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是看是否“真实”。就是说,无论写外写内,都真实就好,虚假就不好。真实,有客观的,有主观设想的。某日某时月食,由初亏到复圆经历多长时间,是客观的真实;前些年传说东北发现大蟒,曾吞下吉普车,一青年告诉我,绘影绘声,我不信,他急得捶胸顿足,这是因为他设想这是真实的。此外,小说、戏剧等是文学创作,或者可以名之为艺术的真实,性质不同,须另做处理,这里不谈。写文章,记述外界事物,当然最好符合客观的真实。但这常常不很容易,例如司马迁写垓下之围,项王歌,虞姬和,大似耳闻目见,难道实况真是这样吗?不管信或疑,反正无法证明。因此,在这方面,我们最好做到:要增长知识。笔下不出现过于荒唐的笑话;不得已而取其次,一定要有根据确信它是真实的。
还会出现自己不确信为真实的情况吗?不只会,而且不稀有。正如说假话,成文也同样可以不出于本心。随便举两例。三国时候有个陈琳,曹丕《典论·论文》赞扬他长于章表书记,是建安七子中的佼佼者,可巧《文选》选了他两篇这类文章,可以让我们见识见识。一篇是《为袁绍檄豫州(刘备)》,一篇是《檄吴将校部曲文》。前一篇是受用于袁绍时候写的,所以当中大骂曹操,不只曹操,而且上及其祖曹腾、其父曹嵩,正好骂了三代。后一篇是后来受用于曹操时候写的,所以当中大捧曹操。同是一个曹操,忽而是小丑,忽而又成为天人,这样立言,所写会是自己确信的真实吗?这或者应该算作文人无行,可以不在话下。我们无妨再看看另一位,是大名鼎鼎、言不离“道”的韩文公。他作《师说》,任国子博士为人师;通常知师者莫如弟子,且看他的门人刘叉怎么说。李商隐《齐鲁二生·刘叉》记载,刘叉为什么事跟他闹翻了,离去时拿了他不少钱,说:“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新唐书》采此文,唯“刘叉”作“刘义”)以谀墓之文换钱,这样写也显然不是自己确信的真实。古人有这种情况。现在呢?我们还常听到“违心之论~言行不一致”一类的话,所以仍然要警惕。因为所写非自己确信的真实,轻言之是没有给人读的价值,重言之是反而出丑,所以不能不视为写作的大忌。
二是看是否“通达”。就是说,文中如果有自己的什么思想认识。这思想认识即使够不上什么惊人的创见,也总要用现时的知识水平衡量,绝不含有陈腐愚昧至于使人齿冷(让人鄙视耻笑的意思)的成分。见识正确,才谈得到通达。很多年前听到一个故事,是讽刺毫无新意的文章的,文章以“二郎庙”为题。其中有这样的“警句”:“夫二郎者,大郎之弟,三郎之兄,而老郎之子也。庙前有二松,人皆谓树在庙前,我独谓庙在树后。”其实,由宋朝经义发芽,一直繁盛到清末变法时的八股文,与这二郎庙的“妙文”,就内容的无价值说,并没有什么两样,虽然也费了心思,费了笔墨,但结果是作了等于不作,甚至不如不作,原因就是不通达,或说没有见识。自然,作文,尤其初学,要求内容必有新意,必不失误,标准难免过高。我们无妨从消极方面要求,就是,虽然意思不新,不深,甚至多值得商榷,但确是经过思索,言之成理,不是人云亦云,甚至将错就错。见识是学而思,思而学,逐渐增长的,未可一蹴而就;但作文要重视见识,写见识,是一执笔就应该长记于心的。
三是看是否“恳挚”。通达主要是就见识说,恳挚主要是就感情说。写文章,目的是让看到的人信服,求人信服,自己先要有可取的见识,还要让看到的人感动,求人感动,自己先要有恳挚的感情。有些文章可以不包括作者的感情,现代的,如科学论文之类,古代的,如《竹书纪年》《天工開物》之类。但绝大多数文章含有作者的感情,也最好含有作者的感情。《史记》是记人记事之书,照理应该客观地据实陈述,可是就连写经济状况的《货殖列传》,也在许多地方一唱三叹。范缜《神灭论》是讲哲理之文,照理应该平心静气,却义愤之情溢于言表。像这样的著作,因为感情真挚而充沛,所以后人读了会受感动,甚至洒同情之泪。作文,凡可以含有感情的,这有如画龙点睛,应该以表现感情见分量,显奇妙。孟启的《本事诗·事感》记白居易曾因小蛮作《杨柳词》以托意日:“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得到唐宣宗的赞赏。这首七绝前三句只是描写外物,照猫画虎,意思平平,及至加上第四句的怅惘之情,分量立即重了,以至于感动了皇帝,这就是以感情点睛的手法。
恳挚的反面是轻薄。言为心声,文是为人的写照,人无真情是凉薄无行,文无真情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是看是否“高尚”。就是说,所表现的知识、思想感情等能不能引导人、促使人求好、求向前、求向上,能是好的,不能是坏的。这里我们会碰到一个较玄远的问题,什么是好、向前、向上?幸而常识上我们大致有个共同的认识,比如颓废不如精进,后退不如进步,残暴不如宽厚,损人不如利人,利私利己不如为国为民,等等,因而这里无妨假定有个明确的标准。这标准是道德的,因为是道德的,它就不仅统辖作文之道,而且统辖立身治世之道。也就因为这样,所以从理论的角度看。它似乎比前面提出的“真实”“通达”“恳挚”更根本,即便未必更明显。说它更根本,是因为它管的面更宽,影响更深厚。比如说,不管作者的感触、思想怎么奇怪,把颓废、落后、盗窃、残忍等坏行为描画到书面上。而丝毫不表示厌恶、反对,总是错误的。从积极方面说,无论长篇短札,想要感人寿世,就必须合乎道德的要求,有助于读者的求好、求向前、求向上心。
