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病人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为医院感染的第三大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原因,从患者自身因素及医院内的因素分析中探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
关键词: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手术切口感染指手术期(或围手术期以后)发生的感染,是手术外科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受多种因素影响。手术切口感染可严重影响患者康复过程,增加患者痛苦,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对于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具有重要意义的高危因素以及预防措施,为临床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降低医院内感染提供依据。
1切口等级分类与切口感染的关系
1.1切口等级分类
目前公认的切口的等级来源于Berard标准,分为I类(清洁切口)即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现象;II类(清洁—污染切口)即切口有轻微感染,表现为轻微红肿,但没有出现肿胀和硬结;III类(污染切口)即切口感染明显,周围有明显的肿胀和硬结;IV类(淫秽—感染切口)即切口感染严重,有脓液形成,表面发亮,需要重新敞开引流。
1.2切口感染标准
参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诊断为切口感染:①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②深部切口引流出脓液或穿刺抽出脓液;③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伴有发热≥38℃,局部有压痛;④再次手术探查、组织病理学发现涉及切口脓肿或其他感染证据;⑤临床医师诊断的切口感染;⑥临床诊断基础上,伴随病原学诊断依据,即分泌物培养阳性;⑦排除切口脂肪液化。
1.3切口等级分类与切口感染的关系
各类切口的感染率是不一致的,Ⅱ、Ⅲ类切口是预防感染的重点。II类切口为切口感染的主要来源,属内源菌,多来源于开放的消化道和腹腔感染性渗液,占切口感染的绝大部分。Ⅲ类切口感染属于外源性感染,主要来源于手术病人和病房的空气,医护人员的手,灭菌不合格的器械、物品及手术区皮肤的暂居菌。
2 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
2.1 患者因素
2.1.1 年龄因素
高龄患者术后易发生感染,这可能与免疫应答降低,老年性生理变化有关。根据张荣太等研究结果显示,切口感染发生率观察组平均年龄(57.7+7.3)岁远高于对照组的(43.7±5.3)岁[1],老年人由于外周血管 对炎症反应能力降低,細胞免疫功能衰退,抵抗疾病能力下降,加上生理功能下降、基础病、慢性病的出现,机体康复过程缓慢越大其院内感染的机率也越大,尤其是60岁以后感染率较高。王灵等报道,大于60岁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9.2%,小于60岁的感染率为2.7%[2]。
2.1.2 体重指数
肥胖患者易于发生切口部位脂肪液化、坏死、液体积聚,发生感染,概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肥胖患者明显增多,导致切口感染中该危险因素增强。这是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中新的趋势,反之,营养不良导致体重下降的肿瘤患者亦增加了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
2.1.3 糖尿病
有研究表明,伴有糖尿病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7.3%,非糖尿病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1%[2],两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高血糖环境易引起水肿,利于细菌生长,易招致切口裂开和感染。因此,对伴有糖尿病患者,若能充分认识,通过及早检测发现、及时应用胰岛素治疗,相信会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2.2.环境因素
2.2.1 手术室因素
空气中的尘埃可携带细菌直接落入切口造成直接感染,对于手术室空气质量比较,在普通手术间实施的I、II类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率分别为0.59%和1.63%,层流洁净手术室实施的I、II类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率分别为0.25%和0.77%[3]。其次手术间过多人员走动,手术器械、物品的灭菌不合格,均增加了切口感染的危险。接台手术时空气中悬浮菌数增高,也是易感因素之一。研究发现第2台、第3台接台手术前采样的10个培养皿中,空气平均细菌总数分别是575 cfu/m3和785 cfu/m3[4]。依据卫生部对重点科室的空气微生物监测标准,二者空气菌落数均不合格(二类环境空气菌落数≤200 cfu/m3)。
2.2.2 病区床单位密集
由于大型综合性医院的患者来源广泛,住院难,为缓解患者待床时间,科室加床收治患者,增加单元床位人员的密度,对手术后免疫力下降及营养不良的病人,特别是夏季,易造成感染。
2.3 外科因素
2.3.1 备皮时间与方法
备皮时间距手术时间越长,切口感染的风险越高。使用剃毛法备皮,易造成小伤口,增加感染机会。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备皮方法有剃毛备皮法、脱毛剂备皮法、推毛备皮法、不剃毛备皮法。
