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r——基于DID模型的经验证据

来源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sdasd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宏观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微观层面的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是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研究话题.基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DID)模型研究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TPU)变化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GVC)的影响及内在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TPU下降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企业整体GVC水平的提升.(2)相关异质性分析表明,从企业所在经济区域来看,相对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而言,TPU下降对东部地区企业GVC的提升效果更显著;从外部融资约束来看,有政府补贴和利息率较低的企业面临TPU下降时企业GVC提升的幅度更大更显著;从企业贸易方式来看,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混合贸易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TPU下降对企业GVC的提升效应更显著.(3)TPU下降显著促进了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和出口产品质量的下降,TPU下降通过出口产品质量下降这一粗放的扩张方式促进了企业GVC水平的提升,而由此导致的进口中间品质量下降部分抵消了这一提升效应.
其他文献
[目的/意义]针对已有的成本共识模型都是基于对称的调整成本和确定的决策环境提出的,通过引入随机情景,研究了非对称成本背景下的两阶段随机成本共识模型.[设计/方法]首先,考虑到方向约束、妥协限度和无成本调整阈值,基于决策者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构建三类两阶段随机成本共识模型.其次,考虑到模型求解的困难程度,设计L形算法来进行求解.最后,将模型应用于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的背景下.[结论/发现]数值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对比分析和灵敏度分析也验证模型的稳健性.
抗击新冠疫情是当下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最为棘手的治理问题.通过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的合作以实现善治的多中心治理,是解读抗疫中国之治的一个重要理论视角,有助于增进对中国抗疫斗争的认识.实践证明,中国将政治权力与权威运用、渗透到治理中,重视发挥执政党的作用,不仅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而且发展和完善了多中心治理理论.
瓦当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建筑构件,早在西周时期就出现了瓦当的运用.平城,作为北魏的都城,从(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迁都至此,“建宗庙、立社稷”,到(公元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河南洛阳.近一百年中,曾在平城筑有大规模的建筑群.北魏平城时代遗址出土的瓦当,展现出北魏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样貌,特别是佛教的传入和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使瓦当带有明显宗教色彩和民族文化特征.
在属于晋语大包片的阳高方言中存有较多的古语词,本文将所搜集到的阳高方言中现存的古语词分为三类:普通话已经不再使用,但在阳高方言中还可独立使用或已演变为构词语素的古语词;在普通话中已演变为语素,但在阳高方言中仍可独立独用的古语词;在普通话中仍然使用,但其某个古汉语义项在普通话中已经不用,而在阳高方言中仍然使用的古语词.对这三类古语词分别从语音、词义、构词方式、语法功能等方面分析在阳高方言中的历时变化情况,以期为进一步考察阳高方言的历史层次及形成年代提供参考资料.
韩国朝鲜王朝在东方邻国的强大影响下,全面效仿中国,确立了儒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地位.其《诗经》学伴随晚明的转向也发生了重大变迁,呈现出从经学阐释到文学解读的发展态势.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不仅有助于梳理韩国《诗经》学的发展脉络,而且能清楚地发现中国《诗经》学在发展过程中对邻国的辐射作用,是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有力证明.
集聚于中央机构的一批官员在台阁生活和政治高压下创作了独具特色的中央诸司厅壁记,其立意独特,因位高权重而多围绕职位自豪感展开;又因为接近皇权而受到官方思想的影响将颂圣文学融合其中且乐于逞学;同时伴随着散文化的影响,将日常生活纳入题材范围,无意之间留下一些珍贵的史料.
基于学院科学与产业界的交互创新模式,企业资助与偏见行为之间呈现出一种强利益关联性,这一科学研究的企业资助效应在认识论上表现为以价值的负载掩盖事实的建构,在伦理上表现为利益冲突与商业机密之于科学规范的破坏.一方面,科技创新创业过程中事实与价值的开放性边界,为企业资助效应的发生提供了认识论根源;另一方面,自然主义行为规范下集体机制的失效,为企业资助效应的泛滥提供了伦理基础.因此,企业资助模式下良序科学的维系,不仅要求在描述性进路上追踪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争议性活动,还需要考虑在规范性进路上促进科学共同体之间有效
厦门时期,鲁迅的创作主要围绕着个人的“旧事”和民族的“古史”而展开,基本停止了北京时期的杂文写作.在鲁迅思想的这一转换期当中,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历史中“非理性”因素的发掘和文本中的自我表现是鲁迅厦门时期写作的突出特点.当国民革命步入高潮之际,鲁迅由对历史的呈现转向了对现实政治的介入,通过对政治的浪漫化和现实政治的反思形成了独特的“革命人”的理论.
本文以《哈利·波特与密室》汉译本为例,从韩礼德的语言语境、情景语境以及文化语境三个层面,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选择与取舍,归纳、总结译作中体现的翻译转换机制,为文学汉译提供更多的借鉴.
伴随着世界民族国家的独立与文化主体性的不断确立,亚洲电影虽然不断以鲜明的文化美学和市场奇迹刷新着在世界影坛的地位,但却始终伴随着被现代性框架支配的“身份焦虑”.论文分三个部分:“主体性”到“后主体性”:作为现代性悖论的亚洲电影、从“影像奇观”到“文化地理”:作为话语能指的亚洲电影和从“话语实践”到“文化拓朴”:作为审美认同的亚洲电影,分析了地缘文化理论在亚洲电影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的创新范式意义,以及其所揭橥的“后主体性”议题在兼顾多样历史文化与多元现实语境前提上对新亚洲文化认同和全球文化建构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