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雪富:挣脱“物性”教育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car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音
  浙江大学教授章雪富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帮助人们不断地发现一个人作为平民的高贵并能够实现高贵,最终得以免于那总是不断地把我们拖入窘迫之境和焦虑困局的“平庸之恶”。
  人的教育,首先应该是关于人的“自然”或者“天赋”的教育,即发展受教育者的天赋,使受教育者充分享受延伸自己的乐趣。其次,是公民教育,因为公民是人的第二天赋。公民教育把充分发展了的第一天赋即“自然本性”带向社群,培养贡献、信任和关怀等公共力量。真正的成功教育,应在于激发人的第一天赋即自然本性的才华,并激发人的第二天赋即理解与社群休戚相关的利益的能力。
  在他看来,人的杰出未必在于拿了什么学位,读了什么名校。那不过是教育的载体和途径,人的自信应来源于德性的美丽,那才是高贵的天赋。教育的成功,在于能够把人思想深处的善意化为具体的人和事,在于虽然生活在一个让灵魂迷失的时代,却令人始终钟情于那不消蚀于时间的德性力量!
  (来源:《南方周末》2016年4月14日)
其他文献
小学音乐作为基础教育阶段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基础。目前,广大音乐教师普遍感到音乐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论文立足于新课程改革,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出发,探讨如何在新课标下增强音乐课堂师生的有效互动。  一、新课程理念下师生互动的涵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师生互动的研究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普遍关注。20世纪90年代初,欧美国家普遍设置
计算机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低效的表现有: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课堂纪律差,导致不能取得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高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学生跟不上学习的节奏,逐渐产生厌学情绪。学生没有掌握学科知识,也无法形成技能,导致专业技能低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学生愿意学、主动学以及会学”。我们可以从“激发兴趣、明确目标、培养技能”这些方面来改变低效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注重第一课,激发兴趣,导其深入  在给中职
把“德育”学习融入学生的“生活”的最佳方式的研究,就是开展《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实践化的构建。其核心理念自来于陶行知先生对生活与教育关系的表述。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提出了他最著名的观点之一“生活即教育”。  课程改革实例研究。以《正确认识和学会处理矛盾》一课为例,我是这样实施课程的。  一、团队破冰—活动引领吸引兴趣  拓展游戏——心心相印  比赛要求:略  比赛场地:学校篮
教学活动是一种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阵地.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渠道。课堂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
对家长会我们班学生非常喜欢,总有学生央求我说:“梅老师,一学期能不能多开几次?”因为我开家长会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家长探讨一些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每次家长会我都搞亲子互动,总有许多惊喜、温情留在家长的记忆中。他们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孩子,欣喜地看他们点滴的进步,倾听花开的声音,酸甜苦辣中,欣赏果熟。  这次的家长会的主题是“最美的遇见”,事先我和美术老师商量好让孩子做“贵宾卡”送给家长。因为在我心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们可能更重视孩子的分数,但最终决定一个人发展高度的不是知识技能,而是人格。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样来培养孩子的人格呢?  一、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交往能力  独立性就是指人不依赖外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性强的孩子,适应能力也强,对于环境中出现的各种新事物、新关系、新变化不但能够保持稳定的情绪,而且能够表现出主动、积极的探索倾向,以适应新环境和认识新事物。  我们家的孩子小时候自
一、推进改革,提高效益,切实减负  学校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组织力量,积极加快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高度重视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宣传、贯彻力度。体育教师应利用每期开学的第一堂课和雨天室内课组织学生学习,为学生健康成长做好服务工作。学校抓好教育教学流程的管理,走“低负高效”的路子,保证学生每天在校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教师要把好教学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