2.3.2 医疗侵入性因素
使用灭菌不合格的手术器械、敷料以及手术人员手消毒不合格,会使细菌通过切口皮肤进入组织,是形成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
2.3.3 手术时间
有研究显示,手术时每小时降落手术区的细菌数可达35000~60000个[5]。手术时间越长,切口暴露的时间越长,切口长度越长,由空气或切口附近随汗腺排出的细菌污染切口造成感染的机会就越大。有研究报道,术中浸血盐水纱布和器械随时间的增长,含菌量呈上升趋势。其以100例I、II类手术病例为研究对象,10例发生切口感染,手术时间≥90min,其中8例≥120min[6]。说明浸血盐水纱布在90min含菌量上升,所以控制手术时间是控制术中含菌量的关键。
2.3.4 缝合技术
周维等临床观察发现[7],非主刀医生(包括实习生和进修生)缝合切口感染发生率较主刀医生高,主刀缝合切口感染率为5.1%,非主刀缝合感染率为9.7%。如果在皮下残留的线头过多,会形成局部炎症,增加感染机会。 2.3.5 急症手术
在紧急情况下,急症患者的病史、检查不完善,抢救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对于创伤性污染性伤口清创消毒不彻底,术后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增大。
2.4 其他因素
2.4.1 术前不合理应用抗生素
据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清洁手术一般不主张使用抗菌药物,除手术范围大,时间过长,涉及重要器官等。但由于医生担心术后切口感染而过分依赖抗菌药物防治感染,对于所有手术患者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造成菌群失调,而且用药时间和用药疗程不合理,从而增加感染机会。
2.4.2 围手术期输血
输血对术后切口感染具有一定的风险,特别是肿瘤患者。根据何凤娥的研究报道,156例胃肠肿瘤手术患者,按接受输血与未接受输血分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9.6%和8.5%[8],输血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是不输血患者的两倍。
2.4.3 低体温
造成手术中患者体温过低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室温过低,失血过多,大量输液和冰冻的库存血,麻醉对机体的抑制作用等。有研究表明:术中体温低于35℃,伤口的感染率增加3倍,住院时间延长约3倍[9]。围手术期低体温导致蛋白衰竭,负氮平衡,使伤口感染机率增加。
3 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预防措施
3.1 术前预防措施
3.1.1备皮
对于毛发稀疏的手术部位,我们改进传统的备皮方法而采用术前2h清洁皮肤,不剃毛的方法。临床研究显示,不剃毛只在术前2h清洁皮肤的切口感染率为1.13%,采用常规术前1d清洁皮肤剃毛的切口感染率为5.28%[10],说明了术前2h清洁皮肤不剃毛的方法更有效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但对于毛发较浓密的手术部位,可能遮挡手术野或造成污染,应该采取备皮,而备皮方法主张采用备皮器或剃毛膏,降低可能造成的手术区皮肤损伤风险。
3.1.2 手术室及手术人员准备
手术室的空气质量也直接影响到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手术室空气中的尘埃、飞沫等可能携带病原菌,带菌微粒可直接进入切口,或先落到器械、敷料等而后污染切口。人员流动是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预防措施有:手术间设专人管理、手术前手术间内空气中的细菌总数控制在低于200 cfu/m3的水平、且不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手术间避免过多人员流动,保证空气净化质量;手术器械、物品敷料应严格高压灭菌消毒;急診手术病人,手术间必须接台手术的,必须按接台手术消毒方法进行术前常规消毒,消毒时间要充足;病人衣物不得带入手术间,如果病人有血迹污物时巡回护士要清理干净后再行手术,尽量减少患者在手术台上的翻动,以免带菌飘浮物沉降于无菌区;术者洗手应规范,严格执行手的消毒方法和步骤;手套破损时要及时更换。
3.1.3 改善患者机体状况
对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应术前行血糖检查,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再实施手术;贫血的患者应先纠正贫血。
3.2 术中预防措施
3.2.1 手术野皮肤消毒 人体皮肤对于微生物起到了防御的作用,而外科手术不可避免的破坏了皮肤屏障,因而手术前的皮肤消毒对于预防与控制手术部位切口感染起到重要作用。
3.2.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无菌技术是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应提高手术人员医院感染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监督手术人员手消毒,保护手术野皮肤;切口冲洗时对于污染手术切口应加强保护;视为污染的器械必须单独放置,保护其他器械不被污染,未使用的器械加盖双层治疗巾;保护无菌台干燥清洁,减少细菌的污染,及时更换破损污染的手套,手术衣等。
3.2.3缩短手术视野暴露时间,提高术中、术后无菌技术操作质量
据有关文献报道,当手术时间≥150 min时,同台无菌物品微生物监测合格率较术前下降38%,合格率仅56%[11]。由此可见,随着手术持续时间延长,手术野受手术室环境、手术者及手术人员身上携带的病原菌污染的机会也增加,加之手术创面大、术中出血多及局部组织损伤严重,成为术中定植到创面的污染菌生长繁殖的培养血。
3.2.4 保暖
