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食品安全事件接二连三,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政府如何做好食品安全监管显的尤为重要,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值得深思。
关键词:安全 食品 对策
中图分类号:R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8-0000-00
长期以来,食品安全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也是政府部门探讨的重点。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还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已成为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实施以后,从法律层面明确了我国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食品安全事件仍层出不穷。现在此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进行浅析。
1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1.1 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我国的食品安全经历“苏丹红”、“三聚氰胺”、“毒馒头”等事件后,国家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重整食品市场,经过多项改革,食品安全态势有所好转但是不容乐观。2013年出现镉大米、掺假羊肉、美素奶粉疑云、“地沟油变身食品原料”等食品安全事件,2014年“毒胶囊”、“塑化剂白酒”、“速成鸡”、“猪骨粉贝因美”等食品安全问题再起波澜,2015年公布2014年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检测结果,抽检样品1565批次中不合格样品48批次。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危害到消费者利益之外,还引发了一系列的品牌公众信任危机。
1.2 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2013年4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各地相继开展调整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将质监部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职能以及工商部门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职能移交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从此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由种植、生产、流通、餐饮等多个环节多部门分段监管的模式转变为由农业管理种植环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管理生产、流通、餐饮环节的管理模式。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对《食品安全法》又进行了修订,对食品安全进行全程追溯,并加大了食品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食品安全法》第五条规定“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工作职责由国务院规定。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第六条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保障;统一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评议、考核。 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在乡镇或者区域设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派出机构。”。
2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方面的、道德方面的,还有制度方面的等等,这些原因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我国的食品安全。
2.1 相关制度不完善、体系不健全
我国当前有各种食品方面的法律如《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36部,在食品安全网上可收集的食品法规1631项,地方食品法规6389项,进出境法规523项,但是这些法律法规仅仅对食品质量作了一些概要性规定,缺少具体的规定,彼此缺少有效的衔接。同时有些技术标准的更新速度太慢无法跟上食品发展速度。
目前最明显的是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没有明确的国家规定,部分地方政府出台《小作坊监督管理实施意见或办法》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小作坊的生产加工行为,但是很多地方政府或部门未制度相关制度,小作坊的市场准入以及生产加工行为很难有效规范。而且目前各地区已经颁布实施的《小作坊监督管理实施意见或办法》不尽相同,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
2.2 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
当前我国的食品从种植到生产加工、流通、消费整个过程,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尤其体现在小作坊、小餐馆的从业人员,很多从业人员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进入食品行业,对食品安全的基本常识不懂,对食品的卫生要求不严格,造成食品生产的质量水平整体不高。
2.3 食品生产者诚信意识缺失
当前食品安全最大的隐患来源便是商家的诚信缺失,从生产加工到销售整个环节商家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 ,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违背了职业道德与市场诚信原则,甚至挑战道德的底线和法律的最严。那些商家缺乏打造优质品牌的眼光,只图一时之利,制假贩假、以次充好,导致真正优质食品制造企业利润低、市场小,形成恶性循环。
2.4 部门监管不到位
部分商家为利无德照出来的是监管部门的监管缺失,食品安全道德底线屡屡被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违法成本低,收益大,查处率低。当前虽然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均由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一家管理,消除了依法的部门职权交叉监管空白现象,但是食品安全监管仍存在问题。而且我国食品链条比较长,加工企业数量多、流通环节复杂等客观原因以及小作坊、小餐饮等弱势群体的生产、经营行为普遍,造成监管带来难度大、漏洞多的。但是监管部门的主观原因才是问题的重点,当前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生,以罚代管的思想观念没有彻底改变,使监管没能落到实处存在缺陷。
2.5 食品检测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各类检验机构众多,有行政技术机构,也有社会第三方检验机构,总体分析行政技术机构行政色彩浓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检测设备、检测技术落后,而且基层缺乏检验专业人才、检验检测设备闲置现象严重,无法形成完整的食品检测体系,很难为食品质量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6 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通过众多食品安全事件分析,大部分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是因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淡薄与科学素养不高或根本没有食品安全观念,贪图便宜造成的。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给不法商家以有机可乘,有了广阔的市场,才使假冒伪劣产品横行。
3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3.1 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
