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涤非这个我羡慕的人,在诸暨是很“吃得开”的。认识他是在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征文颁奖会上,颁奖会结束后我们在大唐镇的一个小饭馆里吃酒,他在小饭馆里用全世界最简陋的卡啦OK唱歌,一首接一首。他明明是一个书法家,但是他非要用歌声展示他的才华。
涤非是我的同龄人,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都生活在县城,但是却没有多少交集。我相信我们拥有相同的一九八〇年代,以及那时候特有的气息。除了《冬天里的一把火》这样的流行歌曲以外,我们应该都拥有录像厅,28寸脚踏车,以及所有的少年该拥有的哀愁。但是这一切不妨碍涤非成为一个让我羡慕的人,比方讲1986年他考取了中国戏曲学院附中时,我正站在明晃晃的水田汗滴禾下土。当然那时候我并不认识他,我只认识村里一个替人写对联的老先生。在丹桂房那片没有雾霾的天空下,我没有任何的理想。
多年以后,我又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后来都实现了的,那才能叫理想。
八十年代初期我正少年,当我把两条瘦腿插在浅浅的河水里,只知道一路挖蟹洞里的螃蟹的时候,他躲在自家的小楼里,以读书、练字来优雅地打发时间,还与练书法的父亲一起涂鸦。这很叫我自惭形秽。他不像村子里的人,他连无聊都打发得这般姹紫嫣红。
当我在农田里勤劳耕作、挥汗如雨的时候,他跟着父亲到了诸暨县城,终于成了原本就像的城里人,并开始学习绘画。这是我做梦都不能出现的场景,因为一个地道的乡下人,谁能知道人生还可以过成那个样子。1990年我还在南通当兵的时候,他已经从北京学成归来,去了金华的婺剧团当美工。1993年,我在化肥厂当保安,因为一篇“豆腐干”的发表,高兴得像发疯一样。而他已经在文化局工作,在让我眼热得一塌糊涂的诸暨图书馆里当馆长。当然我也经常去图书馆看书,但是他去图书馆是可以领工资的,而我去图书馆是需要交钱的。后来他去了中国美院深造,后来还成了金鉴才大师的学生。其实那个时候,我已经来不及羡慕了,因为大师离我实在像星空一样遥远。
更令我羡慕的是,他有一个沾染墨香的父亲。
我记得一九九〇年代,何耕土先生的“苎萝苑”是开在北庄路上的,卖笔墨纸砚。我也喜欢墨香,但是我晓得我不是习书法的料,顶多就是闻一闻墨香。但这并不妨碍我仰望何先生的书画苑。何先生是谁?何先生就是涤非的父亲。一个勤奋治学、博古览今的学人。听讲他不太去管儿子,却在涤非考上了中戏附中以后,经常给他写信。北京求学的四年,何涤非收到了父亲许多的信,至今,他仍然珍藏着其中的二十多封“父亲来信”。父亲在信中告诉他勤勉,告诉他要珍惜机会。这样的父子情深,大概是与生俱来植入每一个父亲的骨髓的。我相信,涤非的书法之路,父亲是一个笃定的引路人。多年以后和涤非闲聊,他告知这一段过往时略微有了一些感慨。我猜想,何耕土先生写给公子的信,总会有这样的开头:涤非吾儿,甚念……
现在想想,我今天把自己和他放在一个段落里,作一个同时间段的对比,已经是一个奇迹。很多时候,能成为平行线是奢侈和温暖的梦。再后来,我们都在杭州谋生,才开始有了一些交集。比方说,找合适的季节和气温,以及心情,坐下来米西米西。
涤非的生活是杭州和诸暨两地奔忙,像一只候鸟。而我不是,我差不多是长居于杭州城一隅的麻雀,不太愿有动静。他的工作比我繁忙,而我不是,我以写作为主。我不晓得他要奔忙到几时,但总是想,我们之间是一种偶尔的见证。比方说偶尔见证他的书法之路,漫长,平静,以及从容与淡定,以及那么的人间烟火。他见证我的,大概是又一部剧要开机了,顶多是又出了一本书。