术中注意对病人进行保暖[12]。对于麻醉可能引起的低体温、失血过多、大量输液的患者,巡回护士应加强观察患者体表温度和血氧饱和度,采取毛毯加盖腿和足部,调高空调温度,术中使用电热毯,足底放热水袋等方法,以保证患者温暖舒适,体温正常。
3.2.5碘伏冲洗
碘伏可在创面形成一层极薄的杀菌膜,具有较持久的消毒作用,可预防伤口感染。胡海军等[13]对急诊III类手术334例,分别运用0.5%灭滴灵和2%碘伏溶液清洗切口,结果显示:灭滴灵组切口感染27例,碘伏组切口感染11例。切口感染程度与切口的细菌数量和毒力有直接关系,还有临床试验显示,对比108例腹部外科手术,A组使用碘伏稀释液感染率为3.7%,B组使用甲硝唑冲洗感染率为5.6%[14],因此切口冲洗尤其必要,用碘伏对切口进行反复冲洗,减少了切口细菌数量,且杀死了部分细菌,腹部切口感染率明显下降。
3.3 术后预防措施
3.3.1 重视术后护理
术后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患者采取低坡半卧位,降低腹壁张力,也有利于腹腔的渗血渗液的引流。密切观察伤口情况,有无渗血,红肿及硬结,及时更换渗湿敷料,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
3.3.2 微波治疗
微波的高能热效应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速,组织代谢增快,白细胞吞噬作用加强,促使局部病理代谢产物的吸收,产生消炎,消肿的作用,使创口修复。如运用微波预防手术切口的感染发生。姜海娣等报道[15],微波治疗组切口感染率为0,红外线治疗组为2.5%,常规治疗组为7.5%。另外又有临床研究显示,343例外科患者,实验组的切口治愈率为10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90.76%[16]。研究说明微波具有抗炎的作用,微波治疗对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有重要作用。 3.3.3 改进引流方法
对于腹部手术切口改用半管引流的方法能够更有效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其方法是:将8-10mm乳胶管1/2或1/3纵形分开呈条形状,长度略长于切口长度,目的是为了使断面呈弧形使引流管与组织有一定间隙,利于引流。临床观察结果显示[17],采用半管引流方法使切口感染率由5.54%降至2.47%。
3.3.4 适当减少敷料覆盖时间
纱布作为传统的切口敷料,其实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纱布纤维易脱落形成异物,纱布易与切口粘连等。因此在换药时用具和换药时间上也有严格的要求,为减少“人为的污染”的机会,采用一个换药包只供一人使用的小包装换药包、拆线包。无菌缸和无菌持物钳选用干缸,有效期4 h。换药和拆线的时间集中在07:30~09:30的时间段,病房消毒后治疗前。朱圆[18]等报道,术后第2天,碘伏棉球常规消毒切口,实验组患者不覆盖敷料,对照组覆盖无菌敷料,结果实验组切口感染率为4.84%,对照组7.70%,说明早期去除敷料是可行的。
3.3.5合理使用抗生素、推广围手术期用药
手术前0.5~1h静脉给予1个剂量的抗生素,若手术时间超过4 h则按药物半衰期考虑术中用1~2个剂量的药物。而术前、术后抗生素使用率達100%,且以二联、三联用药为主,故存在依赖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现象。推广围手术期用药,对于预防切口感染有较好效果,尤在普外科较为显著。
综上所述,外科切口感染是常见医院感染,在我国仅次于下呼吸道和尿路感染,其发生率5.4%,多个因素与切口感染有关,包括年龄大、BMI高、有基础疾病、急诊手术、夏季手术、手术时间长、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等。其中性别、年龄、切口分类、伴有糖尿病、肥胖为不可变因素,不因医护人员意志而改变,而术前住院时间、侵人性操作、切口引流、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为部分或完全可变因素,这些可变因素受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及责任心等因素影响较大,弄清可变因素与切口感染发病率的关系后,可针对性提高薄弱环节,降低感染发病率。针对外科切口感染的若干危险因素,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做到防范于未然。主要有做好手术前的准备,使病人达到最佳手术状态,实施重点是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手术操作技术熟练精致,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医护人员对手术切口感染的监测责任,加强围手术期患者的切口管理。只要做到加强对外科切口感人可变因素的控制和管理,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规范操作,就可以杜绝切口感染,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参考文献:
[1]张荣太 何永红.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及预防,当代医学,2009,13(168):11
[2]王灵,张曲娣.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多因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5):521
[3]傅小芳,刘金妹,顾崎等.普通手术室与层流洁净手术室对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影响[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7,6(1):24
[4]丁国英,王婕玲.非生物性因素引发切口感染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7):775.
