有的,那就是一种创造。教学不仅仅是要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运用知识去创造美好的未来。教师要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提供创造的平台,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提高其创造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迎来语文教学的满园春色。
许瑞祥,教师,现居江苏如东。
目前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把功夫花在教学形式上,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常有惊人之举,其本质常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背道而驰,学生的表现不是独立的富有个性的行为,而是按照已定的“剧本”在表演,在背台词,这样做的后果,不仅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而且对学生的人格也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彻底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发现者、探究者。因此,语文教学应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和语文学习探究精神等方面的培养。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学中可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学》中指出:“释放儿童的头脑,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释放出来,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小孩子有动手机会,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使他们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大社会中去……。”创新的语文教学就应当按照陶行知创新教育的思想,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产生主体地位的欲望,解放他们的头脑、眼睛、嘴巴、双手……
课堂教学要根据课文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即大胆让学生自主讨论,发言交流,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学生才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如在教学《春》一课时,上课伊始,先让学生自由发言,畅谈春天到来时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然后让学生画一幅春天的某一景象。
传统的语文教学追求“深化分析”和公式化的训练形式,使语文课堂教学失去了本身的灵气。若是多给些空间,让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多活动交流,多一些自我表现的机会,再通过教师“点拔”、“评价”,给学生思维的导向,使学生确实处于主体地位。同时,教师把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引进语文教学中,如演讲比赛、知识抢答、书法比赛、口头作文赛、故事比赛、争鸣辩论活动以及计算机操作活动等,学生对这种力所能及又要动脑筋的问题,一旦有了独立思考的正确结论时,就会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愉悦。这种情感反过来又大大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才华,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语文教学设计应尽可能组织得具有一定的活力和难度,让学生达到一种“跳一跳,摘果子”的目的。
二、教学中要渗透语文探究的精神
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时刻渗透语文探究的精神。语文探究是一种多侧面的活动,它包括阅读、思考、体悟、分析、理解、表达,运用等若干活动过程,所谓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具有探究性质的学习方式。一般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而后又提出新的问题,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改变学生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促使他们激起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呢?
(一)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语文教学中,习以为常的教学程序是:阅读文本——划分结构——研读段落——老师提问——学生解答——归纳中心——总结全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示范者,学生是听众和模仿者,教师缺少对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得知识的机会。主动探究旨在将学习更多地看作独立地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探究思考的方法,由对知识的认知掌握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解决。
在具体操作上,教师要结合教材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要鼓励学生解决问题,还要给出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这里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教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概括提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提问,敢于提问,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以这个问题为基础,深入进行学习探究。对那些想问又担心提问质量的学生,要帮助其克服心理负担,解除疑虑。同时要引导敢问的学生,把问题提到关键处、“要害处”,提高问的质量。还应鼓励学生乐问、勤问,随时随地问自己、问他人,让他们的语言和思维在“问”中得到同步发展。在这过程中,教师既是问题情境的提供者,组织讨论的协调者,又是引导学生寻求解答方法的点拨者。
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给予学生自主权的同时,不能忽视其主导作用。无论是活动方案的制定,活动过程的探究,还是活动结果的评价,甚至包括探究的形式、方法和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等等,教师都要在事先考虑的基础上给予充分的关注,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引导、调控和指导。
(二)变惯性思维为多向思维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地、何去,好像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他深入浅出地告诉了我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广泛性,同一个问题可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的方法。这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精神,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一法多问,一问多思,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这种思维和精神的具体运用。教师预先把教学过程设计得越充分,就越能挖掘和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生成更多的问题。“创造始于问题”,对培养学生创造力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本身更为重要。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布设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思路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去分析思考问题。然后共同亦或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发散思维,再提出新的问题。只有变惯性思维为多向思维,寻找最佳的答题思路,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发散性,使学生养成探究的精神,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三、教学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性人才。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带着诸多的问题进入课堂,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应该成为课改大背景下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当前,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联系当前的社会。比如让学生去搞一些社会现象调查或参与某些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接触社会实践的第一步学到活的语文,体验到自己创造的快乐,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目前,学生的活动空间只局限在学校和家庭。他们犹如井底之蛙,对精彩的外部世界知之甚少。我们要解放学生的活动空间,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从“井”中跳出来,带领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习社会、大自然等课外知识。创新需要广博的知识,书本仅是理论性知识,没有丰厚的实践基础,谈创新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只有解放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让他们走出课堂,走进工厂、青山、田野,去接触机器、花草、树木、青禾,观察日月星辰,才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扩大认识眼界,探索知识与创新的切合点,才能发挥内在的创造力。对于学生来说,创造并非让学生创造出惊世杰作,只要对学生来说是前所未有的,那就是一种创造。教学不仅仅是要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运用知识去创造美好的未来。教师要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提供创造的平台,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提高其创造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迎来语文教学的满园春色。
许瑞祥,教师,现居江苏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