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写历史是为了解决困惑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uxian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2013年12月22日
  地点:合肥中国科技大学礼堂
  人物:易中天
  2013年12月22日的中国科技大学很热闹,在易中天演讲的领票处,学生早早排起了长龙。早在2013年5月,易中天的新作《易中天中华史》正式与读者见面,首发仪式在北大举行,排场很大,众多学者都前往助阵。此后,他在武汉大学的演讲吸引了超过一万名听众。这种热闹,与他对外宣称的隐居在江南小镇书写历史形成截然相反的映照。
  “我高中时最好的科目是物理,而不是历史。”易中天这样“交待”,试图与现场的学生们拉近距离。易中天坦言,自然科学给了他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他敢以一己之力写历史的原因,也是他写历史的底气。易中天称今天很多的历史书都不太好看,是因为呈现的历史缺少温度,他“希望呈现给大家的是一段有温度的、有人性的、有人情味的历史”。
  易中天当年凭借《品三国》成名。在演讲中,他收到的第一个问题就和三国有关。有人提问为什么《三国演义》不是历史却那么多人喜欢看?易中天说,大多数中国人关心的“三国”不是陈寿的《三国志》,而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并不是历史,它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它代表着传统社会中的中国人的三种梦想。
  易中天说:“古代人第一个梦就是‘大同梦’,‘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天下指的就是原始氏族社会。古人认为原始氏族社会特点就是财产和权利公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天下为公,谁也没有私心杂念,谁也不搞阴谋诡计。但是这个梦破灭了,因为它并不是最好的社会。原始氏族社会虽然财产公有,但只能叫做氏族内财产公有,氏族和氏族之间是私有的,分得很清楚。部落与部落之间也会发生战争的,抢粮、抢牲口、抢女人。社会要进步,生产力要发展,科学技术也要进步,这个时代就过去了。”
  易中天把古人的第二个梦称为“小康梦”。他说:“小康时代指的就是西周到东周这个历史阶段,这个阶段社会的特点是家天下,就是天下为家,财产和权利归家族所有。‘小康梦’在春秋时开始破灭,到战国时完全破灭。从春秋到战国是从邦国到帝国的转折,因此才有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进入秦汉以后就进入了帝国时代,开始“治世梦”。“这个时候我们的历史就是一会儿天下大治,一会儿天下大乱。老百姓都盼望着天下大治。也就是说所有老百姓都盼望着太平,天平盛世,不要出乱,不要改朝换代,不要战争。这就是治世梦,从秦汉一直做到了明清,这个梦一直在做。”盼圣君、盼清官、盼侠客是这个梦的三个主要内容,也是人们读《三国演义》的主要原因。易中天说:“刘备代表着圣君,好皇帝,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还带着老百姓渡江。诸葛亮代表清官,公正廉明,以身作则。关羽和张飞就是侠客。其实当年鞭打督邮的不是张飞,而是刘备,《三国演义》改动了历史细节,因为刘备不能打人,张飞必须打人才能是侠客。”
  “《三国演义》还树立了一个对立面叫作曹操,他首先是个坏皇帝,其次是个坏官,最后他还是一个不义之人。因此罗贯中强加给了曹操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曹操没说过,是罗贯中帮他说的。罗贯中还帮诸葛亮打了很多仗,都是诸葛亮生前没打过的。”
  演讲临近结束时,易中天说:“我们有时候觉得心里边是空落落的,不知何去何从……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路,我们才知道我们要到哪里去。”他说,弄清楚中华梦、中华根、中华魂,这就是他写历史的原因。
其他文献
说过了《民呼日报图画》,再来谈《时报附刊之画报》,似乎是倒着走,不太顺。《民呼日报》创办于1909年5月15日,无论年纪、规模、影响力,还有存世时间,都远不及创办于1904年6月12日的《时报》。《时报》的创办人狄葆贤,乃康有为弟子,与梁启超也有深交。在晚清报界,《时报》之开辟“时评”专栏、创办报纸周刊等,都很有革新意识;至于陈冷血在《时报》上的小说试验,更是文学史家关注的对象。照常理推测,《时报
期刊