[5]李和姐,钱倩健,施晓群,等.瑞金医院医院感染与全国医院感染监测比较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2):144-147.
[6]魏先,阳世伟,李先锋等.术中浸血盐水含菌量与切口感染关系的研究[J].现代护理,2005,11(14):1089
[7]周维,孟镔,牛鹏辉等.95例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分析.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1):40
[8]何凤娥.同种输血与术后感染.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4(8):582
[9]姜凌雪, 王宝忠, 雷 燕等.围手术期影响体温调节的因素及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河北医学,2009,15(10):1213
[10]陈超男.术前不同备皮方法与手术切口感染的差异.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9(8):933
[11]赵当霞,张莉,刘存英.心胸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临床医学,2006,26(9):85
[12]任建安.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临床外科杂志,2007,15(9):590
[13]胡海军,潘凯,谢友龙,等.碘伏清洗III类切口防止感染的应用讨论.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5,9(5):524
[14]田自新.Chinese Journal of D is in fection,2008,25(4):368
[15]姜海娣,尹波,冯霞.微波治疗仪照射手术切口84例疗效观察.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351
[16]王梨.微波治疗对外科手术切口的影响.中国实用医药,2009,4(18):152
[17]刘汉中,王星洁,康爱民等.“半管”引流预防腹壁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2008,21(4):120
[18]朱圆,曹伟新,吴蓓雯.腹部手术后敷料覆盖天数对切口感染率的影响.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2):4
关键词: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手术切口感染指手术期(或围手术期以后)发生的感染,是手术外科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受多种因素影响。手术切口感染可严重影响患者康复过程,增加患者痛苦,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对于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具有重要意义的高危因素以及预防措施,为临床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降低医院内感染提供依据。
1切口等级分类与切口感染的关系
1.1切口等级分类
目前公认的切口的等级来源于Berard标准,分为I类(清洁切口)即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现象;II类(清洁—污染切口)即切口有轻微感染,表现为轻微红肿,但没有出现肿胀和硬结;III类(污染切口)即切口感染明显,周围有明显的肿胀和硬结;IV类(淫秽—感染切口)即切口感染严重,有脓液形成,表面发亮,需要重新敞开引流。
1.2切口感染标准
参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诊断为切口感染:①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②深部切口引流出脓液或穿刺抽出脓液;③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伴有发热≥38℃,局部有压痛;④再次手术探查、组织病理学发现涉及切口脓肿或其他感染证据;⑤临床医师诊断的切口感染;⑥临床诊断基础上,伴随病原学诊断依据,即分泌物培养阳性;⑦排除切口脂肪液化。
1.3切口等级分类与切口感染的关系
各类切口的感染率是不一致的,Ⅱ、Ⅲ类切口是预防感染的重点。II类切口为切口感染的主要来源,属内源菌,多来源于开放的消化道和腹腔感染性渗液,占切口感染的绝大部分。Ⅲ类切口感染属于外源性感染,主要来源于手术病人和病房的空气,医护人员的手,灭菌不合格的器械、物品及手术区皮肤的暂居菌。
2 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
2.1 患者因素
2.1.1 年龄因素
高龄患者术后易发生感染,这可能与免疫应答降低,老年性生理变化有关。根据张荣太等研究结果显示,切口感染发生率观察组平均年龄(57.7+7.3)岁远高于对照组的(43.7±5.3)岁[1],老年人由于外周血管 对炎症反应能力降低,細胞免疫功能衰退,抵抗疾病能力下降,加上生理功能下降、基础病、慢性病的出现,机体康复过程缓慢越大其院内感染的机率也越大,尤其是60岁以后感染率较高。王灵等报道,大于60岁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9.2%,小于60岁的感染率为2.7%[2]。
2.1.2 体重指数