记得有段时间,医生嘱咐涤非,是不能吃酒的。但是我们聚餐时,他没有少吃过酒。他吃了酒以后,还喜欢给酒席上共同的朋友打电话。但我晓得,他的酒量是好的,至少他的身体能扛得住。而我不一样,我对他的酒量羡慕得不得了。如果我有那量的话,我认为我会选择一条行走江湖之路的。
涤非就是如此忙碌地飞行在他的天空里,把日子过成碎片。
一个深长的暗夜,我在我家的书房里,鬼差神使地翻看陈洪绶和杨维桢的绘画和书法作品。他们的作品让我感到墨汁里的沉静与自然,以及隐隐的飞翔,那是一种浑然天成。就算我不懂美术和书法,我也能看到那种气场,那种线条,那种墨汁背后淋漓得一塌糊涂的诗情。那时候我收到了涤非得意洋洋的微信,说是我刚写了几幅。于是就想,人前的热闹,总有人后的寂寞;人前的爱戴,总有人后的辛苦。我们很难看到他的勤奋,其实他却一直在深夜里逗留。要不然,他为什么总能不拘泥于体貌行迹,把“规矩从心,中和为的”的艺术理想运行得如日常遭遇柴米油盐般得心应手。那么我相信,对于书法涤非一定是异常认真的,并不是我所见到的“酒徒”。北京四年,养成了涤非看书的习惯,现在也是,每天都看。大多是文史哲,在他的眼里,字是有气质的,而且这种气质也是会改变的,和读书有关。在他眼里,鲁迅、茅盾、郁达夫这些文学巨匠,就有书法家气质。
印象中,涤非为我写过一些字。我记忆深刻的就是多年前书赠我的“好花年年”。这字本身就像是一个故事,叫我看了有些小激动。他的字仿佛有一种希望和欢喜,好像人生不会有沧桑,岁月不会败美人。
也许我是完全不懂得书法的,但我固执地认为书法总要有书写性。我对书写性的理解是它要顺畅,它要通达。也就是说好的书法必须是叫人觉得特别痛快的,有点酣畅淋漓的味道。就像做推拿,那必定是要疏通筋骨、活络经脉的,叫人神清气爽,一身轻松。
涤非的书法就是这个样子。
我记得涤非在他的《临池脞语》中,有一段口头语:“我向来对书法作品的创新,不作纸面上的设计,而喜欢打些腹稿,结合具体情景来创作,书写时的现场性表达,在我看来尤为重要。”这话叫我来了兴致。我原本以为只有我们码字的人要打腹稿,作个整体的盘算,他们写字的人不都是有派别的吗,那么什么字怎么个写法都是有规矩的,只要把字练到门派里的前几名,那么一下笔就是个好字。原来,他们也讲究此情此景,也讲究具体结合。怪不得我们村里那个号称海半仙的“管山佬”,装出仙风道骨的样子,在山上的土屋里照着帖子练了一辈子也还是个爱好者,永远不能成家。
但我还是好奇,写字的人是怎么打腹稿的呢。后来看了他的作品。我想这是不是和我写剧本是一样的。比如哪些要露,哪些要藏,什么多一些,什么少一些,前一句要柔,后一句要刚等等。所以,我想我这个外行是不是可能抓住了他书法的精髓。我们这些苦逼码字的人,尤其是写剧本,是被时代裹挟着前行的,不然没有观众、没有收视率,所以都说编剧的创作很难跨出时代而流传下来。于是,当我在涤非的书法里没有看到时风浓重痕迹的时候,我又一次深深地羡慕起他来。简约的形式,精到的笔法,儒雅的气息都摒弃了时下的喧闹和逢迎,显得风淡云轻,雅正内敛。多么舒服。
岁月绵长,我相信我们是拥有共同的四季的,当然涤非会继续写他墨汁淋漓的人生,我也会继续打我的小字。此刻的岁月,我们同在杭州谋生。各自的人生,有无数未知的方向,现在还能坐下来聊聊气象,喝上两盅,当然是最风月的事了。比如说,可以这样唱: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当然,我还在想念稻穗、布匹与河流,他会不会想念他老家的同山烧?