一是构建以省、市、县政府及行政监管部门、各镇政府、食品安全信息协管员为主体的食品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基层街镇政府、协管员的协查协管作用,有效担负起镇村食品生产、销售的调查、排查、协查和情况报告和食品质量安全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二是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使整个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衔接。
3.2 改变监管模式
改变现有的监管模式,创新监管手段,是提高监管能力的有效办法。一是针对小作坊、小餐饮应依托各镇政府以及村民委员会,在相应的镇村开展“一村一品”产品,引导这类小作坊、小餐饮,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经营。二是改变以罚代管的监管理念,对监管人员进行入职培训,并要求监管人员对生产经营者以指导帮扶为主,将服务于民的理念始终贯穿在监管过程中。三是各级监管部门加大监督抽查的频次和力度,及时掌握区域内食品的质量状况,根据食品质量状况及时制定相应的监管计划。
3.3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行业协会的的特点是其成员置身食品行业中间,他们对对于食品安全拥有较政府和消费者更多的信息。行业协会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行业自律,向消费者推荐优质食品,对不合格食品进行曝光,从而减少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 行业协会还应承担起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对食品小作坊的资金技术扶持责任。建议在各地市县成立符合当地食品状况的行业协会,以行业协会来约束从业者的行为,提高区域食品安全的整体质量水平。
3.4 整合检测资源
各级政府应整合现有的食品检测资源,成立地方食品检测中心,加大食品监督抽查的频次及检查面,并将闲置的检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全面提高食品检验能力。
3.5 发挥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问题中的积极作用
食品是经验产品,消费者在消费之后的体验及其反应对于发现假冒伪劣食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提高广大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也尤为重要。各级监管部门应在“科技之春”、“3.15”、“质量月”等大型的宣传日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让广大消费者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各级政府或监管部门形成有效的食品安全举报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消费者在消费假冒伪劣食品之后踊跃举报。同时各级政府或监管部门要及时向举报人员反馈举报问的处理结果并向社会公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
[2]徐晓新.《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成因、对策》,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10期.
[3]杨欢进,牛建青.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
[4]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5年5月5日公布的2014年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检测结果.
[5]食品伙伴网http://www.foodmate.net/.
收稿日期:2015-04-13
作者简介:徐婷(1985一),女,陕西商洛人,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产品质量监管工作、计量检定工作,现工作单位:陕西省山阳县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检验所。
通讯作者:张国权(1968一),男,天津市蓟县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谷物品质评价与粮食工程方面研究工作,现工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安全 食品 对策
中图分类号:R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8-0000-00
长期以来,食品安全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也是政府部门探讨的重点。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还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已成为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实施以后,从法律层面明确了我国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食品安全事件仍层出不穷。现在此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进行浅析。
1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1.1 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我国的食品安全经历“苏丹红”、“三聚氰胺”、“毒馒头”等事件后,国家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重整食品市场,经过多项改革,食品安全态势有所好转但是不容乐观。2013年出现镉大米、掺假羊肉、美素奶粉疑云、“地沟油变身食品原料”等食品安全事件,2014年“毒胶囊”、“塑化剂白酒”、“速成鸡”、“猪骨粉贝因美”等食品安全问题再起波澜,2015年公布2014年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检测结果,抽检样品1565批次中不合格样品48批次。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危害到消费者利益之外,还引发了一系列的品牌公众信任危机。
1.2 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2013年4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各地相继开展调整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将质监部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职能以及工商部门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职能移交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从此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由种植、生产、流通、餐饮等多个环节多部门分段监管的模式转变为由农业管理种植环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管理生产、流通、餐饮环节的管理模式。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对《食品安全法》又进行了修订,对食品安全进行全程追溯,并加大了食品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食品安全法》第五条规定“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工作职责由国务院规定。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第六条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保障;统一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评议、考核。 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在乡镇或者区域设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派出机构。”。
2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方面的、道德方面的,还有制度方面的等等,这些原因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我国的食品安全。