肥胖患者易于发生切口部位脂肪液化、坏死、液体积聚,发生感染,概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肥胖患者明显增多,导致切口感染中该危险因素增强。这是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中新的趋势,反之,营养不良导致体重下降的肿瘤患者亦增加了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
2.1.3 糖尿病
有研究表明,伴有糖尿病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7.3%,非糖尿病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1%[2],两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高血糖环境易引起水肿,利于细菌生长,易招致切口裂开和感染。因此,对伴有糖尿病患者,若能充分认识,通过及早检测发现、及时应用胰岛素治疗,相信会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2.2.环境因素
2.2.1 手术室因素
空气中的尘埃可携带细菌直接落入切口造成直接感染,对于手术室空气质量比较,在普通手术间实施的I、II类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率分别为0.59%和1.63%,层流洁净手术室实施的I、II类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率分别为0.25%和0.77%[3]。其次手术间过多人员走动,手术器械、物品的灭菌不合格,均增加了切口感染的危险。接台手术时空气中悬浮菌数增高,也是易感因素之一。研究发现第2台、第3台接台手术前采样的10个培养皿中,空气平均细菌总数分别是575 cfu/m3和785 cfu/m3[4]。依据卫生部对重点科室的空气微生物监测标准,二者空气菌落数均不合格(二类环境空气菌落数≤200 cfu/m3)。
2.2.2 病区床单位密集
由于大型综合性医院的患者来源广泛,住院难,为缓解患者待床时间,科室加床收治患者,增加单元床位人员的密度,对手术后免疫力下降及营养不良的病人,特别是夏季,易造成感染。
2.3 外科因素
2.3.1 备皮时间与方法
备皮时间距手术时间越长,切口感染的风险越高。使用剃毛法备皮,易造成小伤口,增加感染机会。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备皮方法有剃毛备皮法、脱毛剂备皮法、推毛备皮法、不剃毛备皮法。
2.3.2 医疗侵入性因素
使用灭菌不合格的手术器械、敷料以及手术人员手消毒不合格,会使细菌通过切口皮肤进入组织,是形成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
2.3.3 手术时间
有研究显示,手术时每小时降落手术区的细菌数可达35000~60000个[5]。手术时间越长,切口暴露的时间越长,切口长度越长,由空气或切口附近随汗腺排出的细菌污染切口造成感染的机会就越大。有研究报道,术中浸血盐水纱布和器械随时间的增长,含菌量呈上升趋势。其以100例I、II类手术病例为研究对象,10例发生切口感染,手术时间≥90min,其中8例≥120min[6]。说明浸血盐水纱布在90min含菌量上升,所以控制手术时间是控制术中含菌量的关键。
2.3.4 缝合技术
周维等临床观察发现[7],非主刀医生(包括实习生和进修生)缝合切口感染发生率较主刀医生高,主刀缝合切口感染率为5.1%,非主刀缝合感染率为9.7%。如果在皮下残留的线头过多,会形成局部炎症,增加感染机会。 2.3.5 急症手术
在紧急情况下,急症患者的病史、检查不完善,抢救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对于创伤性污染性伤口清创消毒不彻底,术后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增大。
2.4 其他因素
2.4.1 术前不合理应用抗生素
据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清洁手术一般不主张使用抗菌药物,除手术范围大,时间过长,涉及重要器官等。但由于医生担心术后切口感染而过分依赖抗菌药物防治感染,对于所有手术患者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造成菌群失调,而且用药时间和用药疗程不合理,从而增加感染机会。
2.4.2 围手术期输血
输血对术后切口感染具有一定的风险,特别是肿瘤患者。根据何凤娥的研究报道,156例胃肠肿瘤手术患者,按接受输血与未接受输血分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9.6%和8.5%[8],输血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是不输血患者的两倍。
2.4.3 低体温
造成手术中患者体温过低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室温过低,失血过多,大量输液和冰冻的库存血,麻醉对机体的抑制作用等。有研究表明:术中体温低于35℃,伤口的感染率增加3倍,住院时间延长约3倍[9]。围手术期低体温导致蛋白衰竭,负氮平衡,使伤口感染机率增加。
3 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预防措施
3.1 术前预防措施
3.1.1备皮
对于毛发稀疏的手术部位,我们改进传统的备皮方法而采用术前2h清洁皮肤,不剃毛的方法。临床研究显示,不剃毛只在术前2h清洁皮肤的切口感染率为1.13%,采用常规术前1d清洁皮肤剃毛的切口感染率为5.28%[10],说明了术前2h清洁皮肤不剃毛的方法更有效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但对于毛发较浓密的手术部位,可能遮挡手术野或造成污染,应该采取备皮,而备皮方法主张采用备皮器或剃毛膏,降低可能造成的手术区皮肤损伤风险。