不管想与不想,我们都是路上的人。并且我仍然一如既往地坚信,涤非是个让我羡慕的人。
(责任编辑:钱益清)
涤非是我的同龄人,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都生活在县城,但是却没有多少交集。我相信我们拥有相同的一九八〇年代,以及那时候特有的气息。除了《冬天里的一把火》这样的流行歌曲以外,我们应该都拥有录像厅,28寸脚踏车,以及所有的少年该拥有的哀愁。但是这一切不妨碍涤非成为一个让我羡慕的人,比方讲1986年他考取了中国戏曲学院附中时,我正站在明晃晃的水田汗滴禾下土。当然那时候我并不认识他,我只认识村里一个替人写对联的老先生。在丹桂房那片没有雾霾的天空下,我没有任何的理想。
多年以后,我又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后来都实现了的,那才能叫理想。
八十年代初期我正少年,当我把两条瘦腿插在浅浅的河水里,只知道一路挖蟹洞里的螃蟹的时候,他躲在自家的小楼里,以读书、练字来优雅地打发时间,还与练书法的父亲一起涂鸦。这很叫我自惭形秽。他不像村子里的人,他连无聊都打发得这般姹紫嫣红。
当我在农田里勤劳耕作、挥汗如雨的时候,他跟着父亲到了诸暨县城,终于成了原本就像的城里人,并开始学习绘画。这是我做梦都不能出现的场景,因为一个地道的乡下人,谁能知道人生还可以过成那个样子。1990年我还在南通当兵的时候,他已经从北京学成归来,去了金华的婺剧团当美工。1993年,我在化肥厂当保安,因为一篇“豆腐干”的发表,高兴得像发疯一样。而他已经在文化局工作,在让我眼热得一塌糊涂的诸暨图书馆里当馆长。当然我也经常去图书馆看书,但是他去图书馆是可以领工资的,而我去图书馆是需要交钱的。后来他去了中国美院深造,后来还成了金鉴才大师的学生。其实那个时候,我已经来不及羡慕了,因为大师离我实在像星空一样遥远。
更令我羡慕的是,他有一个沾染墨香的父亲。
我记得一九九〇年代,何耕土先生的“苎萝苑”是开在北庄路上的,卖笔墨纸砚。我也喜欢墨香,但是我晓得我不是习书法的料,顶多就是闻一闻墨香。但这并不妨碍我仰望何先生的书画苑。何先生是谁?何先生就是涤非的父亲。一个勤奋治学、博古览今的学人。听讲他不太去管儿子,却在涤非考上了中戏附中以后,经常给他写信。北京求学的四年,何涤非收到了父亲许多的信,至今,他仍然珍藏着其中的二十多封“父亲来信”。父亲在信中告诉他勤勉,告诉他要珍惜机会。这样的父子情深,大概是与生俱来植入每一个父亲的骨髓的。我相信,涤非的书法之路,父亲是一个笃定的引路人。多年以后和涤非闲聊,他告知这一段过往时略微有了一些感慨。我猜想,何耕土先生写给公子的信,总会有这样的开头:涤非吾儿,甚念……
现在想想,我今天把自己和他放在一个段落里,作一个同时间段的对比,已经是一个奇迹。很多时候,能成为平行线是奢侈和温暖的梦。再后来,我们都在杭州谋生,才开始有了一些交集。比方说,找合适的季节和气温,以及心情,坐下来米西米西。
涤非的生活是杭州和诸暨两地奔忙,像一只候鸟。而我不是,我差不多是长居于杭州城一隅的麻雀,不太愿有动静。他的工作比我繁忙,而我不是,我以写作为主。我不晓得他要奔忙到几时,但总是想,我们之间是一种偶尔的见证。比方说偶尔见证他的书法之路,漫长,平静,以及从容与淡定,以及那么的人间烟火。他见证我的,大概是又一部剧要开机了,顶多是又出了一本书。
记得有段时间,医生嘱咐涤非,是不能吃酒的。但是我们聚餐时,他没有少吃过酒。他吃了酒以后,还喜欢给酒席上共同的朋友打电话。但我晓得,他的酒量是好的,至少他的身体能扛得住。而我不一样,我对他的酒量羡慕得不得了。如果我有那量的话,我认为我会选择一条行走江湖之路的。
