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裁判思维中的犯罪构成论——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思考

来源 :东方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犯罪构成论在刑事裁判思维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导引刑法规范与案件事实之间如何进行"符合性"判断。然而,这种规范与事实之间是否"符合"的逻辑判断顺序,却往往并不完全等同于任何一个理论模型中犯罪构成要件的逻辑排列顺序,而是案件类型不同,裁判思维模式就不同,而裁判思维模式不同,"符合性"判断的逻辑顺序就不同。在不同裁判思维中,犯罪构成理论模型针对不同类型案件裁判所发挥的"符合性"判断"导引图像"作用侧面是不一样的。在适合简单案件裁判的概念思维中,强调"符合性"判断的形式侧面;而在适合复杂案件裁判的类型思维中,则重视"符合性"判断的实质侧面。
其他文献
中国民法和民法理论均面临"层累现象"的困境。立法者制定民法典的政治功利性、法律移植的副作用和路径依赖的堆叠效应等因素共同造就了民法"层累现象"的形成;其表象为民法体
<正>《信客》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信客》选自当代散文大师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信客作为上个世纪前半叶一种特殊的职业,他们行走在城市与
吴玉章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教育家,他创办和管理过许多著名的大学。作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之一,吴玉章的高等教育思想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本文对出版企业如何在新的经济环境下通过税收筹划来降低税负、提升经济效益进行深入阐述,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借鉴。
<正>2010年9月3日《文汇读书周报》第8版《新世说》专栏所刊的《侯宝林言》一文中说:"犹忆我有次与漫画大师方成先生聊天,他说‘中国演员能与美国卓别林相媲美的,只有侯宝林
我国现有股东知情权诉讼由于实为"股东查阅权之诉",无法对股东质询权等与形成股东(大)会决议有直接关系的股东知情权提供充分救济,而我国公司决议瑕疵诉讼由于对程序瑕疵列举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不能建立社会主义?如果能,何以能?道路何在?这是每个马克思主义者不容回避、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列宁在他晚年的<论我国革命>一文中运
无线基站、公共设施等的选址问题是关系到其能否发挥到最大效用的问题,在无线通讯、城市规划等领域十分重要。论文利用地图划分理论,充分考虑选址时应注意的覆盖城市路口点数、
习惯、习惯法与民间法是当今法学界常用的三个不同概念,用来分别指称不同的规范范畴。习惯是法律的重要渊源,不管在来源与形式上,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习惯法作为一个具有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