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非这个让我羡慕的人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PEP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涤非这个我羡慕的人,在诸暨是很“吃得开”的。认识他是在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征文颁奖会上,颁奖会结束后我们在大唐镇的一个小饭馆里吃酒,他在小饭馆里用全世界最简陋的卡啦OK唱歌,一首接一首。他明明是一个书法家,但是他非要用歌声展示他的才华。
  涤非是我的同龄人,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都生活在县城,但是却没有多少交集。我相信我们拥有相同的一九八〇年代,以及那时候特有的气息。除了《冬天里的一把火》这样的流行歌曲以外,我们应该都拥有录像厅,28寸脚踏车,以及所有的少年该拥有的哀愁。但是这一切不妨碍涤非成为一个让我羡慕的人,比方讲1986年他考取了中国戏曲学院附中时,我正站在明晃晃的水田汗滴禾下土。当然那时候我并不认识他,我只认识村里一个替人写对联的老先生。在丹桂房那片没有雾霾的天空下,我没有任何的理想。
  多年以后,我又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后来都实现了的,那才能叫理想。
  八十年代初期我正少年,当我把两条瘦腿插在浅浅的河水里,只知道一路挖蟹洞里的螃蟹的时候,他躲在自家的小楼里,以读书、练字来优雅地打发时间,还与练书法的父亲一起涂鸦。这很叫我自惭形秽。他不像村子里的人,他连无聊都打发得这般姹紫嫣红。
  当我在农田里勤劳耕作、挥汗如雨的时候,他跟着父亲到了诸暨县城,终于成了原本就像的城里人,并开始学习绘画。这是我做梦都不能出现的场景,因为一个地道的乡下人,谁能知道人生还可以过成那个样子。1990年我还在南通当兵的时候,他已经从北京学成归来,去了金华的婺剧团当美工。1993年,我在化肥厂当保安,因为一篇“豆腐干”的发表,高兴得像发疯一样。而他已经在文化局工作,在让我眼热得一塌糊涂的诸暨图书馆里当馆长。当然我也经常去图书馆看书,但是他去图书馆是可以领工资的,而我去图书馆是需要交钱的。后来他去了中国美院深造,后来还成了金鉴才大师的学生。其实那个时候,我已经来不及羡慕了,因为大师离我实在像星空一样遥远。
  更令我羡慕的是,他有一个沾染墨香的父亲。
  我记得一九九〇年代,何耕土先生的“苎萝苑”是开在北庄路上的,卖笔墨纸砚。我也喜欢墨香,但是我晓得我不是习书法的料,顶多就是闻一闻墨香。但这并不妨碍我仰望何先生的书画苑。何先生是谁?何先生就是涤非的父亲。一个勤奋治学、博古览今的学人。听讲他不太去管儿子,却在涤非考上了中戏附中以后,经常给他写信。北京求学的四年,何涤非收到了父亲许多的信,至今,他仍然珍藏着其中的二十多封“父亲来信”。父亲在信中告诉他勤勉,告诉他要珍惜机会。这样的父子情深,大概是与生俱来植入每一个父亲的骨髓的。我相信,涤非的书法之路,父亲是一个笃定的引路人。多年以后和涤非闲聊,他告知这一段过往时略微有了一些感慨。我猜想,何耕土先生写给公子的信,总会有这样的开头:涤非吾儿,甚念……
  现在想想,我今天把自己和他放在一个段落里,作一个同时间段的对比,已经是一个奇迹。很多时候,能成为平行线是奢侈和温暖的梦。再后来,我们都在杭州谋生,才开始有了一些交集。比方说,找合适的季节和气温,以及心情,坐下来米西米西。