3.1.2 手术室及手术人员准备
手术室的空气质量也直接影响到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手术室空气中的尘埃、飞沫等可能携带病原菌,带菌微粒可直接进入切口,或先落到器械、敷料等而后污染切口。人员流动是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预防措施有:手术间设专人管理、手术前手术间内空气中的细菌总数控制在低于200 cfu/m3的水平、且不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手术间避免过多人员流动,保证空气净化质量;手术器械、物品敷料应严格高压灭菌消毒;急診手术病人,手术间必须接台手术的,必须按接台手术消毒方法进行术前常规消毒,消毒时间要充足;病人衣物不得带入手术间,如果病人有血迹污物时巡回护士要清理干净后再行手术,尽量减少患者在手术台上的翻动,以免带菌飘浮物沉降于无菌区;术者洗手应规范,严格执行手的消毒方法和步骤;手套破损时要及时更换。
3.1.3 改善患者机体状况
对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应术前行血糖检查,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再实施手术;贫血的患者应先纠正贫血。
3.2 术中预防措施
3.2.1 手术野皮肤消毒 人体皮肤对于微生物起到了防御的作用,而外科手术不可避免的破坏了皮肤屏障,因而手术前的皮肤消毒对于预防与控制手术部位切口感染起到重要作用。
3.2.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无菌技术是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应提高手术人员医院感染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监督手术人员手消毒,保护手术野皮肤;切口冲洗时对于污染手术切口应加强保护;视为污染的器械必须单独放置,保护其他器械不被污染,未使用的器械加盖双层治疗巾;保护无菌台干燥清洁,减少细菌的污染,及时更换破损污染的手套,手术衣等。
3.2.3缩短手术视野暴露时间,提高术中、术后无菌技术操作质量
据有关文献报道,当手术时间≥150 min时,同台无菌物品微生物监测合格率较术前下降38%,合格率仅56%[11]。由此可见,随着手术持续时间延长,手术野受手术室环境、手术者及手术人员身上携带的病原菌污染的机会也增加,加之手术创面大、术中出血多及局部组织损伤严重,成为术中定植到创面的污染菌生长繁殖的培养血。
3.2.4 保暖
术中注意对病人进行保暖[12]。对于麻醉可能引起的低体温、失血过多、大量输液的患者,巡回护士应加强观察患者体表温度和血氧饱和度,采取毛毯加盖腿和足部,调高空调温度,术中使用电热毯,足底放热水袋等方法,以保证患者温暖舒适,体温正常。
3.2.5碘伏冲洗
碘伏可在创面形成一层极薄的杀菌膜,具有较持久的消毒作用,可预防伤口感染。胡海军等[13]对急诊III类手术334例,分别运用0.5%灭滴灵和2%碘伏溶液清洗切口,结果显示:灭滴灵组切口感染27例,碘伏组切口感染11例。切口感染程度与切口的细菌数量和毒力有直接关系,还有临床试验显示,对比108例腹部外科手术,A组使用碘伏稀释液感染率为3.7%,B组使用甲硝唑冲洗感染率为5.6%[14],因此切口冲洗尤其必要,用碘伏对切口进行反复冲洗,减少了切口细菌数量,且杀死了部分细菌,腹部切口感染率明显下降。
3.3 术后预防措施
3.3.1 重视术后护理
术后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患者采取低坡半卧位,降低腹壁张力,也有利于腹腔的渗血渗液的引流。密切观察伤口情况,有无渗血,红肿及硬结,及时更换渗湿敷料,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
3.3.2 微波治疗
微波的高能热效应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速,组织代谢增快,白细胞吞噬作用加强,促使局部病理代谢产物的吸收,产生消炎,消肿的作用,使创口修复。如运用微波预防手术切口的感染发生。姜海娣等报道[15],微波治疗组切口感染率为0,红外线治疗组为2.5%,常规治疗组为7.5%。另外又有临床研究显示,343例外科患者,实验组的切口治愈率为10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90.76%[16]。研究说明微波具有抗炎的作用,微波治疗对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有重要作用。 3.3.3 改进引流方法
对于腹部手术切口改用半管引流的方法能够更有效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其方法是:将8-10mm乳胶管1/2或1/3纵形分开呈条形状,长度略长于切口长度,目的是为了使断面呈弧形使引流管与组织有一定间隙,利于引流。临床观察结果显示[17],采用半管引流方法使切口感染率由5.54%降至2.47%。
3.3.4 适当减少敷料覆盖时间
纱布作为传统的切口敷料,其实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纱布纤维易脱落形成异物,纱布易与切口粘连等。因此在换药时用具和换药时间上也有严格的要求,为减少“人为的污染”的机会,采用一个换药包只供一人使用的小包装换药包、拆线包。无菌缸和无菌持物钳选用干缸,有效期4 h。换药和拆线的时间集中在07:30~09:30的时间段,病房消毒后治疗前。朱圆[18]等报道,术后第2天,碘伏棉球常规消毒切口,实验组患者不覆盖敷料,对照组覆盖无菌敷料,结果实验组切口感染率为4.84%,对照组7.70%,说明早期去除敷料是可行的。