涤非就是如此忙碌地飞行在他的天空里,把日子过成碎片。
一个深长的暗夜,我在我家的书房里,鬼差神使地翻看陈洪绶和杨维桢的绘画和书法作品。他们的作品让我感到墨汁里的沉静与自然,以及隐隐的飞翔,那是一种浑然天成。就算我不懂美术和书法,我也能看到那种气场,那种线条,那种墨汁背后淋漓得一塌糊涂的诗情。那时候我收到了涤非得意洋洋的微信,说是我刚写了几幅。于是就想,人前的热闹,总有人后的寂寞;人前的爱戴,总有人后的辛苦。我们很难看到他的勤奋,其实他却一直在深夜里逗留。要不然,他为什么总能不拘泥于体貌行迹,把“规矩从心,中和为的”的艺术理想运行得如日常遭遇柴米油盐般得心应手。那么我相信,对于书法涤非一定是异常认真的,并不是我所见到的“酒徒”。北京四年,养成了涤非看书的习惯,现在也是,每天都看。大多是文史哲,在他的眼里,字是有气质的,而且这种气质也是会改变的,和读书有关。在他眼里,鲁迅、茅盾、郁达夫这些文学巨匠,就有书法家气质。
印象中,涤非为我写过一些字。我记忆深刻的就是多年前书赠我的“好花年年”。这字本身就像是一个故事,叫我看了有些小激动。他的字仿佛有一种希望和欢喜,好像人生不会有沧桑,岁月不会败美人。
也许我是完全不懂得书法的,但我固执地认为书法总要有书写性。我对书写性的理解是它要顺畅,它要通达。也就是说好的书法必须是叫人觉得特别痛快的,有点酣畅淋漓的味道。就像做推拿,那必定是要疏通筋骨、活络经脉的,叫人神清气爽,一身轻松。
涤非的书法就是这个样子。
我记得涤非在他的《临池脞语》中,有一段口头语:“我向来对书法作品的创新,不作纸面上的设计,而喜欢打些腹稿,结合具体情景来创作,书写时的现场性表达,在我看来尤为重要。”这话叫我来了兴致。我原本以为只有我们码字的人要打腹稿,作个整体的盘算,他们写字的人不都是有派别的吗,那么什么字怎么个写法都是有规矩的,只要把字练到门派里的前几名,那么一下笔就是个好字。原来,他们也讲究此情此景,也讲究具体结合。怪不得我们村里那个号称海半仙的“管山佬”,装出仙风道骨的样子,在山上的土屋里照着帖子练了一辈子也还是个爱好者,永远不能成家。
但我还是好奇,写字的人是怎么打腹稿的呢。后来看了他的作品。我想这是不是和我写剧本是一样的。比如哪些要露,哪些要藏,什么多一些,什么少一些,前一句要柔,后一句要刚等等。所以,我想我这个外行是不是可能抓住了他书法的精髓。我们这些苦逼码字的人,尤其是写剧本,是被时代裹挟着前行的,不然没有观众、没有收视率,所以都说编剧的创作很难跨出时代而流传下来。于是,当我在涤非的书法里没有看到时风浓重痕迹的时候,我又一次深深地羡慕起他来。简约的形式,精到的笔法,儒雅的气息都摒弃了时下的喧闹和逢迎,显得风淡云轻,雅正内敛。多么舒服。
岁月绵长,我相信我们是拥有共同的四季的,当然涤非会继续写他墨汁淋漓的人生,我也会继续打我的小字。此刻的岁月,我们同在杭州谋生。各自的人生,有无数未知的方向,现在还能坐下来聊聊气象,喝上两盅,当然是最风月的事了。比如说,可以这样唱: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当然,我还在想念稻穗、布匹与河流,他会不会想念他老家的同山烧?
不管想与不想,我们都是路上的人。并且我仍然一如既往地坚信,涤非是个让我羡慕的人。
(责任编辑:钱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