  涤非的生活是杭州和诸暨两地奔忙,像一只候鸟。而我不是,我差不多是长居于杭州城一隅的麻雀,不太愿有动静。他的工作比我繁忙,而我不是,我以写作为主。我不晓得他要奔忙到几时,但总是想,我们之间是一种偶尔的见证。比方说偶尔见证他的书法之路,漫长,平静,以及从容与淡定,以及那么的人间烟火。他见证我的,大概是又一部剧要开机了,顶多是又出了一本书。
  记得有段时间,医生嘱咐涤非,是不能吃酒的。但是我们聚餐时,他没有少吃过酒。他吃了酒以后,还喜欢给酒席上共同的朋友打电话。但我晓得,他的酒量是好的,至少他的身体能扛得住。而我不一样,我对他的酒量羡慕得不得了。如果我有那量的话,我认为我会选择一条行走江湖之路的。
  涤非就是如此忙碌地飞行在他的天空里,把日子过成碎片。
  一个深长的暗夜,我在我家的书房里,鬼差神使地翻看陈洪绶和杨维桢的绘画和书法作品。他们的作品让我感到墨汁里的沉静与自然,以及隐隐的飞翔,那是一种浑然天成。就算我不懂美术和书法,我也能看到那种气场,那种线条,那种墨汁背后淋漓得一塌糊涂的诗情。那时候我收到了涤非得意洋洋的微信,说是我刚写了几幅。于是就想,人前的热闹,总有人后的寂寞;人前的爱戴,总有人后的辛苦。我们很难看到他的勤奋,其实他却一直在深夜里逗留。要不然,他为什么总能不拘泥于体貌行迹,把“规矩从心,中和为的”的艺术理想运行得如日常遭遇柴米油盐般得心应手。那么我相信,对于书法涤非一定是异常认真的,并不是我所见到的“酒徒”。北京四年,养成了涤非看书的习惯,现在也是,每天都看。大多是文史哲,在他的眼里,字是有气质的,而且这种气质也是会改变的,和读书有关。在他眼里,鲁迅、茅盾、郁达夫这些文学巨匠,就有书法家气质。
  印象中,涤非为我写过一些字。我记忆深刻的就是多年前书赠我的“好花年年”。这字本身就像是一个故事,叫我看了有些小激动。他的字仿佛有一种希望和欢喜,好像人生不会有沧桑,岁月不会败美人。
  也许我是完全不懂得书法的,但我固执地认为书法总要有书写性。我对书写性的理解是它要顺畅,它要通达。也就是说好的书法必须是叫人觉得特别痛快的,有点酣畅淋漓的味道。就像做推拿,那必定是要疏通筋骨、活络经脉的,叫人神清气爽,一身轻松。
  涤非的书法就是这个样子。
  我记得涤非在他的《临池脞语》中,有一段口头语:“我向来对书法作品的创新,不作纸面上的设计,而喜欢打些腹稿,结合具体情景来创作,书写时的现场性表达,在我看来尤为重要。”这话叫我来了兴致。我原本以为只有我们码字的人要打腹稿,作个整体的盘算,他们写字的人不都是有派别的吗,那么什么字怎么个写法都是有规矩的,只要把字练到门派里的前几名,那么一下笔就是个好字。原来,他们也讲究此情此景,也讲究具体结合。怪不得我们村里那个号称海半仙的“管山佬”,装出仙风道骨的样子,在山上的土屋里照着帖子练了一辈子也还是个爱好者,永远不能成家。
  但我还是好奇,写字的人是怎么打腹稿的呢。后来看了他的作品。我想这是不是和我写剧本是一样的。比如哪些要露,哪些要藏,什么多一些,什么少一些,前一句要柔,后一句要刚等等。所以,我想我这个外行是不是可能抓住了他书法的精髓。我们这些苦逼码字的人,尤其是写剧本,是被时代裹挟着前行的,不然没有观众、没有收视率,所以都说编剧的创作很难跨出时代而流传下来。于是,当我在涤非的书法里没有看到时风浓重痕迹的时候,我又一次深深地羡慕起他来。简约的形式,精到的笔法,儒雅的气息都摒弃了时下的喧闹和逢迎,显得风淡云轻,雅正内敛。多么舒服。
  岁月绵长,我相信我们是拥有共同的四季的,当然涤非会继续写他墨汁淋漓的人生,我也会继续打我的小字。此刻的岁月,我们同在杭州谋生。各自的人生,有无数未知的方向,现在还能坐下来聊聊气象,喝上两盅,当然是最风月的事了。比如说,可以这样唱: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当然,我还在想念稻穗、布匹与河流,他会不会想念他老家的同山烧?