2.1 相关制度不完善、体系不健全
我国当前有各种食品方面的法律如《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36部,在食品安全网上可收集的食品法规1631项,地方食品法规6389项,进出境法规523项,但是这些法律法规仅仅对食品质量作了一些概要性规定,缺少具体的规定,彼此缺少有效的衔接。同时有些技术标准的更新速度太慢无法跟上食品发展速度。
目前最明显的是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没有明确的国家规定,部分地方政府出台《小作坊监督管理实施意见或办法》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小作坊的生产加工行为,但是很多地方政府或部门未制度相关制度,小作坊的市场准入以及生产加工行为很难有效规范。而且目前各地区已经颁布实施的《小作坊监督管理实施意见或办法》不尽相同,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
2.2 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
当前我国的食品从种植到生产加工、流通、消费整个过程,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尤其体现在小作坊、小餐馆的从业人员,很多从业人员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进入食品行业,对食品安全的基本常识不懂,对食品的卫生要求不严格,造成食品生产的质量水平整体不高。
2.3 食品生产者诚信意识缺失
当前食品安全最大的隐患来源便是商家的诚信缺失,从生产加工到销售整个环节商家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 ,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违背了职业道德与市场诚信原则,甚至挑战道德的底线和法律的最严。那些商家缺乏打造优质品牌的眼光,只图一时之利,制假贩假、以次充好,导致真正优质食品制造企业利润低、市场小,形成恶性循环。
2.4 部门监管不到位
部分商家为利无德照出来的是监管部门的监管缺失,食品安全道德底线屡屡被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违法成本低,收益大,查处率低。当前虽然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均由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一家管理,消除了依法的部门职权交叉监管空白现象,但是食品安全监管仍存在问题。而且我国食品链条比较长,加工企业数量多、流通环节复杂等客观原因以及小作坊、小餐饮等弱势群体的生产、经营行为普遍,造成监管带来难度大、漏洞多的。但是监管部门的主观原因才是问题的重点,当前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生,以罚代管的思想观念没有彻底改变,使监管没能落到实处存在缺陷。
2.5 食品检测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各类检验机构众多,有行政技术机构,也有社会第三方检验机构,总体分析行政技术机构行政色彩浓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检测设备、检测技术落后,而且基层缺乏检验专业人才、检验检测设备闲置现象严重,无法形成完整的食品检测体系,很难为食品质量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6 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通过众多食品安全事件分析,大部分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是因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淡薄与科学素养不高或根本没有食品安全观念,贪图便宜造成的。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给不法商家以有机可乘,有了广阔的市场,才使假冒伪劣产品横行。
3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3.1 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
一是构建以省、市、县政府及行政监管部门、各镇政府、食品安全信息协管员为主体的食品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基层街镇政府、协管员的协查协管作用,有效担负起镇村食品生产、销售的调查、排查、协查和情况报告和食品质量安全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二是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使整个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衔接。
3.2 改变监管模式
改变现有的监管模式,创新监管手段,是提高监管能力的有效办法。一是针对小作坊、小餐饮应依托各镇政府以及村民委员会,在相应的镇村开展“一村一品”产品,引导这类小作坊、小餐饮,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经营。二是改变以罚代管的监管理念,对监管人员进行入职培训,并要求监管人员对生产经营者以指导帮扶为主,将服务于民的理念始终贯穿在监管过程中。三是各级监管部门加大监督抽查的频次和力度,及时掌握区域内食品的质量状况,根据食品质量状况及时制定相应的监管计划。
3.3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行业协会的的特点是其成员置身食品行业中间,他们对对于食品安全拥有较政府和消费者更多的信息。行业协会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行业自律,向消费者推荐优质食品,对不合格食品进行曝光,从而减少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 行业协会还应承担起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对食品小作坊的资金技术扶持责任。建议在各地市县成立符合当地食品状况的行业协会,以行业协会来约束从业者的行为,提高区域食品安全的整体质量水平。
3.4 整合检测资源
各级政府应整合现有的食品检测资源,成立地方食品检测中心,加大食品监督抽查的频次及检查面,并将闲置的检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全面提高食品检验能力。
3.5 发挥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问题中的积极作用
食品是经验产品,消费者在消费之后的体验及其反应对于发现假冒伪劣食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提高广大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也尤为重要。各级监管部门应在“科技之春”、“3.15”、“质量月”等大型的宣传日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让广大消费者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各级政府或监管部门形成有效的食品安全举报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消费者在消费假冒伪劣食品之后踊跃举报。同时各级政府或监管部门要及时向举报人员反馈举报问的处理结果并向社会公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
[2]徐晓新.《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成因、对策》,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10期.
[3]杨欢进,牛建青.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
[4]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5年5月5日公布的2014年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检测结果.
[5]食品伙伴网http://www.foodmate.net/.
收稿日期:2015-04-13
作者简介:徐婷(1985一),女,陕西商洛人,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产品质量监管工作、计量检定工作,现工作单位:陕西省山阳县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检验所。
通讯作者:张国权(1968一),男,天津市蓟县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谷物品质评价与粮食工程方面研究工作,现工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