读法国大革命史,会发现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现象,这就是贵族在大革命中的短视。正如法国学者乔治·勒费弗尔在《法国大革命的降临》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这场引起整个法国陷入天翻地覆中的大革命,最早其实是由贵族发起的;然而贵族发起的这场革命,最终毁掉的恰恰是贵族制度本身。贵族是革命的最早发起者,也是革命的最大受害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要理解这一悖论,我们得追溯到1370年法国国王与贵族之间达成的那个
期刊
“通天”几乎是我们社会特有的术语。经常看到三五人群聚会的场合有人高谈阔论,众人听得聚精会神;若有人问,那人是谁,总有这样的回答,你不知道吗,他可是通天的人;或者,他的博导、姑父、某个朋友是通天的人,经常去海里,有最新的消息……这个“天”就是有形无形之手,抓住了精英们的颈项,决定了大家的脑袋。  对未知信息或对权威信息的渴求是人性共有的现象,这种渴求通天、进而跟大人物交往是东西方人都具有的品性或虚荣
期刊
时间:2013年12月21日  地点:首都图书馆报告厅  人物:钱文忠、冯八飞  2013年12月21日,腾讯书院“百家姓——全球华人姓氏寻根”活动邀请钱文忠教授讲述《百家姓》的故事,以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姓氏作为切入点,与全球华人一同来寻根溯源。  为什么要讲《百家姓》?  钱文忠首先回答了一个大家都非常想了解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讲《百家姓》。但他并没有急于作答,而是先向在场的朋
期刊
1927年6月2日,民国时期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北京颐和园门口,一辆人力车到此停下来。一位身材不高、面孔瘦小、脑后拖着辫子的老人下车后径直步行到昆明湖边。他来到排云殿西鱼藻轩前,徘徊流连,点燃一支纸烟,烟尽之后,从容地纵身跃入湖中。从投湖到被园役发现救起,只不过几分钟时间,然人已气绝。  当时围观之人并不知晓其真实身份,待发现这位老人脑后有辫子一根,方明白这就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随后,又从王国
期刊
顺治二年(1645年),精锐的八旗军在31岁的豫郡王多铎的率领下,打过长江去,攻击全中国。经过惨烈的战斗和更为惨烈的大屠杀之后,大明帝国的故都南京以及江南的财赋重地,在尸山血海中相继沦陷。  捷报传来,刚刚定鼎北京不足一年的大清帝国自然一片欢腾。但是,帝国的领导核心、年仅33岁的摄政王多尔衮并不轻松。多尔衮在掌管这个正在迅速扩展的帝国的过程中,尤其是本以为柔弱温顺的江南人,却意外地成为八旗军征战以
期刊
维利·勃兰特在1969年10月28日的总统就职演讲中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我们希望成为与人和睦相处的友邻,国内如此,国与国之间也如此。”他同时以此开启了德国内政外交政策方面的重大变革。1969年秋,社民党-自民党上台联合执政,勃兰特成为社民党首位联邦德国总理,这次当选也扭转了联邦德国的历史。勃兰特领导下的联邦内阁自我标榜为“改革联盟”,以实现德国的彻底改革为目标。在内政方面,新政府希望实现更多的“民
期刊
有位青年来信言道,自读大学起,因老想着做“最有意义”的事,又老念着要成就“伟大”的事,因此,总无法“把心好好搁在一事上”,总不断地“怀疑自己做的事没有意义”,最后,满脑子都是各式各样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彼此又相互抵触、相互辩驳。结果,就把自己搞得“心力交瘁,非常烦乱”。  回信给他时,我要他把“意义”“伟大”这些词儿都先暂时放下。这些词儿未必不好,却常常会把人困住。先搁着吧!事实上,中国人不太谈“
期刊
顺民这个词,在1644年,被北京的百姓赋予了两重含义——“顺从的臣民”和“大顺的臣民”。4月25日那天清晨,这两个字被成千上万双手写在黄纸上,贴在门首,举在手中,顶在头顶,和它们惊惧和恭敬的主人一起,接受昂然进城的胜利者马蹄扬起的浮尘的洗礼。就在一天前,这些胜利者尚且被人人切齿地称为“贼寇”,但几个时辰后,他们就以高傲之态接受阖城百姓的跪拜大礼,而他们的主子,昔日的匪首李自成,如今更是荣膺“大顺永
期刊
本期的封面故事,是有关民国校长的。看历史会客厅,专访的是陈平原教授。微历史,有叶圣陶。  碰巧,我与本刊执行主编刘杨,曾经合写过一本书《当教育界群星闪耀时——民国教育家小传》,所以,在此和读者诸君分享一点儿我对于教育史和教育家的感受。  林玉体先生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中讲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教育家维多利诺的故事。“宫廷学校”的创办人是一位侯爵,他延请维氏去主持学校,维氏答应之后补充说:“我接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