  不管想与不想,我们都是路上的人。并且我仍然一如既往地坚信,涤非是个让我羡慕的人。
  (责任编辑:钱益清)
其他文献
做一个有眼无珠的人  混沌地在四季里徘徊  梧桐是我城市中唯一知道秋天的树  看到她便会想起许多飘荡的浪漫  撕扯的肉体和干枯的皮屑  冷的太阳和暖的月亮  咬不动的冻牛肉  街角发霉的死猫  萧肃的她站在路边  看着秋天  在心中写下一个名字
期刊
这是一段用坏的时光  光影倏忽  泡着的金鱼  坏掉的尾鳍  看不到眼泪  记不住故事  人世间只要有过一次重逢  诗人只要写出一首好诗  我如是安慰着自己  变成一个无用的怨妇  草一样的发丝廉价的味道  我如是安慰着自己  在别无所求里消耗光阴  浪费着这不值钱的浪费  我如是安慰着自己  如果  能有一天  我想回到水里  我看看你  你看看我  擦肩而过  有过七秒的心动
期刊
沉默是株黑色植物  请允许我将她放在窗台  仰慕着她  俯视着她  摆弄  擦拭  爱抚  自说自话  这是个不怎么精彩的窗台  缄默的情绪将夜衬得神秘  像在守着一个含苞待放的秘密  佯装忙碌也管不住余光的溜走  一切仿佛都被蛛丝悬在枝叶尖  她如是带着不自知的美丽  沉默着
期刊
想象着  你的左手搭在我的肩膀  右手穿过来抚着我的背  我们经常头和头靠在一起  脚趾也互相粘连  分不清是在用你的大脑思考  还是在用我的嘴巴说话  只知道  你是活在这个世界之外的我的双生儿  终于有一天,我失去了你  嚼着一颗心  一盘疲惫的眼睛  成为这个孤独世界的失格之人  (责任编辑:游离)
期刊
有两件事让王手见知于世:一是小说写得棒,一是肌肉发达。  一身沉默的肌肉,一双厚实的大手,加上一个响亮的名字,这便是王手。认识王手的人几乎都会惊讶地注视着他的手:一只可以提得起重磅石锤的手如何会写出那么细腻、绵实的文字?不认识王手的人读了他的文字,恐怕也会想见识一下那双“王手的手”吧。  王手的手据说是一双“化骨为绵”的手。他的手劲很大,但很少有人跟他较量过。王手说,他年轻时在近郊一家手工作坊上班
期刊
忘记了一句诗  在下一次看到这朵花的时候  忘记了一个词  在下一次想赞美你的时候  那些从我脑海中出走的  最贴切的东西  在下一次想起相似轮廓的时候  灿烂的灵魂没有肉体  遗忘他该遗忘的  去到他想去到的  不挣扎于现世的纠葛  然而我们  我们是案板上笨拙的肉  我们没有这样灿烂的心思
期刊
这个人,好像已经活了很久很久了。这是我读完他小说后的一种感觉。这个人,好像从前清或更早以前就已经出世了……他单薄的身影适合在背光的宅院里出现……  我认识他时,他还只有二十出头,这个早熟的天才竟长着一张娃娃脸,但衣服穿得十分老气。他自己认为一个小脑袋长在成人身上是一种荒诞的配制。这个人,他的手指像鹅毛笔一样纤细、白皙,仿佛天生就是握笔杆的料。我第一次上门拜访他,惊讶地发现:他的书房兼卧室竟不到十平
期刊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的呢?  曹苑说:“初一寒假无聊,随手打开了个综艺,就掉坑里了。”  陆安定说:“被朋友带跑的。”  刘凌漪说:“我没有固定喜欢的。长得好看的我都会关注一下。”  唐政阳说:“我喜欢的角儿都在史书上。”  吴权庆说:“网上有很多很厉害的游戏主播啊……”  张洛说:“我不追星。”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的呢?  ……曹苑被这提问绊住了心神。  瞬息万变的娱乐圈,明星冒起就像韭菜,
期刊
“知识不能改变命运,不过,拆迁可以!”这句话虽然是一句网上流传的戏谑之语,却极为残酷地揭示了当下中国社会的生存现状。的确,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现代大都会节节攀升的房价带动下,举国上下陷入了一场房地产业的狂欢。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工程不断摧毁着传统的都市地标,代之以钢筋混凝土与玻璃幕墙构成的后现代城市景观。当代中国人不得不指着一片陌生的风景,呢喃着“这是我当年住过的地方”,却再也找不到通往故乡的小
期刊
一  2015年春,宁波《文学港》搞过个笔会,张忌说他也去了。同年冬,《钟山》在南京也开了个会,这次我记得张忌:饭桌上那个姗姗来迟的微胖之男,人显得富庶,滴酒不沾,神情也较为淡然。不过这两次,我和张忌没有交流,对他一无所知。  这么说基于我对此类活动早已丧失了好奇心。在此类活动中,我遇到过太多的闻所未闻的“著名作家”和“文坛新锐”了。因为我从来不关注文坛,不读文学报刊(哪怕是发表了我自己文字的报刊
期刊