(选自《作文杂谈》:中华书局2012年版,标题为编者所加。原标题为“言为心声”,有删节)
还会出现自己不确信为真实的情况吗?不只会,而且不稀有。正如说假话,成文也同样可以不出于本心。随便举两例。三国时候有个陈琳,曹丕《典论·论文》赞扬他长于章表书记,是建安七子中的佼佼者,可巧《文选》选了他两篇这类文章,可以让我们见识见识。一篇是《为袁绍檄豫州(刘备)》,一篇是《檄吴将校部曲文》。前一篇是受用于袁绍时候写的,所以当中大骂曹操,不只曹操,而且上及其祖曹腾、其父曹嵩,正好骂了三代。后一篇是后来受用于曹操时候写的,所以当中大捧曹操。同是一个曹操,忽而是小丑,忽而又成为天人,这样立言,所写会是自己确信的真实吗?这或者应该算作文人无行,可以不在话下。我们无妨再看看另一位,是大名鼎鼎、言不离“道”的韩文公。他作《师说》,任国子博士为人师;通常知师者莫如弟子,且看他的门人刘叉怎么说。李商隐《齐鲁二生·刘叉》记载,刘叉为什么事跟他闹翻了,离去时拿了他不少钱,说:“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新唐书》采此文,唯“刘叉”作“刘义”)以谀墓之文换钱,这样写也显然不是自己确信的真实。古人有这种情况。现在呢?我们还常听到“违心之论~言行不一致”一类的话,所以仍然要警惕。因为所写非自己确信的真实,轻言之是没有给人读的价值,重言之是反而出丑,所以不能不视为写作的大忌。
二是看是否“通达”。就是说,文中如果有自己的什么思想认识。这思想认识即使够不上什么惊人的创见,也总要用现时的知识水平衡量,绝不含有陈腐愚昧至于使人齿冷(让人鄙视耻笑的意思)的成分。见识正确,才谈得到通达。很多年前听到一个故事,是讽刺毫无新意的文章的,文章以“二郎庙”为题。其中有这样的“警句”:“夫二郎者,大郎之弟,三郎之兄,而老郎之子也。庙前有二松,人皆谓树在庙前,我独谓庙在树后。”其实,由宋朝经义发芽,一直繁盛到清末变法时的八股文,与这二郎庙的“妙文”,就内容的无价值说,并没有什么两样,虽然也费了心思,费了笔墨,但结果是作了等于不作,甚至不如不作,原因就是不通达,或说没有见识。自然,作文,尤其初学,要求内容必有新意,必不失误,标准难免过高。我们无妨从消极方面要求,就是,虽然意思不新,不深,甚至多值得商榷,但确是经过思索,言之成理,不是人云亦云,甚至将错就错。见识是学而思,思而学,逐渐增长的,未可一蹴而就;但作文要重视见识,写见识,是一执笔就应该长记于心的。
三是看是否“恳挚”。通达主要是就见识说,恳挚主要是就感情说。写文章,目的是让看到的人信服,求人信服,自己先要有可取的见识,还要让看到的人感动,求人感动,自己先要有恳挚的感情。有些文章可以不包括作者的感情,现代的,如科学论文之类,古代的,如《竹书纪年》《天工開物》之类。但绝大多数文章含有作者的感情,也最好含有作者的感情。《史记》是记人记事之书,照理应该客观地据实陈述,可是就连写经济状况的《货殖列传》,也在许多地方一唱三叹。范缜《神灭论》是讲哲理之文,照理应该平心静气,却义愤之情溢于言表。像这样的著作,因为感情真挚而充沛,所以后人读了会受感动,甚至洒同情之泪。作文,凡可以含有感情的,这有如画龙点睛,应该以表现感情见分量,显奇妙。孟启的《本事诗·事感》记白居易曾因小蛮作《杨柳词》以托意日:“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得到唐宣宗的赞赏。这首七绝前三句只是描写外物,照猫画虎,意思平平,及至加上第四句的怅惘之情,分量立即重了,以至于感动了皇帝,这就是以感情点睛的手法。
恳挚的反面是轻薄。言为心声,文是为人的写照,人无真情是凉薄无行,文无真情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是看是否“高尚”。就是说,所表现的知识、思想感情等能不能引导人、促使人求好、求向前、求向上,能是好的,不能是坏的。这里我们会碰到一个较玄远的问题,什么是好、向前、向上?幸而常识上我们大致有个共同的认识,比如颓废不如精进,后退不如进步,残暴不如宽厚,损人不如利人,利私利己不如为国为民,等等,因而这里无妨假定有个明确的标准。这标准是道德的,因为是道德的,它就不仅统辖作文之道,而且统辖立身治世之道。也就因为这样,所以从理论的角度看。它似乎比前面提出的“真实”“通达”“恳挚”更根本,即便未必更明显。说它更根本,是因为它管的面更宽,影响更深厚。比如说,不管作者的感触、思想怎么奇怪,把颓废、落后、盗窃、残忍等坏行为描画到书面上。而丝毫不表示厌恶、反对,总是错误的。从积极方面说,无论长篇短札,想要感人寿世,就必须合乎道德的要求,有助于读者的求好、求向前、求向上心。
(选自《作文杂谈》:中华书局2012年版,标题为编者所加。原标题为“言为心声”,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