3.3.5合理使用抗生素、推广围手术期用药
手术前0.5~1h静脉给予1个剂量的抗生素,若手术时间超过4 h则按药物半衰期考虑术中用1~2个剂量的药物。而术前、术后抗生素使用率達100%,且以二联、三联用药为主,故存在依赖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现象。推广围手术期用药,对于预防切口感染有较好效果,尤在普外科较为显著。
综上所述,外科切口感染是常见医院感染,在我国仅次于下呼吸道和尿路感染,其发生率5.4%,多个因素与切口感染有关,包括年龄大、BMI高、有基础疾病、急诊手术、夏季手术、手术时间长、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等。其中性别、年龄、切口分类、伴有糖尿病、肥胖为不可变因素,不因医护人员意志而改变,而术前住院时间、侵人性操作、切口引流、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为部分或完全可变因素,这些可变因素受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及责任心等因素影响较大,弄清可变因素与切口感染发病率的关系后,可针对性提高薄弱环节,降低感染发病率。针对外科切口感染的若干危险因素,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做到防范于未然。主要有做好手术前的准备,使病人达到最佳手术状态,实施重点是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手术操作技术熟练精致,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医护人员对手术切口感染的监测责任,加强围手术期患者的切口管理。只要做到加强对外科切口感人可变因素的控制和管理,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规范操作,就可以杜绝切口感染,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参考文献:
[1]张荣太 何永红.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及预防,当代医学,2009,13(168):11
[2]王灵,张曲娣.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多因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5):521
[3]傅小芳,刘金妹,顾崎等.普通手术室与层流洁净手术室对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影响[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7,6(1):24
[4]丁国英,王婕玲.非生物性因素引发切口感染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7):775.
[5]李和姐,钱倩健,施晓群,等.瑞金医院医院感染与全国医院感染监测比较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2):144-147.
[6]魏先,阳世伟,李先锋等.术中浸血盐水含菌量与切口感染关系的研究[J].现代护理,2005,11(14):1089
[7]周维,孟镔,牛鹏辉等.95例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分析.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1):40
[8]何凤娥.同种输血与术后感染.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4(8):582
[9]姜凌雪, 王宝忠, 雷 燕等.围手术期影响体温调节的因素及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河北医学,2009,15(10):1213
[10]陈超男.术前不同备皮方法与手术切口感染的差异.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9(8):933
[11]赵当霞,张莉,刘存英.心胸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临床医学,2006,26(9):85
[12]任建安.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临床外科杂志,2007,15(9):590
[13]胡海军,潘凯,谢友龙,等.碘伏清洗III类切口防止感染的应用讨论.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5,9(5):524
[14]田自新.Chinese Journal of D is in fection,2008,25(4):368
[15]姜海娣,尹波,冯霞.微波治疗仪照射手术切口84例疗效观察.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351
[16]王梨.微波治疗对外科手术切口的影响.中国实用医药,2009,4(18):152
[17]刘汉中,王星洁,康爱民等.“半管”引流预防腹壁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2008,21(4):120
[18]朱圆,曹伟新,吴蓓雯.腹部手术后敷料覆盖天数对切口感染率的影响.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